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宇
水晶幾乎就是東海的代名詞,一提起東海,一縷晶瑩剔透的光芒便會從腦海里如慧星般閃過。
華夏大地物產(chǎn)豐饒,每一個地方總有其獨特的方物。東海也不例外,水晶、版畫、溫泉澡被視為東海文化三寶,水晶位列其首;而且東海還是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故鄉(xiāng),他的作品在中國可謂是盡人皆知,感人至深。在東海2037平方公里的地域內(nèi),水晶儲量約占全國70%以上,水晶中的硅含量高達99.99%,儲量和質(zhì)量均居全國之首。東海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水晶交易市場,東海水晶以蘊藏量大,質(zhì)地純正而著稱于世,被譽為“世界水晶之都”。
從某種意義上來談論東海,也可以說東海是中國的,同時也是世界的。作為新歐亞大陸橋隴海鐵路西行的起點,東海將水晶打造成帶有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的一張名片,讓東海水晶走向世界。在東海特有的水晶大集上,千人出攤,萬人聚集的盛況也只有在東海才能夠看得到。望著人們手拿水晶對著朝陽凝視的那一瞬間,作為一個旁觀者就如同靠近一爐烈火,迅即感受到覓寶者胸中跳躍著的希望火苖。
說起來,與水晶還是有緣的,八年前與幾位作家出訪歐洲數(shù)國,線路大概是德國法蘭克福落地,然后法國、瑞士,意大利是最后一站,到了意大利這個文藝復興發(fā)源地,羅馬、佛羅倫薩、米蘭是必訪的。當然,威尼斯也不會從行程單里劃了去。朱自清先生三十年代初曾經(jīng)游歷歐洲五國,歸國后撰著了《歐游雜記》,他在書中是這樣描述威尼斯的:“威尼斯是海中的城,在意大利半島的東北角上,是一群小島,外面一道沙堤隔開亞得里亞海。在圣馬克方場的鐘樓上看,團花簇錦似的東一塊西一塊在綠波里蕩漾著。遠處是水天相接,一片茫茫?!?/p>
我眼前的風景確實如朱自清先生在書中描述的那樣,夢幻一般美麗。威尼斯是由幾個漂浮在海面上的美麗小島組成,其中有一座水晶島,據(jù)說出產(chǎn)世界頂級水晶藝術品,巴黎盧浮宮、凡爾宮等歐洲著名宮殿高懸于頂?shù)乃艟统鲎杂诒?。于是,我們也順訪了一下。水晶島位于威尼斯主島北面,威尼斯13世紀就是歐洲的七彩水晶制作中心,由于威尼斯水城許多建筑都是木結(jié)構(gòu)的,為了預防爐火引發(fā)火災,威尼斯政府將所有的水晶玻璃廠都搬遷到這座名為“穆拉諾”的小島,于是穆拉諾島又被稱之為水晶島。在乘風破浪的游船上,同行的一位作家感嘆道:“一個人要么創(chuàng)作一件藝術品,要么擁有一件藝術品?!睂懗雒街鞯暮狼樵缫驯皇朗孪サ冒朦c全無,但觀賞一件或是若干件舉世罕見的藝術品,自然是樁賞心悅目的雅事,就不要去奢望擁有一件如水晶燈般絢麗燦爛的藝術品了。然而,同伴告誡我:“人應該滿懷激情的生活,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登抵穆拉諾島,自然是先聽取水晶玻璃發(fā)展史介紹,觀看工匠現(xiàn)場演示水晶玻璃由液體變成固體的工藝流程,爾后,移步水晶玻璃展示館參觀。記得是由幽暗的廊道進入展示館的,瞬間華燈綻放,千樹萬樹梨花開,但見上下左右晶瑩剔透,異彩紛呈,主人精心陳列的水晶藝術品琳瑯滿目,光彩奪目,恍然闖入了水晶宮殿。
身入寶山怎能空手而歸呢?
“好東西啊,好東西!”同伴興奮得面部通紅,錢包里幾塊歐元也在叮當亂響。快樂是有傳染性的,而且只有使別人快樂才能讓自己快樂。后面的事就不用細敘了,莎士比亞的傳世之作《威尼斯商人》這部戲好多人都看過,環(huán)顧同伴,各有斬獲,我也在威尼斯商人極富誘惑力地勸導下,將一只名為“穆拉諾”的水晶兔子攬入懷中。
威尼斯商人樹起大拇指夸贊我有眼光:“這只兔子是仙女變的,你一定會走好運!”
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日子,好運當頭自然求之不得。在塵世中行走,大多數(shù)日子其實都是蹉跎不堪的,然則,腳踏實地,仰望星空也不能當成完全是自勉的話頭。一晃七、八年,居然運氣這樣好,還就在東海的西雙湖遇見仙女了,當?shù)厝朔Q其為“水晶仙子”,演繹出的凄美傳說一如莎士比亞戲劇,況且經(jīng)典里也曾有這樣的表述:“我們度過的歲月,好像一聲嘆息。神在悲傷中創(chuàng)造了這個世界?!?/p>
“水晶仙子”背浩渺湖水而立,手中捧著一顆水晶球,渾圓的球體晶瑩若朝露,在陽光下折射出五彩霞光,似星辰墜地,攝人魂魄。當?shù)厝苏f這是“水晶仙子”的淚珠。從介紹中得知,這顆水晶球是用產(chǎn)自東海的頂級水晶制成,無論是工藝還是材質(zhì)堪稱極品,恰如其分地襯托出“水晶仙子”的高雅氣質(zhì)。而我則在想——這位天使般的仙女莫非是從天宮降臨凡間的玉兔化身?
受“威尼斯商人”的影響,隨口打問了一句:“其價如何?”路人含笑答曰:“無價!”隨之又豪闊地補充了一句:“咱們東海水晶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光保險費就有三個億!”
話里話外,洋溢著說不盡道不完的自豪感。有的時候,對家鄉(xiāng)的熱愛,真是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
“想看水晶,還是到咱們東海水晶博物館看一看吧!”
水晶博物館就座落在西雙湖畔,占地面積并不算大,但館名雄視海內(nèi)——中國水晶博物館。東海水晶博物館是國內(nèi)乃至國際上第一座以水晶為主題,涵蓋水晶收藏、水晶研究、水晶展示、硅工業(yè)產(chǎn)品展示、城市建設成就展示的綜合性博物館,是一座集展示、教育、收藏、科研、旅游、國際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主題博物館。
掌傳江先生多年傾心于水晶收藏、研究,是位懂行的資深專家,他手拿一塊剛剛覓得的純黃色水晶標本對我們一行解說道:“東海水晶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以蘊藏量大,質(zhì)地純正而著稱于世。東海還是世界天然水晶原料集散地,有著‘世界水晶之都的美譽?!?/p>
漫步館中,奇珍異寶,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果然是座海內(nèi)第一的水晶收藏大館,藏品之富、布展之精、講解之美,無不令人贊嘆,遠勝我在威尼斯水晶島之所見。
“其瑩如水,其堅如玉”是古人對水晶的評價,“二氧化硅的單晶體”則是水晶在礦物分類學上的科學表述,瑪瑙、蠟石等石英質(zhì)都是隱晶體礦物,物理結(jié)構(gòu)上水晶是單晶體,與寶石一樣晶瑩剔透。水晶是佛家七寶之一,被喻為大地上的“舍利子”。世界上很多民族都認為水晶石蘊藏著不可知的神奇力量,可以預卜未來。清初,海州知州劉兆龍編纂的《康熙海州志》中載:“牛山,去(海)州治西南70里,產(chǎn)水晶石。泗州皇陵,于此發(fā)脈。”劉兆龍?zhí)岬降呐I骄褪菛|海的一個鄉(xiāng),自古以來就盛產(chǎn)水晶。
李白曾駐足過東海蒼梧山,留下諸多詩篇,在其中一首詩中寫到:“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p>
蘇東坡也曾兩到東海,所寫詩詞中多次提到水晶,他神采飛揚地詠嘆道:“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明代大文學家吳承恩更是在千古名著《西游記》中,用神來之筆塑造出一個美輪美奐的“東海水晶宮”。
可見水晶自古以來就一直以其晶瑩剔透無與倫比的質(zhì)地為文人雅士所推崇。當下的東海人是這樣贊頌水晶的:“水晶之美,鬼斧神工;水晶之秘,探索無窮?!?/p>
東海水晶以潔凈通透著稱,雕琢出來的水晶藝術品享譽世界。東海出產(chǎn)的白水晶更是被世人譽之為“水晶之王”。東海水晶冰瑩通透,包含冰裂、云霧等內(nèi)涵物,極為美觀,堪可稱其為“國之瑰寶”,譽之為“國石”亦不為過。民間傳說白水晶可鎮(zhèn)宅、辟邪、去除病氣,趨吉開運。查閱資料,東海地下蘊藏水晶約30萬噸,水晶儲量質(zhì)量均居全國之首,東海也因此成為聲名遠播的“水晶之鄉(xiāng)”,在東海有關水晶的民間傳說更是廣為流傳。其中水晶仙子下凡體察民情,播撒水晶,造福一方的傳說流傳甚廣,老少咸知。
水晶博物館展柜中的展品,流光溢彩,美不勝收。不管是恢弘壯麗的自然景色,還是刻畫入微的花鳥走獸,神韻盡現(xiàn),栩栩如生,巧奪天工的雕琢與天賜瑰寶的完美結(jié)合帶給我們一場視覺盛宴。
走出水晶博物館,在明朗的陽光下,感到神清氣爽,周身通透。掌傳江先生說:“東海白水晶能夠使人氣韻貫通,耳聰目明。因為白色是所有光色的綜合體,代表著平衡和美滿,能夠擋煞去邪,凈化全身,給人帶來吉祥?!?/p>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水晶是冰經(jīng)過長時間演變礦化而成,是冰的化石,故將水晶取名為“晶體”。
通透的“晶體”是物化的,若以人論,也可以是“通達”的人生態(tài)度的代名詞,古希臘的哲學終極三問,在“通達”之人的眼中便會一目了然,朱自清先生當年給我們做了一個極好的表率。
是啊,心靈的成熟過程是持續(xù)不斷的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探尋的過程,我對水晶的認識也是如此。“無瑕勝美玉,至潔過冰清”,是對水晶的禮贊也是對東海這座城市的夸贊,更是對美好生活的熱切企盼。
責任編輯:高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