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漢周
古時候讀書的成本很高。西漢那會兒,人們用的還是竹簡,一卷上就沒幾個字,所謂的“學富五車”可能也只是讀過幾萬字,但普通人家顯然連這五車書也讀不起。
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主人公匡衡就去地主家?guī)腿俗龉?,不收傭金,只求能免費借書看。然而問題來了,他白天要干活,只有晚上能看書,可燈油實在太貴,他同樣點不起。
窮小子匡衡到了晚上點不起燈,沒法刻苦用功了,鄰居家卻總是燈火通明。他靈機一動,干脆在鄰居家的墻壁上鑿了個洞,借著這洞里透出來的光努力讀書,后來果然成了一代大儒,官至宰相。
這真是一個催人淚下的勤學故事!
匡衡刻苦讀書,憑借著對《詩經(jīng)》的深刻理解,很快聲名遠播,成了公認的學問大家,甚至得到了當時的太子、后來的漢元帝的垂青。從郎中到博士,從光祿大夫到太子少傅,從御史大夫到丞相、樂安侯,匡衡一路高升,青云直上。
但在他位極人臣的多年里,政績竟然乏善可陳,沒有一件拿得出手,在史書上也幾乎沒有留下什么可圈可點的事跡——他幾乎將全部精力都拿去告小狀和參與黨爭了。
西漢中期,朝廷獨尊儒術(shù),推崇經(jīng)學。匡衡一開始在朝堂上與人辯論時,總是說“六經(jīng)者,圣人所以統(tǒng)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兇之分”。這些言論得到了漢元帝的支持,他慢慢地開始飄飄然了。到最后,“竊堯舜之詞,背孔孟之道”,所說所言一味地只是迎合皇帝,完全失去了本心。
此時的他不再是那個偷光看書的窮小子了,他成了世人眼中的大儒,日日讀圣賢書,也習慣性地以圣賢的標準來要求人,似乎有了某種道德潔癖。但匡衡偏偏是寬于待己、嚴以律人的,專愛抓別人的小辮子。
他和當時的大太監(jiān)石顯交好,溜須拍馬極盡諂媚。這天,石顯和匡衡看新打了勝仗、擊殺單于的英雄陳湯很不爽,決定聯(lián)手參他一本。
匡衡彈劾陳湯:從前他就父喪不歸,硬要在前線打仗,是為不孝;假傳圣旨,貪功冒進,雖然打了勝仗但是太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是為不忠;攻破郅支城時,把城里的金銀財寶都給將士們分了,一個銅板都沒給國家留,是為不義。如此不忠不孝不義之徒,應(yīng)該下大獄,怎么還能封賞呢?
就這樣,陳湯還沒到京城,司隸校尉的公文就發(fā)遍了全國,要地方官把這些得勝而回的士兵都抓起來。陳湯當然不會束手就擒,他也給皇帝上了道奏折:“臣與吏士共誅郅支單于,幸得擒滅,萬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勞道路。今司隸反逆,收系按驗,是為郅支報仇也!” 漢元帝一聽也有道理,就把人放了。
匡衡不干了,又上了道折子,說陳湯如此這般假傳圣旨,根本就不把陛下您放在眼里。漢元帝耳根子軟,一聽這話又“倒戈”了,于是陳湯等人被軟禁起來。
按理說,假傳圣旨是不對,但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況且不論過程怎樣,陳湯和甘延壽大敗匈奴,功勞還是有的。
一時之間,這兩位到底是該獎還是該懲,引起了朝堂的物議沸騰,輿情洶洶不可遏制。
像陳湯這樣的武夫恐怕怎么也想不通,為什么他能從刀口舔血的沙場上活著回來,卻差點兒栽在陰刀陣陣的宮廷斗爭里。幸好另一位當世大儒劉向?qū)懥艘黄牟娠w揚的奏疏呈給皇上,輿論開始一邊倒地支持陳湯,漢元帝才決定赦免二人的罪過,并論功行賞。
封賞一下來,匡衡和石顯又氣傻了:朝臣們要求以斬殺單于的功績來封賞甘、陳二人!在西漢名將中,斬殺過一國首領(lǐng)的只有灌嬰和李廣利兩個人。灌嬰因追斬項羽封賞五千戶,李廣利因斬殺大宛王封賞八千戶,難道這次陳湯和甘延壽也能封得這么多?
匡衡回去一撥小算盤,發(fā)現(xiàn)自己即便封了侯,且官至丞相,食邑也只有不足六百五十戶,這么一比豈不是太寒磣了?
他這個丞相沒立過什么功,皇帝自然不可能加封。可他自己沒有的,別人最好也不要有,所以他眼珠一轉(zhuǎn)計上心頭,馬上進宮去告訴皇帝:陳湯殺的郅支單于不是真單于,是個假冒偽劣產(chǎn)品!
他一句話,讓兩個英雄的聲名毀于一旦。最后,漢元帝妥協(xié)讓步,封甘延壽為義成侯,陳湯為關(guān)內(nèi)侯,食邑各三百戶,再加賜黃金百斤。
匡衡的得意與風光都是因為他攀附了石顯這個大宦官,不過,石顯的好日子也不長了。隨著漢元帝去世,石顯失去了靠山,新君漢成帝并不喜歡他。
新皇繼位三把火,漢成帝選擇先燒了權(quán)閹石顯。丞相匡衡有著很強的政治敏銳度,迅速見風使舵,和御史大夫張?zhí)兑黄饏⒘耸@一本,把他們仨以前一起干過的壞事兒全推到石顯頭上。最終,石顯被貶為庶人,在被趕回老家的路上憂憤絕食而死,而匡衡和張?zhí)哆@兩個“污點證人”,踩著昔日同伴的尸體,繼續(xù)風光得意。
匡衡年少時非常窮,后來有了點錢和權(quán),就越發(fā)貪婪了。他不但要變成富人,而且要富得流油。身為丞相,封地和俸祿足夠他家里吃幾輩子的了,但他仍不滿足,竟利用職務(wù)之便,強取豪奪臨淮郡民田四萬畝,并指使手下貪盜公家財物。
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成帝建始三年十月,御史大夫張?zhí)兑蚺e任私人獲罪免官;兩個月后,匡衡私吞田地的事情也敗露了。
一代丞相、天下讀書人的楷模,最終被抄了家,革了職,貶為庶人,失去了曾擁有過的一切。沒過幾年,他就孤零零地死去了。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能做到這個的人,實在是不多。
(摘自《拿得起放不下的中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