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報道不同于任何一種新聞主題,比賽期間熱點特別多,而且熱點出現的頻率特別快,往往一個熱點還沒來得及做完,下一個熱點就出現了。這對記者快速反應、判斷、捕捉故事的能力,預判話題的能力,采寫編輯能力要求很高。東京奧運會也是疫情下的第一屆奧運會,北京將接著舉辦冬季奧運會,因此對于中國來說,能夠了解奧運會疫情防控措施、效果以及賽事舉辦的方方面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恰逢以真實體驗和快節(jié)奏剪輯為特色的Vlog視頻大受歡迎,在融媒體形勢下,記者體驗式Vlog成為東京奧運會短視頻創(chuàng)作的主要風格之一。
在東京奧運會的17天里,《高導的奧運Vlog》主打記錄奧運會期間的故事和人物,播出了20多集,話題多次上熱搜。我們先看一下數據:《高導的奧運Vlog》24集被中國日報、秒拍、B站、搜狐網、騰訊網、百度、新浪新聞、鳳凰網、網易、好看視頻、湖南衛(wèi)視等多家媒體采用,總瀏覽量過億,總互動量包括轉、贊、留言上億次。其中《高導的奧運Vlog|奧運會上的女攝影師》被中國日報網、中國婦女報、瞭望等35家媒體采用;《楊倩媽媽盼女歸:“油燜大蝦做好了!”》34家媒體采用,微博播放量達500萬次,話題上熱搜;《精彩放送|20秒告訴你新華社的奧運圖片有多好看》31家媒體采用,新浪微博281萬次觀看;《蝴蝶結飄揚》30家媒體采用,新浪微博177萬次觀看,#王春雨800米第五#話題上熱搜;《夢想不滅拼搏不止——“壓棒手”李冰潔的故事》28家媒體采用,新浪微博216萬次觀看,#李冰潔父親哽咽#話題上熱搜;《“蝶后”背后有“虎媽”》27家媒體采用;《東京奧運會記者首訪主新聞中心》26家媒體采用;《奔跑的紅蝴蝶:記首位跑進奧運會女子800米決賽的中國選手》25家媒體采用;《奧運賽場上的中國“穿線師”》25家媒體采用。從數據我們不難看到,《高導的奧運Vlog》系列屬于人物故事類的新聞專題,發(fā)稿時機緊跟熱點,話題感突出,通過話題的轉發(fā)和議論引流。融媒體時代也好,“手指閱讀”也罷,業(yè)界普遍認同,新媒體傳播與傳統媒體傳播本質的不同,就是情緒傳播,由情緒產生話題,由話題產生轉發(fā),因此要引領話題,首先要踩準情緒的節(jié)奏,就是發(fā)稿的時機,這與創(chuàng)作的內容有非常直接的關系,甚至直接決定了報道的影響力。踩準情緒走向,加上內容的猛料,就會形成爆款。
“第二落點”指的是在新聞第一時間發(fā)布之后,尋找、挖掘更多內涵和外延,及時在熱點還在的時期發(fā)布,可以通過獨家新聞、獨家視角、獨家訪談等對熱點進一步深入報道。
冠軍現場+成長故事:《高導的奧運Vlog|“蝶后”背后有“虎媽”》
在張雨霏奪得兩枚金牌后,記者第一時間連線了張雨霏的母親,由母親講述了“蝶后”初練專業(yè)游泳的故事,從而展現了培養(yǎng)世界冠軍在幼年時期家長角色的重要性。作品最后跳到了17年后的東京奧運會張雨霏的奪冠時刻,畫外音張雨霏的母親對女兒決賽每一分每一秒的關注、緊張、欣慰與興奮讓張雨霏的沖刺畫面更加熱血沸騰。視頻被多家媒體轉發(fā)。新華社客戶端網友留言達上千條:“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是這位母親讓我懂得了堅持的意義”“恭喜張雨霏,哪吒鬧海終于化繭成蝶!”“水中飛人”“‘堅持+毅力’成就了今天的張雨霏”。從觀眾留言看,張雨霏的勵志故事引領了人們對冠軍話題的討論角度,人們從較多地談論張雨霏甜美的笑容,到更多去認識到成為冠軍過程的堅持與艱辛,了解一個世界冠軍是如何培養(yǎng)成的,進一步提升了觀眾的認知。
這個Vlog的成功傳播在于記者在現場感受到了張雨霏奪冠的歷史突破,以及她即將受到大量的關注,于是抓住這個時機,在當天或新聞發(fā)生的第二天之內就挖掘深度故事,容易形成轉發(fā)。這種報道是緊跟受眾觀看奧運會的興趣波形來進行內容的變化,其過程可以總結為:預知熱點——捕捉熱點——制造熱點——跟蹤熱點——再制造熱點,直到下一個熱點的出現,人們的話題轉移,這樣一個循環(huán)進行創(chuàng)作。
冠軍現場+挫折故事:《高導的奧運Vlog|夢想不滅拼搏不止——壓棒手”李冰潔的故事》
中國隊奪得女子游泳4X200米自由游接力金牌后,家鄉(xiāng)連線是一個比較感人的傳播點。我聯系到最后一棒李冰潔的父親進行采訪。李冰潔的父親曾是專業(yè)游泳運動員,對孩子的成長和訓練評價都很專業(yè),我特意問到李冰潔曾經成績出現低谷的事情,父親回答相當直接“何止是跌到谷底,簡直是掉溝里了?!边@時他情緒激動起來:“她堅持不放棄,說還有夢想……”哽咽落淚。我鼻子一酸,也差點沒忍住眼淚,這是一次非常難忘的采訪,剪輯時我將李冰潔沖刺后吶喊畫面用在視頻最后重復出現,引起網友共鳴,李冰潔的頑強、不服輸的個性在父親的采訪中、在比賽的畫面中呈現出來,讓人忍不住落淚。
《夢想不滅拼搏不止——“壓棒手”李冰潔的故事》引爆熱點話題:#父親說到李冰潔低谷時難受到哽咽#上了熱搜,閱讀量達688.7萬;視頻在新浪微博轉發(fā)點贊過萬,觀看達216萬。通過話題上熱搜排行榜,成功制造了新一輪的熱點。畢竟男兒有淚不輕彈,父親的哽咽,讓第四棒李冰潔這個隱藏的熱點爆發(fā)出來。人們對這個小姑娘有了新的認識,互聯網又收獲了一個勵志視頻故事。
首金報道:《楊倩媽媽盼女歸:“油燜大蝦做好了!”》
記者與楊倩媽媽聯系,約定好第二天楊倩抵達新聞中心,就撥通媽媽的電話,由于怕打擾楊倩的比賽,母女二人很少打視頻電話。當時母女見面的時刻十分溫馨感人,一個世界冠軍可愛、大氣、通情達理的性格出現在了鏡頭前,為了回應楊倩之前爆出的熱點話題#想吃油燜大蝦#,楊倩媽媽在電話結尾說“油燜大蝦做好了,等你回來吃”,回應熱點話題產生互動。
視頻播發(fā)后馬上形成熱點話題#楊倩媽媽對女兒說油燜大蝦做好了#上熱搜,新浪微博閱讀量達2180.7萬,討論3096條。該視頻的微博播放量達500萬次,話題上熱搜排行榜。這是對上一個話題的延續(xù)傳播,可見熱點話題具有可挖掘的互動延續(xù)性,在受眾與熱點主體之間可以來回產生新的話題,說明人們對話題人物有互動的需求,也有進一步了解的需求。
總結上面三個冠軍故事的成功案例,成功因素之一就是用連線方式,在奪冠之后第一時間連線冠軍家人,尤其是年輕一代90后00后的父親母親。在新冠軍出爐后受眾心情還是非常激動的時刻,最快時間尋找第二落點,一般是指冠軍背后的故事,包括勵志故事、成長的故事、挫折故事、親情故事、愛情故事等,很容易形成熱點、淚點和燃點,因為任何關于冠軍不為人知的故事和有趣的話題都能引爆網絡。
《高導的奧運Vlog|蝴蝶結飄揚》
王春雨能進決賽,已經是創(chuàng)造了歷史,我在賽后抓住王春雨去尿檢之前的時間進行采訪。王春雨雖然沒有拿到獎牌,但她跑出了個人最好成績,她當時的狀態(tài)是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有失望也有驚喜、意外,而且她自己也有很多話要說,所以采訪非常成功。在比賽的時候,我看到王春雨的馬尾上系著漂亮的紅色蝴蝶結,采訪時我特意讓她展示了一下這個蝴蝶結,拍到了特寫,這段采訪體現出王春雨作為一個90后,愛美好勝的個性,以及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毅力?!逗Y飄揚》被30多家媒體采用,視頻在新浪微博177萬次觀看。
這次奧運會上,一個振奮人心的傳播現象,就是通過大量對“非金牌但創(chuàng)造歷史”的運動員個性化故事的挖掘和報道,引發(fā)了受眾的情緒傳播,形成了多個短視頻爆款,比如蘇炳添的賽后專訪。從人們的討論與轉發(fā)中,國內受眾明顯脫離“以獎牌論英雄”的老觀念,這種新的輿論場十分強大,也是得益于媒體的話題引領和輿論引導,體現了與新時代大國體育相匹配的心胸。
一個“預賽”讓蘇炳添一夜成名,蘇炳添以一種罕見的成名過程成為了非金牌英雄,他的話題一直延續(xù)到閉幕式,他還成為中國代表團閉幕式旗手,群眾感到呼聲得到官方響應,形成了很好的良性互動。
當得知在這屆奧運會有一名來自中國的羽毛球球拍穿線師,我對她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于是聯系到這位來自寧波的國際頂級穿線師李文連。來到羽毛球比賽館后發(fā)現,我們根本無法見面,采訪通道與穿線師所在的區(qū)域是完全隔離的。于是我與李文連進行了視頻訪談,拿到故事主干,一個奧運會穿線師的工作緊張在哪里,難度在哪里,有什么壓力。連線訪談后,李文連自拍工作環(huán)境和防疫措施,再讓她的同事幫她拍攝穿球拍的過程。我用采訪內容做聲軌,配合穿線師拍攝的畫面,后期做畫面變速和對話的提煉、精剪?!秺W運賽場上的中國“穿線師”》在客戶端120多萬次觀看,被視頻媒體廣泛采用。
《高導的奧運Vlog|奧運會上的女攝影師》作為奧運會開幕前的稿件,用賽場上的中國女攝影師為吸引眼球的亮點。作者關注攝影這個職業(yè),看到了他們是奧運會精神的傳播者,通過他們講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帶人們回到賽場,同時對奧運會記者團體進行宣介。視頻在開賽兩天前發(fā)布,引起#奧運賽場上的女攝影師#話題,被中國日報網、中國婦女報、瞭望等50多家媒體采用,在奧運會開賽前營造關注點和形成期待。
水下攝影師是奧運會記者中比較特殊的成員,他們的故事并不為人所知。當看到新華社攝影師丁旭在奧運會上拍攝的水下攝影作品時,我驚呆了,原來游泳比賽在水下的光影也可以如此絢爛奪目。于是我采訪了丁旭,她講述了圖片背后的故事及新華社水下攝影歷史,形成了報道《高導的奧運Vlog|水下攝影師》。這次奧運會,我在開賽前就看到了整個新華社攝影團隊是如何開展工作的,尤其是這一次新華社首次成為國際奧委會認可的IOPP(奧林匹克國際攝影隊)成員。我在新聞中心現場還拍攝大量工作畫面,比如水下器材的設置,器材的發(fā)放和調試,機器人相機的使用等等。我嘗試著用人物故事的小切口,將一個專業(yè)化、國際化攝影團隊呈現在觀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