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落
01
要足何時足,知足便足;
求閑不得閑,偷閑即閑。
此聯(lián)教人在生活和物質享受上要隨遇而安,無求過美。人的需求是無止境的,滿足感是相對的。“知足者常足,不知足者無足也。”何時才能得到滿足呢?能適可而止,知道滿足便是足。
人生在世,不可不忙,不得不忙。然而,人生又不可沒有休閑,不可不懂休閑,沒有閑暇的人生就像永遠拉緊的弦。當然,終日游手好閑、無所事事固然是浪費生命,但對春花秋月、良辰美景毫無親近感和喜悅感,又怎會熱愛生活、懂得人生的樂趣?休閑與生命不可分割,休閑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02
容人卻侮,謹身卻病,小飲卻愁,少思卻夢,種花卻俗,焚香卻穢;
靜坐補勞,獨宿補虛,節(jié)用補貧,為善補過,息忿補氣,寡言補煩。
此聯(lián)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石如的自題書齋聯(lián)。
“卻”是除去、避免的意思。上聯(lián)是說,容人、謹身、小飲、少思、種花、焚香六種作為,可以避免受辱,消除疾病,驅散愁悶,減少夢幻,不落流俗,沖淡穢氣。
“補”是彌補、補養(yǎng)、裨益、補救的意思。下聯(lián)是說,靜坐、獨宿、節(jié)用、為善、息忿、寡言六種作為,能夠緩解勞頓,裨補腎虛,尚儉養(yǎng)壽,補救過失,益氣養(yǎng)性,減少煩怨。
聯(lián)語表現(xiàn)了作者超脫世俗、潔身自好的精神境界,對今人修身養(yǎng)性仍有參考價值。
03
名利縈牽,山水皆歸自濁;
志趣曠達,市朝亦覺幽清。
上聯(lián)是說,人如果被名利纏繞牽扯,即使青山綠水也會感到臭濁。下聯(lián)是說心胸開朗、豁達,志趣廣泛,即便是處于爭名逐利的場所也覺得清幽。
“市朝”,指爭名逐利之所。
04
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
坐有琴書,便成石室丹丘。
“霽”指明朗,霽海即平靜的海波,“石室”指古代藏圖書檔案的地方,而“丹丘”亦作“丹邱”,傳說為神仙居住之地。此聯(lián)意思是說,內心沒有物欲,他的胸懷就如秋天的碧空和浩瀚的大海那樣寬廣明朗;閑居無事有琴書作伴消遣,生活就像神仙一般逍遙自在。
05
好山水游,其人多壽;
有詩書氣,生子必才。
上聯(lián)說游覽山水有益于自身長壽。秀美壯麗的自然風光能夠幫助人們排遣憂愁,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情和對人生理想的追求。游覽山水,可以振人精神,幫助人們尋求審美愉悅,擴大視野,陶冶情操,運體動腦,增強體質。
下聯(lián)講家有詩書氣氛有利于子女成才。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曾有“藏書萬卷可教子”的詩句,意謂詩書傳家宜于子弟讀書成才。
06
三頓飯,數(shù)杯茗,一爐香,萬卷書,何必向塵寰外求真仙佛;
曉露花,午風竹,晚山霞,夜江月,都于無字句處寓大文章。
上聯(lián)意思是說:每天按時吃三頓適口的飯菜,品幾盞沁人心脾的佳茗,伴著香爐的縷縷青煙,坐擁萬卷書城捧讀奇書,神交古人,可謂其樂融融,何必脫離塵寰到世外去尋仙求佛?
下聯(lián)中,作者以時序為經,以風物為緯,編織成一幅賞心悅目的動人畫卷。這些都是無字句的自然美境提供的文章素材。
全聯(lián)表達了作者對粗茶淡飯、焚香讀書、尋花問竹、觀霞賞月的雅趣,流露出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的心緒。
07
致愛則存致愨則著;
不辱其身不羞其親。
這副對聯(lián)的意思是,能愛人以真、誠實守信,實乃安身立命之本,不投機取巧、自取其辱,不讓列祖列宗蒙羞。該聯(lián)啟示人們做人要真誠,胸襟要開闊。
08
且住為佳,何必源尋世外;
與奢寧儉,無忘來自田間。
上聯(lián)講住,意指房屋能住就行,何必要建得像世外桃源?下聯(lián)講食,意指食物不要追求奢華高檔,簡單一點最好,因為田間耕種真的不容易。
對聯(lián)旨在告誡我們,不能沉溺于物質的享受,而應該多修養(yǎng)品格、多做貢獻,這樣的人生才更有價值。
09
離合悲歡,天下事如斯而已;
生旦丑凈,世間人盡乎此矣。
上聯(lián)以離合悲歡示例啟示人們,世間事要拿得起、放得下;下聯(lián)以戲劇的生旦凈丑,比喻社會中人各有分工,應該各盡其責。
10
道有源頭,立言立功立德;
工無駐足,希賢希圣希天。
上聯(lián)指出,修身悟道的源頭唯有立言立功立德;下聯(lián)則警示追求圣賢的境界應該永不滿足。該聯(lián)為人們指明了人生目標,可謂大音希聲、意境高遠。
責編: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