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清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創(chuàng)作的一部小說。該小說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國農(nóng)村為背景,反映了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雖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傳播了民主、共和的先進思想,但是廣大人民依然受到封建地主和帝國主義殖民勢力的雙重壓迫,身體和精神都飽受摧殘。在《阿Q正傳》中,主人公阿Q是眾多受壓迫民眾的一個縮影,深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和迷信思想的毒害。在強者面前,他卑躬屈膝,一臉的奴才相;在弱者面前,又無比霸道,專干些欺凌弱小的事情。在這篇小說中,阿Q的“精神勝利法”一直是廣大讀者討論的重點話題。今天,筆者就結(jié)合作品詳細談?wù)劇?/p>
一、什么是“精神勝利法”
在小說中,阿Q很窮,靠給人做短工養(yǎng)活自己。每當他和別人有了矛盾或者發(fā)生口角時,就會進行自我催眠,如“我們先前比你闊多啦!你算什么東西”“將來我的兒子會闊多了”,而事實上他連老婆都娶不上,更別提生兒子了。阿Q過得不如別人,便找各種理由安慰自己,這就是所謂的“精神勝利法”。這種“精神勝利法”其實是自卑的人對自己進行的一種心理補償,靠幻想來使自己暫時得到一點精神上的滿足,卻無法真正改變現(xiàn)狀。
阿Q無權(quán)無勢,備受壓迫,沒有人尊重他,就連同為貧苦下層平民的吳媽都瞧不起他。挨打受餓是常有的事,在被人打時,他自然感到“沒面子”,覺得受到了侮辱,可是“精神勝利法”可以拯救他:“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xiàn)在的世界真是不像樣……”彷佛嘴上占了便宜,就能扳回一局。
阿Q身上有著明顯的國民劣根性,那就是“欺軟怕硬”。他被王胡揍了一頓,卻不敢還擊,只是罵道:“假洋鬼子!”再次被“假洋鬼子”打時,他也只敢找更為弱小的小尼姑出氣。欺負了小尼姑之后,他內(nèi)心就釋然了,心理上得到了滿足,仿佛已經(jīng)“大仇得報”了。這其實是懦弱的表現(xiàn)。他不愿或者不敢反抗所謂的“強者”,只能靠“幻想”或者欺負“更弱的人”來尋求心理安慰,獲得一時的心理平衡。這種病態(tài)的“精神勝利法”阻礙了國民的覺醒。
二、“精神勝利法”在小說中的作用
1.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精神勝利法”使阿Q這一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了。
在小說中,阿Q受盡欺壓凌辱,不懂得也不敢反抗,反而自我安慰,甚至在莫名其妙要被殺頭的情況下,他還以為自己是精神上的“勝利者”,這說明他是一個懦弱無能、善于自欺欺人的人。比如,有一次,他贏了許多的錢,卻被人毒打了一頓,錢也被搶走了。遭遇這種事,阿Q是怎么做的呢?“他擎起右手,用力地在自己的臉上連打了兩個嘴巴,熱刺刺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氣和起來,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別一個自己,不久也就仿佛覺得是自己打了別個一般……”最終,阿Q心滿意足地睡了。又如,他經(jīng)常說:“沒關(guān)系呀,我是能夠自輕自賤的大人物!”“大人物”一詞能使他感到飄飄然,渾然忘記自己是弱小的受害者。他常常以此化解心中的悲痛、苦悶和不平。
除此之外,阿Q也是一個自輕自賤的人。有一次,他被人揪住了辮子,因為害怕太疼,便捏住自己的辮根,自己罵自己:“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么?”“蟲豸”是畜生的代名詞。就算阿Q自我貶低,依然沒有好果子吃,沒有免掉一頓毒打。可轉(zhuǎn)眼問,他又“神氣活現(xiàn)”了,因為他又從精神上獲得了解脫:他覺得自己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第一”,狀元不也是“第一”么?
2.凸顯作品的主題
“精神勝利法”凸顯了作品的主題。
阿Q是最底層的平民,他沒有辦法擺脫現(xiàn)實的困境,只能靠“精神勝利法”來安慰自己。魯迅塑造這樣一個可憐可嘆、毫無尊嚴的形象,在令讀者唏噓不已的同時不禁開始思考:阿Q的“精神勝利法”從何而來?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關(guān)注小說中的社會環(huán)境。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它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務(wù)。廣大人民在革命之后仍處于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之下。封建統(tǒng)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采取暴力鎮(zhèn)壓和精神奴役的政策。在阿Q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被奴役者所受的身體創(chuàng)傷和精神創(chuàng)傷。而“精神勝利法”就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可以讓被奴役者通過自我欺騙的方式得到短暫的安寧??墒沁@種“麻醉劑”只能使勞動人民忘卻壓迫和屈辱,不去反抗,沒有斗志,永遠處于被壓迫、被剝削、受毒害的狀態(tài),成為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奴才。魯迅先生想借此批判阿Q的“精神勝利法”,引起廣大民眾的注意,希望人們可以砸爛這個精神枷鎖,站起來奮力抗爭。
總而言之,“精神勝利法”不僅豐富了阿Q這一人物形象,還凸顯了作品的主題,在小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作者單位:福建省邵武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