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逐步改革和發(fā)展,各中小學對學生群體教育要求有明顯提升,因此各學校應對課堂評價重新了解,從發(fā)展角度講,課堂評價可有效改善學生學習途徑,并對提升課堂學習質量有明顯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對中小學課堂評價的觀察與分析進行闡述,并將其作為課堂評價基礎,正確把控課堂評價尺度。
關鍵詞:中小學;課堂評價;觀察;分析
引言:課堂評價主要是遵循相應評價標準,在具體授課環(huán)節(jié)對教師及學生群體所進行的教學實踐活動予以價值評斷。通常來講在不同評價觀和教學觀影響下,課堂評價結果也多有不同,從實質上講教師課堂評價則是對教學思想現實化和具體化。從價值層面分析,正確的教學評價,可使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和觀念有良好認知,同時也有利于掌握學生群體階段性學習情況,從而進行針對性教學并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
一、當前中小學課堂評價現狀
對現階段部分中小學課堂評價進行觀察發(fā)現,通常在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與學生皆是評價主體,評價方式也由師評生、生評生等方式構成,但從課堂評價構成比來說,仍以師評生為主,并且受傳統(tǒng)評價方式影響,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過于注重單向信息傳遞,對于評價多項互動性有所忽視進而使課堂評價呈現主客體單一現象。與此同時學生互評、自評形式較少,且隨著年級越高,該課堂評價情況問題也更為明顯。對評價內容觀察發(fā)現,陳述性知識評價約占課堂評價比例的重要部分,程序性知識和其他方面評價比例構成較少,其他類型評價主要由情感、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紀律構成,根據實際觀察得知教師更側重于學習紀律評價,由此即可發(fā)現課堂評價內容較為豐富,但對學生態(tài)度、情感以及價值觀等評價內容仍有所忽視[1]。課堂評價方式,當前中學或小學課堂評價方式主要以教師課堂提問為主,通過讓學生群體或個別回答問題進行評價。小學時期教師通常會利用小紅花、笑臉等象征性物品對該群體學生進行評價,而初中階段則會更多的利用語言進行評價,導致中小學課堂評價方式過于傳統(tǒng)、單一的原因是不同時期學生心理特點有較大差異,同時也因課堂教學活動較為傳統(tǒng)、缺少創(chuàng)新性。
二、強化中小學課堂評價的關鍵性對策
(一)加強主客體互動參與
新課程改革影響下課堂教學應以多向師生互動為主,傳統(tǒng)教學之下所強調的都是教師主導地位和權威,而該教學理念和方式必然會導致師生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和交往,對其教學根本意義進行否定,也極大程度的將學生課堂權利和地位進行剝奪。因此在該背景下進行課堂評價則會出現評價主客體單一現象,進而導致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多由教師評判學生為主,教師更像評價中的權利者,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但現代教育評價則認為評價者與被評價者應是平等關系,在課堂評價環(huán)節(jié)應充分實現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多向互動,充分給予學生評價機會和權利,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對學生主體地位加以重視,既要有群體評價、教師對個體的課堂評價,同時也要有學生互評、自評等形式[2]。
(二)評價角度和內容多樣化
傳統(tǒng)課堂教學和評價中更為注重認知性目標,將學科技能與理論知識作為課堂教學中心,并認為知識價值是首要內容,而自身能力、態(tài)度和情感則是知識價值的附屬,并且因認知性目標評價操作較為強烈,并不利于中小學學生綜合發(fā)展。學生是一名獨立且完整的個體,具有多種成長需要和多元化潛能,新課程標準指出應將中小學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核心理念,因此課堂教學也應由原本的知識為主逐步轉化為發(fā)展為主,教學目標設置也應將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和理論知識進行有機整合,突出素質教育要求。因此在課堂評價中不僅要將學科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能作為重點,更要強調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的多方評價,以此保證評價角度和內容足夠多元化且具有一定豐富性、靈活性、綜合性。
(三)營造情境,加強激勵評價
為保證課堂評價質量應強調師生互動參與,而師生互動需在特定環(huán)境下進行,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更有利于中小學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教學互動,增加教師與學生群體間交流,與此同時通過教學情境營造,也更有利于中小學學生自由化成長和發(fā)展,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將自身主體性進行發(fā)揮。據科學實踐表明,通常個體在未接受到激勵情況下,能力發(fā)揮有限,而一旦受到外部激勵和鼓勵則會將自身潛能全面發(fā)揮。因此課堂評價階段,教師應積極采取激勵性評語,以此擴大課堂評價作用和影響力度。例如,數學教學中,當學生課堂學習態(tài)度及行為表現較好時,教師應及時給予正確評價和表揚,通過語言激勵使其將此學習態(tài)度進一步延續(xù),在面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群體,教師也應充分采取激勵性方式對其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找回自信,調動學習熱情,使其在激勵性語言中得到快樂、滿足等各種正能量情緒,進而激發(fā)個體學習動力。
結論:綜上所述,課堂評價對提高中小學課堂教學質量有重要影響,因此通過加強主客體互動參與、進一步豐富評價角度和內容、積極營造課堂教學情境,加強激勵性評價,可全面打破傳統(tǒng)課堂評價局限性,并有效擴大課堂評價范圍及其影響力將其作用和價值充分體現,全面促進中小學學生群體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龐業(yè)緒.課堂評價——基于課堂觀察的分析[J].學周刊,2015(10):124.
[2]王艷玲.中小學課堂評價的觀察與分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6(09):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