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依
在過往筆記中,給我留言最多的一類問題是:為什么我寫的文章特別枯燥、乏味,沒有畫面感呢?
寫作的時候,想象你的肩上架著一臺攝像機。只寫攝像機能夠拍下來的東西,不能拍下來的東西就不寫。
比如此刻,我要寫我們家吃飯的文章。我肩頭的攝像機拍攝下來的是:鍋里噌噌冒著熱氣,我爸在給我盛飯;小狗正在廚房的垃圾堆里找吃的,媽媽走過去,把它趕走了;弟弟和爸爸在吵架,弟弟質(zhì)問爸爸:為什么每次都給他盛這么多飯……這就是攝像機可以拍下來的,你就可以寫下來,然后用這些畫面為你的主題服務(wù)。
“吃飯的過程是特別開心而溫暖的,這就是家的意義吧,我很愛我的家”,這種評價感受型內(nèi)容攝像機是拍不下來的,就不要寫了。
每次寫作時,都把攝影機扛起來,“拍”的東西多了,寫得也就越來越好了。
將聽覺、視覺、味覺等多感官都用上。
我們普通人說吃早餐,一般都會寫:“豆腐腦和油條特別好吃,妥帖的搭配,吃下去,一上午都沉浸在滿足中”,這就是沒有畫面感,沒有聽覺、味覺,什么感官也沒有。
作家張佳瑋是這樣寫早餐的:“油條配豆?jié){是常態(tài)。油條擰出來時,白油滑一條;下了鍋,轉(zhuǎn)黃變脆,撈起來咬,刺啦一聲。油條兩頭尖,最脆而韌,蘸醬油吃妙得很”,是不是聽覺、視覺、味覺全都有了?你隔著文字,都好像聽到了“刺啦”一聲。
只要你的文字是有感官的,就一定是有畫面感的。
寫作就是用具象的詞匯去描述抽象事物的過程。當(dāng)你多用具體的名詞,少用抽象的形容詞的時候,就很容易產(chǎn)生畫面感。
我非常喜歡作家阿城的《棋王》,在這部作品中,他描述一個人愛“吃”,是這樣寫的:
“拿到飯后,馬上就開始吃,吃得很快,喉結(jié)一縮一縮的,臉上繃滿了筋。常常突然停下來,很小心地將嘴邊或下巴上的飯粒兒和湯水油花兒用整個兒食指抹進嘴里。若飯粒兒落在衣服上,就馬上一按,拈進嘴里。若一個沒按住,飯粒兒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雙腳不再移動,轉(zhuǎn)了上身找……有一次,他在下棋,左手輕輕地叩茶幾,一粒干縮了的飯粒兒也輕輕地小聲跳著。他一下注意到了,就迅速將那個飯粒兒放進嘴里,腮上立刻顯出筋絡(luò)……”
是不是這個愛吃的人活靈活現(xiàn)地出現(xiàn)在你眼前了?他沒有用一個抽象的詞,全部是用動詞、名詞來具象地描述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