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珠容
“不理解上班——我的時間非常值錢,但都被老板按批發(fā)價采購了?!?/p>
“不理解微信好友——永遠不關心我說了什么,只關心我撤回了什么?!?/p>
“不理解貪吃蛇——為什么怎么吃都吃不胖,而且還會變得修長?!?/p>
“不理解職場——鍋最多的地方不是廚具市場,而是職場?!?/p>
今年五月,北京三里屯街頭驚現(xiàn)一波以“不理解”為主題的廣告牌,牌子上以段子口吻吐槽工作、生活中各種“不理解”的情況,引發(fā)了社會群體的情緒共鳴。網(wǎng)友們看到這樣的廣告牌之后,掀起了一股“不理解”熱。
有人吐槽雞湯:“不理解雞湯——管用的時間明明那么短,熬的時間卻需要那么長?!庇腥送虏燮鸫玻骸安焕斫馄鸫病@個動作練了幾十年,可至今還沒有習慣?!庇腥送虏刍橐觯骸安焕斫饣橐觥髅髦朗菈災?,還要往里鉆。”有人吐槽朋友圈:“不理解朋友圈——你設置三天可見,就不怕我看不見你的結(jié)婚請柬嗎?”
也有不少人借“不理解”來自嘲:“不理解金錢——我明明沒有一百萬,但還是覺得一百萬好少,啥也干不了?!薄安焕斫馀笥选髅髯约哄X都不夠花,還要找她來一起花。”
說來有趣,人們總寄希望于某天能被所有人理解,卻也希望自己與眾不同。于是所謂“理解”,很多時候就成了一種自相矛盾的悖論。我想,“不理解”文化,其實是想傳達一個觀點:常換立場思考問題,多角度看待他人。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不理解他人,或是不被理解。世界那么大,個體那樣渺小,誰能做到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我們唯有做好自己,并時時站在不同角度去理解身邊的那些“不理解”,才能與世界和解,與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