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要:語法知識是高中生必須掌握的重要知識,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教學比重失衡、學生學習興趣低下等問題,為了增強高中生對于語法知識的學習質量,高中英語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導學生在語法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歸納總結,進而提高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策略
1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課堂“中心”難以改變
大部分英語語法教學的課堂基本模式依舊為“以老師為中心”。老師是整個課堂的領導者,把控全部的教學活動。學生反主為客,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導致了學生的原始創(chuàng)造力和主觀性受到限制,這違反了我們語法教學的目的和初衷。并且在日常英語課堂中有關于語法的課堂教學活動,只開公開課的時候會見到,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以教學為中心的現(xiàn)象依舊屢見不鮮,教學形式刻板。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不注重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引導幫助學生建構意義。
1.2教學比重失衡
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類似情況,特別是在初中階段,老師比較重視對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淡化了英語語法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引導,這種教學模式雖然有可能使得學生的英語口語得到了有針對性的提高。但當他們對英文語篇內(nèi)容及涵義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時,特別是在閱讀一些難度較大的英語文章時,他們會發(fā)現(xiàn)理解有很大的障礙,語法分析能力普遍不高,這也使他們對語法學習產(chǎn)生一種抵觸的心理。
1.3學生學習態(tài)度被動,出現(xiàn)畏難情緒
只有極少數(shù)的學生對于語法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并自覺在課上課下堅持大量的復習和練習。大多數(shù)學生持猶豫的態(tài)度,有些學生甚至認為語法并不一定要存在于學習內(nèi)容的重要部分。
2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開展策略
2.1利用微課進行教學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與學生自身條件有很大的關系,語法學習也是如此,很多學生可能因為有出國經(jīng)歷或者是家庭教育等先天因素,在英語語感方面就有很大的優(yōu)勢,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課堂上的語法教學很難滿足需求。所以,老師可以合理選擇一些網(wǎng)上教學資源,適當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同時,針對一些對英語學習感興趣,但是自身條件不足的學生,老師同樣可以選擇一些基礎性的但是課本中不存在的語法知識,幫助學生進行適當?shù)臄U展,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僅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又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使學生愿意主動進行探究,從而間接地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和英語學習素養(yǎng)。
2.2布置讀后續(xù)寫任務
讀后續(xù)寫任務是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也被視為輸入和輸出的結合。在讀后續(xù)寫過程中,閱讀材料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語言輸入,還提供了寫作支架,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獲得語言信息,進而模仿并表達他們的觀點,這種讀寫結合方式有助于學生的語言輸出。相比較而言,普通閱讀任務只有語言輸入,而缺乏語言輸出,因此其習得效果不如讀后續(xù)寫任務。因此,教師和學生有必要采用讀后續(xù)寫任務來講授和獲取語法知識。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教材的閱讀材料作為語言輸入,引導學生學會分析閱讀其中的內(nèi)容、框架結構、語言特點等。
2.3 易混辨析
在解讀句子或語篇時學生往往會遇到一些生詞。其中,詞義辨析對英語教師來說是一個教學難點,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個學習難點。但傳統(tǒng)教學的順序通常都是由詞到句,基于建構主義理論指導,同樣也可以由句到詞或詞組,通過分析語法解讀辨析內(nèi)部詞匯或短語的含義,或用義素分析法進行詞義辨析,可以揭示詞語內(nèi)部結構,放大近義詞的細微差距,有助于教師教學和學生習得,也有便于學生進行系統(tǒng)性地歸納總結。
2.4引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學生在外語語法學習中經(jīng)常遇到一些障礙,因此在比較的基礎上,善于歸納總結規(guī)律在記憶語法方面也同樣重要,在語音、詞匯和語法學習這幾個內(nèi)容是較為常見的,其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思維模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給后續(xù)的學習奠定良好、堅實的基礎。在語法學習的時候,必須要找到正確的出發(fā)點,之后需要進行有效的對比,將英語學習和其它科目的學習結合在一起,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除此之外,還需要進行總結分析,可以系統(tǒng)規(guī)劃每一個學習的階段,并發(fā)揮想象力多多與身邊真實環(huán)境中的事物聯(lián)系,逐漸形成語言思維模式,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郭娟,。
2.5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
對學生而言,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促進閱讀能力進一步提升,是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目的之一。對于此問題,筆者建議在英語閱讀及需要閱讀輔助的教學中引入建構主義指導下的語法教學付諸引導,有利于促進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合理運用情境、合作模式以及興趣引導。例如,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用不同任務、圖片、標題、情景或設問引導學生思考代替開門見山直接介紹;對于詞義、句意、猜測和推斷上下文此類任務的解決讓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來進行,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老師的講解。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要足夠細心,認真觀察學生的學習進度,為小組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有效即使指導,從而使課堂學習效果達到最大化。
3結束語
總之,教授語法知識是學習環(huán)境的需要,高中英語教師應積極主動地融入到新課程改革的大潮中去,融入新的語法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并通過布置讀后續(xù)寫任務、易混辨析等方法來加強學生對于英語語法知識的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張潔穎.語境理論視域下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研究[J].海外英語.2019.
[2]夏惠銀.基于任務型教學法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調查研究[J].海外英語.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