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鄧
那天下午,天氣不是很好,太陽躲在云里不肯出來,我坐9路公交車去泉蒙圖書館看書。
我的前面坐著一位大約30歲的女人,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拿著課本,讓坐在旁邊的小男孩兒背書。小男孩兒吸著鼻涕,手里拿著沒吃完的面包,緊張地看著女人。
“寶貝,背完這首《憫農(nóng)》,獎勵你糖吃!”女人和顏悅色地說。“憫農(nóng),唐,李……李……”小男孩兒剛開始背,就被詩人的名字難住了。
“李紳!”女人不耐煩了,“都背多少次了,還是記不??!”“好,我再背一遍。憫農(nóng),唐,李紳,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粒?!毙∧泻河植粫沉?。他看起來十分緊張,臉憋得通紅,雙眼不停地掃來掃去,好像在祈求誰能告訴他怎么背似的。沒有人幫忙,他的雙手不停地捏著手中的面包袋,發(fā)出“沙沙”的聲音。女人徹底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一把奪過男孩兒手中的面包,扒開結(jié)了霜的窗戶用力扔了出去,轉(zhuǎn)過身,狠狠瞪著男孩兒。
“對了,是粒粒皆辛苦!”男孩兒突然想起來了。女人的臉色如川劇變臉一般,瞬間陽光明媚。“媽媽,這首詩是什么意思?”男孩兒疑惑地問?!斑@首詩告訴我們不能浪費糧食,因為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她剛說完,臉“唰”的一下紅了。
這件事盡管已經(jīng)過去很長時間了,但仍然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