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勝
摘要:在進行小學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會采用機械臨摹的學習方式,完成對于美術知識點的記憶,因而他們并不能夠充分地感受美術學習的樂趣。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嘗試應用思維導圖,輔助自己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讓學生能夠應用形象記憶能力,輔助自己進行學習。本文圍繞淺析“思維導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論述,希望對有關老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美術;思維導圖;應用策略
前言:
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對思維導圖進行應用,輔助學生完成美術知識點的記憶,促使學生提高自己的課堂學習質(zhì)量。這是因為思維導圖同人類思考問題的方式,有一定的相通之處,因而學生能夠借助思維導圖,降低自己的理解難度。為了更好地利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fā),應用思維導圖講解課堂內(nèi)容,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繪制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建立知識體系。
一、以思維導圖開展課堂教學
學生想要完成對于美術知識點的記憶,往往會需要深入理解其中意思,并在臨摹中進行運用才能達到預期效果。而在教師進行小學美術課堂的過程中,學生常常不能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完成課堂知識點學習任務,因而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是不利的。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嘗試在授課的過程中,對思維導圖進行應用,促使學生能夠在思維導圖的輔助下,提高自己的美術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花花綠綠的糖紙》的相關內(nèi)容時,學生需要了解糖紙的樣式,以及繪畫糖紙的技巧,促使自己能夠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應用生活的角度看待美術問題,并且通過嘗試繪畫,促使自己達成相應的教學目的。因此,教師可以先對課程進行導入,讓學生回答以下問題:“你們知道糖紙繪畫會需要應用到哪些顏色的筆嗎?”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通過回憶的方式,思考問題的答案,并且能夠?qū)ψ约旱膶W習狀態(tài)進行調(diào)整。然后,教師可以向?qū)W生進行進一步地提問:“在嘗試進行糖紙的繪畫時,你們發(fā)現(xiàn)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積極地嘗試應用思維導圖,嘗試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輔助自己完成相應的任務,并且在梳理知識框架的過程中,加強自己對于糖紙繪畫的認知程度。接著,教師可以應用思維導圖,向?qū)W生詳盡地講解糖紙繪畫的繪畫技巧,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增強自己對于花花綠綠糖紙的繪畫成果。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繪畫花花綠綠糖紙的技巧,并且能夠在聆聽教師授課的過程中,加強對于相關內(nèi)容的了解程度,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和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二、將思維導圖繪制作為學生小組學習的任務
在完成了課時內(nèi)容的學習后,學生能夠基本達到學習效果,但是當他們需要對所學的知識,應用在自己的繪畫過程時,他們常常表現(xiàn)出無從下筆的現(xiàn)象。這是因為,他們并不能夠深刻地理解美術繪畫技巧,也不明確該應用怎樣的方式,完成對于知識的應用。更重要的是,由于學生的記憶不夠深刻,知識框架未能形成,因而他們并不能夠在繪畫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美術綜合素養(yǎng)。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的繪制作為學生開展小組學習的任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他們也可以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能夠聆聽他人觀點,并且對自己的美術繪畫想法進行完善,促使學生提高自己對于美術知識的了解程度。
為達成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先按照學生的綜合美術素養(yǎng),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同學生進行互動,輔助學生圍繞著本課時學習的內(nèi)容,為思維導圖確定一個主題。接著,教師可以鼓勵小組內(nèi)的每一位學生,以思維導圖的繪制作為目的,積極地表達自己對于美術學習內(nèi)容的認識,并且嘗試思維導圖進行補充,對知識點進行整理。因此,學生不僅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擁有一定的平臺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還能夠通過聆聽的方式,學習其他學生的想法。在學生完成了對于思維導圖的繪制后,他們可以通過回顧思維導圖的方式,對小組的成果進行鞏固,促使學生能夠增強自己對于美術知識的把握。因此,他們能夠在復習的過程中,對美術知識形成深刻的印象,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小組學習成果有著重要的幫助。最后,教師可以鼓勵每一個小組派出一位小組代表,讓他們結合著小組成果,對思維導圖進行充分地講解。對于其他小組的學生來說,他們能夠通過聆聽的方式,對其他小組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了解,增強自己對于美術知識點的把握程度。
三、輔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
在進行小學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常常能夠意識到,某兩種繪畫方式具有一定的互通性。但是學生對于這些內(nèi)容的認識往往是粗淺的,因而他們并不能夠在繪畫的過程中,區(qū)別兩種繪畫方式,這對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不利的。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輔助自己構建知識體系,增強學生對于美術繪畫知識的把握。
如,學生可以先制作兩張相似美術畫法特點的思維導圖,輔助學生通過回憶的方式,增強自己完成對于兩種繪畫方式的記憶。然后,學生可以基于充分了解兩種美術畫法的基礎上,嘗試構建兩種美術畫法之間的聯(lián)系,如,它們在美術層面上有什么相通之處?它們又有哪些區(qū)別?兩種畫法分別可以應用在哪些情境中?在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增強自己的美術素養(yǎng)。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應用思維導圖講解課堂內(nèi)容,促使學生應用形象記憶能力輔助自己完成美術學習任務;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嘗試應用自己的美術學習成果,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讓他們能夠在交流的過程中,完善小組討論的成果;可以輔助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建立知識體系,促使學生更為靈活地應用所學的美術知識,促使他們?nèi)〉美硐氲拿佬g成績。
參考文獻
[1]王瑋瑾.學科思維導圖在小學美術創(chuàng)作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20(23):106-107.
[2]李鑫源.試談思維導圖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辭賦,2019(05):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