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索格》文本分析"/>
⊙張憲軍[內(nèi)江師范學院,四川 內(nèi)江 641100]
1964年,索爾·貝婁出版了長篇小說《赫索格》,作品一經(jīng)問世迅即成為在美國轟動一時的暢銷書。在小說中,索爾·貝婁描繪了大學歷史系教授赫索格在現(xiàn)實生活中處處碰壁的故事,全書由五十多封未曾發(fā)出的信貫穿起來。人們對于作品的意義眾說紛紜,貝婁自己曾解釋為“不可避免的個人混亂,也就是社會悲劇的寫照”。莫里斯·迪克斯坦認為貝婁“充分表達了當時那些失去根基的猶太知識分子的榮譽和痛楚”,赫索格不顧一切地追求別人的同情就是為了克服自身幾乎無法忍受的孤獨感。浙江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宋兆霖教授認為作品意在反映現(xiàn)代社會中人道主義的危機,表現(xiàn)美國知識分子在這種社會境況下的苦悶與迷惘。還有的人認為“索爾·貝婁通過赫索格在精神錯亂中的思考和一封封不曾郵寄出去的信件,揭示‘二戰(zhàn)’后,在美國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另有人則提出“貝婁是把赫索格作為整個中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總代表來描寫的,充分體現(xiàn)知識分子面對混亂不堪的物質(zhì)世界感到困惑、迷惘,揭示了美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危機”。此外,還有一些研究者則認為赫索格的形象是對知識的質(zhì)疑和對那些缺乏實用知識、不能處理好自我與現(xiàn)實關(guān)系的知識分子的嘲諷。廈門大學的劉文松甚至從兩性關(guān)系的角度肯定了瑪?shù)铝张宰晕业膶崿F(xiàn)和對知識的追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由于他們關(guān)注的重點不同,因此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研究視角,從而對作品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的解讀。其實,我們應(yīng)該關(guān)注的不是赫索格本人亂糟糟的家庭關(guān)系和婚姻生活,而是赫索格為什么要寫信,寫了信又為什么不寄出(當然,寫給死人的信是無法寄出的),他的溝通障礙是怎樣形成的,他為什么選擇沉默。“在新歷史主義者眼中,歷史話語與隱喻象征性的文學語言一樣,富有意在言外的深蘊,意味著的東西多于字面上說出來的東西。而在說出某些東西的同時,又隱藏了其他一些東西?!蔽覀冄芯康哪康木褪且l(fā)掘這隱藏了的東西。眾所周知,貝婁的作品往往有著強烈的時代性和歷史性,但在《赫索格》中,歷史成了不在場的缺席因素,文本好像就只是表現(xiàn)一個簡單的故事和刻畫一個異于常人的男人,這與貝婁一貫的風格是不相稱的。因此,事情肯定不會這么簡單,如果潛心研究、細致發(fā)掘,通過“文本歷史化”的解析方式,就會從文本敘述的蛛絲馬跡中發(fā)現(xiàn)這部小說中包含著的歷史因素。
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到處充滿了變革的氣息,以及萬物萌發(fā)、前途光明的感覺和追求自我解放的沖動,因而形成了“造反的一代”。這種局面的出現(xiàn)是對麥卡錫和艾森豪威爾時代冷酷和充滿無聲恐懼的政治氣氛的激烈反撥,源自社會內(nèi)核本身,即那些20世紀50年代被忽視但如今再也不能憑良好的主觀愿望加以消除的問題。從20世紀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初期,全美范圍內(nèi)掀起了以“麥卡錫主義”為代表的反共、排外運動。這項運動涉及美國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領(lǐng)域的各個層面:黑名單的制定、工會組織的清洗、加強思想監(jiān)禁、大學教師的解雇、麥卡倫和史密斯法案、對持不同政見者的恐嚇、囚禁涉嫌反美的共產(chǎn)黨人等。在20世紀50年代的“刻板社會”中,“清教主義統(tǒng)治著藝術(shù)、家庭關(guān)系和社會關(guān)系,同時,威脅和恫嚇籠罩著公共生活、工商界和專業(yè)界”。許多電影導演或演員、工會干部、大學教授,乃至普通民眾從他們的工作崗位上消失得無影無蹤,被剝奪了一切政治權(quán)利或者失去了生命。其時,“一股恐懼的臭氣從美國生活的每一個毛孔中冒出來,我們患了集體崩潰癥”。
實際上,麥卡錫主義的始作俑者并非麥卡錫本人,而是美國眾議院非美活動調(diào)查委員會在1947年制造的轟動一時的“好萊塢十君子案”。1948年,尼克松進入非美活動委員會,從反共立場出發(fā),處心積慮地將被錢伯斯構(gòu)陷的希斯送入監(jiān)獄,他因偵辦“希斯案件”而名聲大振,從而在仕途上一帆風順。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杜魯門為了表示自己的反共立場絕不次于尼克松,隨即頒布了一道“忠誠宣誓”的行政命令,要求美國政府的任何任職人員都必須向政府宣誓自己忠于美國。自從尼克松因掀起反共浪潮而成名后,不少人躍躍欲試,想要效法尼克松并超過他,從而在美國歷史上形成了恐怖的十年。在這些想要以反共而出名的人當中,麥卡錫是他們的急先鋒和典型代表,但從實質(zhì)上說他是一個無原則的投機分子,他的反共既非出于信仰,也非出于感情,而是出于押寶,利用各種不滿情緒,散布謠言,瘋狂地進行政治投機。他的反共只是出于表演的需要,他充當?shù)氖且粋€演員的角色,但這個角色卻使其他許多人入戲甚深。由于“冷戰(zhàn)”和朝鮮戰(zhàn)爭,大多數(shù)美國人都處于對共產(chǎn)主義的恐懼之中,麥卡錫的陰謀詭計得逞了,監(jiān)視、告密和誣陷給許許多多的人帶來身心痛苦與災(zāi)難。在“麥卡錫主義”肆虐時期,即使美國國務(wù)院、國防部等要害部門也難以逃脫被麥卡錫和非美活動調(diào)查小組委員會審查清算的厄運。
在麥卡錫時代,恐怖的氣氛籠罩全美。成千上萬的民主進步人士以及美國政府、軍隊中的普通成員都遭到迫害,他們的親朋受到株連,長期遭受政治壓迫。在高校中,許多教師和學者因有“共產(chǎn)主義嫌疑”而被解雇,其他人在他們的同事或?qū)W生被剝奪人權(quán)時袖手旁觀,不敢有一言爭辯。伊萊亞·卡贊等人在非美活動委員會前捶胸頓足,發(fā)誓效忠,點名出賣,坦白一切。雖然他們坦白的東西不值一提,但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就可能成為使他們喪失名譽和犧牲生命的利器。面對美國的舉國瘋狂,在羅森堡夫婦被殺害后的第二天,法國哲學家薩特毫無掩飾地說:“當心,美國得了狂犬病?!痹谀且粫r期里,人們互相猜疑,互不信任,人人自危,以致曾為麥卡錫主義的興起創(chuàng)造過政治氣候的美國前任總統(tǒng)杜魯門在其回憶錄中也不得不感嘆:“這種攻勢的范圍如此廣泛,似乎每個人都免不了要受到攻擊。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劇和恥辱?!?/p>
麥卡錫于1957年5月2日因病死去,但麥卡錫的死亡并不意味著麥卡錫主義的終結(jié)。盡管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反對麥卡錫在共和黨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制造嚴重的混亂,擔心他的行動會威脅到資產(chǎn)階級民主制度的生存,但在適應(yīng)冷戰(zhàn)形勢和黨派斗爭需要方面,兩人的立場是一致的,所以他不僅對麥卡錫的種種倒行逆施姑息遷就,甚至還推波助瀾,在麥卡錫死后仍然堅持防止“共產(chǎn)主義滲透”的激進政策。麥卡錫個人已經(jīng)成為過去,但非美活動委員會對進步思想和左翼人士的調(diào)查有增無減,美國國內(nèi)思想禁錮的鐵幕封閉得依如其舊。這一時期,由于把思想上的激進主義等同于共產(chǎn)主義顛覆,人們雖然能夠看清社會中發(fā)生的多數(shù)丑惡和錯誤,卻不得不眼睜睜地看著它們發(fā)生。人們即使對這些錯誤有著強烈的反對情緒,卻不能在公開場合甚至私人交往空間中表現(xiàn)出來,對美國現(xiàn)存制度批評的聲音幾乎完全窒息了,形成了“沉默的一代”。
“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人人自危的局面不可能永久保持下去,所以,十年的緘默后,美國的知識分子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他們不想時時刻刻地繃緊自己的神經(jīng),不想再被人無時無刻地監(jiān)視和猜忌,不想再原諒一切非人的關(guān)系和不真實的東西,不想再經(jīng)受孤獨和惡,更不想隨時隨地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在這種情況下,密歇根大學于1962年召開了影響整個20世紀60年代的學生運動、反戰(zhàn)運動、政治運動的SDS第一屆全國大會。1964年9月至12月間,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生發(fā)起了聲勢浩大的言論自由運動,要求取消校園政治活動的禁令,承認學生言論自由和學術(shù)自由的權(quán)利,從而激發(fā)了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造反運動”?!逗账鞲瘛烽_始寫作是在1960年,出版于1964年,作品的主人公赫索格好像已經(jīng)接近風暴的中心,但實際情況是赫索格尚處在思想禁錮的余波中。他在個人生活上失敗了,被第二任妻子和她的情夫誣陷精神有毛病,他自己也有一陣子懷疑過他的精神是否正常,甚至說:“要是我真的瘋了,也沒什么,我不在乎。”但他并沒有患精神病,他說:“親愛的澤爾達姨媽,你當然得護著你的外甥女兒。我只不過是個外人而已……在你們心中,我是瑪?shù)铝盏暮谜煞虻臅r候,我是一個討人喜歡的人。但突然瑪?shù)铝諞Q定要拉倒了——于是我也就突然變成了一條瘋狗。連警察局也接到了有關(guān)我精神狀態(tài)的報告,他們甚至還討論過要不要把我送到精神病院去。”作為一個蹩腳的文化戰(zhàn)士,赫索格過著混亂的生活,書中隨處可見的意識流和自言自語只不過是赫索格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精神敏感而已。雖然他依然忠于文明和反對極端主義,但是他已經(jīng)背離了那個溫和、穩(wěn)健、奉行實用主義的中產(chǎn)階級。他十分渴望與人交流,訴說自己的痛苦與困惑:“我一直手忙腳亂地給四面八方的人寫信。也許我希望把一切都變成言詞,迫使瑪?shù)铝蘸透袼关惼嬗悬c良心……我必須盡量保持著緊張的不安的狀態(tài),沒有這種不安,人就不再能稱為人了。要是不安沒有引起憂苦,那不安就是離開我了。我把信件撒滿整個世界,為的是阻止它,不讓它逃跑。我要不安保留在人的形體之中,所以我就幻想出一個完整的環(huán)境,把它網(wǎng)羅其中。”在這里,赫索格所要保持的不安實際上就是在思想禁錮的政治高壓下敢于面對死亡與暴行,不與世俗社會同流合污的生存的勇氣——孤立的人的孤立的勇氣。為什么?因為他讓整個世界壓在他身上了。
赫索格著作等身,善于思考,并且出版有《浪漫主義和基督教》等諸多論著。他有著知識分子的特點:好寫文章和發(fā)議論。并且,“他是一個做事不依繩法的人,思考問題時習慣胡亂地先在無關(guān)緊要的地方兜圈子,然后才抓住重點。他常常指望用一種逗樂似的策略,在出其不意中把問題的要點抓住”。他的這種策略應(yīng)該是在麥卡錫和非美活動委員會的文化審查的政治恐怖氣氛中鍛煉出來的,為的是不容易讓人抓住自己的把柄。在與瑪?shù)铝针x婚之前,他的交流對象是格斯貝奇,但格斯貝奇卻聯(lián)合瑪?shù)铝掌垓_了他。現(xiàn)在除了和自己的家庭醫(yī)生埃維德說點心里話外,他很難找到聆聽者了。然而與埃維德談?wù)摰膯栴}也只能限于自己與瑪?shù)铝罩g發(fā)生的事情,談?wù)撍鳛榛钌娜吮滑數(shù)铝蘸透袼关惼嫠压沃伶萑灰簧?,形單影只。埃維德?lián)暮账鞲窬裆嫌袉栴},所以建議他到外地走一走,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墒窃诘诙?月從歐洲回到芝加哥時,他的健康狀況比11月去的時候還要壞?,?shù)铝談t全力以待,準備讓警察逮捕可能對她造成威脅的他。而他的婚姻之所以失敗,用桑多的話說就是他不像那班在大學里混飯吃的家伙。他是個正人君子,而卑鄙齷齪才是真正的事實,所以他應(yīng)該忍受,并在現(xiàn)實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正如桑多所說,赫索格是個正人君子,他固執(zhí)盲目地要做一個好人。雖然他看起來有些自不量力,勇氣不夠,才智不足,而且他在兩性關(guān)系方面也存在著一些過錯,但他還是真心愛著瑪?shù)铝盏模瑸榇怂チ似拮雍蛢鹤?,還有他的日本情人園子。正是出于對瑪?shù)铝盏膼?,他打不還手,言聽計從。即使是這樣,瑪?shù)铝找廊粦B(tài)度堅決地拋棄了他,赫索格淵博的知識在格斯貝奇圓滑世故的處世哲學面前敗下陣來。在周圍的人看來,堅持知識分子立場的赫索格無疑是一個十足的瘋子,而在瑪?shù)铝蘸透袼关惼娴难劾?,赫索格不過是一個被他們玩弄于股掌之間的可憐的傻子。
在赫索格看來,所有的女性在結(jié)婚以前都是他所夢想的藝術(shù)的化身,結(jié)婚以后卻都成了自己的人生導師,指導他如何應(yīng)對實際生活,但他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笨蛋,永遠也不能處理好這方面的事情。在第二次婚姻失敗后,赫索格試圖為自己辯護。首先是為自己在婚姻關(guān)系中所做的努力辯護:“在這種年頭,要是仿佛不會給自己招來麻煩似的對人行善,一定會被人疑作是腦子有毛病了——患了受虐狂或者是任性癥什么的……我沒對她還手,大概做對了吧?這也許會使她回心轉(zhuǎn)意。但我得告訴你,在我們吵架時,我的這種逆來順受的態(tài)度,卻使她大為惱火,仿佛我這是存心用宗教手法來戰(zhàn)勝她?!痹趦扇说幕橐鲫P(guān)系中,她行使的是超越自我的權(quán)利。其次,女性的善變使得赫索格頭暈?zāi)垦?。他提出了自己對于女性的疑問:“當然,要是你認為我真是個危險人物,說謊就是你的責任了……然而,女人的欺騙行徑,是個大題目。狡詐隱蔽,在性方面進行欺騙,施展陰謀詭計,自有其樂趣……永遠搞不清女人要的是什么,她們到底要什么。她們吃碧綠的生菜,喝鮮紅的人血?!?/p>
他深入思考知識分子在美國社會的命運。他認為,據(jù)托克威爾研究,現(xiàn)代的民主制度將會使犯罪行為減少,但會使個人的罪惡增加。實際情況應(yīng)該說是個人的罪惡減少,而集體的犯罪增加。多數(shù)這種集體的或有組織的犯罪,其目標正是為了減少出亂子的危險。“在每個社會中,總有一類人對旁人是有危險的。我指的不是那些罪犯,對罪犯我們已經(jīng)有懲治之法。我指的是那班領(lǐng)袖人物。因為通常都是最危險的人物才追求權(quán)力?!泵绹慕y(tǒng)治者不想社會出亂子,所以他們選擇了麥卡錫主義。赫索格在1952年史蒂文森競選總統(tǒng)時曾經(jīng)支持過他:“像許多美國人一樣,我認為我們這個國家的偉大時代也許已經(jīng)到來,聰明才智終將在公共事務(wù)中取得應(yīng)有的地位,知識分子得其所矣?!钡x舉的結(jié)果卻令人大失所望,艾森豪威爾當選后,“一切都還是老樣子:好學深思的人輪不到事情做,而那班不學無術(shù)的人卻掌管一切”。政府可以“耗費幾百億軍費去對抗海外的敵人,卻不愿意為恢復國內(nèi)秩序付出任何代價,讓野蠻殘暴的行徑在自己的大城市里橫行泛濫”。當社會越來越富于政治性時,人的個性就會越來越消失了,“被科學改造過了,被巨大的控制力量壓服了。臣服在機械化所產(chǎn)生的環(huán)境之中,在激進的希望破滅之后,在一個分崩離析而又貶低人的價值的社會里,數(shù)字變得越來越有分量而自我變得越來越無足輕重”。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不被毀滅,知識分子注定要做那班有權(quán)毀滅他們的人的奴隸,對權(quán)力俯首帖耳,踏實效忠。赫索格是否做了那班人的奴隸了呢?顯然沒有,雖然他在最后說:“我對現(xiàn)狀已相當滿意,滿足于我的以及別人的意志給我的安排,只要我能在這兒住下去,不管多久我都會感到心滿意足。”在這里,使赫索格感到滿足的是內(nèi)在的使人幸福歡欣的某種東西,它能產(chǎn)生強大的力量和神圣的感情。
作為知識分子的赫索格,想要與別人探討自己的生活。他要尋求“自我的本質(zhì)”,曾痛苦地大聲疾呼:“我感謝上蒼給予我一個人的生命,可是這生命在哪兒呀?”但對有些人來說,他的所作所為中有些讓人不可理解,這些人包括他的家庭醫(yī)生、律師、第一任妻子、兒子、已經(jīng)去世的母親、情人雷蒙娜等。對另一些人如瑪?shù)铝?、格斯貝奇等來說,他的解釋反而促使他們向相反的方面去想。澤爾達姨媽就認為瑪?shù)铝帐艿搅撕账鞲竦呐按骸澳憷鲜强燎髣e人,事事非依你不可。馬德琳說,你一會兒要她干這個,一會兒要她幫那個,把她都給累壞了。”所以他被欺騙、被背叛和被拋棄是咎由自取。正是因為不會被理解或故意誤解,他與這些人在溝通上必然存在障礙,而且這種障礙是不可能克服的,甚至給自己帶來麻煩(如被認為是瘋子關(guān)進精神病院),所以他寫給他們的信就沒有寄出的必要,他給活人寫的這些信就越來越變成了一種內(nèi)心獨白。至于他寫給上帝、尼采、海德格爾、羅扎諾夫、夏皮羅、默梅斯坦教授、已經(jīng)病逝的摩根弗洛士博士等人的信,都是對于人生意義和學術(shù)問題的探討。作為一個知識淵博的歷史學教授,他雖然在個人生活上一團糟,但他不可能不關(guān)注學術(shù)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以及這些進步對人類本身的影響。他認為,現(xiàn)代社會中的道德淪喪、良心墮落褻瀆和玷污了勇氣、榮譽、真誠、友誼和責任等良好的品質(zhì),而懦弱、頹廢和流血充斥了現(xiàn)實生活?!艾F(xiàn)代人的個性是無常的、分裂的、搖擺不定的,缺乏古人那種金石不移的堅韌和確信,也不再存在17世紀那種堅定的思想,那種明確的原則。”赫索格之所以被托尼·坦納視為僅僅是一種存在,而不是一個人,是因為在白色恐怖中,人人都變成了單向度的人,泯滅了自我個性。赫索格意識到“雖然真理之光從來沒有遠去,沒有人卑微到或墮落到不能進入真理之光的地步”,但在這個社會中,個人生活是無力的、被驅(qū)逐的?!叭爽F(xiàn)在可以享受自由了,可自由本身沒有什么內(nèi)容,就像一個空洞的口號。”“我并不以為我的處境安適。在這個時代里,我們都是幸存者,深知我們付出過的代價,因此各種關(guān)于人類進步的理論不適合我們的身份。認識到你是個幸存者,你會感到震驚;認識到這就是你的命運,你會潸然淚下?!彼?,作為一個一直致力于思想史研究的歷史學教授,由于害怕因言獲罪,他已經(jīng)耽誤了關(guān)于人類前途的著作《心靈現(xiàn)象學》的出版,從而使他的書稿從新作變成了學術(shù)遺跡?,F(xiàn)在,他十分渴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但他需要交流的對象要么是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上帝,要么是已經(jīng)死去的外國人,要么是沒有聯(lián)系方式的學者,所以這些信件注定也無法寄出。赫索格給州長、總統(tǒng)寫信是對美國現(xiàn)狀提出不滿,這些見解是非美活動委員會嚴厲查禁的,除非赫索格愿意把自己送到槍口上去,讓權(quán)力機構(gòu)把自己消滅掉。顯然,赫索格還沒有傻到那種程度,所以這些信件是萬萬不能寄出的。但是,在人與人互相隔膜的社會中,赫索格太需要傾訴和交流了,于是他曾經(jīng)認識的人,即使多年沒有聯(lián)系,比如二十二年前曾經(jīng)為他做過體格檢查的海軍醫(yī)生沃德瑪·佐卓,也成了他的傾訴對象。他甚至給自己寫信,進行自我交流。
一封封沒有地址的信將《赫索格》整體貫穿起來,這些不能發(fā)出的連鎖信記錄了赫索格的生活悲歡,反映了他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從愛情到道德,從政治到哲學,從經(jīng)濟到自然科學,揭示了美國社會和精神出現(xiàn)的問題,表明這時的美國正處于一個可悲的時代,一個可怕的深淵。有的批評家認為,在這部小說中,赫索格好像僅僅存在于思想領(lǐng)域,只是自身各種念頭的綜合,一個空的容器,一個意識試驗的熔爐,對社會是“不在場”的,但他們恰恰忘記了赫索格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在一個思想受到禁錮,一不小心就會因言獲罪、動輒得咎的美國社會中,現(xiàn)實生活反對“良心法則”,矛盾的需求嚴重地磨滅了許多人的個性。有些知識分子雖然一直生活在恐懼中,但并沒有失落自己的責任心,沒有停止思考的腳步。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和浪漫主義者,赫索格承受著極大的痛苦,他想要分配道德責任給自己和他人來使得自己的世界具有意義?!拔乙晕页说挠洃浟Γ阉兴廊サ娜撕童傋?,都監(jiān)禁起來,連可能忘掉我的人我也不放過,我把他們?nèi)祭壴谖业乃枷胫校艺勰ニ麄??!奔热贿@種思考不能以公開的方式發(fā)出聲音,他又不吐不快,那就在無聲的交流中表達出來。“他自己也知道他的涂鴉式筆記和與人通信的方式是怎樣荒謬絕倫,可是這并非出于他的自愿。他的怪癖控制著他?!笨刂浦墓竹笔窃谒枷虢d的鐵幕下被迫形成的,是他確實“在場”的結(jié)果?!逗账鞲瘛分兄魅斯膫€人生活其實只是一個引子、一個知識分子發(fā)聲的由頭。他意識到了,只要一開始消沉,思想首先就會達到死亡?,F(xiàn)代美國社會中對思想生命的態(tài)度是,不把它當成一件值得人們憂苦的事情,而這種態(tài)度實際上已經(jīng)對美利堅文明的心臟形成了巨大威脅,所以他希望恢復人們對思想滅亡的恐懼。“那種不明白為什么而生和為什么而死的意識,只會為難自己,和自己開玩笑?!边\用寫信這種既能夠交流又不在場的形式,赫索格將自己的思想表達給不能理解的地方,將興高采烈的心情留給了自己,他獨自一人在想象中與收件人一起分享著精神的樂趣。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赫索格的這種行為不可能不被人誤解,他被認為簡直是瘋了。一開始的時候,他對自己還有所懷疑,現(xiàn)在他明確知道自己沒有瘋,但他渴望瘋狂,所以他又一次大聲地說:“要是我真的瘋了,也沒什么,我不在乎。”至于最后他不再發(fā)出任何信息,是因為他還有一些事情要做。這時的他距離自己的靈魂和內(nèi)心從來沒有這么近過,所以他希望不要有喧鬧聲,但他并沒有向權(quán)力投降。路德村的老房子成為他暫時的精神棲身之所,在這里他安穩(wěn)情緒,舔好傷口,將要投入新的戰(zhàn)斗。
在小說中,第二次離婚使赫索格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激發(fā)了他精神狀態(tài)中的癲狂。他的情況和中國現(xiàn)代作家魯迅《狂人日記》中的“狂人”有些類似,“狂人”那些異于常人的思想行為致使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受到他人的排擠、敵視,被認為是“有病”。但“狂人”并不是真狂,他是一個“五四”前夜已經(jīng)覺醒的知識分子叛逆者,他的發(fā)狂表現(xiàn)的是他的覺醒與反抗。同樣,赫索格這個他人眼中的“瘋子”也沒有真患上精神病,他在“瘋狂”的頭腦中苦苦地思索生活的意義、政府的責任、人生的意義等諸多問題,如政府的虛偽與當權(quán)者的愚蠢、瘋狂和自大;民主制度造成更大范圍的集體犯罪;科技發(fā)展帶來物質(zhì)財富的同時也帶來災(zāi)難——污染、失業(yè)、犯罪、貧富懸殊;人們崇尚物質(zhì)享受,毫無個性;勇氣、榮譽、坦誠、友誼和責任等曾被人稱頌的美德已經(jīng)消失殆盡,貌似虔誠的宗教信仰下掩藏著的卻是虛偽,但是他仍然矢志如一地“深信事實王國和價值標準王國不是永遠隔絕的”。在一個被迫“放棄自我”和“個人退隱”的時代里,對于置身于“角色監(jiān)獄”中的赫索格來說,他以貌似“人格分裂”的方式,在不斷寫信的過程中突破“角色自我”而達致“真實自我”,在不斷深入思考中完成了一個知識分子的自我救贖。在麥卡錫主義思想余毒尚未得到徹底清算的時期,赫索格高舉起思想的大旗,走上知識分子挽救自我的道路。雖然口不能言,但誰也無法阻擋他頭腦的思考,并且將這些思考以沒有地址的信的形式表達出來。這些信件不僅為赫索格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方便的臨時演講臺”,展示了赫索格的思想意識,表明了他對政治經(jīng)濟、學術(shù)知識、愛情友情、倫理道德、社會生活的看法和感受,并且使他能夠參與包羅萬象的外部生活,所以看似“沉默的一代”的他實際上又是“造反的一代”。有的美國評論家將赫索格稱為“精神過敏的奧德修斯”,認為在追求人類價值的道路上,遠古的奧德修斯成功了,而現(xiàn)代社會中的赫索格卻失敗了。在當時的美國,赫索格的悲劇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對于這種看法,我們很難茍同,這個生活在現(xiàn)實中又不附和時代的瘋狂,不隨波逐流,努力想要保持個人尊嚴的現(xiàn)代奧德修斯用他自己獨特的方式反對著社會的瘋狂。雖然他越是書寫(寫信)越顯示出他面對現(xiàn)實的無力感,顯示出必須經(jīng)由反抗的途徑才能掃除白色恐怖,達到理想的國家形態(tài),但在書寫的過程中,經(jīng)歷過“自我本質(zhì)危機”的他發(fā)出了尋找生命的呼喚。盡管赫索格生活中不加渲染的事實是如此可怕,社會丑惡日益猖獗,但他的信件不是對現(xiàn)實的躲避,而是對現(xiàn)實的正面攻擊。雖然他曾認為人“像一場煩擾不休的夢,一團凝聚不散的煙霧”,但他畢竟找到了人存在的價值。種種內(nèi)心的磨難并沒有將他摧毀,他在想象中一次又一次用激烈的言辭與或死去或活著的人交流,用口頭表述代替直覺認識,尋找著那從來沒有遠去的真理之光。他以孤立的人的孤立的勇氣打破了美國社會思想領(lǐng)域萬馬齊喑的死氣沉沉的局面,迎來了20世紀60年代思想解放的春天。
①Morris Dickstein:《伊甸園之門——六十年代美國文化》,方曉光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38頁。(本文有關(guān)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② 王靜:《論索爾·貝婁〈赫索格〉主人公身上的薩特存在主義傾向》,《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
③王小紅:《思想迷惘的赫索格——美國60年代知識分子精神危機的縮影》,《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④ 孫堯:《索爾·貝婁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問題》,黑龍江大學2012年碩士學位論文,第16頁。事實上,索爾·貝婁在給艾倫·布魯姆的著作《論美國精神的封閉》寫的序言中早已提出了這種說法。
⑤ 凌晨光:《歷史與文學——論新歷史主義文學批評》,《江海學刊》2001年第1期,第173頁。
⑥ “麥卡錫主義”是指1950年至1954年間肇因于美國參議員麥卡錫的美國國內(nèi)反共、極右的典型代表。它惡意誹謗、肆意迫害疑似共產(chǎn)黨和民主進步人士甚至有不同意見的人,它的影響波及美國政治、外交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⑦ 美國眾議院非美活動調(diào)查委員會于1938年創(chuàng)立,用以監(jiān)察美國納粹的地下活動。但是,它卻以調(diào)查與共產(chǎn)主義活動有關(guān)的嫌疑個人、公共雇員和組織,調(diào)查不忠與顛覆行為而著名。1969年,眾議院將委員會更名為“眾議院內(nèi)部安全委員會”。當眾議院在1975年廢除該委員會時,其職能由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接任。
⑧ 劉緒貽、楊生茂:《美國通史(第六卷·上)》,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頁。
⑨ “沉默的一代”一詞在1951年《時代周刊》上首次出現(xiàn),指這一代美國人在麥卡錫橫行時期的沉默,及其融入社會秩序的意愿。
⑩ 宋兆霖主編:《索爾·貝婁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頁。(本文有關(guān)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 Sual Bellow.Herzog
[M].New York:Penguin Books,1985:248.(本文有關(guān)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索爾·貝婁:《赫索格》,宋兆霖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1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