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游戲設計與開展是教育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有效途徑。本文結合多年的實際教學案例,從發(fā)展性原則、主體性原則、審美性原則、整合性原則四方面,闡述作者對音樂游戲設計原則的四點思考。
一、發(fā)展性原則
在設計音樂游戲活動時應有不同的設計方案,必須考慮學生經過努力是否能夠掌握新的學習內容,同時還要顧及學生在努力的過程中,能否獲得發(fā)展目標所期望獲得的各種有益經驗。
二、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指教師在音樂游戲活動的設計中,必須合理而恰當地處理師生關系,既要激發(fā)學生積極地感受音樂,又要在促進學生與音樂的互動中適時、有效地發(fā)揮教師的主體作用。在設計音樂游戲活動時,教師必須考慮和處理好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活動間的關系。
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方式分三類:一類是指導性互動方式,即教師參與成分較多、指導作用較明顯的互動關系;另一類是引導性互動方式,即教師參與成分相對減少,給學生較多自由活動和探索機會的互動關系;還有一類是中介性互動方式,即教師與學生不直接發(fā)生交互作用,而是通過一個中介因素來傳遞教學信息,指導和影響學生的活動。
當然,在實施音樂游戲活動設計方案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隨時調整參與指導活動。當學生表現出可以獨立進行游戲活動時,教師應減少參與或適時退出;當學生表現出需要幫助、指導時,教師應適時參與指導。
三、審美性原則
審美性原則指在音樂游戲活動設計中把握好學生的審美特點,以審美感知的培養(yǎng)、審美情感的激發(fā)為出發(fā)點,遵循將審美的特殊性貫穿于音樂的欣賞、表演和創(chuàng)造等活動形式之中。富有審美性的音樂游戲活動能使學生的情感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增強學生的獨創(chuàng)性,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在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應著重體現三點:第一,要寓美于形,即將審美性寓于生動形象的音樂游戲活動之中;第二,要寓美于情,即將審美性寓于學生的情感體驗之中;第三,要寓美于樂,即將審美性寓于輕松有趣、活潑快樂的音樂游戲活動之中。
四、整合性原則
整合性原則指在音樂游戲活動設計中,自然地將音樂領域的內容與其他學科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和交融,同時也將不同領域的音樂內容、不同的音樂學習方法等作為一個互動聯系的完整體系來看待。遵循整合性原則主要體現為三點:首先是音樂游戲活動內容的整合。一方面把音樂游戲各個領域的內容,以一定的合理方式加以有機的整合。另一方面把不同教育領域的內容通過一個主題活動加以適當的整合。其次是音樂游戲活動形式的整合。一方面將音樂教育滲透到各個不同發(fā)展領域中。另一方面指在音樂游戲活動設計中,將集體活動與個別活動及相互合作的活動形式相整合。最后是音樂游戲活動過程的整合。一方面在每一個具體的音樂游戲活動設計中,將認知、情感、行為、能力等的培養(yǎng)融合在活動過程中。另一方面將欣賞、表演、創(chuàng)作等不同的音樂活動表現形式整合在一個音樂活動的過程中。
學生的可塑性極強,因此音樂游戲設計活動要通過多元化設計才能得以體現,我們要遵循上述四項原則,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與認知能力的提高。從事幼教工作的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師,必須學會設計、組織和開展音樂游戲活動,從而保證學生音樂教育活動的順利進行,以盡快滿足工作崗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