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麟 吳芳
摘? 要:圖書館員的專業(yè)能力不僅影響本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對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設立的“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獎”進行介紹,旨在為我國圖書館員專業(yè)能力的提升提供借鑒。通過文獻調查法、網(wǎng)絡調查法、案例分析法,對129份獲獎館員的提名書進行解讀,著重分析其服務內容,總結出對我國圖書館員提升專業(yè)能力的啟示包括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以用戶為中心、發(fā)揮合作優(yōu)勢。
關鍵詞: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獎? 圖書館員? 專業(yè)能力? 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
中圖分類號:G259.712?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21)05(b)-0225-06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I Love My Librarian Award by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NIU Lin? WU Fang*
(Library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Hunan Province, 421001? China)
Abstract: The strength of the librarian's professional ability not on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 Love My Librarian Award established by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iming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librarians in our country.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network investigation and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interprets 129 nominations of award-winning librarians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ir service contents. Enlightenment on improve professional ability for librarians in our country: improv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innovation, user-centered, playing the advantages of cooperation.
Key Words: I Love My Librarian Award; Librarian; Professional ability;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信息時代,圖書館員專業(yè)能力不僅影響本館事業(yè)的發(fā)展,而且對縮短數(shù)字鴻溝、促進信息均等化具有重要作用。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2009年通過的“丹佛決議”界定了現(xiàn)代圖書館員需具備的專業(yè)能力,我國第一部圖書館專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也規(guī)定了圖書館工作人員應當具備相應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的“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獎”(I Love My Librarian award)以影響范圍廣聞名,通過獎項形式肯定了館員的專業(yè)能力,獲獎館員的服務內容也值得我國圖書館員學習借鑒。
筆者通過文獻檢索發(fā)現(xiàn),國外關于“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獎”的研究成果,少數(shù)為單個獲獎館員服務內容的分析,絕大多數(shù)是對該獎項的新聞報道。國內對于該獎項的理論研究幾乎沒有,而在實踐探索方面,2012年中國圖書館學會設立的“中國圖書館榜樣人物”與“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獎”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只開展5年就停辦了。近年來,讀者更為重視圖書館服務的質量,這無疑要求圖書館員具備更高的專業(yè)能力。本文擬從獎項申請和獲獎情況兩方面對“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獎”進行論述,著重分析獲獎館員的服務內容,以得出對我國圖書館員專業(yè)能力提升的有益啟示。
1? “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獎”概況
“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獎”是于2008年開始設立,旨在宣傳圖書館和圖書館員的價值,闡述影響圖書館發(fā)展的關鍵要素,以使美國大眾了解當今圖書館發(fā)生的事情,希望他們能夠支持圖書館并為之做貢獻。該獎項是由紐約卡內基公司、紐約公共圖書館、《紐約時報》和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合作設立,目前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已建立專門網(wǎng)站進行宣傳報道[1]。
1.1 獎項申報
1.1.1 申報范圍
全美范圍內各種類型、各種規(guī)模的圖書館員都可以申報“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獎”,但不能自己申報,必須由他人提名。
1.1.2 參選資格
被提名者的參選資格在學歷和工作領域方面有嚴格的要求:在學歷上,每位圖書館員都必須獲得由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認可的圖書館和信息研究領域的碩士學位,或是經(jīng)國家教師教育鑒定委員會認可的教育單位授予的學校圖書館信息專業(yè)碩士學位;在工作領域上,被提名者必須目前在美國的公共圖書館工作,或是在經(jīng)過認證的兩年制或四年制學院或大學的圖書館工作,或是在經(jīng)過認證的K-12學校工作。
1.1.3 提名書
在申報材料上,提名者只需為自己喜愛的圖書館員撰寫一份提名書,但如果想提高獲獎率,提名書的撰寫就需要一些技巧[2]。
(1)包括故事、事實和例子。最有力的提名是提供了具體的、令人信服的證據(jù)來說明為什么某個圖書館員應該獲得該獎項。例如,可以分享一個趣聞,說明他們是如何特意讓讀者感到使用圖書館很舒服,而不是僅僅說被提名人是受歡迎的;或者分享展示被提名人工作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幫助增加了圖書的借閱量、活動的參與率、圖書館的訪問量等。
(2)專注于“超越”。評選委員會評選獲獎者時,他們尋找的是超越預期、真正代表該行業(yè)最佳水平的圖書館員。因此在寫提名書時,需讓他人知道圖書館員超越了自己的工作職責。
(3)包括各種各樣的觀點。匯集多個觀點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來顯示被提名人的廣泛影響力。如果提名的是中小學/學院/大學/社區(qū)學院的圖書館員,應該從學生、導師和管理員的角度考慮;如果提名的是公共圖書館館員,則可以從圖書館用戶、同事和地方公職人員的角度出發(fā)。
1.1.4 獎勵辦法
獲選的圖書館員將得到5000美元獎金,并在紐約卡內基公司舉辦的頒獎典禮和招待會上獲得表彰。此外,頒發(fā)給每位得獎者所在的圖書館紀念牌一枚。
1.2 獲獎情況
“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獎”從2008年開始設立,截至2021年已經(jīng)延續(xù)13年。每年獲選名額為10人,但提名人數(shù)高達1000多,目前總獲獎人數(shù)為130人。獲獎館員的類型主要有公共圖書館館員、中小學圖書館館員、學院/社區(qū)學院/高校圖書館館員3種。
2? 獲獎館員服務內容分析
服務內容是衡量圖書館員工作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評選獲獎館員的依據(jù),不僅對申報單位有參考價值,也為廣大館員提供工作導向。本研究在“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的官網(wǎng)上檢索到2008—2021年獲獎館員的提名書,通過對129份提名書(2008年獲獎館員Jean Amaral的提名書無法下載,不予以統(tǒng)計)進行解讀,將其服務內容的類型劃分為空間再造、開發(fā)特色項目、技術研發(fā)、閱讀推廣、信息素養(yǎng)教育、拓寬經(jīng)費來源、開展機構合作等,具體情況詳見表1。
2.1 空間再造
空間再造是指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對圖書館傳統(tǒng)的物理空間形態(tài)、功能進行改造升級,使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技術、服務、休閑等要素能更好融合,從而促進知識的創(chuàng)新與共享。國內知名學者吳建中也提出第三代圖書館的概念,認為第一代圖書館以藏書為中心,第二代圖書館突出開放借閱,第三代圖書館則會成為知識中心、學習中心、交流中心[3]。
在“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的129位獲獎館員中,有9位館員的服務內容屬于該類,約占總數(shù)的6.98%。如2017年獲獎的Tredyffrin Public Library館員Laurie Doan,為用戶計劃舉辦的活動和節(jié)目提供空間支持,讓青少年利用圖書館空間創(chuàng)新的方式來釋放他們的激情,當學生們想要策劃一個假面舞會時,她就提前安排好面具、聲音和燈光,將圖書館變?yōu)槲鑿d;當年輕的電影制作人想要實現(xiàn)“走紅毯”夢想時,她就將圖書館變?yōu)殡娪笆子痴共d。
2.2 開發(fā)特色項目
特色永遠是某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顯著標志,圖書館也不例外。特色項目的開發(fā)不僅能為圖書館帶來更廣闊的服務空間,而且具有品牌效益,甚至可以引起其他圖書館的關注和學習,對提高圖書館的知名度有促進作用[4]。
在“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的129位獲獎館員中,有32位館員的服務內容屬于該類,約占總數(shù)的24.81%。圖書館的特色項目形式不一,包括特定節(jié)假日活動、開發(fā)特色館藏等。如2010年獲獎的County of Los Angeles Public Library館員Melissa McCollum,開發(fā)了“社區(qū)花園”項目。她與各種社區(qū)組織合作,制訂了一個海洋友好社區(qū)花園的計劃,并最終獲得批準。這個項目對圖書館的所有讀者開放,招募青少年和其他志愿者參與,希望發(fā)揮集體的智慧。
2.3 技術研發(fā)
圖書館技術主要涉及硬件系統(tǒng)的維系和應用軟件的開發(fā)。目前,絕大多數(shù)圖書館的應用軟件都是向外部技術公司購買,而應用軟件又是支撐圖書館開展各項業(yè)務的關鍵。因此,圖書館如果依靠自己研發(fā),不僅能減少經(jīng)費開支,而且可以將核心競爭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的129位獲獎館員中,有7位館員的服務內容屬于該類,約占總數(shù)的5.43%。如2017年獲獎的Musicians Institute College of Contemporary Music館員Julie Bill,與學生、同事一起研發(fā)了一款可以通過谷歌Play和iTunes下載的圖書館應用程序。通過圖書館應用,學生可以閱讀電子書和有聲書,觀看現(xiàn)場表演,咨詢問題,申請校友提供的就業(yè)機會,查看新生指南、住房信息、停車地圖、校園地圖、學生手冊、校園安全和常用的鏈接。
2.4 閱讀推廣
閱讀推廣,是向公眾提供的一項重要的閱讀服務[5]。圖書館作為知識傳播、文化交流的主陣地,在推廣閱讀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國內外圖書館都在積極開展該項服務,通過構思新穎獨特的閱讀推廣形式和內容,打造出許多品牌化活動,使更多的人喜歡閱讀、愛上圖書館。
在“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的129位獲獎館員中,有21位館員的服務內容屬于該類,約占總數(shù)的16.28%。各個圖書館員推廣形式豐富多樣,包括成立圖書俱樂部、書目推薦、“一校一書”、真人圖書館、閱讀療法等。如2013年獲獎的Missoula Public Library館員Molly E.K. Ledermann,為激發(fā)社區(qū)成員對閱讀的熱愛,成立了圖書館的圖書俱樂部,不定期地推薦書目,拓寬了用戶的閱讀范圍。
2.5 信息素養(yǎng)教育
信息素養(yǎng)是終身學習的前提條件,能夠引發(fā)、支持和維系終身學習[6]。在“知識爆炸”時代,圖書館提供的知識不可能讓用戶終生受用,因此培養(yǎng)用戶的信息素養(yǎng)尤為重要,使他們知道如何組織、查找、鑒別、利用信息,可以在未來的各種復雜環(huán)境中開展獨立性的學習與研究。
圖書館開展的信息素養(yǎng)教育服務涉及信息指導、信息檢索、嵌入教學、支持科研、社區(qū)掃盲教育等,在“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的129位獲獎館員中,有39位館員的服務內容屬于該類,約占總數(shù)的30.23%。如2017年獲獎的Savannah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館員Mary Jo Fayoyin,認為圖書館是大學學術和研究文化的核心,應該為學生開展必要的信息指導活動,例如邀請會計師就如何管理資金和建立良好的信用給學生提供一對一的建議。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們可以與會計師談論他們作為大學生的財務狀況,學生對該項活動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發(fā)現(xiàn)有人如此關心我們的現(xiàn)在和未來,這讓人耳目一新?!?/p>
2.6 拓寬經(jīng)費來源
由于國情不同,國內外圖書館的經(jīng)費來源具有較大的差異,我國圖書館的經(jīng)費主要依靠財政撥款,而國外圖書館的經(jīng)費來源就較為廣泛,除了財政撥款外,還有服務創(chuàng)收、私人或社會團體捐贈、貸款等。
無疑圖書館許多業(yè)務的開展需要經(jīng)費支持,如能拓寬經(jīng)費來源,就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在“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的129位獲獎館員中,有5位館員的服務內容屬于該類,約占總數(shù)的3.88%。如2015年獲獎的Troy University Library館員Dr. Christopher A. Shaffer,通過爭取東北亞理事會(2009)和日本基金會(2010)提供的贈款,極大地改善了圖書館關于日本歷史和文化的收藏,為國際關系項目的學生提供了堅實的研究材料。他還曾4次與教育系的兩位教授合作,支持他們的暑期閱讀計劃,從而獲得Target公司捐贈8000美元購買兒童和青少年書籍。
2.7 開展機構合作
圖書館作為一個服務機構,由于受時空限制,其服務能力有限。而開展機構合作,如高校圖書館與院系部門合作、公共圖書館與各種學會合作等,在一定程度上能擴大服務范圍,增強服務效果。
在“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的129位獲獎館員中,有8位館員的服務內容屬于該類,約占總數(shù)的6.20%。如2018年獲獎的Wren High School Library館員Tamara Lea Cox,通過與學生、教師和家庭之間的合作以及發(fā)展與當?shù)亟M織和其他學校的伙伴關系,把學校圖書館變成了一個學習中心。她與當?shù)氐闹袑W合作,制訂了一個向新生推廣閱讀的暑期計劃,在學生們到達學校之前,她會去走訪他們,讓他們報名參加新的讀書俱樂部;與縣選舉委員會合作,將投票站帶進學校參加州圖書獎競賽,讓學生們了解投票的過程。
除了上述的服務內容外,還涉及培養(yǎng)學生館員、社會救濟、開展弱勢群體服務等。如2010年獲獎的Helen King Middle School Library館員Kelley I. McDaniel,每年都設法培訓和聘用四五十名學生圖書館助理,其中許多人后來在當?shù)氐墓矆D書館擔任圖書管理員。2011年獲獎的DC Public Library館員Venetia V. Demson,為盲人與哥倫比亞燈塔合作,為孩子們創(chuàng)建了盲文讀書俱樂部、象棋俱樂部和野營燈塔。
3? 對我國圖書館員專業(yè)能力提升的啟示
通過對“我喜愛的圖書館員”獲獎館員服務內容的分析可知,空間再造、開發(fā)特色項目、技術研發(fā)注重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信息素養(yǎng)教育側重用戶,拓寬經(jīng)費來源、開展機構合作強調合作,因此本研究認為值得我國圖書館員提升專業(yè)能力的借鑒之處主要有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以用戶為中心、發(fā)揮合作優(yōu)勢等方面。
3.1 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
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助推下,資源獲取正在朝著開放、免費、快捷的方向發(fā)展,人們獲取資源的渠道廣泛而多元,在一定程度上使到館訪問的用戶數(shù)量日益減少[7]。在這種形勢下,用戶更加強調的是圖書館能滿足其多元化需求,如空間的舒適感、閱讀活動的新穎性、網(wǎng)頁界面的可視性等,傳統(tǒng)的借閱、咨詢功能已無法吸引他們,因此圖書館轉型變革勢在必行,而推動圖書館轉型變革的關鍵在于圖書館員的服務創(chuàng)新意識?!拔蚁矏鄣膱D書館員獎”的獲獎者,無論是在空間再造上,還是在開發(fā)特色項目、技術研發(fā)方面,都極具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意識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圖書館員具有較高的職業(yè)認同感,另一方面需要加強業(yè)務學習、學會思考。職業(yè)認同感是指個體對于所從事職業(yè)的目標、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會影響員工的忠誠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業(yè)心[8]。在我國,大部分圖書館員的職業(yè)認同感較低,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書籍保管員,既沒有高薪,也沒有社會地位。其實不然,圖書館員是一份高尚的職業(yè),具有保護文化遺產(chǎn)、傳遞科學情報、開展社會教育、開發(fā)智力資源、提供文化娛樂的崇高使命,而且圖書館員在國外也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職業(yè),至少需要具備碩士以上的學歷。因此,圖書館員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的前提在于認同自己的職業(yè),享受認真履行使命帶來的幸福感[9]。而學習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圖書館員若對自己的業(yè)務不清楚,創(chuàng)新就無從談起。只有不斷加強業(yè)務學習、更新知識儲備、豐富實踐經(jīng)驗,才能善于發(fā)現(xiàn)新問題,才能在日常的工作中創(chuàng)造新思維。如學界的荀昌榮先生,在湘潭大學圖書館工作期間,提出了避免藏書重復建設和開展藏書優(yōu)勢互補的創(chuàng)新理念,這對當今圖書館館藏建設、以及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10]。
3.2 以用戶為中心
Web 2.0時代,任何領域都強調“以用戶為中心”,圖書館領域也不例外。圖書館員開展服務的目的是讓用戶滿意,而只有做到“以用戶為中心”,從他們的實際需求出發(fā),才能稱之為實現(xiàn)了圖書館員的價值?!拔蚁矏鄣膱D書館員獎”獲獎者的閱讀推廣服務和信息素養(yǎng)教育服務,針對不同的地域環(huán)境、年齡、背景、學歷,開展不同的活動,真正做到了以用戶為中心。
目前,我國的圖書館員每年都會策劃、舉辦各種類型的活動,然而活動的實際效果卻沒有達到預期,有的甚至是費力不討好。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在于圖書館員大多都是從自己角度出發(fā),沒有考慮到用戶的需求,以致于用戶無法真切深刻地感受到圖書館員為開展服務所付出的努力和貢獻。其實,圖書館員可以引進“眾包”的理念,鼓勵用戶參與圖書館的管理,這樣用戶也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訴求。眾包是一種商業(yè)理念,個人、機構、公司或者非營利性組織為發(fā)包方,通過協(xié)作方式將工作任務外包給非特定的網(wǎng)絡大眾[11]。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也明確提出:“國家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管理單位根據(jù)其功能定位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吸收有關方面代表、專業(yè)人士和公眾參與管理[12]?!比鐖D書館員可以將“眾包”的理念應用于書目推薦活動,鼓勵用戶向圖書館員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目,通過綜合不同層次用戶的建議,能使閱讀內容的選擇從單一性轉變?yōu)槎嘣?。此外,圖書館員應具備以人為本的理念,開展主動服務,明確用戶的需求,根據(jù)用戶層次、特點定制個性化服務:就高校圖書館的用戶而言,圖書館員可在科研立項、課題查新中發(fā)揮作用;針對中小學圖書館的用戶,圖書館員更多的是開展閱讀推廣 ,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針對公共圖書館的用戶,圖書館員則以信息知識普及教育、社會救濟為主。
3.3 發(fā)揮合作優(yōu)勢
在信息化時代,任何機構都不可能單一發(fā)展,而是積極尋求戰(zhàn)略合作,因為閉門造車只會停滯不前?!拔蚁矏鄣膱D書館員獎”獲獎者的拓寬經(jīng)費來源、開展機構合作服務對我國圖書館員有較大的啟發(fā)作用,在人力、物力、財力有限的條件下,應尋求不同組織機構的支援,發(fā)揮合作優(yōu)勢,以積極開放的心態(tài)和理念來最大程度地滿足用戶的文化信息需求。
圖書館員發(fā)揮合作優(yōu)勢,不僅只是與其他圖書館開展館際交流,而且可以尋求與政府間的戰(zhàn)略合作,與同質性文化機構間的合作,與社會團體的公益合作,與企業(yè)的雙贏合作[13]。圖書館員一方面可以認真研讀國家下發(fā)的各種法規(guī)文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全民閱讀“十三五”時期發(fā)展規(guī)劃》等,從政策方面找尋機構合作的支撐點和優(yōu)勢條件。另一方面注重構建圖書館外部的社會關系,重視利用各種溝通渠道傳播活動理念[14]。通過網(wǎng)絡化平臺,開展資源共建共享,如湖南省的高校圖書館搭建了“湖南省高等學校圖書館數(shù)字資源共享平臺”,各個圖書館的館員都在平臺上開展文獻傳遞服務,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約了經(jīng)費,而且在較短時間內滿足了用戶的信息需求,有利于擴大圖書館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ALA.I Love Libraries[EB/OL].[2019-03-01].http://www.ilovelibraries.org.
[2] ALA.Tips For Writing A Standout Nomination[EB/OL].[2019-03-01].http://www.ilovelibraries.org/sites/default/files/ILML2018_TipsForWritingAStandoutNomination_0.pdf.
[3] 吳建中.走向第三代圖書館[J].圖書館雜志,2016(6):? ? ?4-9.
[4] 黃雨婷,賴彤.圖書館企業(yè)信息服務:大英圖書館的實踐經(jīng)驗及啟示[J].圖書館建設,2020(2):135-143.
[5] 肖鳳玲,李朝葵.醫(yī)學文獻信息檢索實用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6] 光明網(wǎng).加強閱讀推廣促進全民閱讀[EB/OL].[2018-03-13].http://guancha.gmw.cn/2018-03/13/content_27991377.htm.
[7] 胡紹君,馬立敏.推拉理論視角下高校圖書館員服務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研究[J].新世紀圖書館,2018(9):38-41.
[8] 360百科.職業(yè)認同感[EB/OL].[2019-03-01].https://baike.so.com/doc/5743131-5955884.html.
[9] 嚴雨.新時代圖書管理人員基本素質的提升路徑探討[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0,4(36):172-174.
[10] 楊小鳳,龔蛟騰.荀昌榮圖書館學思想及其實踐評析[J].圖書館,2016(5):30-35.
[11] HOWEJ.Theriseofcrowdsourcing[J].Wired,2006(6):176-183.
[12] 中國人大網(wǎng).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EB/OL].[2016-12-25].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6-12/25/content_2004880.htm.
[13] 賈紅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公共圖書館社會合作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3.
[14] 房宣伊,談大軍.美國圖書館協(xié)會“達納圖書館公共關系獎”分析與啟示[J].圖書情報工作,2018(8):13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