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吉·原野
【名家下水作文一】
時間的不可逆性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快樂與不快樂都是一天。這一天的日歷被時光之手沒收了,像電影院的售票員永不歸還。因此,無論明日后日多么快樂,都沖消不掉逝去的那一天。
而在所謂的快樂中,有人只樂一會兒,有人只樂一小時,有人樂一天之后惆悵半月。如果把一生的快樂加起來計算,有人只活了十年,有人活了二三十年,有人只活了兩三年。也有完全不快樂的人,郁郁過了一生。
除去值得人們同情并值得幫助的苦之外——這些苦包括疾苦、貧苦、受到不公平待遇——人們常常無端地不快樂或自找麻煩。
快樂都是相似的,而不快樂各有各的不同。人是有思想的動物,大腦一轉,煩惱便產(chǎn)生。許多人的腦子被幾筆賬絆住了,無法理清。如:他有錢我為什么沒錢?她漂亮我為什么不漂亮?這樣的單子可以長長地拉下去,繞地球一圈。他們在毫無意義的比較中丟失了快樂。有人說,快樂是一只小鳥,它愿意落在輕松的枝頭上。腦子一轉,小鳥像踩在滑板上,飛了。還有一種人,忘記了當下已經(jīng)有的健康、地位、財富和安逸,鉆進一線不通的牛角尖,妄想找到新快樂,結果當快樂的理由漸淡,手里只剩下一個煩惱。
最主要的,人們不習慣用計時或計日的方式充填自己的生活。沒有凱迪拉克,就別去揣摩凱迪拉克的快樂,不妨去體味風清月白、胸無宿慮的快樂。追求眾樂而不得,獨樂也不錯。其實快樂的價格并不高,是自己定的追求高。既然“清風朗月不要一錢買”,何不接納它,并享受它?
如果困難當前,苦是一種無奈,但可能大多數(shù)人的煩惱,完全是一種無妄之惱。譬如,在大巴上因為言語不合打起來,在郵局為服務不滿意打起來,這個沖突的單子拉出來也可以繞地球一圈。人說,一個人不能兩次跨入同一條河流。同理,一個人不能同時惱怒與快樂。沾上惱怒就是吃餃子、聽戲、讓人用轎子抬著都消不了氣,成本太高。
怒這種東西是不能招惹的一件事。不光不能招別人惱怒,更不能招自己怒。易怒之人活得很苦啊,時時刀山,處處火海,雖然儀態(tài)凜然、空手奪刀,但活得還是不舒服。
一生無怒的人恐太窩囊。怒應生于大節(jié)大義,一輩子攤不上幾次。如果有一天發(fā)好幾次怒,不可能是為國為民,最好離它遠點。
善于積攢快樂的人,才有快樂人生。
【寫作指津】
這是一篇偏議論的文章。作者開篇即表明觀點:快樂是一生,煩惱也是一生,面對只有一次的人生,我們何不選擇快樂的生活態(tài)度。緊接著,作者闡明觀點:生活中的煩惱我們無法逃避,但樂觀的態(tài)度卻可以選擇擁有,要想保持快樂的心境,就要做到不羨慕別人,不菲薄自己。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對比了煩惱和怒氣給人生帶來的危害,經(jīng)過正反對比,明確了一個生活哲理:善于積攢快樂的人,才會擁有快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