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雄,劉建軍
白銀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甘肅 白銀730900
艾滋?。╝cquired immune deticiency syndrome,AIDS),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現(xiàn)已成為嚴重威脅國民健康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
HIV 主要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中醫(yī)將AIDS 歸結為“瘟疫”“虛勞”疾病狀態(tài),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yī)學認為AIDS 是基于人體元氣損傷,主要病機以本虛標實,臟腑氣血虧損為本[1]。牟方政等[2]的研究證實:AIDS主要以脾肺氣虛證、肝膽濕熱證為主。因此,中醫(yī)治療AIDS 以益氣滋陰、扶正祛邪為主,本研究旨在觀察院內協(xié)定處方制劑隴中扶正顆粒聯(lián)合HAART抗病毒治療AIDS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感染性疾病科2016 年1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HIV感染屬氣陰兩虛證患者98 例,根據初診順序按簡單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9 例。觀察組中男22 例,女27 例;年齡21~58 歲,平均(40.2±10.5)歲。對照組中男20 例,女29 例;年齡24~54 歲,平均(42.7±9.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艾滋病診療指南》[3](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學組,2011 年):有流行病學史,結合HIV 抗體陽性即可診斷,或國家指定實驗室檢查HIV 抗體陽性即可診斷。
1.2.2 中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艾滋病中醫(yī)診療指南》[4]氣陰兩虛證: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自汗,盜汗,動則加劇,或伴口干咽燥,五心煩熱,身體消瘦,體重減輕;或見干咳少痰,或見腰膝酸軟;舌體瘦薄,舌質淡,苔少,脈虛細數無力。
1.3 納入標準1)年齡18~65 歲;2)符合西醫(yī)診斷標準及中醫(yī)辨證標準;3)正在服用HARRT 藥物者;4)受試者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1)妊娠或哺乳期婦女;2)合并重要臟器心、肺、肝、腎等嚴重疾病者;3)伴發(fā)熱或腹瀉患者;4)腫瘤及甲狀腺機能亢進者;5)有相關藥物過敏或多種食物過敏史者;6)精神異常者;7)參加其他藥物臨床試驗滿1 月者;8)已接受其他有關治療,對本研究觀測指標有影響者。
1.5 治療方法
1.5.1 對照組 予西醫(yī)HAART 治療:拉米夫定(葛蘭素史克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6040001,規(guī)格:100 mg×14 片)300 mg,每日1 次;依非韋倫(上海迪賽諾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批號:BC16265,規(guī)格:600 mg×30片)600 mg,每日1次;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齊魯制藥,批號:8L0422DF6,規(guī)格:300 mg×30 片)300 mg,每日1 次。以上藥物均口服,療程6個月。
1.5.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口服院內協(xié)定處方制劑隴中扶正顆粒5 g,每日2 次。藥物組成:人參30 g,黃芪30 g,山藥30 g,五味子15 g,山茱萸20 g,麥冬15 g,熟地黃30 g,木香5 g,炮姜5 g。治療6個月。
1.6 觀察指標
1.6.1 CD4+T淋巴細胞計數、HIV病毒載量及不良反應 于治療0 月、3 月、6 月檢測兩組患者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生化指標;觀察兩組患者CD4+T 淋巴細胞計數及HIV 病毒載量;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藥物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脫發(fā)、皮疹、口腔潰瘍、雙下肢水腫等情況。
1.6.2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5]和《中醫(yī)藥治療HIV/AIDS療效評價分期標準及評價指標體系(修訂草案)》。痊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
1.7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 22.0 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ˉ±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總有效率觀察組為91.84%,對照組為75.5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 CD4+T 淋巴細胞計數治療3 個月時,兩組患者CD4+T淋巴細胞計數雖較治療前升高,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6 個月后,兩組患者CD4+T 淋巴細胞計數均較治療前上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上升更明顯(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D4+T淋巴細胞計數(xˉ±s)個/μL
2.3 HIV病毒載量治療后兩組患者HIV病毒載量均較治療前下降,觀察組下降更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IV病毒載量(xˉ±s)1og/mL
2.4 安全性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及腎功能均正常。觀察組有2 例出現(xiàn)惡心、嘔吐,口服中藥1 周后癥狀緩解;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08%。對照組4例出現(xiàn)腹脹、惡心、嘔吐,予甲氧氯普胺對癥處理后癥狀緩解;1例治療1月后轉氨酶輕、中度升高,口服肌苷片1 周后復查轉氨酶正常。提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AIDS 不良反應低于單純西醫(yī)治療。
艾滋病的外因是邪毒外侵,內因是正氣不足。外感毒邪,邪盛正弱,不能阻擋疫毒之邪,則精竅、皮膚受染,伏于血絡,繼入營分而發(fā)病。該病屬中醫(yī)“疫毒”范疇,伏邪瘟疫為致病的外因,具有傳染性,傳播途徑為血液、性傳播、母嬰等,五臟、氣血、陰陽虛損為主要病機。因此,中醫(yī)藥治療重點為扶正祛邪,扶正主要體現(xiàn)在調理五臟功能、補氣養(yǎng)血方面,扶臟腑氣血之正,增強機體的自身免疫功能;祛邪體現(xiàn)在消除疫毒、抑制病情發(fā)展方面,祛艾滋病病毒之邪,對艾滋病病毒進行有效抑制。
我國從2004 年開始實施中醫(yī)藥治療AIDS 試點項目,已有上萬例AIDS 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接受了中醫(yī)藥免費治療[3-7]。隴中扶正顆粒為白銀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院內協(xié)定處方,具有益氣扶正、補脾滋陰的功效,該處方所含中藥飲片可增強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增強中性粒細胞吞噬功能,增加白細胞數量,抗艾滋病毒及抗HIV 活性等藥理作用[8-13]。本研究結果表明,隴中扶正顆粒結合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艾滋病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單純西藥常規(guī)治療,且副作用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