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鵬 韓松原 王愛勤 肖冬 何龍飛
摘 要:綜述廣西甘薯在新品種培育和引進、技術發(fā)展、良種推廣、蟲害防治、產業(yè)開發(f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來甘薯產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廣西;品種;甘薯;產業(yè)發(fā)展
中國甘薯年產量大約為1億t,約占世界甘薯總產量的 80%[1],甘薯在我國糧食作物中產量位居第四,僅低于水稻、小麥和玉米。甘薯含有脫氫表雄酮、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2-3]。甘薯形狀一般分為紡錘形、圓筒形、球形和塊形四種,薯皮為白、黃、紅等顏色居多,肉色多為桔、黃、紫、白[4]。廣西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比較溫暖,緯度低,日照較長。根據(jù)2016 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5],西南地區(qū)和華東地區(qū)是我國甘薯的主要產地,全國一半以上的甘薯來自這2個地區(qū),廣西地區(qū)甘薯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24%,是國內重要的甘薯種植區(qū)。甘薯是廣西第三大糧食作物,2018年廣西全區(qū)甘薯鮮薯總產量約為250萬t,按照平均價格2 000元/t計算,鮮薯總產值約為50億元。
1 廣西甘薯品種分類
食用型和淀粉型是廣西甘薯主要的種植類型。食用型甘薯一般具有良好的肉色和口感,肉色以桔紅、桔黃、蛋黃、深紫、紫等居多,口感有香、甜、糯、軟或栗子口味。淀粉型甘薯最大的特點就是淀粉含量高,因此常被用來加工成粉絲、粉條、粉皮、薯片、薯條。廣西食用型甘薯目前主要集中在桂北地區(q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桂林、河池兩個地區(qū),但是由于氣候和地理位置的差異性,兩個地區(qū)種植的品種又有所不同。實地調查顯示,桂林地區(qū)種植的食用型品種有桂薯1號、桂經薯8號、檳榔薯;河池地區(qū)種植的食用型甘薯品種主要是桂粉2號、桂粉3號、檳榔薯、一點紅。廣西淀粉型甘薯種植面積僅次于食用型的規(guī)模,約占廣西總種植面積30%,主要在玉林、貴港、北海、防城港和欽州等桂南地區(qū)種植。玉林地區(qū)目前種植的淀粉型甘薯有普薯32、紫羅蘭、桂薯10號,貴港地區(qū)種植的是桂紫薇薯1號、桂薯10號,北海、防城港和欽州主要是普薯32、姑娘薯、廣薯87。甘薯莖葉中具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可食性纖維,莖尖富含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6]。菜用型甘薯品種的莖葉柔嫩、翠綠、口感好、再生能力強[7]。廣西一直十分重視甘薯莖葉的營養(yǎng)研究、市場開發(fā),與此同時也積極展開優(yōu)良甘菜用甘薯品種篩選和培育。2006年廣西進行了國家葉菜型甘薯良種試驗,試驗對7個甘薯品種的莖葉進行品質和產量綜合鑒定。試驗篩選出福薯10號、莆薯53和廣薯菜2號等優(yōu)良且適合廣西規(guī)?;N植的菜用型品種[8],促進廣西甘薯生產的品種結構調整,為廣西菜用型甘薯的推廣和應用奠定基礎。
藥用甘薯以紫色甘薯最為典型,紫色甘薯富含碘、硒[9-10]、花青素。自2003年起,廣西已經開始了本土紫色甘薯的選育,通過將國外優(yōu)質紫色甘薯品種與國內本土品種(川山紫、濟薯18)進行雜交,這次試驗最終獲得了8個新的表現(xiàn)較好的甘薯品種。隨后為了篩選出綜合表現(xiàn)最好、最適合廣西的紫色甘薯品種,又進一步對這8個甘薯品種的產量、花青素等特性進行比較,以寧紫薯1號作為對照。結果顯示,桂07-160的產量最高,營養(yǎng)價值也高,適應性好,綜合表現(xiàn)最優(yōu),桂06-123花青素含量最高,是對照組寧紫薯1號的2倍以上[11]。這之后,廣西農科院繼續(xù)培育、篩選,不斷探索新的、更好的紫色甘薯品種。最終成功培育出桂紫薇薯1號,桂紫薇薯1號是廣西第一個通過國家甘薯品種鑒定的紫色甘薯品種[12],該品種鮮薯、干薯產量都較高,食味可口,外形美觀,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市場前景良好。
2 廣西甘薯品種培育技術特點
2.1 良種配良法
甘薯幼苗的品質對產量有著直接影響,繁育出健康強壯的優(yōu)良種苗,是提高甘薯產量的關鍵?,F(xiàn)在普遍使用的培育方法是利用火炕、溫床、塑料薄膜覆蓋等多種措施在幼苗階段進行加溫控溫,促進幼苗發(fā)育和生長[13]。根據(jù)劉志強[14]的研究結果顯示,加溫式雙層薄膜覆蓋育苗要比單膜覆蓋早出苗4天左右,幼苗數(shù)量也更多,薯苗更加強壯整齊。王世強[15]認為,只是利用塑料薄膜覆蓋育苗,依靠塑料薄膜的保溫、升溫來培育薯苗,雖然這種方式繁育出來的薯苗粗壯,更容易成活,但因為是冷床育苗,不能像火炕那樣升溫迅速,溫度也難以控制,出苗慢且出苗率較低??苄癯琜16]在楊凌對4種甘薯育苗技術對比中發(fā)現(xiàn),薄膜覆蓋育苗比火炕育苗更加經濟環(huán)保;比傳統(tǒng)露底育苗出苗快,幼苗強壯,出苗時間也能提前15天左右;與釀熱式育苗相比,病蟲害情況更少。
近年來,組織培養(yǎng)結合莖尖培育脫毒苗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該方法利用甘薯莖尖易分裂且少毒的特性,通過培養(yǎng)基快速培養(yǎng)出大量具有母體優(yōu)良性狀的幼苗。脫毒甘薯幼苗莖葉生長迅速、生長快、產量高[17]。在培育新品種方面,廣西近年來通過不斷引進外來品種甘薯進行雜交組合,獲得新的甘薯品種,再對這些新品種生長發(fā)育狀況和抗性能力進行測量和觀察,最后結合產量、食味和營養(yǎng)價值進行分析,以此篩選出適合廣西環(huán)境、產量高、滿足不同功能需求的甘薯新品種。經過長期的科研工作,如今廣西成功獲得不少如高淀粉甘薯新品種桂粉3號、食用型品種桂薯10號、食用型紫色甘薯桂紫薇薯1號和桂經薯8號等適合當?shù)氐膬?yōu)良甘薯品種。桂粉3號是廣西農科院玉米研究所雜交選育出的高淀粉甘薯品種[18],該品種通過國家甘薯品種鑒定委員會鑒定,該品種具有高淀粉、抗病強等優(yōu)良特點,并且鮮薯、干薯產量都較高,適宜在廣西的土壤和氣候環(huán)境下種植,是南方薯區(qū)優(yōu)秀的淀粉加工型品種。桂經薯8號產量高且穩(wěn)定,適宜廣西本土種植,品種口感良好,適合食用和進行加工。桂經薯8號以廣薯87母本,以桂薯2號作為對照,通過放任授粉和逆境篩選的方法得到的紫心甘薯品種[19],試驗在廣西的7個試點進行,最終在2016年通過廣西農作物品種委員會審定。
2.2 品種引進與示范
圍繞優(yōu)質、高產、抗病的育種目標,結合廣西種質資源普查工作,廣西薯類創(chuàng)新團隊在前人的工作基礎上,在全區(qū)開展示范基地建設,為周邊地區(qū)農民和企業(yè)提供技術支持和培訓,2018年在全區(qū)主要甘薯產區(qū)防城港、都安、賀州、平南、灌陽、融水、明陽建立示范基地,核心示范區(qū)面積320畝,主要開展新品種試驗與示范,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甘薯技術交流和推廣平臺。吳翠榮等[20]在國家甘薯品種區(qū)域試驗廣西試點中,通過對9個甘薯新品種產量與品質進行對比,篩選出了廣薯205、龍薯14適合廣西種植的高淀粉型品種。黎敦涌等[21]對13個甘薯新品種綜合表現(xiàn)進行比較分析,獲得8個在鮮薯產量上高于對照且適合在河池地區(qū)種植的甘薯品種?;痄h等[22]通過對比篩選南方區(qū)域10個甘薯新品種的生長發(fā)育、產量、病害、食味等性狀,最終結果表明,桂薯11-196、廣薯124抗性好、淀粉高、產量高,是適合廣西規(guī)模化種植的淀粉型甘薯新品種,普薯32號、福薯604以及龍薯31號綜合表現(xiàn)較好,是適合在廣西推廣種植的兼用型甘薯的品種。龐正武[23]通過對濟薯25與濟薯26進行雜交試驗,以廣薯87做為對照品種,對比產量、品質、食味等特性,發(fā)現(xiàn)濟薯25和濟薯26的生長、產量、營養(yǎng)價值等性狀都比廣薯87更具優(yōu)勢。試驗結果顯示,濟薯25淀粉含量高更適合作為淀粉加工型品種進行推廣種植,濟薯26適合作為食用型在廣西推廣?;痄h等[24]通過對10個特用型甘薯品種進行綜合性狀評價,結果表明,龍薯6號是適合廣西的高花青素型甘薯,渝紫7號、福薯404、桂薯131、廣薯161是值得在廣西推廣的食用型紫薯。2019年,廣西薯類團隊共收集區(qū)內資源37份,引進區(qū)外資源17份,國外資源1份,鑒定資源170份。何文[25]等首次將DTOPSIS法應用于甘薯品種綜合性狀評價中,將甘薯莖粗、蔓長、地上部分鮮重、平均薯鮮重等共11個性狀指標列入評價中。最終從11個食用型甘薯品種中篩選出鮮6、鮮10、鮮11 這3個優(yōu)良的食用型甘薯品種,這3個品種植株發(fā)育良好、鮮薯和干薯產量較高、食味評分優(yōu)良,最終依據(jù)DTOPSIS 法得到的排名和甘薯品種產量排名相吻合,體現(xiàn)出了DTOPSIS法的實用性,值得進一步推廣。為篩選出適合廣西種植的優(yōu)良食用型甘薯品種,我們在廣西大學農學院實驗地對13個甘薯品種的可溶性糖、淀粉、干物率進行檢測,并對其食味評分[26],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設 3 個重復。
由附表可知,濟薯25淀粉含量最高,具有26.4%的淀粉含量,同時具有35.47%第一的干物率,這表明該品種的甘薯水分少,淀粉含量高,適合加工成甘薯粉絲、甘薯全粉和其他淀粉深加工。在可溶性糖含量方面,龍薯9、民樂黃分別高達7.13%和7.33%,遠遠大于其他種類的甘薯品種,并且兩個品種都具有較高的干物率,說明其富含水分,吃起來香甜爽口,特別適宜鮮食或加工成果汁果酒。根據(jù)附表可知,在食味評分表現(xiàn)上,一點紅以86.67的評分位列第一,濟薯26、桂經薯8號、118分別為2、3、4位,以上4種甘薯在食味評分上分值較高,是適合推廣種植的特用型食用甘薯品種。桂粉3號、桂經薯11號、廣薯87、容山薯、97-16在4個方面表現(xiàn)上比較中庸,但實際推廣種植仍需根據(jù)本地情況,考慮抗病性、薯型、產量等因素再決定。桂菜薯作為一種菜用型的推廣品種,導致其淀粉含量、干物率、食味評分較低。
2.3 肥料的合理應用
土壤和肥料作為影響甘薯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因素,它們對甘薯產量和品質的影響不言而喻,但是在實際當中廣西仍然存在不少地區(qū),在甘薯的土壤和肥料問題上并不重視,少肥、過量施肥和過量種植的現(xiàn)象依舊存在,這就直接影響甘薯產量和品質。熊軍等[27]對桂經薯8號、桂經薯9號和越南紫薯3個紫甘薯用情況進行試驗分析,研究不同紫甘薯品種在不同土壤條件下對外源硒肥的吸收利用的特點。結果顯示,桂經薯8號對硒肥利用率較高,所以桂經薯8號是適合在富硒砂壤土地區(qū)推廣種植的紫甘薯品種。陳碧梅[28]為了研究蝦肽有機肥對食用型甘薯品質和產量的影響情況,以5個廣西當?shù)赝茝V品種作為試驗對象。試驗結果表明,不施蝦肽有機肥的甘薯鮮薯產量明顯下降,對甘薯干物率影響較小,這說明施用蝦肽有機肥能夠提高甘薯的水分含量,水分的增加能夠使食用型甘薯口感爽脆,食味更佳。
2.4 甘薯病蟲害防治
廣西甘薯中的病毒以RNA病毒為主,其中甘薯羽狀斑駁病毒、甘薯G病毒、甘薯褪綠矮化病毒這3種對甘薯威脅最大[29]。2018年廣西薯類研究團隊通過PCR技術對甘薯幼苗苗地和田間的植株進行曲葉病毒(SPLCV)感染情況調查,發(fā)現(xiàn)在湛江的濟薯26、明陽基地的桂薯10號等多個基地發(fā)現(xiàn)幼苗感染甘薯曲葉病毒。甘薯小象甲是對甘薯影響最大的昆蟲,小象甲通常隱藏在甘薯薯塊中和莖、葉中,在田間的土縫處過冬。甘薯小象甲會咬食薯塊,不僅會在甘薯內挖洞潛藏,還在薯塊內產卵及排泄,成蟲和幼蟲的肆虐將影響甘薯外觀和散出臭味,導致甘薯喪失經濟價值[30-31]。為此,廣西薯類研究團隊2018年在河池、合浦、玉林建立甘薯小象甲觀測點3個,利用性誘劑來捕捉小象甲雄蟲,試圖找出其發(fā)生規(guī)律。從調查結果來看,河池點小象甲發(fā)生時間集中在6—10月之間,合浦點6月份小象甲發(fā)生最嚴重。甘薯的真菌性病害會威脅甘薯的生長發(fā)肓的整個過程,嚴重的會出現(xiàn)減產,直接影響農戶的收益[32]。劉奕君[33]從廣西玉林、南寧等市采集出現(xiàn)不同癥狀的病薯塊,通過對病原菌的形態(tài)特征觀察、柯赫氏法則驗證及rDNA-ITS基因的序列分析,得出甘薯軟腐病的病原菌為匍枝根霉,甘薯根腐病的病原菌為尖孢鐮刀菌,甘薯干腐病的病原菌為間座殼菌。
3 廣西甘薯產業(yè)鏈
3.1 初級加工
甘薯的初級加工,最常見的就是加工成粉條、粉絲、粉皮[34]。除此之外,甘薯還可加工為罐頭、飲料、薯片等食品。甘薯的初加工成本小,市場前景好,加工技術較為簡單,很適合個體商戶和鄉(xiāng)鎮(zhèn)私企經營。廣西甘薯的初加工工廠區(qū)集中在桂林和河池。桂林擁有許多規(guī)模不大的甘薯粉絲加工作坊,這些作坊多數(shù)是私企經營,粉絲年總產量達5萬~15萬t,河池粉絲加工企業(yè)有都安紅河淀粉有限公司、大化縣天然粉絲廠[23]。廣西擁有幾十家比較大型的薯干食品加工工廠,主要生產薯脯、薯片等零食,薯干年產量大約40 t,需要用到鮮薯約為200 t,這只占廣西鮮薯產量很少的一部分,由此可見,廣西甘薯加工生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特別是在甘薯深加工產品方面,廣西甘薯市場潛力巨大,目前的問題是缺乏擁有高新技術的深加工龍頭企業(yè),僅僅是一些分散、小規(guī)模、加工程度不深的小型企業(yè)無法充分挖掘甘薯經濟價值,這就導致了廣西甘薯加工產品單一和加工比例小等問題。
3.2 深加工
甘薯能深加工產品主要有酒精、味精、檸檬酸、酶制劑、果糖、變性淀粉等[35],目前我國在甘薯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及深層次產品研發(fā)生產方面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形成企業(yè)化、系統(tǒng)化、規(guī)模化生產的只有酒精制取。廣西甘薯的深加工產業(yè)起步較晚,廣西幾乎沒有能夠生產甘薯深加工產品的企業(yè)和機構,這嚴重制約廣西甘薯產業(yè)的發(fā)展。可喜的是在出臺的國家甘薯產業(yè)技術體系政策的號召后,廣西甘薯深加工產業(yè)研究進步明顯。楚文靖[36]利用廣西紫甘薯生產發(fā)酵型紫甘薯酒,并對紫甘薯發(fā)酵酒的生產工藝、抗氧化活性進行研究,拓寬了甘薯深加工產品種類,為廣西甘薯深加工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促進廣西紫甘薯市場的開發(fā)利用。
4 總結和展望
廣西自身擁有良好的甘薯資源和消費市場條件,甘薯產業(yè)化發(fā)展對推進廣西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目前,雖然廣西在甘薯優(yōu)良品種的研發(fā)和品種推廣方面成績斐然,但是由于廣西的甘薯種植模式主要是農戶小規(guī)模種植,優(yōu)質的甘薯種苗只能小范圍推廣種植,優(yōu)質種薯無法滿足廣大基層人民的需求。同時,種薯種苗來源極為復雜,有本土種、自留種、外來品種,并且這些品種質量不一、優(yōu)劣各異[37-38]。廣西依然存在相當多的地區(qū)沒有種上適合當?shù)氐母适砥贩N,應為各地區(qū)引進、培育和推廣產量高、品質好的甘薯品種,加快適宜鮮食、菜用、加工或者飼用等專用型新品種的開發(fā)[39]。
除了要針對以上現(xiàn)有問題進行改善,也要積極應對國際甘薯市場可能出現(xiàn)的新形勢、新問題。在國外的一些國家,甘薯被認為是可以替代燃料乙醇汽油的最佳能源作物[40-41],甘薯已經發(fā)展成它們的重要能源作物,但在我國目前只有極個別企業(yè)利用甘薯生產燃料乙醇,廣西應加大甘薯深加工產業(yè)開發(fā),努力提高甘薯資源利用水平。甘薯栽培方式多種多樣,無論是盆栽還是水培都可以觀賞且養(yǎng)護簡單,甘薯生長發(fā)育迅速,在幾天之內就能覆蓋很大的一塊地表,能快速形成不錯的觀賞效果且管理方便,觀賞甘薯作為一種綠植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轉基因技術是一種現(xiàn)代分子技術與常規(guī)育種相結合的育種方法,它能明顯加快甘薯的育種過程,在更短的時間內培育優(yōu)良的甘薯品種,可以說轉基因技術是未來甘薯品種改良的必然趨勢[42]。一些通過常規(guī)育種方法難以克服的抗病蟲甘薯品種的選育難題,采用轉基因技術能夠準確將抗病蟲基因導入本土優(yōu)良種內,這是培育抗病蟲甘薯品種最快、最有效的方式[43]。在優(yōu)良品種培育方面,轉基因技術在培育高淀粉、高花青素提高甘薯營養(yǎng)價值方面對比傳統(tǒng)方法優(yōu)勢明顯?!?/p>
參考文獻
[1]雷鳴,盧曉黎,毛莉娟.我國甘薯食品開發(fā)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糧油加工與食品機械,2001(11):12-14.
[2]盧新建,呂美琴.甘薯莖葉菜用及栽培技術[J].雜糧作物,2000(4):44-45.
[3]周鄭坤,鄭元林.甘薯營養(yǎng)價值與保健功能的再認識[J].江蘇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4(4):16-19、87.
[4]米谷,薛文通,陳明海.我國甘薯的分布、特點與資源利用[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8(6):324-326.
[5]陸建珍,汪翔,秦建軍.我國甘薯種植業(yè)發(fā)展狀況調查報告(2017年)——基于國家甘薯產業(yè)技術體系產業(yè)經濟固定觀察點數(shù)據(jù)的分析[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8,46(23):393-398.
[6]黃詠梅,盧森權,李彥青.甘薯的開發(fā)利用及發(fā)展前景[J].廣西農業(yè)科學,2008(5):696-699.
[7]胡立明,高蔭榆,陳才水.甘薯葉研究進展[J].鄭州工程學院學報,2002(1):79-84.
[8]李彥青,盧森權,黃詠梅.2006年葉菜型甘薯新品種國家區(qū)試廣西試點的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25):7819-7820.
[9]王洪云,孫健,鈕福祥.甘薯的功能成分及其藥用價值[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3,19(12):59-62.
[10]楊海東,郭彥東,賀山峰.甘薯營養(yǎng)成分和藥用價值分析[J].河南農業(yè),2011(2):49-59.
[11]黃詠梅,盧森權,李彥青.廣西紫色甘薯品種比較試驗[J].廣西農業(yè)科學,2009,40(7):827-831.
[12]黃詠梅,李彥青,吳翠榮.食用型紫色甘薯桂紫薇薯1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種子,2017,36(4):102-104.
[13]李傳寶.甘薯良種繁育方法[J].種子科技,2004(5):49-50.
[14]劉志強,苗任重,任秀榮.黃淮夏大豆生產初探[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9(12):190-191.
[15]王世強.甘薯育苗技術[J].科學種養(yǎng),2009(5):15.
[16]寇旭超.甘薯育苗技術與推廣模式研究[D].2015.
[17]陳國宗.脫毒甘薯推廣成效及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6(21):110-111.
[18]李慧峰,陳天淵,黃詠梅.高淀粉甘薯新品種桂粉3號的選育及其栽培技術[J].種子,2016,35(6):99-100.
[19]唐秀樺,韋民政,閆海鋒.紫心甘薯新品種桂經薯8號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種子,2019,38(6):127-130、160.
[20]吳翠榮,陳天淵,黃詠梅.2010~2011年國家甘薯品種區(qū)試廣西試點報告[J].南方農業(yè)學報,2014,45(1):33-37.
[21]黎敦涌,韋貴劍,黃柄壬.廣西河池甘薯新品種栽培比較試驗初報[J].南方園藝,2016,27(3):10-11、19.
[22]滑金鋒,陳天淵,黃詠梅.2014-2015國家甘薯品種南方區(qū)域試驗廣西試點報告[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6,29(4):758-764.
[23]龐正武.廣西甘薯產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引種試驗[D].南寧:廣西大學,2019.
[24]滑金鋒,陳天淵,黃詠梅.2014—2015國家特用型甘薯品種南方區(qū)域試驗廣西試點報告[J].南方農業(yè)學報,2017,48(3):422-427.
[25]何文.DTOPSIS法在甘薯品系綜合評價中的應用研究[C].中國熱帶作物學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9年全國熱帶作物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熱帶作物學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熱帶作物學會,2019:97-102.
[26]盧森權,譚仕彥,李彥青.國家甘薯品種試驗初報[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29):9179-9186.
[27]熊軍,李韋柳,潘文興.不同土壤條件下外源施硒對紫甘薯硒含量及其產量的影響[J].南方農業(yè)學報,2019,50(6):1211-1218.
[28]陳碧梅.不同有機肥料對紫甘薯產量及品質的影響[J].園藝與種苗,2019(5):34-35、45.
[29]黃利利.為害廣西甘薯的病毒種類檢測[C].中國植物病理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2015:303.
[30]陳海燕,秦雙,林珠鳳.幾種藥劑防治甘薯小象甲田間效果評價[J].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2020(4):136-142.
[31]雷劍,王連軍,蘇文瑾.甘薯小象甲防治研究進展[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8,57(24):9-12.
[32]徐建明,欒鎮(zhèn).甘薯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技術[J].江西農業(yè),2018(16):43.
[33]劉奕君,吳明瓊,廖詠梅.廣西3種甘薯薯塊真菌性病害的病原鑒定[J].廣西植保,2017(3):5-9.
[34]馬代夫,李強,曹清河.中國甘薯產業(yè)及產業(yè)技術的發(fā)展與展望[J].江蘇農業(yè)學報,2012,28(5):969-973.
[35]楚文靖.紫甘薯酒的加工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08.
[36]盧曉黎.紅薯加工產品種類及其分析[J].農產品加工,2009(12):13-15.
[37]李愛賢,劉慶昌,王慶美.我國甘薯育種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9(1):38-42.
[38]時祖勝,蔣生發(fā),蔣謙.廣西灌陽縣甘薯產業(yè)發(fā)展趨勢與對策建議[J].農業(yè)與技術,2017,37(15):142-143.
[39]徐夢瑤,趙祥穎,張立鶴.甘薯的營養(yǎng)價值及保健作用[J].中國果菜,2017,37(5):17-21、47.
[40]王小欣,盧柳吉,周曉舟.廣西甘薯生產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建議[J].南方農業(yè),2016,10(10):39-42.
[41]蘭嵐,周嬋媛,唐樂.甘薯營養(yǎng)價值及綜合開發(fā)利用[J].現(xiàn)代化農業(yè),2016(12):27-30.
[42]李愛賢,劉慶昌,王慶美.我國甘薯育種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9(1):38-42.
[43]何虎翼.廣西紅薯主要育成品種農藝性狀遺傳多樣性分析[J].西南農業(yè)學報,2016,29(1):26-32.
Research Status of Sweet Potato Varieties in Guangxi
CAI Zhi-peng1,HAN Song-yuan1,WANG Ai-qin1,2,XIAO Dong1,2,HE Long-fei1,2
(1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Crop Cultivation and Tillage,Guangx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Nanning 530004,China)
Abstract:The paper reviewed research progress in new varieties breeding and introduction,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improved varieties,pest control,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sweet potato in Guangxi,prospect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weet potato industry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sweet potato in Guangxi.
Keywords:Guangxi;variety;sweet potato;industry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