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煌
摘 ?要:教育事業(yè)在不斷得到重視的同時,各界對其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歷史作為初中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承擔著提高學生明辨是非、以史為鑒等各項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秉承先輩遺志的重任。微課這種新教學手段為歷史這門“舊”學科注入了鮮活的血液,初中歷史是培養(yǎng)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階段,在學習不同時期和地區(qū)的不同歷史時,微課的應用能夠有效幫助教師構建高效課堂,呈現(xiàn)更為優(yōu)秀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初中;歷史教學;應用方法;研究價值
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教育理念和科技手段被應用在了教師日常的教學工作之中。為了幫助廣大教師更好地發(fā)揮出微課的價值,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效果,本文將立足于微課的基本概念,從微課在教學中的作用出發(fā),就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以及價值研究進行探討。
一、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研究價值
1.微課能夠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歷史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更加注重客觀事實的闡述,這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則略顯枯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更是使本身枯燥的內容更加乏味,這就十分容易導致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出現(xiàn)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情況。而微課通過生動的視頻展示能夠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上課時更加專心,更為主動。此外,微課視頻除了能夠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學習,還能夠在移動端供學生在課下的時間對學過的歷史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
2.微課能夠彌補傳統(tǒng)課堂的不足
微課教學可以幫助教師彌補傳統(tǒng)課堂中存在的不足。傳統(tǒng)教學主要以口述加板書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這就導致了“填鴨式”的教學成為了一些教師的主要教學方式,這不僅難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也不利于學生吸收知識。微課的出現(xiàn)使教學手段更加多樣,許多教師也能夠在教學手段的更新中逐漸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此外,微課的出現(xiàn)實現(xiàn)線上教育資源的共享,這也使得課堂的內容更加豐富多樣。
3.微課能夠幫助教師深度挖掘教學內容
教師在微課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往往需要參考多個優(yōu)秀的微課作品,這就使得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突破傳統(tǒng)歷史課本的限制,從而更深層次地挖掘相關的教學內容。這不僅踐行了教師終生學習的職業(yè)理念,也間接地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二、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1.內容創(chuàng)作要結合生活
知識來源于生活,歷史雖然對于身處不同時空的學生而言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感,但古往今來許多事物的本質并未發(fā)生改變。此外,初中歷史的學習相對枯燥,如果教師一味地照本宣科,容易讓學生逐漸喪失對歷史學習的熱情,從而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歷史微課的創(chuàng)作需要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通過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學習歷史的相關知識。將生活融入歷史的微課創(chuàng)作,能夠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學習,這不僅能夠讓學生在理解和記憶歷史知識時更加輕松,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民族政權并立的相關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微課教學中將該內容所涉及的大量國家名稱以及歷史事件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國家以及該事件的長久影響進行一一對照,再加以相關的地理知識幫助學生進行理解。
2.結合多媒體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
多媒體作為微課教學能夠順利開展的最主要的平臺,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各項功能輔佐微課教學,從而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學效果。此外,導入是教學部分的重要開端,導入教學的好壞往往決定了一節(jié)課的質量好壞。因此,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更加需要對微課教學的內容進行細細斟酌。教師可以在一段微課視頻結束后,利用圖文設置相關的導入問題,吸引學生進入教師所設定的歷史情境,讓學生能夠初步融入課堂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視頻展示不同歷史時期的可視化特征,讓學生對其進行描述,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這一知識的深度理解。如在宋朝歷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微課視頻中展示動態(tài)的《清明上河圖》,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依次描述圖中所展示出的宋朝風情,再通過微課視頻的演示,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展示出宋代社會的人文特征。學生能夠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更為直觀的感受歷史,從而為之后的學習做好充足的鋪墊。
3.將微課充分應用于難點的教學中
微課最重要的特征便是短小精悍,其視頻時長往往在十分鐘左右,在此基礎之上從重難點展開教學能夠最大限度上發(fā)揮出微課的教學價值。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微課的應用上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形象、直觀的特定來突破歷史教學中的難點。以中國近代史的教學為例,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南京條約》的相關內容時,需要格外注重幫助學生理解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那么教師在設計微課視頻時,就可以結合條約的每項條款,包括協(xié)定關稅、賠款割地等內容,由表及里、循序漸進地剖析每個條款給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帶來的影響,從而讓學生了解近代中國社會性質變化的原因、體現(xiàn)等相關知識點。此外,教師還可以播放教學相關的電影片段,或將其穿插在微課視頻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綜上所述,微課與傳統(tǒng)課堂最根本的區(qū)別在于教育視頻的應用與否,視頻質量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微課教學是否成功。從近年我校的微課應用實踐中可以發(fā)現(xiàn),其對于教師的教學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除了上文中所提及的應用方法,教師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微課教學法進行積極地探索和創(chuàng)新,使之能夠從根本上幫助學生學好歷史、學懂歷史,并能夠使將歷史的學習思維充分的運用在生活和學習中,促進自己綜合能力的提升以及自身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