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棋瀚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其言行被記載在《論語》中,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墩撜Z》的智慧澤被后世,孔子的精神傳承千載。《論語》作為古老東方智慧的代表,正伴隨著中國走向世界舞臺。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不同場合引用《論語》中的典故。2013年6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墨西哥參議院作題為《促進共同發(fā)展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的演講時,引用了《衛(wèi)靈公》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強調(diào)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應互相尊重。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引用了《季氏》篇的“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來說明中華民族的對外交往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習近平總書記還在《擺脫貧困·從政雜談》中引用了《子罕》篇的“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強調(diào)堅定的意志對脫貧攻堅的重要性??梢?,《論語》不僅是一部古代經(jīng)典,更是當代中國返本開新的重要源泉。
孔子畫像
孔子在世時就享有盛名,逝世后更是備受贊譽。司馬遷撰《史記》,專門列《孔子世家》為孔子立傳,甚至《史記》的筆法、體例也是在有意模仿相傳為孔子所修撰的《春秋》。即便孔子不是諸侯,司馬遷依然把他列入世家,因為孔圣是“教化之主”,自天子至諸侯,都宗于夫子,并且孔子后學一直延綿不絕。漢代,孔子和儒家的神圣性得到國家的承認。到了元明清時期,孔子更是被譽為“大成至圣”“萬世師表”。然而,孔子的現(xiàn)實生活并不順利。據(jù)史書記載,孔子出身貧苦,早年就失去了父母。青壯年時雖然有過短暫的“高光時刻”,但之后便在諸國輾轉(zhuǎn)流浪。直到晚年,他依然不能得意,只好回到魯國,編修“六經(jīng)”、教導學生??v觀孔子的一生,困厄的處境塑造了他的高尚品質(zhì),而他的光輝人格和他的歷史成就相輔相成。
魯哀公十四年(前481)春,孔子年過古稀。魯君在大野湖狩獵,車夫鉏商捉到一只奇異的野獸,覺得不是好事,便請教孔子。孔子看后,發(fā)現(xiàn)是麒麟,感嘆道:“吾道窮矣!”麒麟是仁獸,本應是太平時代的祥瑞之兆,卻出現(xiàn)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不禁感到哀傷。他看到麒麟,回想起過去十多年顛沛流離的生活,向各國君主力陳仁政之善的畫面還在眼前,百般滋味一齊涌上心頭。一個孤獨老人的背影,映照在春天的夕陽之下。最珍視的東西被人們厭棄為敝履,心心念念的仁政看不到施行的希望。這只受傷的麒麟仿佛代表了他仁政理想的破滅。相傳為孔子所作的《春秋》止于“獲麟”,足以見得此事對他的打擊。
孔子晚年,一個個打擊接連而至。除了“獲麟”之悲,身邊最重要的親人、弟子也都陸續(xù)離開人間。哀公十一年(前484),孔子68歲,獨子伯魚去世。伯魚是孔鯉的字??柞幧谡压辏ㄇ?32),當時孔子還是個20歲的少年,僅僅是季氏家中掌管倉庫的委吏。昭公聞訊,派人送來一條鯉魚表示祝賀。這對年輕的孔子來說非常榮耀,于是他給兒子取名“鯉”,作為紀念。親人代表著一個人血脈的延續(xù),孔鯉的去世無疑使孔子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而對于孔子來說,弟子代表了他的知識和理想的延展,可嘆的是孔子欣賞的學生也在他晚年一個個離世。正是在“獲麟”之年,顏回去世??鬃討Q哭:“天喪予!”顏回字子淵,比孔子小30歲,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生性仁愛,深沉智慧,精神高貴,不重物質(zhì)??鬃诱f:“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也。”顏回謙遜不張揚,聽孔子講課,都只是點頭,好像沒聽懂一樣。之后認真反省,能夠闡發(fā)所學。實際上顏回一點也不愚笨,反而是公認的聰明。子貢說:“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知二?!闭f的是顏回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連孔子也承認,自己和子貢都不如顏回:“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鳖伝氐膶W問一直在進步,沒有見過停下來的時候。他的品性也非常高尚??鬃臃Q贊顏回:“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鳖伝睾脦讉€月都不違背“仁”的要求,其他人只是偶爾想著“仁”而已。顏回不僅時時刻刻以“仁”的標準要求自己,還能安于貧困的生活,是真正的君子??鬃臃Q贊他:“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笨傊?,孔子非常欣賞顏回,把顏回視作衣缽傳人,而顏回也是最懂孔子的人。顏回有一次喟嘆:“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但是天妒英才,他竟先孔子而去。顏回在孔子心中不僅僅是一個人,更是“道”的化身。孔子認為,即便自己沒能推行仁政,但百年之后,還可以靠顏回。顏回不在了,道也恐怕從此泯滅。
哀公十五年(前480),子路去世??鬃颖簦骸班?!天祝予!”即“上天斷絕我,上天斷絕我!”子路字仲由,只比孔子小9歲,可以算同輩。他是眾弟子中與孔子最親昵的人。子路是孔門最有勇力的弟子,生性粗鄙剛硬。當年和孔子初次見面的時候,他頭戴雄雞毛,腰佩野豬毛,儼然一粗人。他見孔子也人高馬大,便想比試比試,《史記》記載為“陵暴孔子”。后來,孔子漸漸用禮儀來引導子路,子路也換上儒服,“委質(zhì)”為弟子,與孔子成為君臣。子路勇敢過人,便問孔子,君子是否崇尚勇敢。孔子當然認為勇敢也是君子的品德,但還有先決條件:“義之為上。君子好勇而無義則亂,小人好勇而無義則盜?!弊勇纷鍪虏惶^頭腦,聽說什么事情就一定要親自去做,生怕落后。因此,孔子經(jīng)常奚落子路,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彪m說這樣奚落,但孔子還是很依靠子路的:“自吾得由,惡言不聞于耳?!弊勇樊斂鬃邮绦l(wèi),沒人敢當面說孔子壞話;而孔子犯了錯之后,都是子路第一個站出來直截了當質(zhì)問孔子??梢?,子路十分勇敢,但略顯莽撞??鬃釉u價子路“不待其死然”(《論語·先進》)??装矅唬骸安坏靡詨劢K也。”也就是說子路性格剛直,但世風不正,恐不會得到好結(jié)果。
可惜一語成讖。后來,子路事衛(wèi),成為孔悝的邑宰。在衛(wèi)國的內(nèi)亂中,子路欲救孔悝,混亂中,蕢聵派人襲擊子路,斬斷了他的冠纓。面對死亡,他說:“君子死而冠不免?!迸R死前結(jié)上了纓。雖然孔子說子路“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認為子路修養(yǎng)、造詣不夠精深,但從其臨終之前的坦然來看,他“入室”了,真正成為了君子。周成王在臨終之際發(fā)布顧命,漢代學者評論道:“顛沛而不亂者,成王其人也。將崩,體被冕服,然后發(fā)顧命?!弊勇芬呀?jīng)有了成王的境界??鬃勇犝f衛(wèi)國作亂之后,感嘆子路一定死了。果然,子路受醢刑,被剁成肉醬,孔子從此不吃肉醬。
顏回與子路的離去無異于砍斷了孔子的左膀右臂。在一個接一個的打擊下,孔子身體每況愈下。子貢來見,對他說:“賜,汝來何其晚也?”子貢是顏回、子路之外孔子最重要的弟子。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孔子唱道:“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7日后,孔子卒,年73。
孔子葬在曲阜城北泗水岸邊,弟子都服三年心喪。按照喪禮,為父、為君應服三年喪。師徒之間沒有血緣關系,但是孔子與弟子之間關系非同一般,于是服三年心喪。三年之后,眾弟子訣別,大哭一場,各奔東西。后來,一部分弟子和百余戶魯人搬到了孔子冢旁,定居在此,將這里命名為孔里。魯國世世代代祭祀不絕,儒生講習禮儀也都在孔子冢。
孔子生命的最后幾年,在感情上遭受到了很大打擊,但在學問上卻是另一番景象,他游歷諸國歸來后編修“六經(jīng)”的成就也被后人稱道??鬃釉谇鄩涯陼r期,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政治之上,在短暫的從政生涯中頗有作為,期待獲得賢明君主的賞識,復興周道。囿于當時復雜的政治形勢,孔子復興周道的嘗試失敗了。但他在這個過程中,始終希望能輔佐君主施行仁政,始終沒有放棄復興周道的希望,展現(xiàn)出了一個儒者的社會責任感。
孔子還是一個孩童的時候,就與常人不一樣。其他小孩嬉戲打鬧,玩過家家,孔子也玩過家家,但他玩的是“陳俎豆,設禮容”,擺上禮器俎和豆,模擬祭祀宴饗時的禮儀。17歲時,他就以好禮聞名。魯國大夫孟釐子臨終前告誡其子孟懿子說:“孔丘,圣人之后?!薄敖窨浊鹉晟俣枚Y,其達者歟?吾既沒,若必師之?!泵厢嵶诱J為孔子是圣人商湯的后裔,是承襲并能達成圣人之道的人,因而告誡兒子把孔子當成老師來侍奉。后來孟懿子的確前去向孔子學禮了。
孔子雖然好禮,但并不是一介文弱書生?!妒酚洝酚涊d:“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蔽髦?尺約19cm,1尺為8寸,9尺6寸約為186cm;戰(zhàn)國1尺為23cm,1尺為10寸,9尺6寸約為220cm。假設魯尺用周制,則孔子身高約為186公分。至于長相,《史記》說孔子“首上圩頂”,所以名“丘”。司馬貞《史記索隱》解釋為:“圩頂言頂上窳也,故孔子頂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孔子頭頂中間是凹下去的,就像房頂反過來??傊钥鬃拥拈L相和體型,他在人群中一定非常醒目。
雖然孔子青年時期就顯示出良好的政治才能,但他現(xiàn)實的政治生涯并不順利。當時諸國紛爭不斷,起初孔子在魯國未得重用。35歲時,孔子前往齊國,聽到了《韶》樂,“三月不知肉味”,為齊國人所稱道?!渡亍肥鞘ネ跛吹鬯鞯难艠罚鬃勇牶笙氡卦诒M善盡美的上古世界中流連忘返,才能“不知肉味”。后來,晏嬰排擠他,認為儒者擾亂正道,把各種禮節(jié)變得很麻煩,就算學一輩子都不能學完,這不是教化百姓的辦法。后來,孔子又聽說有人要加害他,便離開了齊國。
孔子長期在野,急于實現(xiàn)自己的治道。公山不狃占據(jù)費地,與陽虎共同反叛季氏,讓人叫孔子來他這里做官??鬃酉肴ィ勇贩浅2桓吲d,覺得雖然目前沒有被任用,但也不能不擇手段去亂臣那里??鬃诱f:“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吾其為東周乎!”孔子認為,即便是亂臣,如果他能用事,那就能復興周道。不過,孔子應該也覺得子路說的有道理,或是出于現(xiàn)實考量,最后沒有成行。
孔子在知天命之年迎來了人生中最輝煌的一段時間。他被魯定公任命為中都宰,后來又升任司空、大司寇。孔子在外交、平定內(nèi)亂、治理民風等方面都展現(xiàn)出了優(yōu)秀的政治才能。定公十年(前500),孔子52歲。春,齊魯修了和約。夏,齊大夫黎鉏對齊景公說:“魯用孔丘,其勢危齊?!崩桡I害怕任用孔子的魯國越來越強大,威脅齊國,便打算以友好會盟為名,劫持魯君。雙方約定在夾谷會盟。在高臺上獻酬完畢后,齊國有司請求奏樂,于是頭戴羽毛、手持矛劍的舞者鼓噪而來??鬃硬煊X到不對,一改往日謙恭好禮的樣子,直接歷階而登,趕快從下面跑到高臺上,高聲說道:“吾兩君為好會,夷狄之樂為何于此!請命有司!”有司不敢上前,齊景公有些害怕,于是揮手讓表演者下去。過了一會兒,有司請求演奏宮中之樂,戲子、侏儒上前表演。看到這樣危險而不合禮制的情況,孔子再次跑上高臺,說:“匹夫而營惑諸侯者罪當誅!請命有司!”聽到這話,有司立刻斬了表演者。齊景公知道自己于義有虧,回去之后非??謶郑谑菤w還了之前侵占魯國的幾塊土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夾谷之會”。
定公十三年(前497),孔子55歲。為了重新樹立魯國公室權威,孔子決定“墮三都”,推倒三桓封邑的城墻,以削弱三桓勢力。按照禮法,大夫的城邑不能超過百雉,三桓都超過了這個標準。叔孫氏先拆了自己的封邑郈。當季氏要拆費邑的時候,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叔孫輒不肯束手就擒。之后,魯軍擊敗了季氏,終于拆掉費邑。但是到拆孟孫氏成邑(一作“郕邑”)的時候又遇到挫折,孟孫氏家臣公斂處父借口拆掉成邑,齊國就會來攻打魯國。最終,成邑也沒有被拆除。墮三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沒有徹底達成目標。并且,墮三都由于觸動了三桓的利益,可以想見,孔子很可能在政治上會受到三桓勢力的排擠。
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升任大司寇,兼任輔相,面露喜色。弟子問孔子:“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笨鬃诱f:“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孔子為自己身居高位能禮賢下士而欣喜,或許更為自己能為國效力而欣喜??鬃釉诖笏究苋紊洗笥凶鳛?,剛上任就誅殺亂臣少正卯。行政三月,男女別道,路不拾遺,賓至如歸。齊人聽說后很擔心,說孔子輔政,魯國必霸,齊國必定被兼并。結(jié)果黎鉏想了一出“美人計”,挑選八十美女,送給魯君,魯君因此荒于政事。孔子便離開魯國。
孔子在魯國短暫的從政生涯,向人們證明了自己并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迂腐儒生,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并不是不切實際的白日夢,展現(xiàn)了一個儒者的政治修為。但在亂世,正直之士往往不受待見。春秋后期的魯國三桓秉政,盤根錯節(jié),孔子縱使本事再高,也難以撼動他們的勢力。再加上魯定公稱不上一個勵精圖治的君主,孔子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于是決心離開魯國,到其他地方繼續(xù)施展自己的抱負。
此后,孔子開始了長達14年的顛沛流離的生活,輾轉(zhuǎn)于衛(wèi)、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國,還數(shù)次在途中陷入絕境,但這些挫折都絲毫不能讓孔子對自己的理想產(chǎn)生懷疑。
孔子離開魯國后首先去了衛(wèi)國。衛(wèi)靈公給了他6萬粟俸祿,和他在魯國的待遇一樣。不多久,有人向衛(wèi)靈公說孔子壞話,靈公便派人帶著兵杖不停出入孔子住處??鬃优芦@罪,待了10個月便打算離開衛(wèi)國,去往陳國。
孔子一行在去陳國的路上路過匡地??锏卦?jīng)遭受過陽虎的攻打,匡人非常恨他。由于孔子是魯人,又和陽虎長得很像,匡人便將孔子誤認為陽虎,把孔子包圍了數(shù)日。最后,孔子派學生去衛(wèi)國求救,才得以解圍。
路途艱險,無處可去,孔子又回到衛(wèi)國。衛(wèi)靈公的夫人南子托人傳話,想要見孔子,孔子不得已與南子相見。南子在帷帳之中,孔子進去,北面稽首;南子在帷帳中再拜,環(huán)佩聲清脆。出來之后,子路很不高興,孔子發(fā)誓,說自己“見之禮答焉”,是以禮相見。一個多月后,衛(wèi)靈公與南子同車出行,孔子坐在后面的車上。車隊招搖過市,大家都想看南子的美貌,卻沒人對孔子感興趣??鬃诱f:“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以為不齒,于是還是決定離開衛(wèi)國。
定公十五年(前495),孔子離開衛(wèi)國,取道曹國,前往宋國的時候,與弟子在大樹下練習禮儀。宋司馬桓魋非常兇惡,想殺孔子,把那棵大樹連根拔起,弟子忙叫他快跑,孔子淡定地說:“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币粋€人突然跳出來要你的命,誰不慌張呢?孔子大概也很慌張,但他依然給弟子說了這番話。他是在告訴弟子,作為一個儒者,內(nèi)心秉持著“仁”的信念,便沒有什么可以恐懼的。同時,他知道自己有天命在身,即使是死亡也不能動搖他堅定的意志。
孔子的處境益發(fā)困頓,但他卻從未放棄過自己。在去往鄭國的路上,孔子與弟子走散了,一個人站在城郭東門。有個人對子貢說:“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chǎn)……累累若喪家之狗。”弟子們便這樣找到了孔子,對孔子說了這番話,孔子笑道:“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雖然被形容為“喪家之犬”,但孔子并未因此感到消沉。
后來,孔子在陳國待了三年,接著從陳國到了蔡國,又去了葉國;接著離開葉國,回到蔡國。在蔡國待了三年,吳國討伐陳國,楚國前去救陳,聽說孔子在陳、蔡之間,楚讓人前往聘用孔子。陳、蔡的大夫怕孔子事楚,對陳、蔡造成威脅,便派人把孔子包圍在郊外,孔子一行人出不去,糧食斷絕。很多弟子都生病了,站都站不起來,孔子卻弦歌不輟。子路生氣了,心想君子行道,卻落得如此地步,問孔子:“君子亦有窮乎?”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比巳硕加欣ьD的時候,但是君子能堅守,而小人就胡作非為了。在一次次磨難中,孔子用實際行動讓弟子明白了什么是君子,君子要有怎樣的擔當。
孔子不只在廟堂上不如意,在江湖上也多不被理解,周游列國途中有很多隱士譏諷孔子。一次在路上看到長沮、桀溺兩人在耕田,孔子就讓子路問渡口在哪。長沮問:“是魯孔丘與?”子路說是,長沮說:“是知津矣。”如果是孔子,那就一定知道渡口在哪兒,所以他沒有明確告知。桀溺則對子路說:“悠悠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希望孔子師徒和他們一起避世,認為沒有人能改變天下的狀況??鬃勇犝f后很驚愕:“鳥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倍诔?,狂人接輿從孔子身邊走過,唱道:“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兮,來者猶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即“過往之事不可挽回,將來之事尚可改變。停吧停吧,如今的從政者危險了!”孔子下車,想和狂人交談,狂人卻徑直走掉了。還有一次,子路與孔子出去,孔子在前,子路在后,遇到了一個老人,用拐杖挑著竹筐。子路問他是否見到夫子。老人譏諷道:“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謂夫子?”只管去田里除草。子路不知道怎么辦,只好拱手站在旁邊,看老人除草。過了許久,天色漸暗,老頭讓子路留宿,殺了雞、煮了黍招待子路,還給子路介紹他的兩個兒子。第二天一早,子路就出發(fā),追上了孔子,說了昨天的事情。孔子說:“隱者也?!弊屪勇贩祷亍5搅怂?,老人已經(jīng)不見了。
面對不理解的聲音,孔子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鬃用靼鬃约簣允氐摹暗馈迸c隱士的人生哲學之間有本質(zhì)區(qū)別,因而對這些嘲諷的聲音都能泰然處之。面對絕境時,孔子堅持自身:“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痹谔綍r代,君子與普通人都不為惡,正如在春夏,所有的樹木都是綠色的,只有在冬天,松柏才獨為綠色,只有在天下無道之時,才能顯現(xiàn)出君子的品質(zhì)??鬃訉有奚淼囊蟮於撕笫廊迳木窕{(diào)。儒家對于國家,是要行仁政、行周道;對個人,則是修身,成為君子。
哀公十一年(前484),孔子63歲,從楚國經(jīng)過衛(wèi)國,回到魯國,開始完成自己作為學者的使命,一邊編定“六經(jīng)”,一邊傳授知識。他將三千余篇古詩刪定為三百篇,使得“雅頌各得其所”,形成后世的《詩經(jīng)》文本;訂正禮樂,形成《禮經(jīng)》;刪定史官典籍,形成《尚書》百篇;又癡迷《周易》,韋編三絕,寫下《易傳》??鬃釉谕砟昊赝簧鷷r,說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的努力工作下,古代王官之學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匯集到孔子這里;又從孔子這里流淌下來,影響了后世學者。
更重要的是,《論語》不僅僅被視為一句句平實的談話,還上升為“經(jīng)”,被經(jīng)學家賦予了更多的內(nèi)涵。并且,孔子所說的“天命”不再是孔子個人的理想與使命,更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由上天賦予孔子的使命。對于孔子的一生而言,“獲麟”一事是其人生悲劇性的呈現(xiàn)。然而,在后世經(jīng)學家看來,“獲麟”一事卻具有超出其人生的意義,被視作是孔子受天命的象征。西漢古文經(jīng)學家孔安國說:“圣人受命,則河出圖,今無此瑞?!痹诳装矅壑?,孔子知道自己是圣人,圣人如果受天命,就會有河圖出現(xiàn),但是孔子沒有看到河圖,說明上天不憫?!洞呵锞暋氛f:“麟出周亡,故立《春秋》,制素王,授當興也?!摈梓氤觯碇艿劳?,孔子不忍,所以作《春秋》,為漢立法。在《春秋》的世界中,孔子就是王,只不過是無冕之王,所以叫“素王”,而顏淵、子路等都是他的大臣:“仲尼為素王,顏淵為司徒,子路為司空。”“獲麟”就是孔子作為素王即位的標志。并且,孔子的話還與國家的最高治道聯(lián)系了起來。孔子具有圣通,能預知幾百年后的漢代,孔子的一切述作正是他作為素王在為漢立法,所以兩漢時期的政治運行都建立在經(jīng)書的基礎上,產(chǎn)生了“春秋決獄”的說法。大臣在討論一項政策時,會引經(jīng)據(jù)典,作為自己主張的理論依據(jù);在審理犯人時,也會引經(jīng)據(jù)典,做出符合經(jīng)義的判決。東漢時期的讖緯更是把孔子的神圣性發(fā)揮到了夸張的地步。緯書這樣說孔子的出生:“孔子母顏氏徵在游大冢之陂,睡夢黑帝使請己,己往夢交……覺則若感,生丘于空桑之中……”顏徵在夢見黑帝,感生孔子,所以孔子被稱為“玄圣”。感生是很多早期文明都有的傳說,殷商的祖先契是母親吞下玄鳥卵所感生,周人的祖先后稷是母親踏了巨人的足跡所感生。西漢人也借鑒這些神話,說高祖劉邦的母親在大湖邊睡覺,夢到了神,這時雷電交加,上方有一條蛟龍,感生了高祖。東漢儒生也把這種敘事模式運用到孔子身上——孔子儼然和高祖一個待遇了。為了配合感生的故事,緯書還這樣形容孔子的相貌:“孔子長十尺,大九圍,坐如蹲龍,立如牽牛。”這體型遠超正常人,非常龐大威嚴。
漢代以后,孔子的思想繼續(xù)在經(jīng)學家筆下不斷獲得新的闡釋、新的傳承??鬃釉?,雖然其道不用于世,但他依然“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孔安國解釋為:“下學人事,上知天命也?!比龂鴷r期的何晏解釋道:“圣人與天地合其德,故曰唯天知己?!笨鬃又雷约旱潞咸斓?,所以說只有上天懂自己。另外有一句相似的“君子上達,小人下達”,皇侃解釋為“達于仁義”和“達于財利”,這仍然是在人格層面進行的闡釋;而上升到天命的高度,則是經(jīng)學家的后知之明。面對桓魋時說的“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包咸解為:天“授我以圣性也。合德天地,吉而無不利”。孔子是圣人,德與天地相合,因此無往不順,上天在冥冥之中會保佑他。
[明]仇英畫、文徵明書:《孔子圣績圖》之西狩獲麟圖
后來,孔子地位越來越高,唐代被封為“文宣王”,宋代成為“至圣文宣王”,元代又加封為“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的影響不只局限于中國,在幾千年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一個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也逐漸形成??鬃与m然在當時不被世人所理解,但他的思想和人格光輝始終伴隨著我們,成為了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論語》也成為了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孔子,一個孤獨的圣人、一個延綿的世家,在遙望著我們不斷前行。
注釋:
[1]《史記索隱》:“教化之主,吾之師也。為帝王之儀表,示人倫之準的?!薄妒酚浾x》:“孔子無侯伯之位,而稱‘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宗于夫子……”參見[漢]司馬遷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jié)正義:《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2309頁。
[2]六經(jīng),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jīng)書,秦漢時期《樂》已亡,所以后世又稱“五經(jīng)”。傳統(tǒng)經(jīng)學認為孔子與六經(jīng)有重要關系。
[3]本文多引用、參考《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2309—2355頁,不再一一注出。
[4][28][梁]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卷一,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31—32頁,第25—26頁。
[5][7][8][12][梁]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卷三,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106頁,第131—132頁,第135頁,第103頁。
[6][26][27][梁]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卷五,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225頁,第228頁,第229頁。
[9]陳立撰,劉尚慈點校:《公羊義疏》卷七十五,中華書局2017年版,第2896頁。
[10][11][13][15][漢]司馬遷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jié)正義:《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第2664頁,第2665頁,第2667頁,第2667頁。
[14][16][梁]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卷六,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274頁,第276頁。
[17]孫星衍撰,陳抗、盛冬鈴點校:《尚書今古文注疏》卷二十五《顧命》“相被冕服,憑玉幾”條引《中論·法象篇》,中華書局2004年版。
[18]引自[漢]司馬遷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jié)正義:《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2311頁。
[19][24][25][梁]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卷九,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449頁,第485頁,第486頁。
[20]墮三都又寫作“隳(huī)三都”,“墮”即毀壞的意思。
[21]魯桓公有四子:嫡長子繼承魯國國君,即魯莊公;慶父,其后代稱孟孫氏、仲孫氏、孟氏;叔牙,其后代稱叔孫氏;季友,其后代稱季孫氏、季氏。這三家都是魯桓公之后,所以稱為三桓。三桓長期掌握魯國政柄,形成“禮樂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
[22]一丈見方叫一堵,三堵為一雉。
[23][35][梁]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卷八,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393頁,第379頁。
[29]參見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卷五,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215頁。
[30]《春秋緯》附錄,參見趙在翰輯,鐘肇鵬、蕭文郁點校:《七緯》,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646頁。
[31]《論語讖》,參見鐘肇鵬、蕭文郁點校:《七緯》,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777頁。
[32][34]《春秋演孔圖》,參見趙在翰輯,鐘肇鵬、蕭文郁點校:《七緯》,中華書局2012年版,第369—370頁,第371頁。
[33]參見[漢]司馬遷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馬貞索引,[唐]張守節(jié)正義:《史記》卷八,中華書局2014年版,第435頁。
[36][梁]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卷七,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373頁。
[37][梁]皇侃撰,高尚榘校點:《論語義疏》卷四,中華書局2013年版,第1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