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清曲論“韻”范疇簡論

2021-11-09 20:13李曉騰
藝苑 2021年4期
關鍵詞:書社蓉蓉范疇

李曉騰

摘 要: “韻”是中國美學的重要范疇,也是古典戲曲的典型特征。不過,“韻”范疇在戲曲理論中的發(fā)展卻明顯滯后于詩學、畫論和樂論等領域。元代,“韻”的使用尚未脫離表音、聲的字源含義;明代,“韻”作為文學批評范疇,首見于戲曲文本批評中;清代,“韻”范疇開始大量應用于戲曲舞臺表演和演員的品鑒。

關鍵詞:韻;范疇;明清戲曲

中圖分類號:J82 文獻標識碼:A

“韻”作為一個文學批評范疇,可解釋為“有余意之謂韻”,也可與“風”“神”“氣”“清”等其他范疇相組合,表達各有側重的審美感受。在戲曲批評中,“韻”范疇的使用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從模仿到獨立的過程,與中國古代戲曲理論的總體發(fā)展脈絡相吻合。本文以明清曲論為研究對象,分析“韻”范疇的使用規(guī)律及含義演變。

一、“韻”范疇的生成與探索

“韻”本是一個表音、聲的概念,《說文》解釋為:“和也。從音員聲。裴光遠云:古與均同?!盵1]123這表示該字傾向于形容和諧勻稱、有節(jié)奏感的聲音。在文學史上,“韻”逐漸轉變?yōu)橐粋€具有獨立審美價值的批評范疇,指一種超越藝術技巧層面的審美體驗,如北宋范溫言:“夫惟曲盡法度,而妙在法度之外,其韻自遠?!盵2]1362方東樹云:“韻者,態(tài)度風致也。如對名花,其可愛處,必在形色之外。”[3]23由于“韻”范疇的內涵以含蓄蘊藉、清空渺遠為主,符合文人士夫的主流審美,故自魏晉始,就被廣泛用于書畫理論、人物品藻;唐宋以來,“韻”范疇在詩詞批評中也自成體系。然而在古典戲曲中,“韻”范疇的使用和發(fā)展卻有明顯的滯后。

至元代,成熟的戲曲藝術才產(chǎn)生,曲論的發(fā)展遠遠落后于戲曲創(chuàng)作,曲家談“韻”,多從聲律、音韻的角度出發(fā),探討戲曲音樂、文學的形式技巧和規(guī)范。如元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在《敘畫》篇中祖述謝赫“六法”,多用氣韻、神韻,而專論樂府、院本的篇章卻只說葉韻、疊韻。[4]198、276不過,也有元人主動將“韻”和一定的審美風格相聯(lián)系,如夏庭芝在《青樓集》中贊美伶人聶檀香“歌韻清圓”就是一例。[5]116“歌韻”之韻,仍屬音、聲義,但由于和“清圓”相搭配,就更多立足于審美。其實,演員唱腔合于聲律規(guī)范,與演唱優(yōu)美本就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這使得“韻”字向審美范疇的過渡變得自然而然。宋人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言:“歌喉宛轉,道得字真韻正,令人側耳聽之不厭”[6]192,便是此理。另外在專門記錄、點評戲曲作家的著作《錄鬼簿》中,出現(xiàn)了使用“韻”來形容曲文、曲家的例子。如王實甫“作文章,風韻美”,汪勉之“風韻清標貌勝潘”[7]13、41,前者繼承了詩詞文的批評傳統(tǒng),后者則明顯受到晉代以來人物品藻傳統(tǒng)的影響。當然,這些個例在元代曲論中屈指可數(shù),至明代,“韻”才開始作為正式的批評范疇大量涌進曲論著作中。

二、明代曲論中的“韻”范疇

明代曲論著作大量增加,曲家多從文學價值、文體特征的角度理解戲曲,“韻”范疇的使用與這一規(guī)律基本吻合。這一時期,大批文人使用“韻”范疇進行戲曲文學批評,代表作家作品有王驥德《曲律》、凌濛初《譚曲雜札》、張琦《衡曲麈譚》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祁彪佳的《遠山堂曲品》與《遠山堂劇品》,二“品”在章節(jié)安排、觀點表達等方面對呂天成《曲品》有頗多繼承。呂氏《曲品》僅從聲律規(guī)范角度使用“韻”,而選用“情致”“風致”等形容那種留有余意、含蓄蘊藉的審美風格。這或許是他想避免“韻”的含義產(chǎn)生混淆,并增加作品中批評術語的豐富性,這種做法在明代曲論中是比較常見的。但祁氏二“品”卻既談“守韻”“失韻”,又談“韻致”“韻味”,甚至將兩層含義在同一句話中連續(xù)使用。如他評價《鎖魔鏡》“大有元人之韻;但詞氣少欠振拔,用韻亦有雜者”,評價《花舫緣》“豐韻正自不減……而用韻少雜”[8]152、172。這表明,祁彪佳進一步看到了“韻”范疇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美學價值。

從表1概括的明代“韻”范疇的使用情況可見,明代曲論中出現(xiàn)的“韻”范疇已十分豐富,且頻率相近,主要用于形容曲辭和作品的整體風格。戲曲表演方面雖也有少量涉及,但不是主流??傮w上來說,明代曲論中“韻”范疇的使用特征大致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

第一,曲家對“韻”的理解受詩論影響明顯,借鑒成熟的詩歌理論,成為探討戲曲美學的重要方式。如下面兩則關于《西廂記》的批評:

《西廂》主韻度風神,太白之詩也;《琵琶》主名理倫教,少陵之作也。[9]245

《西廂》,風之遺也;《琵琶》,雅之遺也?!段鲙匪评?,《琵琶》似杜……《琵琶》之妙,以情以理;《西廂》之妙,以神以韻。[10]160

《西廂記》與《琵琶記》的優(yōu)劣高下,是明代曲論的焦點話題之一。王驥德與胡應麟在評價兩部作品時,都是以詩的眼光來看待戲曲,因此要借“李杜”“風雅”以作類比。二人均認為,《西廂》比《琵琶》勝在“神韻”“韻度”,相比《琵琶》的“工處可指”、重視倫理名教來說,《西廂》的美感更偏于虛處,已臻化境。因此,使用“韻”來描述《西廂》是恰到好處的。彼時,曲論的發(fā)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從事表演和編劇的舞臺工作者社會地位低下,文人側重于從“詩”的角度理解戲曲這門綜合藝術,實屬必然之舉。

其次,明代曲論中出現(xiàn)的“韻”范疇,是從語言、寫作技巧、境界三個層面出發(fā)進行文本批評的,呈現(xiàn)出由實到虛、由具體到抽象的過渡。在語言層面,“韻”專指作品的曲辭擁有某種具體的風格或優(yōu)點。如祁彪佳《遠山堂劇品》評《眼兒媚》:“詞如鳥語花笑,韻致娟然”[8]166,“鳥語花笑”是對作品文辭的具象化形容,“韻致”在這里特指曲辭的靈動活潑。在寫作技巧層面“,韻”的含義進一步抽象化,追求類似于詩論中“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的高超筆法。王驥德在《曲律》中將這種狀態(tài)描述為:“摹歡則令人神蕩,寫怨則令人斷腸,不在快人,而在動人。此所謂‘風神,所謂‘標韻……不知所以然而然,方是神品,方是絕技?!庇衷疲骸凹s略寫其風韻,令人髣髴中如燈鏡傳影,了然目中,卻摸捉不得,方是妙手?!盵11]183-192由此可見,以“韻”形容創(chuàng)作技巧,指的是一種不留技術痕跡的渾然天成之態(tài)。但所謂“渾然天成”,畢竟還不是“天成”,仍然停留在對具體技巧的探討上?!绊崱狈懂犠钌羁痰暮x當屬第三個層面——境界。“韻”有“余韻”“余味”之義,強調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味外之味、玄遠之境。凌濛初《譚曲雜札》云“至《西廂》尾聲,無一不妙……悠然有余韻”[12]257,是言《西廂記》的尾聲留有余白,意境渺遠。祁彪佳《遠山堂劇品》評《柳浪雜劇》“以俗筆為之,雖極摹寫,終非雅謔……少有余韻”[8]191,從反面揭示了“余韻”是一種完全超越寫作技巧的境界呈現(xiàn)。還有的戲曲批評直接反映了上述三個層次的辯證關系,如王驥德評價《效自君之出矣》【沈醉東風】一曲:“僅此二詞,頗饒風韻,余未足取。第易蛾眉為蛾尾,亦不妥耳?!盵11]307曲辭有風韻,但由于技法上沒有達到完善,故不能進入更高的審美境界。又如祁彪佳《遠山堂劇品》評《男王后》曰:“取境亦奇。詞甚工美,有大雅韻度。但此等曲,玩之不厭,過眼亦不令人思?!盵8]161作品在整體風格上可堪稱“韻度”,但并不具有過目不忘的“余韻”,更加說明“余韻”的境界是不能通過技巧提升的量變積累而獲得的。

最后,明代曲論中“韻”范疇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曲辭鑒賞領域,在戲曲的故事情節(jié)、舞臺表演等方面也偶有涉及。如孟稱舜在《古今明劇合選評語》中評《蕭淑蘭》【古寨兒令】一曲:“此于次枝皆摹得意之景,于酸腐中見出豐韻?!盵13]488這是使用“豐韻”一詞對作品情節(jié)特征進行概述。張大復的《梅花草堂筆談》記錄了王怡菴教人度曲之語:“諧聲發(fā)調,雖復余韻悠揚,必歸本字?!盵14]428演唱時,可以對字的韻母部分進行悠遠開闊的修飾,但為保證吐字清晰,最終需要回歸至“本字”。可見,王氏意識到技巧和規(guī)則的合理運用,是唱腔獲得韻味的重要途徑。潘之恒的《鸞嘯小品》有“作諸子之評”一節(jié),對許多演員的演唱和形象氣質有所評價,如稱演員陸三“勁節(jié)高韻”,稱演員吳己有“出群之韻”[15]204。不過,這些都是極少數(shù)個例,真正將“韻”范疇納入戲曲表演體系,已經(jīng)是清代了。

三、清代曲論中的“韻”范疇

較之明代,清代曲論對舞臺表演投之以更多關注,曲家不再一味著眼于戲曲的文學價值,而是強調戲曲的綜合藝術價值。這一時期,“韻”范疇在戲曲文學領域的使用有所降低,而在戲曲表演方面有了豐富的拓展。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二:一是“韻”范疇的內涵本身就與戲曲文學的匹配程度不高,而更適用于表演藝術領域。汪涌豪認為,相比于戲曲文學,“韻”范疇實際上更適合用在詩詞批評中,因為“戲曲、小說批評似更關注作法和技巧……與其說‘情韻‘比興,他們不如說‘傳神‘寫真;與其講‘養(yǎng)氣‘虛靜,不如講‘格物和‘烘染”[16]408。戲曲是敘事的文學、民俗的藝術,明人從詩論、畫論中借鑒“韻”范疇的使用,以文人士夫的眼光看待劇本,將曲學局限在文本分析之一隅,這是戲曲理論發(fā)展不成熟的表現(xiàn)。清代,人們對于戲曲的認識程度進一步加深,發(fā)現(xiàn)演員出神入化的摹態(tài)、靈動不羈的氣質、繞梁不絕的演唱,反而更合于“韻”范疇所傳達的審美意趣。其二,清代戲曲的文學價值較前代有所衰退。由于昆山腔與傳奇文學式微、花部聲腔崛起,戲曲發(fā)展呈現(xiàn)出通俗化、市民化的大勢,這就使戲曲的文辭更加無法與“韻”的審美要求相匹配了。因此這一時期,出現(xiàn)了很多有關演員和舞臺表演的專論,如鐵橋山人等所著的《消寒新詠》,以花喻人,收集了眾多談論、贊賞演員的詩作;吳長元的《燕蘭小譜》,將演員按照花部、雅部分類點評,比較有針對性;除此之外,還有小鐵笛道人的《日下看花記》、黃本銓的《粉墨叢談》、楊懋建的《辛壬癸甲錄》《長安看花記》、藝蘭生的《評花新譜》、蘿摹菴老人的《懷芳記》、蜀西樵也的《燕臺花事錄》等等,數(shù)量眾多、各具特色。

由表2概括的清代戲曲“韻”范疇的使用情況可見,在文學批評方面,“韻”范疇用于鑒賞曲文的頻率明顯降低,但依舊有所進步,呈現(xiàn)出“少而精”的特點。首

先,清代曲論中的“韻”范疇在曲辭、曲情、人物、題材、作者等方面更加均衡,同時也增加了新的范疇搭配,是明代所無。如黃圖珌的《看山閣集閑筆》,最先使用“骨韻”一詞來表達戲曲創(chuàng)作的詞旨。[17]170王懋昭在《三星圓例言》中言“南曲則神韻悠長”[18]730,用“神韻”一詞來概述南曲這一劇種的整體特色。黃振在《石榴記凡例》中提到了“襯字”的重要性:“然曲中抑揚頓挫,偷聲喚氣,全在襯字。果多寡中節(jié),自疾徐合拍,箏琶之外,別有余韻索人矣?!盵19]203襯字如能恰當使用,便可服務于戲曲演唱,使作品別有余韻,這是用表演效果本身來規(guī)范戲曲文學的創(chuàng)作,而非僅將戲曲文本視為案頭文學來欣賞,反映了清人戲劇觀念的進步。其次,清人常使用“韻”范疇對劇本中的具體詞句或情節(jié)進行細致、透徹的分析,賦予了“韻”更多的質實感。如梁廷枏《曲話》中對比《西廂記》元本與其所見一種明刻本的區(qū)別:

“燈兒一點被風吹滅”,元作“……甫能吹滅”;又“披衣獨步冷清清,看那斷橋月色”,元作“披衣獨步在月明中,凝睛看天色”;又“待趕上個夢兒,睡也再睡不著”,元作“媚媚的不干,抑也抑得著”。所改特饒神韻。[20]291

通過添加“燈兒一點”“冷清清”“斷橋月色”等等描述性詞匯,并去除元人俚語,用通俗自然的語言代替之,改作比元作更為靈動、有文學性,達到了“神韻”的效果。比之明人大多從抽象角度概述文本的整體風格,梁氏對“韻”的理解更加精到、具體。最后,從清人對戲曲文本的創(chuàng)作要求來看,曲辭的文學美、音樂美和聲律規(guī)范等多方面已經(jīng)漸趨平衡,“韻”范疇就是達到平衡后的結果,如《曲海總目提要》中提到:“……神韻不在死板直腔中也。玉茗《四夢》,擅場一時。而《牡丹亭》之《冥判》,直是全不相干之一篇散文韻語而已?!盵21]8用“神韻”來結束格律與才情之爭,反映時人對“韻”超出法度之外這一特點的深刻理解。“死板直腔”既束縛了文學表達,也不是優(yōu)秀的音樂創(chuàng)作,說明一味追求形式技巧規(guī)范,只會落入陳腐刻意,在各個方面都無法達到“韻”的美學境界。綜上所述,清代曲論中的“韻”范疇在戲曲文本中使用范圍更廣、分析更精細、內涵也更加平衡。

在戲曲演唱方面,演員的唱腔追求余韻、遠韻、繞梁之韻,這可以具體解釋為清麗婉轉、不摻雜質的嗓音特征。如《聽春新詠》評價演員雙?!傲洪g韻繞,檻外云停,真有清風徐來之致”,評演員添喜“清歌流韻,響出天然”[22]358,342; 《消寒新詠》言“每當度曲時,音清韻遠,不雜瑕疵”[23]706;《 燕蘭小譜》評演員白二“歌喉清亮,音節(jié)圓美,有繞梁遏塵之韻”[24]207等。值得注意的是,既然“韻”是一種在法度之外的超越境界,那么歌喉之“韻”與具體演唱技巧便會產(chǎn)生一定的辯證關系,如:

(小潘)其口齒頗清,而強作解事者,動欲吹毛求疵。然余聞廣平葉氏云:“旦色止取神韻,于字面不宜苛求,如‘皆來之張口,‘車轍之參牙,不到十分則其音不足,必使小櫻桃不逾分寸,即西施、王嬙亦變成嫫母矣。[22]378

演唱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能否唱出“神韻”,若一味追求吐字行腔的規(guī)范,反而會敗壞整體的演唱效果。這又進一步表明,“韻”能夠超越法度規(guī)則,表現(xiàn)出靈活、灑脫的自在之美。另外,清代曲論還表現(xiàn)出了一些對于戲曲演奏、伴奏的關注,如《明僮續(xù)錄》評價演奏家畹春“嫻絲竹琵琶,尤勝捉弦運指,有雨灑芭蕉之韻”[25]589,《消寒新詠》中記錄有“聲調簫管天然韻”“一吐云中簫管韻”“無奈嬌簧韻獨清”等贊美戲曲演奏家的詩歌。這不僅表明清人對戲曲的理解正不斷擺脫傳統(tǒng)文學的束縛,曲論朝著更加系統(tǒng)化、專門化的方向發(fā)展。

在演員的氣質形態(tài)方面,“韻”的呈現(xiàn)與演員的自身條件有很大關系,其中包括了先天條件與后天的努力。就先天條件來說,“韻”必然是要求美麗大方的。如演員王德官“面圓如杏,饒有豐韻”[23]736,想九霄“貌清妍無俗韻,纖腰一搦,婀娜可憐”[26]8。同時,“韻”在這時是一個女性特征鮮明的范疇,如演員鐘鳳齡“婉麗中別饒神韻”[25]592,演員小三“依人小鳥動人憐,豐韻嫣然豁眼前”[27]294,說明婉轉、柔媚、優(yōu)雅的氣質特征,是“韻”的內涵之一。當然,正如同“韻”在文學和音樂上要求超越法度之外的高妙境界,對于演員來說,“韻”也可以是一種超越長相之外的氣質美感。因此,有些演員即使長相有缺陷,或并不非常出眾,也能以韻勝人,如演員琦官“雖不美于徐才官、李玉齡、王喜齡、毛二官、金福壽等,而一種雅韻,見則生憐”[23]691,蔣四兒“秀眉方面,頰有微麻,而柔媚嫣然,望之如瞻卜兜羅,別饒豐韻”[24]205。琦官不以長相之美著稱,卻能夠獲得“雅韻”的評價,而蔣四兒有明顯的臉部缺陷(方面、微麻),依舊別饒豐韻,這更加說明二者氣質風度之過人。相反,有些演員雖然姿質優(yōu)越,卻是缺乏韻味的。如戈蕙官“姿態(tài)明艷,鮮有韻致,蓋不從梨園法曲中來,徒事妖冶以趨時好”[24]201,這一語道出演員之“韻”所需要的第二個條件——后天的訓練。若只以姿色示人,而不勤于梨園功夫修養(yǎng),只會浪費得天獨厚的先天優(yōu)勢。因此,演員需要不斷修煉、打磨自身的表演技藝,學習有助于提升內涵的藝術技能,達到“出于濃艷凝香之外”的藝術高度??偨Y那些“以韻勝人”的演員的特征,幾乎都有這三種特點:(一)氣質不俗,自然靈動,無脂粉氣。如演員尹春“舉止風韻,綽似大家。性格溫和,談詞爽雅,無抹脂障袖習氣”[28]416。(二)幽閑淡逸,舉止靜穆。如四喜官“韻致幽閑”,演員文林“豐神瀟灑,氣韻淡逸”[27]275。(三)有才華和書卷氣,擅長詩詞書畫,無樂部惡習。如桂林官“昆旦中之韻勝者。玉貌翩躚,溫文閑雅, 絕不似樂部中人。喜書史,能舉業(yè),亦善畫蘭,骎骎乎有文士之風”,張發(fā)官“雅韻閑情,有謝夫人林下風致,耽清靜,解文墨”[24]227,張寶香“文靜婉約,亦有書生韻致”[29]741。這一點也同樣適用于評價男性演員,如小鐵笛道人在《日下看花記》中指出:“諸郎中或以趣勝,或以韻勝,不名一格,總以不沾塵俗、有儒雅氣者為可意?!?/p>

在演員的表演風格方面,人們對于“韻”的追求已成自覺,表演能否具有風致、風韻,是評價演員的重要因素,由此,很多演員甚至直接以“韻”作為自己的藝名稱號,如清代曲論中所記載的韻香、韻秋、韻琴、韻梅、韻珊等等,這也是“韻”范疇在戲曲批評中發(fā)展成熟的一個側面表現(xiàn)。有的演員,“初見其登場,歌喉清滑,嬌靨鮮妍,顧盼玲瓏,風情柔韻”“所演諸劇,自然性靈,別饒風韻”[27]251,290,這還僅僅是從主觀感受上評價演員的總體表演風格。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些曲論直接涉及到具體的演出劇目,使今人不僅對當時所流行的劇目有直觀的了解,在結合劇目內容對演員的特點進行分析后,還能深刻體會到“韻”范疇的實際含義,如:

(春馥錢桂蟾)清揚婉孌,秀色可餐。善昆劇,其演《折柳》《思凡》諸出,氣韻嫻靜,獨出冠時。[30]641

《折柳》出自《紫釵記》,其中演員所飾演的應是妓女身份的霍小玉;《思凡》出自《孽海記》,尼姑色空也是比較典型的喜劇角色。兩者都不是“大家閨秀”型人物,但此演員能夠卻做到“氣韻嫻靜”,說明其表演風格端莊大氣,可以把容易流于膚淺的人物類型塑造得有深度、耐人尋味,真當?shù)闷稹皻忭崱倍?。又如?/p>

(景春陸小芬)氣韻沉著,儀度幽閑。工《游園驚夢》諸劇,粉膩脂柔,真足令柳郎情死也。[30]643

《游園驚夢》出自《牡丹亭》。杜麗娘雖只是十六歲的少女,但畢竟大家閨秀,表演最忌輕佻、有脂粉氣。這位演員能夠做到“氣韻沉著,儀度幽閑”,可見她對于角色有精準地把握和適度的表現(xiàn)。再如:

(福壽)姿容明媚,骨肉停勻。演《學堂》,閨閣風儀,別饒韻致。(添齡)姿貌白皙,天趣可人,演《學堂》《拷紅》頗能體會。近演《南柯夢》中花鼓兒,別有韻致。[27]255,294

《學堂》為《牡丹亭》中一折,演員福壽將“閨閣風儀”進行了恰當演繹,與杜麗娘的人物形象吻合,故稱“別饒韻致”。而同一折戲,演員添齡飾演的春香也堪稱“別有韻致”,同一范疇,這里又側重于強調其表演靈動活潑,“天趣可人”,由此可見“韻”在描述演員表演風格時,也同樣偏于虛處,可靈活搭配不同的具體風格,最終指向一種極高明的藝術境界。

綜上,清代曲論中“韻”范疇的使用,已經(jīng)大大突破了明代的局限,這是戲曲理論發(fā)展的必然結果。這時期,“韻”范疇已不再模仿詩論,而是結合舞臺表演的自身規(guī)律,找尋到了其在戲曲領域中的獨特內涵。不過,清人對戲曲表演的研究依舊停留在“結果分析”的階段,曲家欣賞演員的唱腔或表演,著眼于“韻”的效果,卻并未細致分析“韻”的成因。中國戲曲尤其以“韻味”見長,不同的行當均有獲得韻味感的獨特技巧,如京劇老生之所以能夠“以韻勝人”,蓋“嗓音近于云遮月者”[31]36在清澈透亮的基礎上有意增添了一絲沙雜,反而使唱腔更耐人尋味。又如旦角演員的水袖功,通過“勾、挑、撐、沖、撥、揚、撣、甩,打、抖”等多種方法,來追求一種登峰造極的藝術美感。[32]關于這些的具體而詳盡的討論,已是民國時期的事了。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M].徐鉉,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范溫.潛溪詩眼[M]//錢鐘書.管錐編·卷四.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8.

[3]方東樹.昭昧詹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

[4]陶宗儀.南村輟耕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夏庭芝.青樓集箋注[M].孫崇濤,徐宏圖,箋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

[6]吳自牧.夢粱錄[M].杭州:杭州人民出版社,1984.

[7]鐘嗣成.錄鬼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祁彪佳.遠山堂劇品[M]//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六).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9]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10]王驥德.新校注古本西廂記評語[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明代編第1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11]王驥德.曲律注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12]凌濛初.譚曲雜札[M]//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13]孟稱舜.古今明劇合選評語[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明代編第3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14]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明代編第3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15]潘之恒.鸞嘯小品[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明代編第2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16]汪涌豪.范疇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17]黃圖珌.看山閣集閑筆[M]//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七).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18]王懋昭.三星圓例言[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清代編第3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19]黃振.石榴記凡例[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清代編第2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20]梁廷枏.曲話[M]//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21]無名氏.曲海總目提要[M] 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清代編·曲??偰刻嵋ㄉ希?合肥:黃山書社,2009.

[22]留春閣小史.聽春新詠[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清代編第5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23]鐵橋山人,等.消寒新詠[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清代編第4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24]吳長元.燕蘭小譜[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清代編第5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25]余不釣徒,殿春生.明僮續(xù)錄[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清代編第5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26]黃本銓.粉墨叢談[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清代編第5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27]小鐵笛道人.日下看花記[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清代編第5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28]余懷.板橋雜記[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清代編第1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29]蘿摩菴老人.懷芳記[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清代編第5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30]藝蘭生.評花新譜[M]//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匯編·清代編第5集.合肥:黃山書社,2009.

[31]張伯駒.紅毹紀夢詩注[M].北京:寶文堂書店,1988.

[32]程硯秋.略談旦角水袖的運用[J].戲曲研究,1957(01).

(責任編輯:萬書榮)

猜你喜歡
書社蓉蓉范疇
被動語態(tài)復習(The Paasive Voice) 九年級 Unit5—7
蓉蓉& 渝渝
利群書社
語文閱讀教育中的三對重要范疇辨正
亞里士多德的實體范疇觀與認知語言學上的范疇等級結構
齊魯書社
A Report on Observ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es
世態(tài)百象7
兌門書社里的快樂生活
陶藝范疇
甘南县| 通许县| 六盘水市| 峨眉山市| 福清市| 花莲市| 赣榆县| 蓬安县| 和平区| 仪征市| 双牌县| 安乡县| 原阳县| 枞阳县| 苍南县| 辽阳市| 沛县| 股票| 左贡县| 贺州市| 天镇县| 长顺县| 沛县| 万宁市| 涿州市| 商水县| 阿坝| 辉南县| 西峡县| 永寿县| 铁力市| 巩义市| 兴业县| 措美县| 油尖旺区| 彭山县| 阳山县| 儋州市| 镇平县| 镇赉县|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