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鴻龍
摘要:在以主題意義為引領的課堂上,教師要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合理選擇多模態(tài)語篇,整合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學習與發(fā)展。該文以高三一節(jié)英語復習課為例,展示主題語境下使用多模態(tài)語篇進行語言技能融合訓練的教學設計模式。
關鍵詞:高中英語;主題語境;多模態(tài)語篇;技能融合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主題語境是英語課程內容六要素之一,為學科育人提供話題和語境。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應是學生學習語言的最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學生語篇理解的程度、思維發(fā)展的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成效[1]??死辏↘rashen) 提出narrow input(狹窄輸入)假說,包括窄讀[2]和窄聽[3]。按照主題語境整合教學內容,進行語言技能融合訓練,符合“同主題”和“反復”輸入的原則。
《新課標》強調語篇類型包括口頭、書面等多模態(tài)形式的語篇,如文字、圖示、歌曲、音頻、視頻等。在信息時代,“多模態(tài)課堂”為我國的高中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對英語課程的變革也是一種新的嘗試[4]。隨著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多模態(tài)課堂設計在外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5]。
在高三年緊張的復習課中,如能基于主題語境使用多模態(tài)語篇進行語言技能融合訓練,將可提高課堂效率以充分備考。
二、課例分析
筆者以《人與自我—生活與學習—學習》這一節(jié)真實課堂為例進行分析。本課圍繞“人與自我—生活與學習—學習”這個主題,選取包括課堂改變、為課程找書、個人教育、專業(yè)就業(yè)等方面的語篇,通過聽看讀寫說結合實施群文教學。
Step 1 Lead-in
1. The teacher introduces the topic by asking students to guess by listening to some sounds about it.
【設計說明】:教師以播放校園音效讓學生猜測的方式導入,激發(fā)學生腦中已有的關于學校的背景知識。
2. The teacher divides students into 4 groups and continues to plays some other sounds for groups to guess the possible activities and places on campus.
【設計說明】:教師讓學生分組競猜,可以迅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Step 2 First assessment
1. Student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Dialogue 1(2017年全國II卷Text 8)
【設計說明】:這個練習以填空形式呈現,并且設計了一個得分統(tǒng)計表,目的是和這節(jié)課產出階段做對比,讓學生體驗明顯的進步,獲得學習成就感,增加學習動力。這節(jié)課經實踐學生在產出階段的準確率大大提高。這樣的設計實現了教學效果評價的具體化及可視化。
Step 3 Viewing on the same topic-- “education”
Students watch a video clip about class and take down necessary notes for you to summarize the video and guess what the class was like before.
【設計說明】:在同話題的“看”活動中,學生觀察人物表情、動作,結合所聽,可更好理解內容,豐富話題詞匯,保持積極性。概述大意和推測過去課堂情況的任務,可使學生保持專注,同時也訓練了理解主旨要義和進行推斷的關鍵能力。
Step 4 Reading on the same topic-- “education”
1. Student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highlight vocabulary about education.(2020年山東卷B篇)
2. Students read again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with evidence or details underlined in the passage.
【設計說明】:讀所考查的關鍵能力和聽高度重合,特別是獲取具體信息、理解主旨要義、理解觀點態(tài)度、理解意圖目的、進行簡單推斷的能力。同主題的閱讀,可以繼續(xù)豐富話題詞匯,同時也訓練到相同關鍵能力。
Step 5 Second assessment
1. Student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Dialogue 2(2015年天津A試卷Text 6)
【設計說明】:該文本的難度和dialogue 1 的相當,同樣以填詞模式出現,設置得分統(tǒng)計表,前后對比,評價課堂的學習效果,實現評價方式的可視化。
Step 6 Assignment: Prediction of the rest of a story
In pairs, both write a story about school, tell the first half of the story to the other student and ask him/her to predict what happens next.
【設計說明】:設置與前面輸入相關的寫作、口語輸出任務,以聽促說,以說固聽,真正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三、結束語
總體來看,本堂融合訓練課以“人與自我—生活與學習—學習”為主線,依托多個語篇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聽、說、讀、寫活動,把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運用在為學生設計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現了英語學習活動應具有的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特點。本課堂模式受限于教學設計費時費力,且高三課時緊,需要備課組統(tǒng)籌安排,進行資源整合和教學設計??偠灾Z言技能融合有利于學生語言綜合水平的提高,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2]Krashen, S. D. The Case for Narrow Reading TESOL Newsletter, 1981.
[3]Krashen, S. D. The Case for Narrow Listening. System, 1996, 24.
[4]朱麗妹. 高中英語多模態(tài)課堂教學研究——以AlphaGo AI Meets Its Match為例. 海外英語2018(09). 110-111
[5]蔣超男. 多模態(tài)聽力課堂教學設計與教學效果研究. 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