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應崗
摘 ?要:本文以四年級《精衛(wèi)填?!窞槔?,論述同課異構聽課中的“同”與“異”,以期更好地教學。
關鍵詞:同課;異構;同與異
一、神話文體教學簡說
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簡稱為“神話單元”,由《盤古開天地》《精衛(wèi)填?!贰镀樟_米修斯》《女媧補天》四個選篇組成?!吧裨?,永久的魅力,人類童年時代飛騰的幻想?!边@是本單元的人文要素?!傲私夤适碌钠鹨?、經過、結果,學習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神話中神奇的想象和鮮明的人物形象。展開想象,寫一個故事?!边@三句都是語文要素。
二、《精衛(wèi)填海》教學價值分析
(一)教材內容與《山海經》原文比對
《精衛(wèi)填?!返慕滩恼n文如上,而其原文如下,選自《山海經·北次三經》。
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音同“笑”)。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渡胶=洝?/p>
13. 精衛(wèi)填海①炎帝②之少女③,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④而不返,故⑤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東海。
注釋:①本文選自《山海經·北山經》。精衛(wèi),神話中鳥的名字,形狀像烏鴉,頭上有花紋,白色的嘴,紅色的腳,傳說是炎帝小女兒溺水身亡后的化身。②〔炎帝〕傳說中上古時期的部落首領。③〔少女〕小女兒。④〔溺〕溺水,淹沒。⑤〔故〕因此。⑥〔堙〕填塞。
比較而言,教材選文略去了對于精衛(wèi)鳥的觀察描述,也略去了出漳水東流于河。
從敘事三要素看,課文的起因是“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經過是“常銜西山之木石”,結果,此處應該以目的來表述更準確,“堙(音同‘音)于東?!?。
從敘事三要素看,原文的起因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經過是“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音同“笑”)。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音同“音”)于東海”;結果是“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對比原文,從不足處看:課文的內容選擇是狹窄的,窄化了對于《精衛(wèi)填?!愤@則神話文化價值的解讀。從優(yōu)點看:聚焦了女娃化精衛(wèi),女娃游于東海,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起因、經過和結果,敘事結構完整而且精致。
(二)現代文神話與文言文神話對比
本單元有四則神話,三則是中國神話,一則西方神話。三則中國神話中,另外兩則為現代文語言,獨《精衛(wèi)填?!肥俏难晕恼Z言形式。
兩相比較:文言文的注釋閱讀、單字理解是重要內容;朗讀停頓恰當,朗讀熟練是重要內容;現代文神話教學,則可以把更多的教學時間分配到神話的人物、事件及神話超驗幻化的特點上及語言的文字的教學上。
三、《精衛(wèi)填?!方虒W目標確定
統(tǒng)編版教材之前的教材使用特點:選擇內容,確定目標,選擇教學策略,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統(tǒng)編版教材的使用特點:目標已經確定,只看執(zhí)教者是否明確;內容可以選擇,只看執(zhí)教者是否恰當安排;教學策略,只看執(zhí)教者是否智慧巧妙運用。
結合教學參考及個人對于這篇文本的研讀,《精衛(wèi)填?!方虒W目標如下:
1. 認識“帝、少、曰”等6個生字,會寫“帝、曰、溺”等5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使學生初步懂得精衛(wèi)不畏艱難,持之以恒的精神,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教學重點:
1. 學習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能夠準確地翻譯課文,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 神話特征的教學是本課教學重點之一。
教學難點:
使學生初步懂得精衛(wèi)不畏艱難,持之以恒的精神,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意志和愿望。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一節(jié)課教學的指南針,為學生的學習指明了方向,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此基礎上繼續(xù)研究相應的教學策略,課堂教學水到渠成。
四、四年級組四位老師同課異構
(一)共同之處
1. 從課堂呈現的內容角度看:都簡介了《山海經》;都體現了生字認讀教學;都范讀或帶讀熟讀了課文,有學生個人讀和小組讀或班級齊讀;都做了內容理解并落實到了單個字;都梳理了故事內容;都點到了精衛(wèi)的品格特征。
2. 從課堂呈現結構看:識字、讀文、理解文意、精衛(wèi)品質特點,這個流程幾乎一致。
3. 從課堂呈現的效果看:教師把握課堂的能力存在差異,但多數教師對于已有教學內容的呈現效果并不夠如意,包括執(zhí)教老師自身也不夠如意。
4. 共同之無:雖然都介紹了《山海經》,但是教學過程中,都沒有體現神話文體的“神”,只作為普通敘事文本解讀教學了。
(二)不同之處
1. 教學內容的處理
神話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的提煉問題:兩位老師沒有涉及這個問題,另外兩位老師都注意到了這個教學點。這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之一。兩位做了教學設計的執(zhí)教老師也做了不同的處理,起因,有老師處理為“游于東?!?,有老師處理為“游于東海,溺而不返”,這里存在教材解讀問題,顯然,前者的處理是欠妥的;順勢直接影響了經過,或為“溺而不返”,或為“故為精衛(wèi)”。兩位執(zhí)教者對于結果的認識一致。
精衛(wèi)品質特征的處理:有一位老師引導出精衛(wèi)復仇的語言,這個理解存在明顯的文本解讀認知錯誤和教學認識的錯位。三位老師的處理只總結了精衛(wèi)鍥而不舍、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等的品質特征;一位老師在引導出精衛(wèi)的這些品質特征后,聯(lián)系了生活實際,科學工作者、登山運動員等都需要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從文本鏈接了生活,讓語文學習服務于生活。
2. 教學策略的運用
講故事策略,有三位老師采用了講故事的教學策略,而且其中一位老師還作為作業(yè)做了安排。
學生為主體意識不足,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很明顯。因為學生主體意識不足,也導致四節(jié)都是相對活躍度不夠。
五、觀課建議
《山海經》簡介:內容可以簡單,PPT課件內容不一定要每句話都讀給學生聽,但要強調出神話和地理兩個特征,其中神話特征是語文課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
教師范讀:結合學情,如果學生的朗讀基礎薄弱,教師范讀放在學生練讀之前為好,改為教師帶讀,效果會更好;如果學生的朗讀基礎好,則相機范讀。
文言文的理解:建議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借助注釋理解,同時找到不理解的字,對于不理解的字,全班共同解決。盡量避免一問一答的方式。
起因、經過和結果的理解:文本解讀要清楚,溺而不返是因,化為精衛(wèi)是經過,其后是結果。同時,要運用講故事的策略,這是神話教學要體現的一個特點,因為神話的誕生與流傳是以講故事的方式流傳下來的。
精衛(wèi)品質特征: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等詞語,要鏈接生活,鏈接他人的生活,還要鏈接自己的生活。
充分重視學情:只有重視學情,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才能搭建更多的學習支架,教學才會有臺階,學生才會登堂入室,教師才是教,是引導學生學。
(責任編輯:向志莉)
參考文獻:
[1]李娜. 淺談高年級的小古文補學——《精衛(wèi)填?!贰妒刂甏谩方虒W設計[J]. 小學教學參考,2021(13):68-69.
[2]徐露. 《精衛(wèi)填?!返奈谋窘庾x與學習活動設計[J]. 全國優(yōu)秀作文選(教師教育),2021(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