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朝,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節(jié)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中秋節(jié)與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來臨,圓月懸高空,為什么每年此時的月亮最亮最美?首先,從氣象學原理來看,這是因為中秋正處在秋分前后,太陽的傾斜度逐漸變大,白晝和夜晚的時間幾乎一樣長,月亮位于正東方向,恰好接受位于正西方向的太陽直射,接收的陽光最多。不僅如此,這時北方來的干冷空氣流迫使夏季一直回旋在我國上空的暖濕空氣退去,氣溫也一天比一天低。天空中的云霧逐漸減少,能見度高,月亮也會顯得格外明亮。另一方面,從天文學上看,因為月球本身不發(fā)光、不透明,其光線都來自對太陽光的反射,并且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陽光。因此,從地球上看,月光強弱應該和月亮反光面的大小有關,月亮反光面最大的時候就是滿月時,所以,滿月時的月亮通常也是最明亮的。
月亮每個月都要繞地球轉(zhuǎn)1圈,每個月都會經(jīng)過一次近地點。月亮圍繞地球公轉(zhuǎn)的軌道是橢圓形,在運轉(zhuǎn)過程中,其距離地球時遠時近,最近時約35萬公里,最遠時約40萬公里,兩者相差約5萬公里。當月亮運行到橢圓軌道的近地點時,由于距離的縮短,月面會比在其他位置上“看起來”增大一些,其實就是近大遠小的道理。中秋前后,月亮正好運行到夜空的天赤道,即地球赤道的上空,這時月亮離地球最近,反射到地面的光線也最多。所以,中秋夜空的月亮看起來最明亮、最皎潔。
俗話說,“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中秋與“團圓”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成為這個節(jié)日最核心的價值理念。
說起中秋節(jié),我們很自然會想起蘇東坡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jié)跟月亮有關,而月亮又是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喜歡吟誦的題材,因此,歷代的佳作層出不窮,一切跟月亮有關的詩歌都奔來眼底:“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說起中秋節(jié),我們馬上就聯(lián)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話,聯(lián)想起“李白撈月”的傳說。月宮、瓊樓、吳剛、桂樹、玉兔、蟾蜍,等等,都是跟中秋節(jié)相關的浪漫符號……中華民族也是一個浪漫的民族,只不過我們的浪漫富有更多智慧和文化的內(nèi)涵。
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都會凝視同一輪皎潔的明月,月亮就把處在不同空間位置中的人聯(lián)系了起來。人們看著月亮就憶起家鄉(xiāng)和親人,染著月色就起了相思之情和相思之心,人們緬懷過去的崢嶸歲月,憶起人間的點滴恩情。郵遞月餅,郵寄鮮花,短信祝福,電話問候,都成為現(xiàn)代人表達相愛之情、感恩之心的途徑。感念恩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意味,懂得感恩也成為我們民族和諧進步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