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金融咨詢師,現(xiàn)居德國,“玩票式”陪讀媽媽。
我“陪讀”完全是個意外。去年國內(nèi)疫情爆發(fā),我把讀五年級的雙胞胎兒子和德國老公,匆匆送上法蘭克福的航班。本想著過幾個月就能回來準備小升初考試,結果歐洲疫情爆發(fā),父子三人回不來了,兒子只好在當?shù)刈x起了小學,老公也干脆在德國上班。為了一家團聚,我辭去金融咨詢的工作,從上海飛去陪他們。
我們德國的房子在郊區(qū),一開始來的時候,我還覺得從996里掙脫出來,天地寬廣、精神自由,而且還擁有有草坪的院子。爽了不到一個月,就發(fā)現(xiàn)周圍沒書店、沒大商場、沒電影院,去一趟超市開車10分鐘,讓我屢屢想起馬爾克斯的著作《百年孤獨》。當?shù)仃幪於?,閑得人困,我就想著陪孩子一起學習,也算是給自己找個事做。
德國小學知識不難,沒聽過哪家華人孩子要“陪讀”的,兒子們中德英三國語言溜得飛起,又在國內(nèi)小學“卷”過,理論上應該是吊打當?shù)睾⒆拥乃?。那我為啥要介入兒子們的學習呢?唉,還不是怕他們“卷”不過國內(nèi)同學,以后回國了不好辦么。
德國小學放學早,除了學?;顒?,孩子們空余的時間就歸我管了。早上我跟著國內(nèi)課程寫提綱備課,兒子放學后給他們上小課,詩詞、作文、主題演講、深度閱讀等等都不能拉下。我教得居然有模有樣,后來,社區(qū)附近的兩個華人家庭,還和我組成了一個“半瓶子咣當雞娃”群,有家長教書法,有家長教數(shù)學,有家長挑選精品網(wǎng)課,孩子們一起學,有效幫我和兒子們做了社交過渡。
我覺得這生活挺新鮮的,我老公也沒意見。但當我父母知道我一段時間內(nèi)不打算工作,只全職陪讀后,反應出人意料的大。我媽好幾次微信視頻時哭哭啼啼,擔心我失去人生價值、錯過職業(yè)黃金期,總問我,“萬一你變得絮叨你老公不愛你了呢?你不上班你老公經(jīng)濟壓力大怎么辦?你在異國他鄉(xiāng)不能只靠老公吧?”我爸連“早知道不供你留學了,嫁個老外當家庭教師”這種話都說出來了。我表弟偷偷對我說,親戚聚會上,還有人拐彎抹角問我媽,是我兒子學習有問題還是社交有問題,我得陪讀。 我聽到后,內(nèi)心的白眼幾乎翻出二里地。
雖然人們口頭常說,尊重個體選擇自由,但你真的選了和主流不一樣的道路,還是有很多人為你擔心(包括你的至親):你走錯了,你沒公司要了,你一個高知女性當陪讀媽媽很浪費,你和社會脫節(jié)了……他們壓根不相信,我一個38歲、頭腦清醒的成年女性,有能力給自己兜底,何況,我也沒說要一輩子當主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