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茂良
摘要:作為一名教育者,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潮流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為此,老師要在小學階段開展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本文首先闡述探究性學習,分析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基本原則,并提出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探究性學習途徑
探究性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在探索活動的基礎上展開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教學時,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興趣愛好提前確定探究主題,把握探究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或者在小組中共同交流討論,回答教師的問題或完成布置的任務,培養(yǎng)其探究精神,提升思維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一、在教學中融入生活情境元素和情感元素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需要不少的內外在因素加以輔助方能最終達到好的效果。其中,在教學中適當?shù)娜谌肱c之相對應的生活情境元素和情感元素顯得十分必要。在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文情懷和價值導向。而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都可以借助探究式教學活動的開展而逐步達成。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融入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生活元素,在這些生活元素的“穿針引線”下幫助學生完成探究式學習的各項任務和目的。同時,有了生活情境元素和情感元素的雙重刺激,小學語文課堂一下子變得生動活潑起來。而在這個既具有開放性又具有趣味性的課堂中,小學生的探究欲望被調至最高點,各項探究式教學活動的完成易如反掌。
二、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意義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意義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能夠體現(xiàn)出新課程計劃的指導思想。我們可以將探究性學習作為課程學習的一部分去體會,首先,課程的學習是為了解決教育現(xiàn)代化的問題,同時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十分重要。第二,探究性學習能夠充分體現(xiàn)學科知識的整體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可能會涉及到很多學科方面的知識,因此如果能將所有的學科都整合起來就能解決實際問題,而探究性學習就是整合知識的最好方式。第三,探究性學習更具有時代精神與實踐意義。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很多教育思想都是可以進行整合與互補的,探究性學習也是如此,它既有對理論思想的研究,也包括了實踐方面的內容,充分體現(xiàn)了將理論經(jīng)驗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特點。通過這三個方面可以看出開展探究性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它的關鍵在于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并沿著正確的課程方向逐步推進。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發(fā)學生對文章的思考語文新課標多次提到“體驗”這個詞語,倡導教師將其作為一種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在獲取語文認知的同時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單純的口授講解無法讓學生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情感,只有自己經(jīng)歷過、體驗過,才能感同身受,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即使無法直接經(jīng)歷,教師也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發(fā)學生對文章的思考,讓學生將自己代入其中,聯(lián)想自己在相似的情境下會如何做等,進而從作者的角度出發(fā),分析和感悟文章情感,明白作者要表達的觀點或思想。比如,講解《放飛蜻蜓》時,教師不要急著講解新課,先和學生簡單交流,詢問大家是否知道害蟲和益蟲,在生活中是否見到過。有的學生回答害蟲是對我們不好的蟲子,蚊子叮人,蒼蠅讓食物變臟,都是害蟲;益蟲是吃害蟲或者對我們有其他好處的蟲子。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然后引入課文:“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種昆蟲———蜻蜓,請大家自己閱讀課文,從文中找找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睂W生初讀課文后,都知道了蜻蜓是吃害蟲的益蟲。接著用多媒體展示一張蜻蜓各部位特點的表格,讓學生細讀課文,補充表格中的“特點”部分。最后讓學生品味“放飛”的部分,在小組中討論陶行知的人物形象,升華文章主題。隨著“以學生為本”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已經(jīng)無法適應新的教學需求,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提升教學效果。探究性學習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教師可以通過恰當提問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知識;從興趣入手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發(fā)學生對文章的思考,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習自主性,獲取語文知識,提升探究能力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挑戰(zhàn)權威在我國,不少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一個最大問題即為盲目迷信權威,不敢將自己的所感所想勇于表達出來。在探究式學習過程中,這種學習中存在的“詬病”應該得到逐步的扭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的進行質疑,打破所謂的權威界限,只要你的觀點有待商榷,不管你是教師或者是學生,都可以被大家所質疑。這些可貴的質疑精神在探究式教學活動中顯得彌足珍貴,有了這種勇往無前的精神,學生的學習活動才會變得更加的圓滿,探究式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才會變得更加的井然有序。
五、結束語綜上所述,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問題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是很有必要的,探究性學習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空間與時間上都實現(xiàn)了開放性的特點,更加適應教育形式的變革以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適當?shù)剞D變教學理念,同時積極響應教學改革的號召將探究性學習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與能力。相信在眾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未來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問題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劉順玲.談如何實現(xiàn)小學低年級語文高效課堂教學[J].科學導報,2015,(16).
[2]朱目吉.高效語文課堂的實踐策略——以藏區(qū)小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5,(11).[3]向艷.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7).
[4]劉淑金.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4,(10).作者簡介:
五華縣華陽鎮(zhèn)中心小學陂坑教學點 51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