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健康中國的時代背景下,通過國家體育政策導向,家庭、學校和社會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從而改善其體質健康水平將成為未來發(fā)展的趨勢,全面系統(tǒng)地把握影響高校學生體育鍛煉參與的自身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是實施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干預的重要前提,也對改善高校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字:健康中國、高校學生、影響因素、體育鍛煉
1.文獻綜述
蘇傳令在社會生態(tài)模型的基礎上,從該模型的不同水平逐一的討論了每一水平上不同維度對國外青少年體力活動的影響,同時還對我國社會生態(tài)模型在青少年體力活動研究中的應用進行了介紹,然后在青少年體質水平下降的趨勢以及社會生態(tài)學模型自身強大的優(yōu)勢,預測國內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研究基于社會生態(tài)模型探討不同水平對學生體力活動的影響,經過中外青少年體力活動的對比,還指出了國內青少年體力活動的不足。(1)
孫雨在《基于生態(tài)學模型的上海市部分中小學女生休閑時間體力活動現(xiàn)狀與影響因素研究》中從個體層面、家庭層面、組織(學校)層面、環(huán)境(社區(qū))層面五個方面分析影響中小學女生休閑時間體力活動的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個體層面的自身愛好,家庭層面的父母主動陪伴,組織(學校)層面的同學言語鼓勵,環(huán)境(社區(qū))層面的社區(qū)內外體育設施及通達距離對中小學女生休閑時間的體力活動有重要的影響。而政策層面通過間接方式影響女生休閑時間的體力活動。(2)
邱茜在《上海市中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生態(tài)學模型的研究》中從個體層面的個體心理行為和健康意識與現(xiàn)狀、家庭層面中的家庭文化健康意識和社會經濟環(huán)境、學校層面的教師職業(yè)意識和學校鍛煉環(huán)境、社區(qū)層面的社區(qū)體育資源空間布局、社會價值觀、社區(qū)居民活動空間布局以及政策層面中的體育行政執(zhí)行和政策資源保障這五個層面的不同影響因子著手進行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青少年中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因素繁多,不同層面的影響因素不同,而要提高青少年中學體育鍛煉的行為,應從多方面著手,如政府大力支持家庭、學校、社區(qū)一體化的鍛煉模式。(3)
2.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
2.1 個體自身因素
個體是體育鍛煉參與的主體,其體育鍛煉行為的產生受到各種因素的相互影響與相互作用。樊超認為體育鍛煉興趣對初中生參與體育鍛煉具有指向和加強的作用,體育鍛煉興趣與青少年所具備的運動技能呈正相關關系,青少年擁有良好的體育技能,往往對某一運動項目有著濃厚的興趣,使其參與體育鍛練的意愿也就越高,并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鍛煉。(4)
通過對廣東科技學院學生的調研結果進行統(tǒng)計得出:影響體育鍛煉行為的個體自身因素中,57.03%的學生反映課程任務繁重,閑暇時間少,沒有時間去鍛煉身體;41.1%的學生因為孤單,沒有同伴一起鍛煉,如果有人一起打卡鍛煉也會想去參與體育運動;32.95%的學生認為學習任務重和對體育沒有興趣,這些人群需要鼓勵和嘗試,降低文化科目作業(yè)任務,慢慢開發(fā)。
2.2 學校環(huán)境因素
霍興彥在其研究中提出學校體育課質量低,課外體育活動組織的不足打擊著學校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學校中體育老師在孩子體育鍛煉參與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在體育課上傳授體育技能和理論知識,課外積極組織體育活動,有助于營造體育鍛煉氛圍,弘揚校園體育文化,提高學生體育認知,從而正確的 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5)
通過對廣東科技學院學生的調研結果進行統(tǒng)計得出:66.91%的學生缺乏體育運動場地及器材,在意見提議中寫道,希望學校增加和及時更新運動器材,并且通過科學管理在放學后能夠開放器材,學生可以借取器材去鍛煉;36.64%的學生認為學校體育文化氛圍不足,可以針對不同運動等級的學生多舉辦一些體育運動賽事和嘉年華活動,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體育的魅力;24.22%的學生感覺一周一節(jié)體育課程太少,平常學生很難聚在一起全身心的進行籃球、足球等團隊運動項目,教師每節(jié)課給學生留1節(jié)自由活動時間不能滿足學生需求,希望一周在增加1節(jié)體育課程。
2.3 社會環(huán)境因素
良好的社會體育鍛煉環(huán)境對于促進人們參與體育鍛煉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李小英等在《生態(tài)學模型在鍛煉心理學中的應用》中提出政策因素是改變個體體育健康行為最重要的因素。(6)通過對廣東科技學院學生的調研結果進行統(tǒng)計得出:83.17%的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網絡電影、網絡購物等新型娛樂項目沖擊,網絡游戲購物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空閑時間。學生斜躺、側臥、低頭族等壞習慣不斷養(yǎng)成,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要鼓勵學生走出去,動起來。
3.參考文獻
[1]蘇傳令.社會生態(tài)學模型與青少年體力活動關系的研究綜述[J].浙江體育科學. 2012,34(02)
[2] 孫雨.基于生態(tài)學模型的上海市部分中小學女生休閑時間體力活動現(xiàn)狀與影響因素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
[3]邱茜.上海市中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生態(tài)學模型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
[4] 樊超.高中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 ——以大同市為例[D].中北大學
[5]霍興彥,郇昌店,肖林鵬.我國青少年體育參與的制約因素及應對策略[J].體育文化導刊. 2012,(03)
[6]李小英,燕子.生態(tài)學模型在鍛煉心理學中的應用[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10(06)
作者簡介:
劉雪杰(1992-),女,漢,廣東深圳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休閑體育管理,單位:廣東科技學院。
東科技學院校級課題青年項目;健康中國背景下高校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以廣東科技學院為例;編號:GKY-2019KYQN-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