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娟
第一學段的學生識字不多,如果教師的課堂講解過于抽象,必然會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可視化教學策略,借助多媒體將文字與畫面相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助力他們背誦文本內容,理解文本主題。
第一學段的主要學習任務是識字寫字。統(tǒng)編教材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充分運用插圖等形式,幫助學生識字。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準確把握編者意圖,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可視化情境,將識字教學任務與具體情境融為一體,引導學生“移影換位”,將自己置于情境之中去識字寫字。
比如,在教學《春夏秋冬》一課時,針對生字“春”“風”等,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一年四季的動畫,營造情境。針對“春景”,教師先呈現“春天”畫面,接著演繹“春風吹”動畫,然后引出“青草”“紅花”等詞語。接下來,教師組織學生朗讀、寫字。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營造四季對比的場景,認識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還可以激發(fā)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
第一學段的學生大多依靠看圖理解文本內容。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插圖,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這些插圖也是文本內容的一部分,教師要結合文本內容,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插圖,構建可視化讀圖模式,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
比如,《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共有三幅插圖,分別表示了文中三段對話。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運用多媒體動畫,配合文本內容,將三幅插圖以動態(tài)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在初讀階段,教師可以朗讀,幫助學生熟悉文本內容;在小結階段,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給三幅動畫配音,再引導他們復述文本內容。這種可視化讀圖模式,不僅可以刺激學生的視覺,引導他們熟悉文本,理清思路,還能幫助他們串聯文本,理解內容,把握主題。
閱讀與習作,猶如語文的雙翼。第一學段雖然沒有寫作,卻有寫話訓練。在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發(fā)言,引導他們寫話,寫完整的句子,寫一段話,等等,這較好地為下一學段開展習作教學做好了準備。在表達方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畫兒童畫,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或者根據文本內容在合理想象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兒童畫,進行可視化表達訓練。
比如,在教學《彩色的夢》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說說夢中主要有哪些景物;也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展開想象,以“夢”為主題,創(chuàng)作兒童畫。如果時間允許,教師可以讓學生給兒童畫上色;如果時間不允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鉛筆畫快速勾勒,或者鼓勵他們說一說,自己想畫哪些內容,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活躍課堂氛圍。
總之,針對第一學段學生的教學,教師要延續(xù)學前階段看圖閱讀、游戲學習等手段,采用可視化閱讀教學策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在識字、閱讀、表達等方面取得實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