摘要:本文通過淺議《小團圓》,簡要解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運所使。進一步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意義。
關鍵詞:情感 性格 意義
《小團圓》是張愛玲在知天命之年后寫的長篇小說,這本被雪藏了30年的被研究者和讀者們心照不宣地認定是張自傳體小說的長篇,是在張迷的翹首以盼中姍然而至,一度又引發(fā)了各媒體的炒作,更多的是對于這部作品的如潮熱評,當然是褒貶不一。這部充滿意識流寫作風格的作品,因為像是在回憶里慢慢找尋的人,像極了紀錄片中的長鏡頭,穿梭在她前半生的軌道上,那30多年的成長記憶,時斷時續(xù)地來來回回地交錯著,那所謂的小團圓,不過是她對自己前半生的一個期待而已。她自己否定這部小說是在暗寫她自己,只是說“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之后也還有點什么東西在?!?/p>
這本書被開頭就用了畫面感十足的愛情懸念句:“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愿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币廊皇菑垚哿崾降谋磉_,對于愛情的刻骨銘心的相思,看似風清云淡卻是內心的波濤洶涌,那只能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只要是經(jīng)歷過的讀者都能懂得,這樣欲揚卻抑地寫法也只能是張愛玲。她的低回婉轉是陷入到真愛的女子才有的,像極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正因為這樣的開頭才讓人有讀下去的欲望。因為女主盛九莉的悲情人生始于這段她20幾歲的純真愛情。
因為九莉的文字才華而讓他和初戀(之后成為她一生的情感糾纏)相遇相知相惜相戀,在她無所顧忌地全力以赴這段感情后,確實在開始的時候領略了同樣滿腹詩書的邵之雍的深情,只是這個大她十幾歲的文人不過轉瞬即逝的過客,他寫給她的“現(xiàn)世安穩(wěn)”只不過給了她短短數(shù)月,更談不上“歲月靜好”。盡管當時的九莉正值黃金歲月,年紀輕輕就是知名作家,而且面容姣好,這樣驕傲的女子在自己最愛的人面前也不過是不能免俗的卑微到塵埃里的小女生,宿命就是這樣吧,就像人生兩大悲劇“想得到的得到了和想得到的沒有得到”。邵就是那個得到了便棄之如敝屣,或者是他這樣的人沒法長久的愛,不幸的就是一個認真愛的人遇上了我們常說的渣男。而且是文化渣男,這就是可怕之處。他會把自己的每一段無疾而終的匆匆男女關系都堂而皇之地說成真愛,把自己想象成惜香憐玉的貴公子。就像后來艱難地從這段感情中跋涉出來的九莉,終于看清了她錯付的人,主動提出分手,她的語氣決絕,雖然只是一句“我已經(jīng)不喜歡你了”??墒菂s用了近兩年的煎熬,雖然小說里沒有寫的死去活來,卻在平靜地描寫“那痛苦像火車一樣轟隆轟隆一天到晚開著,日夜之間沒有一點空隙”。這該是怎樣窒息的痛,所有感同身受的,只是因為都痛過。九莉也像最平凡的女孩子一樣,想到了用自殺的方式來祭奠自己的愛情,卻終于還是靠理智戰(zhàn)勝了傻念頭,終于認同了她姑姑的話“沒有一個男人值得這樣”。姑姑看著自己那么卓然超群的侄女,在感情面前“到底也還是個平凡的女人”。
小說雖然是穿插了九莉的小時侯,寫清末民初時的上海的大城小事,寫著她貴族家族的漸漸沒落,寫九莉對于愛的渴求,母愛的缺席其實是她一生的陰霾,也促成了她一生性格的短板,就像“用一生治愈童年”的很多人,童年那些看上去的錦衣玉食花團錦簇都沒法治愈一生的涼薄。小時候的九莉盼望長大,盼著十八歲的到來,到來的十八歲在九莉的回憶里是這樣的“不知道為什么,十八歲異常渺茫,像隔著座大山,過不去,看不見。”。她憑著自己的認知跌跌撞撞長大,雖然她母親也是無奈地去尋找自己的夢想無暇顧及太多自己的兒女,雖然母親也會在相聚時難掩母愛之光,只是這光芒太微弱,以至于九莉花著母親的錢上學都有一種負債感,她所以拼命的寫作賺錢想還回去……有些不可思議的母女關系。畢竟還是母親,她臨終前把自己的珍寶只留給女兒作為最后的禮物,她也許最終也沒有明白,女兒最缺的是什么吧。
和她相處最久的姑姑,也是她情感天平里重要的人物。一個屋檐下的各自天地,是那個時代獨立女性才有的狀態(tài)吧。姑姑對于她生活和感情都沒有提出任何的要求和干涉。也許是出國的經(jīng)歷使得姑姑有很多西方的新觀念,比如隱私。個人的生活就是不能隨便打探的隱私。尤其是她的侄女,港大的高材生,其時上海灘的當紅作家,這樣的才女必然是有自己的思想意識,她是自以為知趣并不多問,不像一般的姑侄關系,視如己出地問個明白。但是會在侄女失戀后給予恰當?shù)奶嵝眩骸皼]有一個男人值得這樣”母親和姑姑對于九莉的成長都起著一定的影響,這兩個彼時的時尚女郎讓她知道人生的些許無助和無奈。母親窮其一生拋兒棄女地異國求索卻落得晚景慘淡客死異鄉(xiāng)。很多沒有目標地遠走他鄉(xiāng)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九莉雖然受到了母親姑姑海外留學的影響,但她知道自己出去的目的從而就有了意義。而且她也是憑借自己的天賦和努力得到了應得的,還收獲了一段伴其大半生的友情。
雖然在童年少年青年里兜兜轉轉,張最想表達的還是九莉和之雍的感情的來龍去脈,從她的炙熱到冷卻到放棄,小小的團圓轉瞬即逝。雖然之后她又戀愛過,卻再沒有那樣的百轉千回了。人生刻骨銘心的記憶只能有一次,這一次就足夠一生的時間來消化,只要是記憶活著,那曾經(jīng)是嵌入了魂魄的,就像在小說結尾,九莉夢見了之雍,“她醒來快樂了很久很久”。
所以,不是所有的遇見都是美好,有些遇見真是不如錯過。九莉的愛情故事其實就是像很多人的遇人不淑,但卻根深蒂固。就像故事過后總要留下點什么,不需要問值得不值得。
《小團圓》 雖然不及張鼎盛期的40年代的小說,但因為她的文字天賦和獨具個性魅力仍然讓這部作品可讀性很強,里面偶有熟悉的句子是張在散文中出現(xiàn)的,只是原景重現(xiàn)。張生前是不贊成別人為她寫傳記的,所以她通過這部小說,用自己的筆寫另一個曾經(jīng)的自己,再現(xiàn)被無數(shù)人或真或假地猜測過的那段陳年往事。起碼,我們不必再覬覦作者的內心了,她的表達讓讀者可見其情感世界的一斑了。
參考文獻:
張愛玲《小團圓》
作者簡介:
張虹,副教授,1971年生,濰坊市人。本科學歷,研究生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和文學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