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年
春天
成了習慣了吧,我差不多每年春天都要回到我出生長大的忻州窯礦看看。雖然我的父母早已搬到恒安新區(qū),我們也在其他礦工作??晌铱傆X得那里有一個老朋友在等著我。淺茶一盞,清水一杯。
公交車上遇到一位回礦上辦事的老礦工,老人話多,他說他每個月都要回礦上洗一次澡。我好奇,那么大的恒安新區(qū)沒有澡堂嗎?一把年紀了跑那么遠?大爺說,有是有,可不能痛痛快快舒舒服服地泡澡。礦上的澡票便宜,最主要的是想回來看看工作了一輩子的地方。人老了沒出息,總想起年輕那時候的事。職工澡堂的水好呀,熱乎乎的,能把多少年的老寒腿泡暖和了。洗完澡理個發(fā),再到職工大食堂買上5塊錢的饅頭。五礦(忻州窯礦的簡稱)大食堂的饅頭好吃,人人都這么說。老人笑得像個孩子。
記得那時一個饅頭5分錢2兩糧票,我們家只有父親一個人當工人,細糧供應(yīng)緊張,饅頭并不能經(jīng)常吃到,只偶爾吃一次。母親起得晚了,來不及做早飯,便給哥哥1角錢4兩糧票,讓帶著我買饅頭吃。哥哥有拿錢花錢的權(quán)利,他買上饅頭在教室的爐子上烤得焦黃,下課跑著送給我。饅頭熱得燙手,我左手倒右手地拿著。
這時我真想吃一個食堂的大饅頭,什么菜也不用配,白嘴吃。一點雜味也沒有,嘴里只有麥子面純正的香氣。
下雨了,小雨。路過職工之家,1980年時,很多工人在這里上夜校,補習文化課,考工大考電大。爬五九路坡時,對面過來一個人,撐著一把藍傘,他看著我說,回來了。我說回來了。其實我并不認識他。
夏天
我和愛人開車順著云岡溝回到工作過的四臺礦。四臺因為附近的烽火臺得名,據(jù)說遼金時期那里曾是屯兵布陣的重地。我第一次去四臺礦,是參加那里的招工考試。父親特意請了假回來,告訴我要招工的好消息。我趕緊把書本拿出來翻看,因為要考化學,我嘴里念念有詞地背著元素周期表。父親很重視這次招工,礦上流傳要招的是長期工。一個女孩子如果能握著一個鐵飯碗,那可是一輩子的大事。
從忻礦到四臺大概有20多公里,當年沒有直通的公交車,去四臺有一種私人的小面包車,面包車有個有趣的名字叫招手站,意思是只要在路邊一招手車就停下來。那會兒礦上還沒有出租車,招手站就是最早的出租車。招手站的車費是多少我不清楚,應(yīng)該不便宜,我父親從來沒有帶著我坐過。
考試那天我坐的是父親的專車,我家那輛自行車。父親在前面用力蹬著車子,我側(cè)身子斜坐在后面。天黑著,我看著遠處,想著將要去的那個煤礦不知是什么樣兒的。
愛人說,他那會兒嫌倒公交車麻煩,他們一群剛參加工作的新工人也是天天騎自行車跑家。下了夜班幾個人相跟著,路上黑漆漆的。車子經(jīng)過時,有時會從路邊的草叢中跳出驚醒的兔子、石雞。
恒安新區(qū)建成后,現(xiàn)在礦上的家屬少了很多。我圍著18號樓走了走,樓上有一個窗口曾經(jīng)是我們的家。我結(jié)婚時分到最后一批福利房,房子結(jié)構(gòu)好,公家還給鋪了地磚,廚房廁所鑲了白瓷磚。用我婆婆的話說,裝修得像金鑾殿一樣。家里的陽臺很大,可以擺一張10個人吃飯的大圓桌。桌子是折疊的,不用的時候一摁下邊的小機關(guān)收起來貼墻角立著。可我懶,從來也不收起來。我在上面擺著洗干凈的盤子和碗,做飯的時候,順手就可以拿一個。擺盤子也方便,從灶臺到桌子,一伸手就可以上菜。
我在那所房子里經(jīng)營著我的生活我的心情,有苦有甜,有歡樂也有痛苦。愛人把工資交給我,我拿著錢買米買面,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我們住在6樓,沒有體會到人們所說的冬天冷夏天熱的煩惱。冬天愛人帶孩子爬到樓頂放煙花炮仗,夏天夜里帶著西瓜在上面乘涼。我還在樓頂上面洗過地毯,紅艷艷的地毯掛在樓頂上,亮得像是一段落在煤鄉(xiāng)的霞。愛人在單位一抬眼就能看到這點紅,我想他的心是溫暖的。
過年時,我們把一對紅燈籠挑在陽臺上,紅紅的燈光照亮了一個個下晚班回家的人。
秋天
我沿著二廣高速來到朋友工作的地方——麻家梁礦。路邊的葉子紅了,紅了的還有我的心情。麻家梁礦是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千萬噸級礦井之一,礦井設(shè)計年生產(chǎn)能力為1200萬噸,同時配套建設(shè)選煤廠、矸石發(fā)電廠、建材廠、鐵路專用線,形成以循環(huán)經(jīng)濟為核心的新型工業(yè)園區(qū)。
我站在麻家梁礦廣場前欣賞著美景,迂回曲折的休息長廊,風格不同的涼亭,高低起伏的人工草坪,花壇里盛開著五顏六色的菊花,光控的智能音樂噴泉閃爍著迷人的光芒。如果沒有身后高高的井架儲煤倉,很多人都誤以為這是一個大型公園。學習新建煤礦的先進管理方式,麻家梁礦沒有像以往那樣配建龐大復雜的家屬生活區(qū)。除了必備的生產(chǎn)單位,只有公寓食堂、超市、社區(qū)醫(yī)院幾個服務(wù)機構(gòu)。工人們統(tǒng)一住公寓樓,公寓樓里有專門服務(wù)員整理房間打掃衛(wèi)生。礦上安排有接送工人的班車,早晚各一趟,走高速要一個多小時就能回城。
朋友帶著我參觀職工公寓、健身房、圖書館、籃球場,還有他工作的選煤廠。他在那里已經(jīng)工作了8年。朋友說晚上要在礦上最大的飯店請我吃飯,我還好奇是啥樣高級的飯店。等我趕去時,不由濕了眼睛。那是一間鐵皮屋,簡陋的屋子里一張桌子坐滿了他的工友,他們倒?jié)M酒歡迎我來礦上采風。這些年輕人把青春獻給了這片土地,而把遠離親人的孤獨寂寞埋藏在心里。
冬天
穿著厚厚的棉衣出門時,我祈禱自己今天好運氣,公交沒有晚點,路上也沒有堵車。我要準時趕到廠里,在7時30分前站在考勤機前刷臉,然后開始一天的工作。
在外面參加一些活動時,時常會被人問起工作單位。我說,印刷廠,業(yè)余寫作。他們吃驚地問,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還有這么個單位?在哪兒?我怎么不知道?我笑一笑,告訴他們,你們每天看的日報就是出自我們之手。這么一解釋他們便清楚了。原來天天見呀,只是平時沒有注意到。其實這世上有很多這樣的工作崗位,微不足道,卻服務(wù)著千千萬萬的人。
要這樣抖報紙,要把風灌進去,師傅說。錯了,錯了,你光核對日期不行。裝訂時不能看日期,要看期號,期號對上才行。不對,不對,刷膠的時候要這樣拿刷子,平著刷,膠不能涂得太厚了,厚了干不透,會有膠疤,影響成品美觀……
師傅再有一年半就要退休了,她說,退休前一定要教會我裝訂的活兒。我笑著說要是我怎么也學不會咋辦?要不你就遲退2年吧。她笑罵我,一年半的時間就是頭豬也學會了。
師傅在廠里已經(jīng)工作30年了,她幾乎在所有的車間都干過,啥活兒也難不住她。我羨慕她有這么豐富的工作經(jīng)驗。我說,師傅,回頭我寫寫你哇。師傅不好意思地笑了。師傅讓我感動的是她身上那種普通人的情懷,以及努力認真地做好一份平凡工作的責任心。
選自《山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