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式教學是當前語文教學改革中提倡的主要教學模式之一。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獨立提問和探究問題,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語文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模式和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掌握多種教學方法下的閱讀方法,從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研究;教學方法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 教學目標混亂,缺乏教學主體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雖然開設了專門的閱讀課程,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將語文閱讀教學與語文教材教學相結合。認為只有將閱讀教學中的教學重點和知識點傳授給學生,才能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這種教學模式和教學目標與閱讀教學的實際功能相差甚遠,這表明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不能明確定位學生的實際需求,過于重視課程大綱中的教學要求。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學生的主觀情感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fā)和重視。因此,這種閱讀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閱讀內容完全局限于課本,不利于學生接觸更加多樣化的閱讀文本,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視野和全面發(fā)展。
(二) 單一教學法
目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傳統(tǒng)的傳遞教學和按書閱讀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習過程中缺乏新思路,不能真正提高閱讀能力。因此,改革和創(chuàng)新現(xiàn)行的教學方法也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 教學內容過于死板,不夠生動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經常要求學生理解閱讀文本中的要點。學生只能跟隨老師對閱讀課文進行模塊化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字分析閱讀課文的總體思路。這種教學模式缺乏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文本閱讀訓練。機械教學模式容易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和審美疲勞。此外,模塊化學習導致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綜合意義理解不足,不能真正從作者的角度解讀閱讀文本,限制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與創(chuàng)新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對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改革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學生由于思維發(fā)育和理解能力的不同而導致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會對閱讀文本產生屬于個人獨特的理解和看法。也就是說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目標應當符合學生的實際應用需求,以及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基本掌握程度。所以傳統(tǒng)統(tǒng)一式教學模式對于小學語文閱讀來說已然不夠充分。教師應當重新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進行解構,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而為學生設計階段性學習目標,促使學生能夠在閱讀訓練中循序漸進,不斷發(fā)展。
例如在小學課外閱讀教學中,低年級學生識字量不多,對于大量的文字內容缺乏閱讀興趣。但是學生在該階段卻對鮮艷的圖片和漫畫擁有強烈的學習興趣,此時為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繪本、連環(huán)畫、漫畫等較為簡單的閱讀素材。讓學生通過少量的文字以及大量的精美圖片來更加容易展開自主閱讀,與之同時閱讀素材中含有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可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在小學教學階段,學生對于學習的重要性認知程度不足,因此很難在閱讀教學中自主展開學習。但是學生卻擁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如果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在他人都能夠展開閱讀的情況下,學生也將會不由自主展開閱讀。這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首先教師可以在教室設置閱讀角,教師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閱讀文本,并且要求學生將自己最喜歡的圖書放在圖書角內,供大家進行閱讀。這樣就能夠在教室內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讀書的物質環(huán)境。隨后教師可以每周選擇一節(jié)語文閱讀課,讓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進行閱讀文本的分享活動。學生在小組內部需要將自己本周所閱讀到的文章與他人分享,不僅限于課本和教學內容、漫畫、電視劇、動漫繪本等都可以作為分享內容以此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分享習慣。在學生逐漸習慣閱讀教學模式后,教師就可以結合語文閱讀教學內容,為學生推薦經典文學作品,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文學素養(yǎng)。再次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結合課文教學內容讓學生發(fā)揮想象來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將學生所閱讀到的文本轉變?yōu)槁嫽蛘呔拔锂?,這樣既能夠促使學生主動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還能夠讓學生結合個人閱讀思維來理解教學內容,從而促使課堂教學模式變得更加多樣化。
(三)合理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閱讀文本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設備已經在教育事業(yè)中廣泛普及,而教師也應當在閱讀教學中合理應用多媒體來展開閱讀教學。部分閱讀文本對于學生來說由于學生與作者的年齡和人生經歷有所不同,再加上時代背景的不同,所以學生很難設身處地地去理解閱讀文本,那么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之相關的視頻、影視作品,從而讓學生更加直觀地體會到閱讀文本的內涵。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革,不斷優(yōu)化閱讀教學,才能夠真正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更加多元化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林江.關于文本細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19(26).
[2]楊園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9(35).
[3]吳新惠.文本細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探討[J].當代教研論叢,2019(09).
[4]曹永輝.文本細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文學教育(上),2019(08).
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qū)麻柳鄉(xiāng)小學校?劉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