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西曲歌 · 采桑度》地名考

2021-09-22 14:37杜自波
今古文創(chuàng) 2021年33期
關鍵詞:洞庭湖

【摘要】郭氏在《西曲歌·采桑度》題解中所引的《唐書·樂志》《水經(jīng)》、梁簡文帝《烏棲曲》三則文獻存在著自相矛盾的地方,這使得《采桑度》所指地名難以確證。本論文通過對“吳歌西曲”產(chǎn)生地域、《三洲歌》所言“巴陵三江口”、《巴陵縣志》所載“采桑湖”、《農(nóng)政全書》所記“采桑養(yǎng)蠶”等問題進行梳理考索,證實了《采桑度》所指地名非是“采桑津”“采桑渡”,而是巴陵(今岳陽)西南洞庭湖中的“采桑湖”,這里多產(chǎn)山桑,能育小蠶,與《采桑度》文本中記載的“系條采春?!薄安缮2谎b鉤”“攀條上樹表”等事實相吻合。

【關鍵詞】《樂府詩集》;《采桑度》;地名考證;采桑湖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33-0042-03

《樂府詩集·西曲歌》有《采桑度》一曲:

蠶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綠。

女兒采春桑,歌吹當春曲。

冶游采桑女,盡有芳春色。

姿容應春媚,粉黛不加飾。

系條采春桑,采葉何紛紛。

采桑不裝鉤,牽壞紫羅裙。

語歡稍養(yǎng)蠶,一頭養(yǎng)百塸。

奈當黑瘦盡,桑葉常不周。

春月采桑時,林下與歡俱。

養(yǎng)蠶不滿百,那得羅繡襦。

采桑盛陽月,綠葉何翩翩。

攀條上樹表,牽壞紫羅裙。

偽蠶化作繭,爛熳不成絲。

徒勞無所獲,養(yǎng)蠶持底為?①

《采桑度》文中多言“采春?!薄安缮!薄安缮E薄梆B(yǎng)蠶”,敘女子采桑養(yǎng)蠶之事以喻愛情無結(jié)果之境況,是從勞動生活中產(chǎn)生的情歌。關于此曲的解題有這樣一段記載:“《采桑度》,一曰《采桑》?!短茣分尽吩唬骸恫缮!芬颉度蕖非?,此聲苑(調(diào))也?!恫缮6取?,梁時作?!端?jīng)》曰:‘河水過屈縣西南為采桑津?!洞呵铩焚夜四辏瑫x里克拜狄于采桑是也?!汉單牡邸稙鯒吩唬骸缮6深^礙黃河,郎今欲渡畏風波?!?②

郭氏一引《唐書·樂志》說明“采桑”與“三洲”的關系(《三洲歌》據(jù)《古今樂錄》記載:“商客數(shù)游巴陵三江口往還,因共作此歌” ③);二引《水經(jīng)》與梁簡文帝《烏棲曲》說明“采?!迸c黃河流域“采桑津”“采桑渡”的關系。仔細推敲,不難發(fā)現(xiàn)郭茂倩所引用的文獻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西曲歌》本是《吳聲歌曲》所在地域以西的曲辭,《吳聲歌曲》產(chǎn)生并流播于建業(yè)一帶,《西曲歌》產(chǎn)生地域當在其西,“出于荊、郢、樊、鄧之間” ④,屬于長江中下游一帶。

既然如此,《采桑度》如何與黃河流域的“采桑津”“采桑渡”扯上關系?如果《采桑度》所指地名與黃河流域的“采桑津”“采桑渡”無關,那么其地名到底居于何處?

一、《采桑度》地名非指“采桑津”“采桑渡”

采桑津,據(jù)《水經(jīng)注》載:“河水又南羊求水入焉,水東出羊求川,西逕北屈縣故城南。其水西流,注于河。河(水)又南為采桑津,僖公八年晉里克敗于采桑是也” ⑤;注引董祐誠曰:“《左氏傳》杜注:‘北屈縣西南有采桑津’”。⑥又《史記·晉世家》曰:“二十五年,晉伐翟,翟以重耳故,亦擊晉于齒桑,晉兵解而去” ⑦;《史記集解》云:“《左傳》作‘采?!弧缘亍?⑧;又《史記索隱》云:“裴氏云《左傳》作‘采?!?。按:今平陽曲南七十里河水有采桑津,是晉境。服虔云翟地,亦頗相近。然字作‘齒?!?,齒桑衛(wèi)地,恐非也”。⑨屈縣,春秋時期晉國屈邑;西漢設北屈縣,屬于河東郡;魏、晉屬平陽郡,在汾水中下游。采桑津位于屈縣西南,是為晉地,非為衛(wèi)地,故《史記》所言“齒桑”就是采桑津。

將《三洲歌》產(chǎn)生地域為“巴陵三江口”,《唐書·樂志》所言《采桑度》與《三洲歌》的關系同《水經(jīng)》《史記》作對比,可以得知:“采桑”所指地名,有二,一為巴陵三江口附近,一為黃河流域汾水屈縣之地?!段髑琛繁臼恰秴锹暩枨芬晕鞯臉犯o,據(jù)王運熙《樂府詩述論·吳聲西曲的產(chǎn)生地域》所考可知《西曲歌》產(chǎn)生地域“北起樊、鄧,東北至壽陽,東抵豫章、潯陽,南至巴陵,西達巴東,而以江陵為中心地帶。” ⑩此當為長江流域,非為黃河流域,因此郭氏題解所引恐非曲目所指之“采?!薄?/p>

郭氏極有可能因《水經(jīng)》對“采桑津”的描述而誤以為《采桑度》之曲與“采桑津”有很大關系,事實上則并非如此。至于梁簡文帝《烏棲曲》所言“采桑渡”既是在黃河之域,那么自然也非《采桑度》所指“采?!绷?。所以《采桑度》地名當處于南方長江流域一帶,很有可能因為此地以“采桑”農(nóng)事為盛,因而名之。

二、《三洲歌》所言“巴陵三江口”

《三洲歌》解題言此曲是因商客經(jīng)常出游往還于巴陵三江口而被創(chuàng)作出來的,既然《采桑度》因《三洲歌》而產(chǎn)生,那么《采桑度》就必然與“巴陵三江口”有關系了。所以我們還要對“巴陵三江口”所在地域做一番考證說明。

巴陵,據(jù)《太平寰宇記》所載:“按《楚地記》云:‘巴陵即瀟湘之淵,在九江之間。二漢因之,吳以為要扼之地,置戍兵以鎮(zhèn)之。建安中,孫權使魯肅、孫皓、時萬或皆屯于此?!秴卿洝吩疲骸畷x分長沙之巴陵等六縣置建昌郡,在巴陵?!职唇裰菁磿x建昌郡也,以陶侃鎮(zhèn)之,后省入長沙。至宋文帝又分其地置巴陵郡。按齊永明二年封子倫為巴陵王,后為廢帝所害。梁武帝又封齊明帝子寶義為巴陵郡王,封齊后以繼三恪……尋至元帝,都荊州,別立巴州領巴陵郡。至隋平陳,廢郡改巴州為岳州。煬帝元年,改為羅州,三年又改為巴陵郡。” ?

根據(jù)《太平寰宇記》引《楚地記》所言,不難發(fā)現(xiàn)巴陵處于瀟湘之淵,居于荊楚之地,兩漢三國時期是吳國重鎮(zhèn)。到了兩晉時期,巴陵縣是建昌郡府所在地,至劉宋時又別立巴陵郡,至梁元帝蕭繹時,別立巴州郡,取代了巴陵郡之名。后經(jīng)隋朝改為岳州郡、羅州郡,復又以巴陵郡名之。《太平寰宇記》又引《江源記》云:“昔羿屠巴陵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因此可以斷定巴陵即今岳陽,乃洞庭湖接長江流域處。

三江口,據(jù)晉郭璞《山海經(jīng)注》所載:“江、湘、沅共會巴陵頭,故號三江口”,此言長江、湘水、沅水三江共匯合于巴陵,其匯合處就被稱為“三江口”。?

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湘水注》載:“湘水又北至巴丘山,入于江。注曰山在湖水右岸。山有巴陵故城,本吳之巴丘邸閣也。晉太康元年,立巴陵縣于此……城跨岡嶺,濱阻三江。巴陵西對長洲,其洲南分湘浦,別屆大江,故曰三江也。三水所會,亦或謂之三江口矣?!??此亦言三水會于巴陵,故而有“三江”“三江口”之名。又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志》曰:“巴陵城對三江口,岷江為西江,澧江為中江,湘江為南江?!??此言巴陵與岷江、澧江、湘江三江的方位關系,雖然與《山海經(jīng)注》以及《水經(jīng)注》所言“三江”不同,但可以更進一步確定“三江口”就是在巴陵(即今岳陽)西南,這里有湘水等匯入洞庭湖,流入長江。又《大明一統(tǒng)志》曰:“(荊江口)在縣北,洞庭水入江處也,亦名西江口,又名三江口。” ?

這條文獻則直接表明“三江口”就是洞庭水與長江的交匯處。巴陵即是岳陽,而三江口即是位于巴陵西南洞庭湖與長江交匯處,因為有湘水等三條河流匯入洞庭,再入長江,故命名“三江”或者“三江口”。

既然《三洲歌》所言“巴陵三江口”是岳陽洞庭湖與長江匯合之地,那么由《三洲歌》產(chǎn)生的《采桑度》所在地也必然離岳陽和洞庭湖不遠,我們可以考察《巴陵縣志》來進一步定位《采桑度》所在地域。此外,《采桑度》曲辭多言“采?!薄梆B(yǎng)蠶”之事,我們亦可以考察之以為佐證。

三、《采桑度》地名實為“采桑湖”

據(jù)《巴陵縣志·輿地志·道里》所載:“大觜港,注曰:‘水涸出官路,南徑采桑湖八十八里’”,?也就是說巴陵大觜港附近有一采桑湖。又《巴陵縣志·輿地志·山水》云:“凡諸湖水皆由洪水港入采桑湖,采桑湖東北納洪水港水,東接幺姑湖,西接方臺湖,西南接牛來湖、萬田湖,南入砰頭湖”,?這更進一步證實位于巴陵西南的洞庭湖湖泊群里有采桑湖存在。至于“桑蠶”之事,檢之《農(nóng)政全書》,有這樣幾條文獻:

1.郭子章《蠶論》曰:木各有所宜土,惟桑亡不宜。桑亡不宜,故蠶無不可事?!夺亠L》之詩曰:“女執(zhí)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則豳可蠶?!秾⒅僮印分娫唬骸盁o折我樹?!?,則鄭可蠶。《車癿》之詩曰:“阪有桑,隰有楊”,則秦可蠶。《氓》之詩曰:“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桑中》之詩曰:“期我乎桑中”;則衛(wèi)可蠶?!痘室印分娫唬骸叭林拗?,其皀其柘”;《桑柔》之詩曰:“菀彼桑柔,其下侯旬”;則周可蠶。《禹貢》兗州:“桑土既蠶,厥篚織文”則魯可蠶。青州:“厥篚皁絲”;《管子》亦曰:“五粟之土,其壓其桑”;則齊可蠶。荊州:“厥篚玄纁”則楚可蠶。孟子告梁惠王曰:“五畝之宅,樹之以?!?《十畝》之詩曰:“十畝之間,桑者閑閑”;則梁可蠶。蠶叢都蜀,衣青衣,教民蠶桑,則蜀可蠶。猶之農(nóng)夫之於五谷,非龍堆狐塞,極寒之區(qū),猶可耕且獲也。今天下蠶事疏闊矣。東南之機,三吳越閩最夥,取給於湖繭。西北之機,潞最工,取給於閬繭。予道湖閬,女桑、姨桑,參差墻下,未嘗不羨二郡女紅之厪,而病四遠之惰也。?

2.王禎曰:桑種甚多,不可徧舉。世所名者,荊與魯也。荊桑多椹,魯桑少椹。葉薄而尖,其邊有瓣者荊桑也;凡枝干條葉堅勁者,皆荊之類也。葉圓厚而多津者,魯桑也;凡枝干條葉豐腴者,皆魯之類也。荊之類,根固而心實,能久遠,宜為樹。魯之類,根不固,心不實,不能久遠,宜為地桑。然荊之條葉不如魯葉之盛茂;當以魯桑條接之,則能久遠,而又盛茂也。魯為地桑,而有厭條之法,傳轉(zhuǎn)無窮,是亦可以久遠也。荊桑所飼蠶,其絲堅韌,中(去聲)紗羅用;《禹貢》稱“厥篚皁絲”(注曰:“皁,山桑也。”此蓋荊之美而尤者也。)魯桑之類,宜飼大蠶;荊桑,宜飼小蠶。?

3.【桑梯】說文曰:“梯,木階也?!狈蛏V烧?,用幾采摘;其桑之高者,須梯剶斫。梯若不長,未免攀附,勞條不還,則鳩腳多亂。皔枝折垂,則乳液旁出。必欲趁手高下,隨意去留,須梯長可也。?

4.【桑鉤】采桑具也。凡桑者,欲得遠揚枝葉,引近就摘,故用鉤木,以代臂指攀援之勞。昔者親蠶,皆用筐鉤采桑。唐上元初,獲定國寶十三,內(nèi)有采桑鉤一。以此知古之采桑,皆用鉤也。然北俗伐桑而少采,南人采桑而少伐。歲歲伐之,則樹脈易衰;久久采之,則枝條多結(jié)。欲南北隨宜,采斫互用,則桑斧桑鉤,各有所施,故兩及之。?

以上四則文獻,前兩則有言“荊桑”以及“養(yǎng)蠶”之事,后兩則言“采?!敝?。“荊?!笔乔G楚之地桑樹之優(yōu)者,即是山桑(皁乃山桑),山桑最宜養(yǎng)蠶,尤利小蠶,經(jīng)其飼養(yǎng)的蠶所吐的絲也最為堅韌。所以在荊楚兩湖地帶多品種優(yōu)良的山桑,宜小蠶,能培堅韌之絲?!吧L荨彼浴疤萑舨婚L,未免攀附,勞條不還,則鳩腳多亂”之事正與《采桑度》“系條采春?!薄芭蕳l上樹表”之事謀和,而“桑鉤”所言用筐鉤采桑正與《采桑度》“采桑不裝鉤”之事謀和,而且南方多用鉤采,北方多用斧伐。又《巴陵縣志·輿地志·物產(chǎn)》云:“洞庭湖多桑苧、英果,有海杏大于拳”。?

在洞庭湖一帶更是盛產(chǎn)桑苧,采桑湖作為洞庭湖湖泊群之一種,自然也是盛產(chǎn)桑苧了。既然采桑湖在洞庭湖交匯長江處,與《采桑度》產(chǎn)生于《三洲歌》之事相吻合;且采桑湖又盛行“采?!薄梆B(yǎng)蠶”之事,與《采桑度》文本所言之事相吻合。那么我們可以推斷《采桑度》所指地名即是采桑湖。

四、總結(jié)

郭氏在《采桑度》題解中所引的《唐書·樂志》與所引的《水經(jīng)》、簡文帝《烏棲曲》存在著自相矛盾的地方:《唐書·樂志》指出《采桑度》出自《三洲歌》,產(chǎn)生并流播于長江流域巴陵之地洞庭湖一帶;而《水經(jīng)》、簡文帝《烏棲曲》所言“采桑津”“采桑渡”是在黃河流域,況采桑津更是處于汾水與黃河流域交界之地;一在南,一在北,一在長江,一在黃河,絕不可能混為一談。進而言之,根據(jù)《巴陵縣志》以及《農(nóng)政全書》的記載,在巴陵西南洞庭湖與長江交匯的地方有一個采桑湖,且此處盛行“采?!薄梆B(yǎng)蠶”的農(nóng)事生活,這是符合題解中所引《唐書·樂志》記載的事實,同時又符合《采桑度》文本中記載的事實。所以《采桑度》地名當指采桑湖。

注釋:

①②③④(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第48卷,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709頁,第709頁,第707頁,第689頁。

⑤⑥?(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中華書局1936年《四部備要》影印本,第91頁,第91頁,第498-499頁。

⑦⑧⑨(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648頁。

⑩王運熙:《樂府詩述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頁。

??(宋)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2297-2299頁。

?(晉)郭璞注,(清)郝懿行箋疏:《山海經(jīng)箋疏》,中華書局1936年《四部備要》影印本,第63頁。

?????(清)姚詩德、鄭桂星修,(清)杜貴墀纂:《光緒巴陵縣志》,岳麓書社2008年版,第48頁,第48頁,第31頁,第47-48,第47頁。

????(明)徐光啟撰《農(nóng)政全書》,中國戲劇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175頁,第186頁,第196頁,第196頁。

作者簡介:

杜自波,男,漢族,四川達州人,文學碩士,任職于四川文理學院,研究方向:魏晉六朝隋唐文學。

猜你喜歡
洞庭湖
洞庭湖上那最后一抹夕陽
洞庭湖監(jiān)測到18.3萬余只越冬水鳥創(chuàng)下同步調(diào)查11年來新高
美麗的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