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慧
摘要:地理課程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通,天文、數學、環(huán)境、大自然、水源、地質、氣象、生物等等領域,每一處都離不開地理現(xiàn)象。對于剛開始接觸地理的學生,或是已經接觸地理但不感興趣的學生,本文將以湘教版地理教材為例,對初中地理課堂的趣味性策略進行簡單的分析,讓學生產生興趣,并主動學習地理,進而提升地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趣味性;教學策略;
前言
興趣是人們主動學習、熱愛學習的源泉之始,也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在課堂上,有趣味性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地理科目的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靠近地理、學習地理,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了解,從而達到高質量、高效率的學習進程,讓學生不再為學習而煩惱,從學習中獲得快樂,也能在課堂營造出良好的、愉悅的、輕松的學習氛圍。因此為了達到這種高效高質的學習環(huán)境,在此進行趣味性課堂教學策略分析研究。
1 趣味性導入課堂
1.1 提問式導入
教師在課前應該做好提問的問題編排,由淺入深,引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主動去思考“為什么?”,同時也要注重引導學生的學習思路,進行提問時,可以根據教材進行提問,以湘教版的《遼闊疆域》為例,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學生:“同學們,大家知道我們中國在地球上,位于哪個半球呢?”、“那大家知道中國的領土有多少嗎?”……學生回答后,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回答及時做出相應的反饋,回答對了要給予肯定與表揚,回答錯了不要批評,而是要給予鼓勵,加以糾正,或者是繼續(xù)提問,引導回答錯的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糾正過來,讓學生對知識點更加透徹、深入、了解。
1.2 結合教學內容導入
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導入,如學習地理面貌的時候,可以引用同學們都知道的風景名勝來導入,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圖片和視頻展示,為學生介紹風景,從而開展教學內容,在介紹風景的時候,可以詢問學生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地理面貌與環(huán)境,然后讓學生們討論與發(fā)言,最后在進行講解教學內容,讓學生們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
2 趣味性教學課堂
2.1 師生互動,打造主動學習課堂氛圍
提升課堂的趣味性,不能單單靠教師進行單一的講授,還要學生的主動配合與積極發(fā)言,形成師生的互動式學習課堂。教師要做到摒棄舊傳統(tǒng)教學中的知識灌輸法,一昧的講述和灌輸,不僅會讓學生產生疲勞,從而失去對地理知識的興趣感,而且在今后也會影響到學生主動學習和思考的行為習慣,所以教師要放棄做課堂的“主人”,要轉變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監(jiān)督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參與者。開展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活動,營造開放、民主、公平、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暢所欲言,大膽發(fā)表自己想法,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發(fā)言情況、學習水平和性格,提出不同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平等、尊重與快樂,從而提升高質高量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發(fā)的主動學習、熱愛學習。
2.2 活用地圖,構建抽象空間思維概念
學習地理,必然離不開各式各樣的地圖,地圖不僅僅是讓學生提升地理成績的關鍵,還是地理知識的載體,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和運用地理知識。教師在教學地圖知識時,除了讓學生直觀形象的領悟地圖,還要讓學生記憶地圖,最終讓學生結合地理知識,通過地圖深化鞏固知識點,鍛煉學生的空間思維和觀察能力。
教師可以由淺入深的解釋地圖上的知識點,帶領學生閱讀地圖,通過類似問題,讓學生舉一反三,更好的掌握知識點。如湘教版七年級下冊的《東南亞》這一章節(jié)中,以中國為中心,其他國家在中國的哪個方向等。
3 多維教學知識聯(lián)合,提升課堂趣味性
地理在人們身邊處處可見,它涉及了眾多科目的知識點,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將其他學科與地理學科聯(lián)系起來,形成多維教學知識的聯(lián)合,進一步提升課堂的趣味性。
在學習氣候與環(huán)境的時候,可以聯(lián)系語文學科,運用古詩詞進行描述,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春風不度玉門關”、“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等自然現(xiàn)象中包含的地理知識,讓學生在欣賞詩句的時候,不僅掌握了地理知識,還加深了對語文古詩詞的理解,讓學生多了一個思考的范圍。
從歷史的角度,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從古至今的歷史變化中,分析地質地殼的變遷、文明的轉變、氣候的改變等等;從時事政治上,可以分析環(huán)境的污染、資源流失等等,與我們的生活和政治政策有什么密切相關的聯(lián)系等等;
4 趣味性課堂小作業(yè),開展趣味性活動
在進行趣味性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思的課堂作業(y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與好奇心,教師可以根據當堂課程內容,讓學生自測或者與同桌互測,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共同鞏固知識;還可以采用一些搶答小游戲或者競賽形式的活動,如填圖、搶答、連線、口述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提問的問題必須由淺入深,從簡單到復雜,逐步深入,最終獲勝的個人或小組,要給予相應的獎勵。結合實際情況,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地質博物館或者開展社會調查等活動。
5結語
在初中地理的教學課堂中,一個趣味性的課堂導入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也能讓接下來的課堂更有意思、更加順利,所以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后,要及時開展趣味性的課程,讓學生徹底沉浸于課堂之中,可以稍加結合其他科目的知識,讓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更加透徹,最后要布置趣味性的課堂練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在課堂學到的知識點,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真正做到高質高效的學習。
參考文獻:
[1]郭欣,楊紫怡,韓秀鳳.趣味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研究,2021, 4(1):51-54.
[2]蘇銀梅.興趣為導,自主先行——趣味性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策略[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1):41-42.
[3]孫景宏.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J].文理導航(上旬),2014年10期
[4]劉穎.初中地理趣味教學策略的探討[J].讀寫算:教研版,201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