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智
【摘 要】本文針對體育特長生訓練與文化學習協(xié)調發(fā)展的問題,認為教師要關注體育特長生的文化知識學習情況,提出教師在把握體育特長生特性的基礎上,積極地利用微課技術、合作活動、即時通信、搭建小組等方式,優(yōu)化體育特長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形式,從而實現(xiàn)體育特長生體育訓練和文化學習的協(xié)調發(fā)展。
【關鍵詞】體育特長生 文化學習 協(xié)調發(fā)展
當前社會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因此,在對高中生進行體育特長的訓練時,教師也應當重視基礎文化知識的滲透,協(xié)調好訓練時間與學習時間,使學生在提高自身運動能力的同時,也可以保持文化素養(yǎng)的良好發(fā)展,從而更加符合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然而,縱觀現(xiàn)階段體育特長生的體育訓練情況,仍舊存在學生的訓練與文化學習不均衡的現(xiàn)象。對此,體育教師應當主動地改變自身的認識,以當前社會的需求為方向,優(yōu)化教育方式,從而促進體育特長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把握特性,因材施教
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有著自身獨有的學習特點,在面對同樣的學習內容時,學生表現(xiàn)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結果也千差萬別。對體育特長生而言,與普通學生相比,他們在學習同樣的文化知識時,會表現(xiàn)出學習進度慢、理解效果差等問題。如果教師仍舊將體育特長生與普通學生“一視同仁”,勢必會降低體育特長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效果。所以,教師應對體育特長生因材施教,采用適宜的學習活動,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學習語文知識時,普通學生因為具有較為豐富的文學常識積累量,常常能夠做到“游刃有余”,而體育特長生因為積累不足,在解讀文章和練習寫作時經常會力不從心。對此,體育教師可以與任課教師進行交流、討論體育特長生的情況,制訂專門的語文課程教學方案,使他們在滿足自身學習需求和時間安排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學習語文知識,逐步彌補自身的知識漏洞,提高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顯而易見,教師認可學生之間的差異,與任課教師一起根據(jù)體育特長生的學習能力和時間安排,制訂針對性強的學習計劃,使其在滿足自身學習需要的基礎上,逐步提高科學文化知識素養(yǎng)。
二、激發(fā)興趣,主動學習
體育特長生學習能力弱、學習質量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缺乏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認為學習是一件枯燥、無趣的事情。與其他學生相比,趣味性的學習活動對體育特長生具有更強的吸引力,他們愿意將時間和精力投入感興趣的事情上,并主動進行探究。所以,教師應當在掌握特長生喜好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趣味化的教育活動,使體育特長生主動地走進學習活動之中,積極地進行知識的建構。但是,在設計趣味活動時,教師也要避免活動過于偏向娛樂性而喪失教育價值的情況,以免學生在活動中毫無收獲。
例如,角色扮演的學習活動,就具有極強的娛樂性,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所以,在指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時,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學習,有效促進體育訓練與文化知識學習的協(xié)調發(fā)展。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在活動中保持較高的熱情,也能夠實現(xiàn)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促進英語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三、利用媒體,鼓勵自學
體育特長生訓練的過程并非一個持續(xù)性的過程,而是一個間歇性的過程,需要在保護特長生身體機能的基礎上科學地安排體育訓練的方式。因此,體育特長生會擁有許多碎片時間,合理地利用這些碎片時間,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和學習能力。然而,體育特長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經驗較少,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較弱,所以教師可以發(fā)揮微課的作用,為體育特長生制作學習視頻,能夠讓他們充分利用休息的時間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從而在訓練之余兼顧文化知識學習。
比如,教師可以將體育特長生需要學習的科學文化知識制作成多個微課視頻,并根據(jù)體育特長生的訓練節(jié)奏,進行微課視頻時間長短的調節(jié)。教師將做好的微課視頻發(fā)送給體育特長生,以便他們在訓練的間歇可以通過觀看微課視頻的方式,完成對知識的獲取,提高學習的效率。同時,微課視頻也具有調節(jié)快慢的優(yōu)勢,特長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加快播放速度或放慢播放速度,以便滿足自身的學習需求。當體育特長生需要進行訓練時,也可以暫停微課視頻,并在完成訓練后繼續(xù)點擊播放,繼續(xù)進行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微課視頻上傳至云端,當體育特長生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可以隨時從云端調取微課視頻,從而完成對知識的重復性學習。
通過上述案例可知,微課技術能夠有效滿足體育特長生的學習需要,讓他們在相對靈活的方式中,自主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充分把握碎片化的時間,進一步協(xié)調體育訓練和文化學習之間的關系,從而在合理的時間安排中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
四、建立交流,解決問題
體育特長生的學習時間與一般學生不一樣,這就造成許多體育特長生對知識產生疑問時,不能及時地請教教師,完成答疑。而通信技術的發(fā)展,打破了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時空障礙,人們可以使用微信、QQ等聊天軟件,完成線上交流,從而實現(xiàn)信息的即時交換。所以,當體育特長生在課下自主學習知識時,教師要鼓勵學生使用即時通信工具反饋自己的學習情況,引導體育特長生將自己遇到的問題告知教師,以便獲得教師的及時幫助,從而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有效提高學習的質量。
比如,微信就是目前流行較廣的一種現(xiàn)代即時通信工具,能夠實現(xiàn)信息的即時交換,打破傳統(tǒng)模式下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時間、空間障礙。教師可以讓體育特長生加上自己的微信,建立線上溝通渠道。當體育特長生在課下的自主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利用微信將自己的疑惑告知教師,教師通過“語音通話”或“視頻通話”,“一對一”精準耐心地指導,直到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微信的問卷調查等功能,設定檢測習題,查看體育特長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情況,以便為體育特長生設定更加科學合理的學習任務。
微信能夠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實時溝通的有效橋梁。教師利用微信與體育特長生建立聯(lián)系,讓體育特長生在訓練之后,也可以享有教師的特別指導,獲得教師的專項指導,進而增強體育特長生的學習能力。
五、組建小組,互相幫助
一般情況下,體育特長生的人數(shù)是要遠遠超過教師的,教師很難對每一名體育特長生進行精準化的指導。合作學習是新課改大力倡導的一種教育活動,強調了學生在活動中的存在價值和主體地位。因此,在協(xié)調體育特長生的訓練和文化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習情況,創(chuàng)建合作互動小組,讓學生之間形成互助的結構,在小組中獲得同伴的指導,逐步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例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先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對體育特長生和普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指出體育特長生的不足之處以及普通學生的優(yōu)勢。隨后,教師根據(jù)“互補”的原則進行小組安排,如對數(shù)學素養(yǎng)較弱的體育特長生,則可以將其安排至數(shù)學素養(yǎng)較高、學習能力較強的普通學生的小組;對外語聽說能力較弱的體育特長生,則可以將其安排至外語聽說能力較強的普通學生的小組。這樣,每個小組的普通學生就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對同組的體育特長生進行教育指導,滲透學習的技巧,以便學生在相互幫助中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教師也不能作為“旁觀者”,而是要主動參與到學生的合作中,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要發(fā)揮好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整個小組解決學習上的難題,化解合作學習中的矛盾,促使學生在和諧的關系中,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質量。
教師根據(jù)體育特長生的需求,為體育特長生搭建合作互助的小組,能夠為體育特長生創(chuàng)建一個相對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并讓體育特長生感受到來自普通學生的關心,以便在同伴的耐心指導下逐步取得進步,實現(xiàn)訓練與文化學習的協(xié)調。
總而言之,體育特長生是教師需要特別關注的群體,做好體育特長生的教育指導工作,能夠有效促進綜合性人才的發(fā)展,為國家儲備優(yōu)秀人才。在體育訓練中,教師應當在注重提高體育特長生運動能力的同時,關注他們學習文化知識的情況,并結合他們的特點提供較為精準的學習資源,以便他們在滿足自身個性化學習需要的過程中,逐步增強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達到訓練和文化同步發(fā)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夏勁.基于發(fā)展學生特長的高中體育分類教學[J].啟迪與智慧(中),2020(10).
[2]丁益萍.試論高中體育教學中提高體育特長生訓練效果的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2).
[3]陳戰(zhàn)相.淺析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健康教育如何開展[J].學周刊,2020(6).
[4]高釗.提高高中體育特長生訓練效果的有效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20(33).
(責編 施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