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巧用實驗量化慣性大小

2021-11-01 10:56:38北京市陳經(jīng)綸中學本部初中王麗萍張婷玉
亞太教育 2021年19期
關鍵詞:慣性小車物體

北京市陳經(jīng)綸中學本部初中 王麗萍 張婷玉

“影響慣性大小的因素”一直以來都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難點,教學實踐表明,慣性大小無法測量,學生往往憑借生活經(jīng)驗形成頑固的前科學概念,認為慣性大小與質量、速度大小均有關。有鑒于此,本文擬設計探究實驗,用量化手段對影響慣性大小的因素進行探討。

一、學生思維障礙

人教版教材中,對慣性的定義是“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思維障礙,而慣性大小與質量有關,與速度無關。通過大量生活實例,對于慣性與質量有關學生尚能掌握,然而根據(jù)“汽車行駛得越快,剎車越困難”這一現(xiàn)象,學生錯誤地認為速度大小是影響慣性的因素。限于學生的知識面,教師很難講透,只能提醒學生慣性大小與速度無關,只與質量有關。

二、慣性大小的量化

筆者認為,純粹的講授或簡單的生活實例,對于轉變學生原有對慣性形成的錯誤前概念效果欠佳。因此在教學中,嘗試采用操作定義法將慣性定義為受相同力時速度改變的快慢,用更精密的測量儀器給學生更直觀的展現(xiàn)。

(一)操作定義慣性大小

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稱為慣性,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表現(xiàn)為物體對其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一種阻抗程度,質量是對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為零時,慣性表現(xiàn)為物體保持其運動狀態(tài)不變,即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當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不為零時,慣性表現(xiàn)為外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難易程度。

圖1 操作定義慣性大小過程

(二)慣性與質量有關實驗設計

1.實驗操作

實驗中小車放在水平的木板上,另一端與加速度傳感器相連,如圖2所示,繩子另一端掛200g鉤碼拉小車使小車運動,小車運動過程中采用加速度傳感器實時記錄單位時間速度變化量。在第一次實驗的小車上放入200g、500g物體,改變小車的質量,為了施加相同的力,繩子另一端掛相同個數(shù)的鉤碼,采用加速度傳感器實時記錄單位時間速度變化量。

圖2 慣性與質量關系實驗裝置圖

2.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

改變小車的質量,空車時小車的a-t圖像如圖3所示,每秒鐘速度的變化量為2.4m/s;加200g重物小車的a-t圖像如圖4所示,每秒鐘速度的變化量為1.3m/s;加500g重物小車的a-t圖像如圖5所示,每秒鐘速度的變化量為0.8m/s。

圖3

圖4

圖5

通過數(shù)據(jù)我們發(fā)現(xiàn):當物體受到的力不變時,隨著物體質量的增加,單位時間速度變化量變小,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

(三)慣性與速度無關實驗設計

由于質量是影響速度大小的因素,實驗時控制質量相同,為解決剎車問題中學生的思維障礙,選取同一個小車,以不同初速度在軌道上滑行,利用摩擦力為制動力。同一小車,同一斜面,斜面對小車的摩擦力相同,即每次的制動力相同。采用加速度傳感器實時記錄每秒鐘速度的變化量,采集小車運動的a-t圖像。

1.選取研究階段

如圖6,為小車全程運動的a-t圖像,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圖像上可以明顯看出五個不同的部分,這五個部分的數(shù)據(jù)分別與小車在軌道上的運動相對應。(1)對應小車靜止狀態(tài),速度不變,每秒速度變化為零;(2)對應推車瞬間速度劇烈變化;(3)對應小車在軌道上滑行減速,速度減慢;(4)對應小車撞擊軌道末端,速度劇烈變化過程;(5)實驗結束小車靜止。

圖6 小車全程運動a-t圖像

三、實驗設計反思

因為要研究力相同的情況下,小車單位時間速度變化量,所以選取第3段為研究階段。在第3段的圖像中,觀察力相同時不同初速度下的速度改變的變化。接下來以不同的初速度釋放小車,實驗數(shù)據(jù)采集如圖7、圖8所示。

圖7 較大初速度小車a-t圖像

圖8 較小初速度小車a-t圖像

(一)用操作定義法量化疑難物理量

操作定義是根據(jù)可觀察、可測量、可操作的特征來界定變量含義的方法,將抽象的概念轉換成可觀測、可檢驗的項目。慣性是中學教學階段很難被測量的物理量,慣性的影響因素較為復雜,授課過程中單憑生活實例學生難以信服,而將難以測量的物理量操作定義,定義為可觀測、可測量的物理量是解決復雜物理概念的有效途徑。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的知識,我們將慣性操作定義為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通過操作定義的方法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測量、可檢驗的物理量。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及圖像直觀觀察得出數(shù)據(jù),有利于學生思維深度的培養(yǎng),解決了教學中的疑難問題。

(二)以破除前概念作為慣性概念建立的保證

所謂前科學概念,是指學生在學習物理課程以前的生活實際中,對各種物理現(xiàn)象和過程在頭腦中反復建構所形成的系統(tǒng)但并非科學的觀念。學生是帶著前概念進入課堂的,而它們往往與科學事實不相符,前概念的頑固性、隱蔽性特點,更是給教學帶來了極大困難。本實驗對慣性進行量化,實驗顯示即便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慣性大小不變,進而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并力圖改造學生已有的認知圖式,達到建立新圖式的目的。

(三)引入多媒體設備助力教學的有序開展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深入發(fā)展,課堂教學對多媒體的使用也得以普及。然而,物理教材實驗編寫仍停留在傳統(tǒng)器材基礎上,出現(xiàn)課堂操作實驗效果差、現(xiàn)象不明顯等問題,影響物理課堂教學效率。恰當引入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是一種趨勢,更是物理實驗教學的必然。

本實驗需要測量小車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變化量反應慣性的大小。一方面,小車運動較快,速度大小、時間很難測量;另一方面,采集的數(shù)據(jù)學生現(xiàn)場處理,花費課堂時間過長,導致教學任務難以完成。采用傳感器測量數(shù)據(jù)顯示,并用計算機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極大地節(jié)省了實驗時間,實驗數(shù)據(jù)直觀明了,降低了實驗難度,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

2.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

對兩次實驗進行對比,即便兩次初速度不等,在相同摩擦力的作用下,小車運動a-t圖像為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兩次單位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為0.98m/s、0.99m/s,單位時間速度減小量幾乎相同,慣性大小未改變,可得出結論:慣性大小與速度無關。通過實驗器材的改進,用量化的實驗結果,突破了慣性和質量有關、與速度無關的教學難點。總結本實驗的探究過程,進行了以下幾點的反思。

猜你喜歡
慣性小車物體
你真的了解慣性嗎
沖破『慣性』 看慣性
大車拉小車
快樂語文(2020年36期)2021-01-14 01:10:32
自制小車來比賽
科學大眾(2020年17期)2020-10-27 02:49:02
深刻理解物體的平衡
我們是怎樣看到物體的
劉老師想開小車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18
兩輪自平衡小車的設計與實現(xiàn)
電子制作(2018年8期)2018-06-26 06:43:02
無處不在的慣性
普遍存在的慣性
乐业县| 漾濞| 宜兰县| 凌源市| 临西县| 西乡县| 团风县| 吴桥县| 四平市| 长沙县| 湄潭县| 苗栗县| 望都县| 绥阳县| 个旧市| 德令哈市| 丰县| 台安县| 杭州市| 交口县| 肃北| 蓬溪县| 南丹县| 九江县| 怀来县| 饶阳县| 普兰县| 泽库县| 政和县| 临夏市| 建德市| 梅州市| 新和县| 湖北省| 五原县| 杨浦区| 咸宁市| 莱州市| 巴中市| 香港 | 壶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