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常云
【摘要】在電子媒介使人們“再部落化”的今天,廣播因其聽覺傳播的感知特性能夠更好地突出其無可替代的價值。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廣播應走出認識誤區(qū),從聽覺感知出發(fā),遵循和把握聲音和聽覺的傳受規(guī)律。一方面突出其宣傳服務功能,另一方面回歸“聲本”屬性,在媒介競爭更趨激烈的今天,實現受眾“完整人”的塑造及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價值取向,完成新一輪的自覺進化,回歸自身的媒介價值。
【關鍵詞】廣播 “再部落化” 聽覺感知 價值回歸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687(2021)9-041-06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9.007
時至今日,人類早已進入以數字化、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與此相關聯的新的媒介正日益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正如麥克盧漢所認為的那樣,無論何種新發(fā)明和新技術都可以作為一種新的媒介,成為人的肢體或者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延伸,并反過來對人的思維、生活乃至歷史進程產生巨大的影響?;诨ヂ摼W的新興媒介蓬勃發(fā)展,借助互聯網平臺進行傳播的視聽內容早已成為大眾信息來源及文化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擁有海量的用戶規(guī)模,用戶群更趨年輕化。在此背景下,作為傳統(tǒng)媒體的報紙、廣播、電視等受到網絡新媒體強有力的沖擊。以廣播為例,在經歷電視沖擊之后,進入互聯網時代,再一次面臨廣告減少、經營困難、影響力下降等困境。雖然科技發(fā)展能讓廣播依靠更為先進的音頻技術為受眾提供更加多樣化的聽覺體驗,然而新技術也同樣帶來其他媒介感官體驗的升級,特別是在視覺文化強勢主導的今天,聽覺在眾多媒介體驗中似乎已經變得不再具有競爭力。但恰恰相反,在電子媒介使人們“再部落化”的今天,廣播因其聽覺傳播的感知特性能夠更好地突出其無可替代的價值。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廣播需真正認清自己,及時做出改變,回歸自身價值。
一、廣播在媒介融合中的迷失
媒介融合這一概念最早通過美國未來學家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傳播與資訊通信科技終將匯聚合一”的思想傳達出來。而學界認為最先真正將媒介融合作為一種概念正式提出的是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浦爾教授。他認為,所謂媒介融合是指原先界限分明的各種媒介在數字電子科技推動下所呈現出的一種多功能以及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1]其后, 又有許多學者從媒介變革等不同角度對媒介融合提出了多種見解。如有的學者將媒介融合定義為“印刷的、音頻的、視頻的、互動性數字媒體組織之間的戰(zhàn)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聯盟”;[2]還有學者認為,媒介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隨著電視、網絡、移動終端等媒介技術的不斷進步, 各類新聞媒體之間的樊籬被打破,最終融合在一起。[3]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媒介融合理論提出之初,主要觀點是各種媒介在以數字電子科技為代表的新技術推動下,呈現出的多功能及一體化的發(fā)展趨勢,其核心要義是技術主導下不同媒介打破了過去單一的功能及傳播模式,界限不再涇渭分明,轉向一體化發(fā)展的趨勢。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傳媒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進入數字化時代,這種趨勢更為明顯?;ヂ摼W時代的媒介已經徹底改變了過去傳統(tǒng)的傳播理念及傳播方式,從雙向傳播再到互動傳播,受眾不僅是媒介傳播的接受者,還是信息的傳播者。普通大眾可以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QQ群、朋友圈、短視頻等自媒體及社交平臺進行傳播,并使信息傳播最大化成為可能。但還有一些學者把媒介融合定位成不同新聞媒體的融合,體現為媒體機構之間的合并或重新整合,突出的是新聞宣傳報道生產、傳播體制機制這一功能的最優(yōu)化。如以人民日報社等媒體為代表的全媒體新聞平臺的建構,其新聞生產的“中央廚房”模式成為媒介融合發(fā)展的標志性工程。
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各廣播媒體或主動或被動地進行轉變,開始了從單一傳統(tǒng)媒介向媒介融合的轉型發(fā)展。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觀點和新模式,比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與網絡平臺結合,拓展新的傳播方式、傳播領域和傳播渠道,提高傳播效率的廣播網絡化;二是與視頻結合,如開設網絡視頻直播間,制作播出所謂“既可以聽又可以看的廣播節(jié)目” 的廣播電視化。
1. 廣播網絡化
以蜻蜓FM、新浪微電臺等為代表的跨地域廣播實時收聽互動終端的誕生,開啟了廣播節(jié)目傳受的多元化發(fā)展。這些音頻媒體基于互聯網平臺,輕松突破了之前調頻廣播在地域覆蓋上的弱點,實現了無障礙跨地域節(jié)目直播和往期節(jié)目資源的回聽下載。同時,聽眾在蜻蜓FM與新浪微博上還可以實時參與直播話題討論,進行發(fā)言或提問,實現了節(jié)目的雙向互動。在這個過程中,網絡平臺還可以按照電臺所屬的地域標簽、收聽熱度、節(jié)目內容等進行垂直化分類,“媒介部落化”已然形成。作為傳統(tǒng)媒介的廣播收聽開始呈現年輕化、網絡化的特點。如今,更多的社交媒體也利用他們的強滲透性、高參與度及互動性等特點大舉進軍音頻服務領域,對傳統(tǒng)廣播形成了更加激烈的競爭態(tài)勢。顯然,廣播網絡化這種模式帶來的好處在于突破了原先廣播線性傳播的不足,打破傳播地域限制,互動更為便捷,可以實現重復收聽等。但這種融合方式只是建立在利用互聯網技術平臺之上的表面融合,甚至為了吸引網絡受眾而走向娛樂化、碎片化,廣播這種自身特性鮮明的媒介,有成為互聯網新媒體附庸的危險。當下新媒體的發(fā)展勢不可擋,廣播作為一種獨立的媒介,如何區(qū)別于新媒體的音頻服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2. 廣播電視化
也有人稱之為廣播可視化。最早的廣播可視化實際上是廣播直播間可視化。如2003年天津人民廣播電臺文藝臺在天津新安購物廣場五樓新世界廣場的直播間正式啟用,重慶人民廣播電臺也曾將直播間設在百貨商場的底樓。一時間,廣播戶外直播間、透明直播間成為潮流。不過這種做法除了在節(jié)目的推廣造勢上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外,還遠遠談不上媒介融合。真正的廣播可視化探索始于廣播節(jié)目在互聯網平臺開設網絡視頻直播間,播出由廣播電臺制作的視頻節(jié)目,其音頻則在廣播頻道中播出;或者是廣播節(jié)目主持人在節(jié)目制作和播出過程中,將各種圖片、短視頻等圖像資料同步傳送至網絡平臺以及各種視頻化連線等。這種廣播節(jié)目的電視化播出方式,看似擴大了廣播的受眾和影響,實際上基本的出發(fā)點是借助視覺傳播的強勢地位來提升聽覺傳播的效果,不僅沒有從根本上提升廣播媒介的地位,反而進一步弱化了廣播以聽覺進行傳播的根本屬性。即便是一度處于強勢媒體的電視行業(yè),近年來也在面對各種網絡視頻平臺蓬勃興起、大量受眾被分流的現狀,隨之而來的有業(yè)界學者關于“電視已死”的爭論。當然,即便伴隨著媒介融合程度的加深,無論是從電視的概念本身還是從電視的傳受雙方來看,電視都不會消亡。關鍵在于,廣播再走電視化之路,存在極大問題。因為無論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電視媒介,還是基于網絡視頻平臺的智能終端,都有其各自鮮明的媒介屬性和傳播特點。麥克盧漢著名的論點“媒介即人的延伸”指出,媒介與人是相對獨立的一種關系,媒介作為人的延伸,反過來對人的感知具有強烈的影響,且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不同的感官。麥克盧漢在談到電視時說:“我們在電視形象中看見的,是模糊的輪廓占據上風。模糊輪廓本身構成對增長的最大刺激,它也是對新型的感知‘閉合和補足的最大刺激。對長期與鮮明的視覺價值相聯系的消費文化來說,模糊輪廓的刺激尤其如此,因為鮮明的視覺價值早已和其他感官相分離?!盵4](367)廣播不應該也不可能靠視覺傳播獲得未來的出路。事實上,媒介融合并非在某種媒介的基礎上簡單添加其他媒介的某些功能,或是打造所謂全媒體產品并將之放在不同的媒介平臺進行傳播。媒介融合的前提也許恰恰在于發(fā)揮好每一種媒介的自身優(yōu)勢,“在媒介形態(tài)打通的前提下,借力某種或者某幾種媒介形態(tài)、媒介理念融合的優(yōu)勢,讓形式為內容服務”。[5](141)作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大眾媒介,在媒介融合的大潮中,廣播面臨著媒體功能、生產內容、傳播及接收方式等眾多領域的調整與變革。在這一過程中,找到自身定位是廣播生存與發(fā)展的關鍵所在。
二、“再部落化”時代廣播的自身定位
部落一般指原始社會民眾由若干血緣相近的宗族、氏族結合而成的集體,有較明確的地域、名稱、方言、宗教信仰和習俗。本文的“再部落化”概念則是由麥克盧漢提出的基于媒介的社會形態(tài)部落化的概念。從口語傳播時代到文字的出現、印刷業(yè)的廣泛應用,再到電子媒介的崛起,麥克盧漢以媒介為參照,將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的不同階段,劃分為“部落化”“去部落化”和“再部落化”三個時代。麥克盧漢預言的三種社會形態(tài)在今天已經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并逐步得到社會發(fā)展的驗證。
麥克盧漢認為,口語傳播時代人類屬于部落化時代,當時的文化基本上等同于聽—說文化,傳播條件的限制使當時的交流層面更多地局限在語言符號的溝通上,人生活在感官同步的世界中。聽覺帶給人的感情更加直接且強烈,因為聽覺提供給人們感知世界的認知方式更加直接、細微且是整體性的。麥克盧漢對此進一步舉例說明,我們說話時使用的口語詞讓我們所有感官的卷入程度具有戲劇性,我們說話時會對自己說話的這一行為本身也使用語氣及手勢做出相應的反應。然而書寫則傾向被認為是一種分離的和專門化的行為,因為我們很少有機會對自己的書寫行為做出其他反應,而且也沒有什么必要對它做出反應。在我們的社會中有這樣一種現象:有文化的人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持有相當疏離或超脫的態(tài)度,而不識字的人卻會在每件事上經歷感情或情緒的卷入。[4](100)進入工業(yè)時代,古登堡發(fā)明的金屬活字印刷術大規(guī)模普及之后,印刷業(yè)的崛起改變了信息交流傳播的路徑,給信息傳播帶來了視覺層面的延伸。印刷術的發(fā)展分割了人們的感官作用,視覺開始起到主導作用,一種視覺的、線性的、單向的信息傳播路徑得以實現,其最主要的標志就是印刷物所產生的心理和社會影響是將其易于分裂而又整齊劃一的性質加以延伸,進而使不同的地區(qū)逐漸實現同質化。[4](201)部落化的社會形態(tài)隨之解體。電子媒介時代,數字技術興起,人們的感官得到進一步的延伸?!埃娏γ浇椋┦箚我徊襟E和專門功能的機械時代走到盡頭。過去的一切技術(除言語之外),實際上都使人的某一部分肢體延伸,而電子媒介卻可以說使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本身(包括大腦)實現了外化。中樞神經系統(tǒng)是不受切割的統(tǒng)一場?!盵4](280)電子媒介使人們被迫作為一個整體對世界做出反應。電子媒介廢棄了空間的向度和時間的差異,通過電流及電波的轉換,使信息重新借助聲音或形象得以傳播,并且在遠距離傳送過程中做到即時性,同時保持了聲音及形象的逼真性,從而清除了印刷媒介符號對大眾的限制,使人的感官重新恢復平衡,人們再次成為完整意義上的人。它所產生的瞬息和有機的聯系有助于消除分割肢解局面,雙向互動的大眾傳播路徑得以實現,促使部落化的社會形態(tài)得以回歸,而數字技術的進步仍在不斷推進人類社會部落化的趨勢。
麥克盧漢認為一切新技術都可以看作一種媒介,媒介作為人的身體和神經系統(tǒng)的延伸,構成一個相互作用的世界,同時新的延伸不斷發(fā)生,整個世界不斷謀求新的平衡。技術本身就是一種破壞力,它的出現與發(fā)展必然引起社會組織的變化:新群體的構成及新社區(qū)的形成。電子媒介時代“再部落化”的趨勢打破了過去時間、空間、地域甚至國界等帶來的傳播交流的限制,各部落可以借助電子媒介,以興趣愛好、年齡職業(yè)、城市社區(qū)或共同的文化價值觀、政治傾向等作為聚集的紐帶,形成通過媒介聯系起來的跨越時空的部落群體。廣播被麥克盧漢形象地形容為“部落鼓”,因為廣播具有直擊人心的傳播力量,復興了深刻的部落關系和血親網絡的古老經驗。麥克盧漢描繪下的廣播“飽含著部落號角和悠遠鼓聲那種響亮的回聲”。作為廣播媒介性質本身的特征,“廣播有力量將心靈和社會變成合二為一的共鳴箱”。[4](342)廣播通過電波傳送聲音與受眾建立連接,是第一個將人群部落化的電子媒介。麥克盧漢認為,廣播使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得以延伸,作為“部落鼓”造成了人人深度介入的局面。[4](340)廣播這種依靠聽覺傳播的感知特性,是廣播在競爭激烈的媒介環(huán)境中得以生存發(fā)展并能凸顯自身價值的根本所在。
被麥克盧漢形容為“部落鼓”的廣播究竟具有什么樣的力量?麥克盧漢用猛烈而統(tǒng)一的內爆和回響形容廣播的信息,認為廣播是一種深刻而古老的力量,蘊含著豐富的“前文字時代的生命力”,是“聯結最悠遠的歲月和早已忘卻的經驗的紐帶”。[4](344)中國人民廣播事業(yè)誕生于烽火硝煙中,歷經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建設、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發(fā)展等各個歷史時期,發(fā)揮了巨大的宣傳鼓舞及輿論引導作用,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建構了人民廣播的話語模式,在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當下復雜的媒介環(huán)境下,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深刻改變了媒介先前的傳受模式。越來越多的話語失序、價值觀混亂現象給人們的心理認知和文化結構的穩(wěn)定性造成嚴重威脅。所以,公共媒介需要發(fā)揮積極的宣傳和輿論導向作用。在這一點上,直擊人心的傳播力量依然是廣播獨特的優(yōu)勢。人民廣播的輿論宣傳曾經在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戰(zhàn)爭中、在國家建設與發(fā)展過程中,凝聚共識,鼓舞人心,塑造積極向上的民族精神,發(fā)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人民廣播在80余年的發(fā)展歷程中,與國家不同時期的社會經濟、思想政策都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如廣播的宣教功能在戰(zhàn)爭時期表現比較明顯,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精神文化層面需求的日益提升,這一時期的廣播除了發(fā)揮宣傳輿論功能以外,還成為人們獲取信息、放松心情、休閑娛樂的重要途徑,更成為公共文化的重要塑造者。新時期廣播依然要把發(fā)揮積極的輿論導向作用、引領正確的輿論導向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只考慮經濟利益,迎合受眾趣味,一味追求娛樂性。對此,麥克盧漢早有預言:商業(yè)公司想使媒介普遍為人所接受,必然千篇一律地滿足于追求娛樂性,商業(yè)娛樂的策略自然會保證任何媒介的最大傳播速度、滲透力和影響力,因此變成了一種滑稽、自償的策略,成為“鴕鳥政策”。[4](348)在當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人民廣播應該發(fā)揮自身特點,強化主流媒體的輿論引導職能,特別是在重大新聞輿情出現時,要以最直接、最有效的輿論引領方式給社會輿論以正向的引導,把牢主流媒體的優(yōu)勢,重塑大眾媒體影響力。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廣播所處的媒介生態(tài)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原先作為廣播傳播對象的廣泛大眾已被重新劃分成許多特定的人群,受眾部落化趨勢愈加明顯,廣播需要提供更加精準化的信息內容,服務功能更為明顯。丹尼爾·考夫曼認為,作為社會的中介系統(tǒng)的媒介,是社會轉向多元治理的核心協(xié)調力量。[6]新時期我國廣播業(yè)除了在受眾細分化的基礎上提供高質量的聲音服務之外,還應通過公益服務、直播互動、情感熱線等各類節(jié)目構建與受眾的溝通交流平臺,充分發(fā)揮廣播的社會責任,幫助作為個體的聽眾建立在社會中的存在感?;趶V播節(jié)目建立起來的受眾群落,受眾個體間往往存在著共同的價值觀和歸屬感,能夠建立比較牢固的社交關系,形成同一的行動軌跡,有助于輿論引導、疏解民意,在志愿服務活動、城市治理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在萬物皆媒的趨勢之下,廣播可以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發(fā)揮自身特點,融入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提供公共服務、參與社會治理的“廣播 + 智慧城市”新路徑,實現最新政策的及時傳達、新聞信息的便捷收聽、社情民意的高效傳導,讓大眾能夠通過廣播平臺共同參與到社會治理過程之中。強大的公共服務性是廣播媒介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完善應急廣播體系與對特定地區(qū)的定向廣播(如高速公路、牧區(qū)、偏遠山區(qū)等),是廣播發(fā)揮自身媒介特性、提供公共服務功能優(yōu)勢所在。廣播信息傳播接收便捷,覆蓋性強,受電力制約程度小。廣播線性傳播所具備的嚴謹有序的特點適合重大信息傳播。廣播信息傳播針對性強,便于突出地域性、貼近性等優(yōu)勢。同時,聽覺傳播的優(yōu)勢也使得廣播媒介能夠在應急廣播中發(fā)揮獨特作用,口語交流形式的親切感能給受眾心靈帶來撫慰。因此,世界各國都把廣播作為災難中應急傳播的主要工具。應急廣播從服務方式上滿足了廣播對于精準傳播的“窄播”需求,凸顯了廣播媒介特有的公共服務功能。目前廣播雖然在眾多媒介的包圍中顯得弱勢,但廣播媒介在國家的政治生活、社會治理、應急傳播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戰(zhàn)略作用,在未來的媒介格局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意義。
三、感知視域下廣播回歸“聲本”的價值建構
人類通過感官感知世界并與之溝通,看、聽、觸、嗅等這些感知活動以大腦為中樞,以感官為媒介。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人類的感官不斷得以延伸,從而不斷深化對世界的感知和認識。借助科技的發(fā)展,人類感官自身的局限得以突破,極大地擴展了人類的感知力,現代媒介的普及,更使得人類的感官擴展到了前所未有的范圍。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認為,新的發(fā)明和技術作為一種新的媒介,成為人的肢體或者中樞神經的延伸,影響著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隨著人的感知力的不斷提升,感官的重要性也愈發(fā)凸顯。不僅僅是因為感官是人類感覺、認識世界的物質基礎,更在于它們已經滲透到了人類的思維之中。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人類形成了基于感官的認知和行為模式。這種模式通過感官以隱喻的方式實現對世界的認知,并且記錄和表達思想。正如伏爾泰所說:“一切觀念都通過感官而來,我們最初的觀念乃是我們的感覺,我們一點一點從刺激我們感官的東西得到一些復雜的觀念?!盵7]長期以來,視覺中心主義一直控制著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人的主體性日益消解于由視覺左右的世界。“視覺中心主義的全視機器已變成了日常生存中的一種夢魘式的存在……這視覺的夢魘喚醒了哲學對視覺的重新思考,視覺中心開始為一種反視覺的傾向所取代,尤其是在法國,自柏格森開始,到薩特、梅洛-龐蒂和列維納斯,再到拉康、??隆⒌吕镞_和巴塔耶等,盡管各自觀點不同,但對視覺由來已久的高貴性的質疑卻是一致的?!盵8]《感覺的自然史》作者黛安娜·阿克曼認為,視覺是最重要的感覺,是所有感官的壟斷者,而聽覺是最微妙的感覺。我們依靠聲音來理解周圍的世界,與之交流,表達情感。德國后現代哲學家沃爾夫岡·韋爾施在他的代表作《重構美學》一書中認為,視覺文化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之后,聽覺文化也許將得到發(fā)展。他認為,迄今為止,主要被視覺所主導的文化正在轉化為聽覺文化。這既是人們所期望的,也是勢所必然的。[9](209)
聽覺性在視覺中心主義傳統(tǒng)和反視覺中心主義研究背景下日益得到重視。聽覺文化體現在具體的聽覺領域,從形而上學的意義來看,聽覺文化是對世界的聽覺性認知方式。視覺是間距性、疏離性的,而聽覺則是親切性、參與性、交流性的。相較于視覺認知,聽覺認知具有更默契的心靈交流、更敏感的外界感知、更少受到現實有形物的約束等特點。就人類語言來說,語言在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成為人們表情達意的工具,滿足人們最初的傳播信息的需要。自此,語言作為聲音從一種自然媒介轉化為信息媒介,既承載了人類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的功能,也成為具有藝術特性的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依靠視覺傳播的文字相比,人類發(fā)明、使用文字不過幾千年,而口語文化傳承則久遠得多。語言學家統(tǒng)計,人類歷史上用于書寫的語言約一百多種,而用于言說的語言則有幾千種??梢?,聽覺文化既是人類文化的最早形態(tài),也是最為重要的文化形態(tài)。尤其是進入工業(yè)化時代,廣播電臺的出現,錄音、電子傳輸等技術的發(fā)展,催生了人們對聽覺文化的覺醒。就聲音而言,技術進步的根本意義在于為藝術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更重要的是為藝術創(chuàng)作提供了無限的可能。[10]麥克盧漢在描述廣播時這樣說:廣播以人與人面對面打交道一般的私密、親切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但它其實是一種具有魔力的共鳴箱,能扣動早已忘卻的潛意識。廣播是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延伸,能與之匹敵的只有人的言語能力。[4](345)在已知的人的所有感知方式中,聽覺感知屬于無法自主控制且抽象程度最高的一種感知方式。這種抽象的感知方式讓聽覺可以給人帶來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和藝術表現力。聽覺感官還有時刻開放的特點,使聽覺能夠與其他感官相互作用,跨感官協(xié)同,產生諸如聯覺、通感等特殊感受。韋爾施在《重構美學》中,將視覺與聽覺進行了類型學的對比,他認為,視覺與科學更為接近,聽覺與藝術、信仰、宗教等更為接近。因為視覺具有客觀、距離、永恒、自由等特性,更接近要求客觀真實、準確無誤的科學;聽覺的易逝、無形、接受、融入等特性都需要運用想象。無論科技如何發(fā)展,媒介始終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而存在的。人的需求有不同的層面,當人的表層需求被不斷滿足之后,更多的則是渴望精神層面需求的滿足。如今科技不斷發(fā)展、工具理性日益膨脹、媒介對生活的滲透無所不在,眾多社會因素使得現代人不斷迷失自我、喪失本性,并成為碎片化的人,變得不再完整。現代人需要重視和解決的是如何避免被異化。席勒認為,完整的人是知情意完美結合的統(tǒng)一體。“馬克思提出‘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為標志,‘全面的本質指人的‘聽覺、視覺、觸覺、直觀、愿望、活動等方面的所有器官同世界之間相互關系的總和?!盵11]當人們日益被互聯網所主宰,失去個人的主體獨立性和理性的思考,我們發(fā)現,“廣播是更接近反思與智力的媒體”。[5](23)同時,廣播的聽覺傳播屬性使廣播媒介更易觀照人們的個體精神和情感交流,相比其他媒介,其具有更注重心靈溝通的人文價值。
媒介隨科技進步不斷發(fā)展,但作為其內核的精神產品的生產則始終沒有改變。近年來,借助互聯網技術及移動終端的快速發(fā)展,廣播與網絡媒體、社交媒體聯手,衍生出了一些融合產品,在收聽方式上也更為靈活便捷。但作為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媒體,如何更好地凸顯自身優(yōu)勢,發(fā)揮自身特點,是廣播在今天需要認真思考的關鍵。以聲音進行傳播的特點決定了廣播應該把傳達信息和服務大眾放在首位,發(fā)揮信息型、服務型媒介這一角色?!霸俨柯浠钡拿浇闀r代,廣播首先要在內容生產上做到更加專業(yè)化和分眾化,在為受眾提供常規(guī)信息服務的同時,開設專門的節(jié)目或專業(yè)頻率,借助大數據,根據受眾需求對信息進行重新整合及細分,進行針對性傳播。在回歸聽覺屬性的背景下,廣播媒介還應著力打造多樣化的聲音產品,豐富聽覺文化的內涵與表現形式,滿足受眾在信息、娛樂、社交等方面的需求。如根據傳播內容和目的設計不同的“聲場”,通過營造不同的聲音場景氛圍強化心理體驗,讓受眾沉浸其中,以達到有著良好傳播效果的沉浸式傳播等。歸根結底,廣播是聲音的藝術,低注意力損耗和高情感伴隨的聲音本身就是廣播最獨特的表現手段。廣播在激烈的媒介競爭中只有充分發(fā)揮聽覺感知優(yōu)勢,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無論媒介格局如何變化,聲音永遠是廣播的核心競爭力?!盁o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盵12]廣播媒體需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聲音屬性和功能,回歸“聲本”的價值建構,找回受眾與廣播的情感連接點,喚醒受眾的聽覺文化記憶。不僅要用聲音記錄時代和歷史,也要用聲音影響受眾、感動受眾,發(fā)揮新時代廣播作為媒介在人們建構美好生活中的積極作用。
結語
現代媒介讓我們重新進入部落化時代,廣播在媒介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中,需要重新尋找自己在整個媒介生態(tài)中的位置。當代哲學家約阿希姆·恩斯特·貝倫特在他的著作《第三只耳朵:論聽世界》中,預言了一個將要到來的、注重聽覺的時代,“舊有的組織形式是‘視覺秩序,新的形式將是‘聽覺有機體”。[9](210)
在“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媒介深度融合大潮中,廣播只有從感知出發(fā),遵循和把握聲音和聽覺的傳受規(guī)律,讓聽覺有機地融入整個知覺系統(tǒng),緊跟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實現新一輪的自覺進化,才能回歸自身的媒介價值。
參考文獻:
[1] 孟建,趙元珂. 媒介融合:作為一種媒介社會發(fā)展理論的闡釋[J].新聞傳播,2007(2):14-17.
[2] 蔡雯. 新聞傳播的變化融合了什么——從美國新聞傳播的變化談起[J]. 中國記者,2005(9):70-72.
[3] 高鋼,陳絢. 關于媒體融合的幾點思索[J]. 國際新聞界,2006(9):51.
[4] 馬歇爾·麥克盧漢. 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 何道寬,譯. 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5] 孟偉. 音頻媒體研究[M].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20.
[6] Kaufmann D.Media,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M]. Challenging Convention: Empirical Perspective,The World Bank Institute,2006:19.
[7] 丁楓. 西方審美觀源流[M]. 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315.
[8] 吳瓊. 視覺性與視覺文化——視覺文化研究的譜系[J]. 文藝研究,2006(1):84-96,159.
[9] 沃爾夫岡·韋爾施. 重構美學[M]. 陸揚,張巖冰,譯.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10] 曾笑鳴. 論電影聲音藝術創(chuàng)作的未來發(fā)展趨勢[J].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4(1):71-78.
[11] 劉釗. 論馬克思“完整的人”:兼論費爾巴哈和舍勒的人學思想[J]. 南華大學學報,2017(5):65-69.
[12] 劉勰. 文心雕龍選譯[M]. 周振甫,譯注. 北京:中華書局,1980:247.
The Return of? Value Perception-Based Radio Broadcasting in "Retribalized" Era
SONG Chang-yun1,2(1.College of Arts,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2. College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Shanxi, Jinzhong 030619, China)
Abstract: Nowadays, digital media makes people "retribalized" because of its perceptual characteristics of auditory communication, and radio should be able to better highlight its irreplaceable value. In the trend of media convergence, broadcasting should go rid of cognitive bias, start from the auditory perception, follow and grasp the law of sound and hearing transmission. On the one hand, it should highlight its function for publicity,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uld return to the "audio based" attribute. In today's increasingly fierce media competition, it should realiz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helping the audience to shape a "whole person" and jointly create a better life to complete a new round of conscious evolution and return to its own media value.
Keywords: broadcasting; "retribalized"; auditory perception; value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