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四川成都供電公司 李泰運
今年40歲的付兵,從事電纜運行維護搶修工作17年。作為業(yè)務骨干,他刻苦鉆研技術,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及時恢復供電;作為黨員,在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他總是沖鋒在前,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我?guī)瞬檎夜收宵c,你們抓緊把物資和設備拉到現場來?!?月7日21時15分,四川成都10千伏金府路線路發(fā)生電纜故障,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宏業(yè)城西分公司安監(jiān)部主任付兵,立即帶人展開搶修。次日4時,該線路恢復供電。
今年40歲的付兵,從事電纜運行維護搶修工作17年。作為業(yè)務骨干,他刻苦鉆研技術,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及時恢復供電;作為黨員,在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時,他總是沖鋒在前,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為此,他也獲得了“成都工匠”、四川省電力公司“優(yōu)秀共產黨員”、成都供電公司“先進工作者”等一項項榮譽。
2004年3月,付兵開始從事電纜故障查找工作。那時,在電纜故障查找工作方面,整個四川省不僅設備落后,而且缺乏技術人員,查找一個故障往往需要幾天甚至更久。
“我印象最深的是,2007年8月,青羊區(qū)茶店子路10千伏武警黃金部隊進線電纜發(fā)生故障,查找8天都沒有結果。最后只好將電纜改接到其他線路進行供電?!闭f起14年前的那次故障搶修,付兵仍心有不甘,當時正積極入黨的他,下決心改變這種狀況。他刻苦學習大量理論知識,主動向北京、上海等地專家請教。2008年至2010年3年間,付兵多次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參加培訓學習,為縮短故障查找時間不辭辛勞。
從事電纜工作的人都知道,110千伏以上的電纜護層故障,在精確定點方面一般采用跨步電壓法,但付兵發(fā)現,這種方法適用于直埋電纜,對排管和隧道敷設電纜不起作用。通過各種測試原理的比對,結合電纜護層的特點,他發(fā)現可以利用電纜護層表面的石墨層作為接地,當在電纜波紋鋁護套上加入一個恒定電壓時,在故障點附近就會產生一個高電壓,并且距離該位置越近電壓越高,越遠電壓越低,這個電壓用跨步電壓法雖然不容易接收,但是用萬用表就可以接收,從而對故障點進行精確定位。后來,付兵將這種方法命名為“萬用表精確定點法”。
“通過不斷摸索,我逐漸掌握了針對不同故障現象采取的不同查找方法,故障點也由原來的幾十米乃至上百米精確到了幾米?!蹦壳?,付兵采用這種方法查找電纜故障,定點已十分準確,誤差幾乎為零,而且定點平均時間往往不到1個小時。
2012年6月,付兵在公司牽頭成立了由5人組成的電纜故障查找小組,負責成都電網的電纜故障查找。他們堅持每月開展一次理論學習和實例分析,不斷提高故障查找能力。
據付兵介紹,經過十來年的探索和努力,成都供電公司電纜故障查找技術人員已發(fā)展到20多人,基本滿足了主城區(qū)電纜故障查找的需求。同時,故障查找的測試方法也由兩種增加到六種,平均查找時間也由幾天縮短為幾小時。
除此之外,付兵還多次和同事一起,前往九寨溝、巴中、南充等地,協助兄弟單位查找電纜故障,為他們培訓技術力量。
作為省公司內訓師,付兵還多次受邀到國網四川電力技術培訓中心授課。2018年,付兵受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指派,培訓并帶隊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國家電網公司電纜技能競賽,取得優(yōu)異成績。
付兵在金牛區(qū)星輝中路查找10千伏金府路電纜故障點。(李泰運 攝)
“先送高壓開關,再送變壓器低壓開關,最后送用戶側入戶開關……”7月24日3時,在付兵帶領的援豫電纜故障專家組更換完短路的電纜頭,并制作好電纜對接頭之后,國網鄭州供電公司開始分級向鄭州市經開區(qū)宏光合園小區(qū)送電。
宏光合園小區(qū)有居民15000戶。經歷特大暴雨災害后,該小區(qū)自7月20日19時零8分停電,至7月24日3時已停電80個小時。經過以付兵為代表的成都供電公司搶修人員的不懈努力,2個小時后的凌晨5時左右,該小區(qū)已有近5000戶家庭恢復光明。
付兵曾先后參加過汶川、蘆山、九寨溝等地的地震救援,有著豐富的故障查找處置經驗。7月21日22時左右,當他接到奔赴鄭州的指令后,連夜進行各種準備。
7月22日9時,前晚只在辦公室休息一個多小時的付兵,與成都供電公司援豫抗洪搶險隊一起踏上了奔赴鄭州的征程。連續(xù)奔波18個小時后,7月23日3時左右,他和隊友終于到達鄭州經開區(qū)宏光合園小區(qū)。
顧不上休息,也沒來得及吃一點東西,付兵就主動向指揮部請戰(zhàn):“我們不休息了,這里的居民停電都這么久了,還是馬上開干吧?!?/p>
宏光合園小區(qū)的搶修工作,涉及1個開關站、4個配電房、35臺變壓器和41根電纜??辈焱戤吅螅侗R上組織大家制定出搶修方案,將搶險人員分成4組,1組負責對外協調,2組負責配電設備調試,3組負責電纜試驗,4組由付兵任組長,負責電纜故障查找及搶修。
特大暴雨后的鄭州,天氣悶熱,地下室還有很深的積水。付兵帶領隊友地上地下來回奔跑,小區(qū)內外反復查找。經過近10個小時的努力,他們對所涉及的電纜、設備逐一進行了檢測,最終把故障范圍鎖定在小區(qū)外。
隨后,付兵當即啟動電纜故障查找處理應急預案,下到電纜溝開始查找具體點位。由于缺少睡眠,加之連續(xù)高強度工作,他的過敏性鼻炎犯了,鼻塞就不用說了,還流了大量鼻血,但搶修一刻也不敢耽誤,他快速往鼻孔里塞上紙,繼續(xù)工作。電纜溝里一片漆黑,積水漫過膝蓋,呼吸本就困難的付兵,雨靴里很快灌滿了水,每邁出一步都很艱難。
經過低壓脈沖法、脈沖電流法、二次脈沖法、聲磁同步法等技術的綜合運用后,7月23日20時21分,付兵在小區(qū)外1.7千米處找到了故障點,原來是電纜接頭井被淹后,造成電纜進水短路。
找到故障點,搶修工作就迎刃而解了。按理說這時的付兵完全可以松一口氣,適當休息一下了,但他卻說:“小區(qū)長時間停電,居民都盼著早點來電,而且他們還自發(fā)地給我們送飯送水,這既是心疼我們,也是鞭策鼓勵我們。何況我還是一名黨員,這點苦和累不算什么?!?/p>
正是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付兵忍著疲勞和饑餓,馬上又和隊友開始更換短路的電纜頭、制作電纜對接頭。實在累了餓了,就停下來喝口水,然后又繼續(xù)干活,直到小區(qū)全部恢復供電。3天只睡6個小時的付兵,這才休息了一會兒。
緊接著,付兵和隊友又先后投入到錦和園、錦江國際和大雍佳苑3個小區(qū)的搶修復電工作中。經過7天7夜的奮戰(zhàn),付兵和隊友共完成4個大型小區(qū)的復電任務,涉及居民22000多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