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生長在東南亞熱帶雨林中的白木樹其貌不揚,樹高只有5至15米,既沒有爭奇斗艷的花朵,也沒有酸甜可口的果實。當樹木遭遇外來傷害或真菌感染,受到刺激就會啟動自我修復功能,不斷分泌香脂包裹和隔離傷口,阻止?jié)€繼續(xù)擴散,愈合而成的狀如朽木部分便是沉香。
按照產(chǎn)生方式不同,沉香價值由高到低,可分為死樹倒伏經(jīng)過風吹雨淋的不朽之材“倒架”、沉于沼澤經(jīng)過微生物分解剩余部分的“水沉”、被泥土掩埋后未腐部分的“土沉”、活樹遭到蟻蟲啃噬蛀蝕部分凝香而成的“蟻沉”和活樹受到火燒、雷劈、刀砍、折枝、剝皮部分凝香而成的“活沉”等品種。然而,無論哪一種,自然界的沉香都是可遇不可求,只有生長期在10年以上的白木樹,才有可能因病變或外傷凝結香脂,歷經(jīng)數(shù)十年方可結成沉香,頂級的沉香色澤黝黑發(fā)亮,質硬性重沉于水,皆因上百年歲月醇化積淀所致。
采收沉香時,工人們將白木樹鋸倒,連根刨出運回銑香作坊。由于沉香與木料交錯生長,無法用機械替代手工作業(yè),完全靠人工一刀一刀銑去木料部分,稍不留神就會切傷手指。一根70公斤的白木毛料,僅可制毛香400克,銑成精香就只剩150克了。開料后的沉香有股喧賓奪主的辛辣味,還不能馬上使用,必須在山泉中浸泡一個月,待油性沉靜內斂后,撈起晾干才能繼續(xù)加工。質地堅硬、油脂飽滿的沉香還是上等的雕刻材料,所雕物件古樸渾厚,深沉潤澤,別具風韻。不過,沉香兼具油質和木質兩種材料的特性,底料質地并不均勻,外表和內里的油質走向不易拿捏。所以,雕刻沉香就是一門追求完美的手藝,哪怕一次懈怠,一個疏忽,一次遺漏,一個失誤,即便是頂級的能工巧匠,也有可能與傳世佳作擦肩而過。
跟同屬名貴木料的紫檀、崖柏、黃花梨和小葉黃楊不同,沉香有著自己的個性,即便千回百轉從深山老林來到繁華都市,并不因此輕易屈就和主人結緣。而讓主人醉迷的沉香之香,奧妙在于成千上萬深藏沉香纖維中的微小香腺,每個香腺有個香門,香味經(jīng)從香門由內而外散發(fā)。而且,沉香的香味是一陣一陣的,細柔綿長,變幻莫測,仿如絲縷漂流在空氣里,只有靜氣凝神才能品味,內心浮躁的人哪能消受?
也正因為如此,沉香容不得任何形式的褻瀆,汗液的浸漬,油脂的滲潤,陽光的曝曬,洗滌劑的漂洗,無一例外都會閉合香門。哪怕主人玩轉于指掌間,摩挲出包漿也不行,照樣閉合香門,跟朽木無甚區(qū)別。挽救的辦法唯有一個,每天用嬰兒沐浴露擦拭,再用純凈的溫水反復沖洗,直到有一天沉香回心轉意逐漸打開香門,重新彌散溫和醇厚的幽遠香味。
沉香,是沉的香,不沉不香,沉定才會香。于樹于人,道理是相通的,先有沉才有香,時間、耐心、珍惜,缺一不可,方能在浮世中沉著成長,在浮夢中沉穩(wěn)成熟,在浮華中沉淀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