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代《紅樓夢》評點(diǎn)論惜春及其“矢志出家”

2021-10-29 07:22何紅梅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1年10期
關(guān)鍵詞:清代評點(diǎn)紅樓夢

摘 要: 惜春天生孤僻,由公府千金而至出家為尼,清代 《紅樓夢》評點(diǎn)給予了一定關(guān)注。關(guān)于名義,或云“惜”者,息也,即“原應(yīng)嘆息”或“嘆息隨之”之“息”;或云“孤負(fù)春光”,既惜且憾。關(guān)于性情,“孤介性癖”為評者共識,美之者有之,惜之者有之,責(zé)之者更在多數(shù)。關(guān)于出家,一者“直伏后來出家根苗”,取生性所近;一者“念頭久以立定”,取從小立志;一者“決志出家根由”,取出于不得已。關(guān)于意蘊(yùn),惜春作畫,惜本佛教,惜于惜“春”,惜春為尼等皆有特定意義。據(jù)脂批,惜春緇衣乞食,而非在家修行。

關(guān)鍵詞:清代 《紅樓夢》評點(diǎn) 惜春 矢志出家

惜春,寧府賈敬之女,賈珍胞妹,養(yǎng)于榮府。海棠詩社起,取別號為“藕榭”?!敖鹆晔O”之一。始見名于第2回,第3回正式出現(xiàn)。第5回判詞“勘破三春景不長”一首和[虛花悟]曲屬惜春。第7回惜春與智能玩耍。第40回、第42回賈母提議由惜春畫大觀園行樂圖。第74回“矢孤介杜絕寧國府”,惜春挖苦尤氏,攆走入畫。第115回“惑偏私惜春矢素志”,至第118回出家。作為“四春”之一,惜春的悲劇“在于心靈的凍結(jié)”a。清代《紅樓夢》評點(diǎn)b關(guān)于惜春的研究相對不多,主要論及名義、性情、出家、意蘊(yùn)等方面,梳理如次。

一、關(guān)于名義

清人評者論到惜春名字取義的不多,主要有脂硯齋、張新之和佚名氏。惜春之名關(guān)乎紅樓要旨,雖屬聯(lián)袂而成,卻也不宜忽略。

惜春“其母無姓,不可考”(姚燮第2回側(cè)批)c,是賈府的“幾個好姊妹”(第2回)d之一 ——

子興道:“……政老爺之長女名元春,……二小姐乃是赦老爺姨娘所出,名迎春;三小姐,政老爺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寧府珍爺之胞妹,名惜春……”

脂批“元”“迎”“探”“惜”為:“原”也,“應(yīng)”也,“嘆”也,“息”也(甲戌本第2回夾批)e,連讀所得“原應(yīng)嘆息”,當(dāng)出于作者的深思熟慮。至于為何“嘆息”,脂批未解。之后,張新之曾就三春立名“慨乎言之”(第2回夾批)——

曰“迎”曰“探”曰“惜”:青旂鸞輅,甫及郊迎,一瞬流光,又傷遲暮,人壽幾何而嘆息隨之?!疤健保瑖@;“惜”,息也。所謂“勘破三春不久長”,得此一元,切當(dāng)保泰。

“青旂”借指帝王車駕,“鸞輅”亦指天子王侯所乘之車?!扒鄶琨[輅”似云選作女史后晉鳳藻尚書,加封賢德妃的元春。惜春之惜因“甫及郊迎”之“迎”而“嘆息隨之”而為“息也”??倿榱鞴獠淮?,人生遲暮,三春勘破而已。佚名氏則謂“青燈古佛,孤負(fù)春光,故曰惜春?!保ā峨S筆》)f或有既惜且憾之意。今人有論,若云元春是大觀園的首創(chuàng)者,惜春則是“最后一個離開大觀園的守靈人”g。如此,惜春的意義“也僅止于息春,即大觀園之春的終結(jié)”h。不能不說由“惜”而“息”而“止”的推理有序,只是不知是否“原應(yīng)嘆息”的題中應(yīng)有之義。

二、關(guān)于性情

清代《紅樓夢》評點(diǎn)對惜春性情的論析相對多些。惜春雖年幼,卻“天生成一種百折不回的廉介孤獨(dú)僻性”,是尤氏口中“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第74回)之人,而惜春之“孤介性癖”(王希廉第74回總評)亦為評者共識。不過,有美之者曰其“偏有老成練達(dá)之操”(有正本第74回回末總評),有惜之者曰“保身自潔,是惜春好處,說話沒輕重,又是年輕不解世情處”(黃小田第74回夾批)i,更有責(zé)之者曰“偏僻之性,非才非德”(《護(hù)花主人總評》),“惜其不得性情之正耳”(張新之第82回夾批)。例如,第82回聽說黛玉病重吐血,探春、湘云前去探望,惜春覺得黛玉“總有些瞧不破,一點(diǎn)半點(diǎn)兒都要認(rèn)起真來”,便沒有同去。陳其泰說她“落落寡合”(第82回眉批)! 0,張新之說她知寶黛情事而“鄙其人也”(第82回夾批),黃小田說她“年幼心冷,故不大應(yīng)酬”(第82回夾批)。第115回惜春看透地藏庵兩姑子的煽惑之心,賈珍不在家,尤氏“必仍有不堪之事,為惜春所深鄙也?!保惼涮┑?15回眉批)特別是第74回惜春杜絕寧府退入畫,“真另是一種怪癖性情”(姚燮第74回眉評)。哈斯寶說她“氣銳意堅”(《新譯》第25回批)! 1,黃小田說她“孤僻”(第74回夾批)、“太冷”(第74回回末評)。張子梁認(rèn)為,入畫非有大過,鳳姐既為之緩頰,尤氏又為之求情,而惜春概不允者,總見其“天性決絕”;固是小女子不管不顧口吻,總見其“冷面冷心”(第74回夾批)。不過,惜春慮丑聲之累而絕尤氏,一如探春懼家業(yè)之傾而打王家,乃“冷眼人”(甲戌本第28回夾批)見幾于早,不得已而為已甚之行,豈知“嚴(yán)厲中正有無限眼淚乎!”(張子梁第74回回前評)

三、關(guān)于出家

清代《紅樓夢》給予惜春出家充分關(guān)注,言者紛紛有論,約為三端。

其一,“直伏后來出家根苗”

此論出自王希廉第7回總評。緣于本回惜春獨(dú)與小姑子頑耍,戲說剃頭云云。見周瑞家的送宮花來,惜春笑道:

我這里正和智能兒說,我明兒也剃了頭同他作姑子去,可巧兒又送了花來。若剃了頭,卻把這花戴在那里?

脂批惜春“觸景生情,透漏身份”(王府本夾批)。亦即后來評者所說的“已透后來惜春結(jié)局”(東觀主人第7回批)! 2,“已透后來消息”(姚燮第7回側(cè)批),“已伏后來消息”(陳其泰第7回眉批),“為惜春出家伏案”(張新之第7回夾批)等,包括標(biāo)題所示。智能,水月庵的小尼姑,凈虛老尼的徒弟,自幼在賈府走動,無人不識。惜春從小便喜與往來,可見生性與“古佛青燈”相近(《隨筆》第7回評),加之決絕孤冷,宜“為后來出家地也”(張子梁第74回夾批)。此處點(diǎn)出智能,實“為惜春伏根”(王伯沆第7回批)! 3。惜春本是出塵之人,所居與來往“非凡境也”(王伯沆第50回批),門樓石匾向外向里一鑿“穿云”一鑿“度月”。而“穿云度月”明是仙窟,“總為惜春修仙作引”(張子梁第50回夾批)。他如所制“海燈”燈謎,是惜春“為尼之讖”(庚辰本第22回雙行批);與尤氏講了悟是“獨(dú)臥青燈古佛旁之伏筆”(黃小田第74回夾批);妙玉原為補(bǔ)足二玉之妙,黛玉死后又出場,是為“點(diǎn)出惜春出家之兆”(《新譯》第35回批);地藏庵姑子來府,“原為惜春出家作引”(張子梁第115回夾批)等,似乎“數(shù)固有定,文亦有意”(王希廉第111回總評)。

其二,“念頭久以立定”

此語出自王希廉。是說惜春的出家之念由來已久,“并非惑于地藏庵姑子之言方才決意”(第115回總評),何況惜春“冰雪聰明”,知是姑子“詭詞相激”(陳其泰第115回眉批)。其實,由日后“智能無分”可知,惜春從小“立志不凡”(王伯沆第7回批)。由李紈不管事“以德勝”可知,惜春不管事是“以出世心勝”(王伯沆第65回批)。曾說黛玉“總是看不破,天下事那里有多少真的”,固然“已是出家人口氣”(王希廉第82回總評);聽聞妙玉走魔占得一偈——“大造本無方,云何是應(yīng)住。既從空中來,應(yīng)向空中去”,“真是無所住而生其心”,較之妙玉眼界未凈,即生意識界,遂致心有掛礙恐怖、顛倒夢想,霄淵判絕(王希廉第87回總評)。不單惜春出家“已先兆于此”(東觀主人第87回批),惜春出家于此亦“已有定念”(王希廉第87回總評)。自云寫經(jīng)最信心,可知惜春“皈依已決”(姚燮第88回眉評);“親熱”地藏庵姑子,可知惜春“為尼之志不可回矣”(張子梁第115回夾批)。[虛花悟]曲“言惜春參透紅塵”(張子梁第5回夾批),皆是四姑娘看破一切后語,既“雋”且“警”(姚燮第5回眉評)。張新之表示,[虛花悟]是為“惜春”而不知“留春”者指路頭;“昨貧今富”不識何德,所謂“任君聰慧過顏閔,不遇真師莫浪猜”(第5回夾批)。(顏閔,是孔子弟子顏回和閔損的并稱)不過確定的是,惜春剪發(fā)出家之念不可挽回,乃父出世之心不傳于子而傳于女,著實“青春可惜,紅顏彌可惜”(姚燮第88回眉評)也。

其三,“決志出家根由”

此語亦出自王希廉。認(rèn)為惜春抱怨尤氏攛掇太太派令看家,與此前賈璉心中所想尤氏與惜春不睦,派令看家也不中用之情事一線穿成,“且為惜春決志出家根由”(第112回總評)。其實,惜春小女子,鳳姐病婦人,畀以看家重任,本極疏忽。從前王夫人出門,必請人管家。此番不留尤氏而留惜春,大非情理。作者欲渡入惜春“怨恨出家”公案,只需說尤氏與惜春愈不和睦,時時詬誶即可。茲因失盜之事而邢夫人不理惜春,尤氏從而譏訕,殊不入情。何況寧府之事污穢不堪,尤氏門風(fēng)穢污已甚,惜春“避之若浼,惟恐同居被人牽連議論”。而賈母已死,西府未能久依。自己年尚未笄,勢不得不仍依尤氏。故仔細(xì)思量——“不如出家之為干凈也”,可見惜春“心胸真乃精細(xì)異?!?。以其生來質(zhì)性,惜春“可以造到佛菩薩地位”,妙公固應(yīng)“讓伊出一頭地”(陳其泰第112回總評)。惜春與妙玉契合,極講明心見性之學(xué)。要知惜春只取修行,“只要修得真”(第115回)一語而已。惜春“奇僻似妙玉,而操守過之”,故其修行在妙玉之后,悟道則在妙玉之前。! 4若云惜春出家之心“必系被妙玉說動”(張子梁112回夾批),恐有不妥。倒是作者計熟的尤氏與惜春不合,“正為惜春出家時省力”;還有寶玉犯病,“亦為惜春出家出力”,使得惜春跳出樊籠,成為世外之人。思其燈謎“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之句,或可意會惜春的出家皈佛,“與其說是由于佛教彼岸世界的所謂‘大光明的吸引,不如說是對此岸世界的重重污穢的‘黑海的逃脫”! 5。誠如張新之所言,“惜春歸空門出于不得已”(第115回夾批)。

四、關(guān)于意蘊(yùn)

清代《紅樓夢》評點(diǎn)關(guān)于惜春意蘊(yùn)的論述不多,卻涉及數(shù)個方面。除了張新之“借惜春以演復(fù)”(第116回夾批)的附會之說不足為憑,余皆值得注意。

其一,惜春之畫。劉姥姥二進(jìn)賈府,賈母兩宴大觀園。不獨(dú)大觀園是畫圖,即園中人亦是畫圖,賈母特囑惜春畫一大觀園行樂圖。張子梁認(rèn)為,惜春既不會工細(xì)樓臺,又不會人物,如何畫得?雖是賈母率令操觚,而畫大觀園卻是“書中大著眼處,蓋謂無限繁華,只可作畫圖觀耳”,所以操筆者必是入空門之惜春,相幫之人又必用亦入空門的寶玉,不然又何必如此鋪張,絮絮瑣瑣地為畫士開賬簿?讀此可知“《紅樓夢》命名之義矣”(第42回夾批)。特別是黛玉病而大觀園圖已成,可知此園原為黛玉而設(shè);黛玉病則園將空,“非成畫圖而何”?況探春、惜春、李紈諸人又將群然搬出,所以“惜春獨(dú)能以大觀園為畫圖也”(第82回夾批)。

其二,惜本佛教。王伯沆認(rèn)為,惜春“眼凈”(王伯沆第82回批),其“要看真人,總在最初一步的心上看起”(第74回)云云,獨(dú)標(biāo)綱宗,在儒為誠意,在佛為始覺。而賈府三艷之意實本三教:探春在治世,故第56回稱之曰“敏”,釵又點(diǎn)出朱子《不自棄文》,“儒之流也”;迎春在忘世,故第73回稱之曰“懦”,又點(diǎn)出《太上感應(yīng)篇》,“道之流也”;惜春在出世,故第7回已有“剃頭作姑子”之言,第74回又有“最初一步的心上看起”之言,原目稱其“矢孤介”,“佛之流也”(王伯沆第74回批)。細(xì)看不難知曉。

其三,惜于惜“春”。哈斯寶認(rèn)為,元春即春初,迎春言迎接春天,探春是春日的探試者,惜春是“春日的惋惜者”。本書開頭之際,榮寧二府初春早已過去,作者暗中寫迎春季節(jié),到興盛的板眼上,自當(dāng)特地著墨寫探春。豈不見后來榮寧二府冷落,三春皆去,“唯有一個惜春剩下來惋惜春天”(《新譯》第16回批)。顯然,哈斯寶喻賈府運(yùn)勢為四季之“春”,賈府“四春”又各分擔(dān)一段。此說大致合理,卻未免機(jī)械。

其四,惜春為尼。張子梁認(rèn)為,寶玉為書中之主,寫其終于為僧,此本作者由色悟空之大旨,固然。惜春“不過書中一陪襯耳,亦必寫其矢志為尼”,為什么呢?蓋其人既列十二釵中,即系賓中之主。既為陪襯,“正欲借此陪起寶玉”;寫其出家在寶玉之先,“又即此以堅寶玉為僧之志”,使之百折不回。試觀第118回,寶玉見惜春出家,不惟不動反言難得,其意可知(第115回回前評)。或曰寶玉悟澈一切,即時可脫紅塵;為報賈母賜玦之命,其身暫留。故云惜春出家,“只是寶玉旁面文字”(陳其泰第117回總評),即襯托。

綜上,作為唯一來自寧府的賈府小姐,“如菊”! 6之惜春天生孤僻,見證了大姐元春短命夭亡,二姐迎春誤嫁而死,三姐探春飄零遠(yuǎn)竄,看破紅塵,毅然出家,成了寶玉出家的前奏。清代《紅樓夢》評點(diǎn)關(guān)于惜春的解說,主要涉及名義、性情、出家、意蘊(yùn)等方面。關(guān)于名義,或云“惜”者息也,即“原應(yīng)嘆息”或“嘆息隨之”之“息”;或云“孤負(fù)春光”,既惜且憾。關(guān)于性情,“孤介性癖”為評者共識,美之者有之,惜之者有之,責(zé)之者更在多數(shù)。關(guān)于出家,一者“直伏后來出家根苗”,取生性所近;一者“念頭久以立定”,取從小立志;一者“決志出家根由”,取出于不得已。關(guān)于意蘊(yùn),惜春作畫,惜本佛教,惜于惜“春”,惜春為尼等皆有特定意義。夫人不奇則不清,不僻則不靜,以知清凈之法門,皆“奇僻性人也”;惜春雅負(fù)此情,“出塵之想,端自隗始”! 7。惜春非但“真能看書識字多”(東觀主人第74回批),說起佛教法門最大,亦是彈指叩音,“獨(dú)能悟入”(東觀主人第116回批)?;蛟S就世俗層面而論,此一金釵的薄命意義在于:“可憐繡戶侯門之女,只因沒有受到父母兄嫂的關(guān)愛,也沒有受到其他親友的重視,加以相貌平庸,在度過平淡孤寂的少女時代之后,對結(jié)婚生子的正常生活失去信心,毅然選擇‘獨(dú)臥青燈古佛旁作為抗議。”! 8不過,惜春的出家“雖然是自愿的,但仍未達(dá)到心靈的凈化,只是為了不滿現(xiàn)實,尋求解脫,所以才與佛結(jié)緣”! 9。據(jù)脂批所示,惜春為覓佛境仙源之坦途,淪至“緇衣乞食”(庚辰本第22回雙行批),而非有人侍奉著在家修行。如此,四姑娘縱是“隱逸”于“醋?!盄 0,守得“大門外獅子化身”(姚燮第74回眉評),寧不悲夫!

a 邸瑞平: 《紅樓擷英》,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7年版,第90頁。

b 《紅樓夢》評點(diǎn),從乾隆十九年(1754)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到完成于1938年的王伯沆評點(diǎn)《紅樓夢》,四十多家中可見者有二十多家。本文“清代《紅樓夢》評點(diǎn)”是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脂硯齋、東觀主人、王希廉、陳其泰、張子梁、哈斯寶、張新之、黃小田、姚燮、佚名氏、王伯沆等十余家。張子梁《評訂紅樓夢》,今藏于山東省圖書館,張子梁評及詩皆據(jù)此本。

c 馮其庸: 《八家評批〈紅樓夢〉》,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頁。(按:王希廉評、張新之評、姚燮評皆據(jù)此本,不另注)

d 本文所引《紅樓夢》正文皆據(jù)馮其庸:《八家評批〈紅樓夢〉》,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1年版。

e 陳慶浩: 《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50—51頁。

f 〔清〕佚名氏: 《讀〈紅樓夢〉隨筆》(影印本),巴蜀書社1984年版,第10頁。

gh李劼:《 歷史文化的全息圖像——論〈紅樓夢〉》,東方出版中心1995年版,第222頁,第111頁。

i 李漢秋、陸林: 《黃小田評點(diǎn)〈紅樓夢〉》,黃山書社1989 年版,第899頁。

j 劉操南: 《桐花鳳閣評〈紅樓夢〉》輯錄,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7頁。

k 〔清〕哈斯寶: 《新譯〈紅樓夢〉回批》,亦鄰真譯,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1頁。

l 曹立波: 《東觀閣本研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頁。

m 王伯沆: 《〈紅樓夢〉批語匯錄》,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4頁。

n 青山山農(nóng): 《紅樓夢廣義》,一粟: 《古典文學(xué)研究資料匯編》,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211頁。

o 張乘?。?《寧國府隱事鉤玄——兼論賈惜春的出家緣起》,《紅樓夢學(xué)刊》1993年第3期。

p 〔清〕諸聯(lián): 《紅樓評夢》,一粟: 《古典文學(xué)研究資料匯編》,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119頁。

q 〔清〕涂瀛: 《紅樓夢問答》,一粟: 《古典文學(xué)研究資料匯編》,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129—130頁。

! 8 皮述民: 《李鼎與石頭記》,文津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34頁。

s 梅苑: 《紅樓夢的重要女性》,臺灣商務(wù)印書館1993年版,第106頁。

t 二知道人: 《紅樓夢說夢》,一粟: 《古典文學(xué)研究資料匯編》,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94頁。

作 者: 何紅梅,文學(xué)博士,曲阜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講師,研究方向:古代文學(xué)。

編 輯: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歡
清代評點(diǎn)紅樓夢
細(xì)品《紅樓夢》中的養(yǎng)生茶
假如《紅樓夢》也有朋友圈……
續(xù)紅樓夢
清代怎樣整治形形色色的詐騙案
清代典妻習(xí)俗與戶婚制度的競存及原因評析
清代寫真人物略考
淺談清代宮廷樂舞的主要類型
翻譯擂臺(116)評點(diǎn)
通许县| 中西区| 东莞市| 专栏| 临潭县| 香港 | 岗巴县| 乌拉特后旗| 长春市| 武鸣县| 正镶白旗| 宝鸡市| 青河县| 抚松县| 陆河县| 田东县| 安多县| 清徐县| 武川县| 红河县| 上思县| 屏南县| 克什克腾旗| 苍溪县| 章丘市| 吴江市| 西宁市| 蚌埠市| 色达县| 肥乡县| 筠连县| 呼和浩特市| 惠水县| 富锦市| 波密县| 安图县| 资阳市| 门源| 宝清县| 南和县|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