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教師在開展初中英語課程教學時,可以適當?shù)貙⒌掠厝谌肫渲?。德育的滲透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原有教學內容,又有助于學生良好價值觀的形成,還能讓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提升。要想促進初中英語教學與德育的融合,教師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多利用實例或學習活動分析具體問題,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比單一說教的效果明顯要好很多。此外,教師還可以多設計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有所體會,實現(xiàn)德育在教學中的良好融合。
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首先,教師可以合理利用教材內容,尤其是涉及學生成長或與他人相處話題的教學單元,在這些單元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懂得如何關愛他人,與同學和睦相處。進入初中后,學生的自我意識在快速增強,慢慢對一些事物形成主見,而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這導致學生之間的矛盾和摩擦變多。同時,部分學生在性格上的負面問題會逐漸體現(xiàn)出來,如有的學生自我意識過強,不具備分享觀念,或者難以與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助關系等。初中英語課本中有一些具備生活化色彩并對學生遇到的這些問題有所探討的章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章節(jié)的教學帶給學生正面引導,潛移默化地融入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性格與健全的人格。
在對學生開展情感教育前,教師首先要認識到情感教育的要點,這樣才能掌握情感教育的正確實施方法。情感是指個人對客觀事物的內心體驗,也包括個人對自我和他人的內心體驗,如敬師長、關愛他人是人類的美好情感。有的學生自我意識強,不懂得關心、關愛他人。教師可以根據一些有代表性的學習主題,結合學生身上存在的典型問題,開展情感教育。比如,在教學Unit 4 Growing up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剖析自己成長中遇到的煩惱,有的學生會談到在與同學相處時產生的摩擦。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描述,引導學生找原因,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然后再給學生傳遞與同學相處時要互幫互助、彼此關愛等正面的情感要素。
對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教育
在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還應當對學生開展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讓學生成長為講文明、懂禮貌,并且具備良好行為習慣的個體。開展德育要盡可能避免說教,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領悟一些道理,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引導,讓學生養(yǎng)成更好的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很多體現(xiàn),如遵紀守法、在公共場所自覺排隊、不亂扔垃圾、幫助有需要的人,等等,這些都是這個時期學生應當具備的一些好的行為習慣,這也是一種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需要因時制宜、自然、適量地運用課堂用語、日常用語、名言、警句對學生進行長期潛移默化的引導。比如,在教學Unit 2 School life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根據這個學習主題,教師可以做合理的教學延伸,培養(yǎng)學生遵守校園規(guī)章制度的行為規(guī)范,讓學生嚴于律己,與他人和睦相處,時刻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到講文明、懂禮貌。結合具體的教育內容,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學習任務—做文明校園人。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與認識,探尋做文明校園人的方法,重點探索文明校園人應當有哪些好的行為方式和行為習慣,可以制定哪些具體的行為規(guī)范與標準,應當倡導哪些積極正面的道德品質。
對學生進行正面價值觀教育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可以結合語言點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初中的學生正處于初步認知外部世界的時期,學生的價值觀和認知標準在逐漸形成。在該時期,教師積極正面的教學引導尤為重要,會促進學生良好性格與健全人格的形成,能夠讓學生成長為更優(yōu)秀的個體。
價值觀是人們對各種價值觀念的積淀、篩選、濃縮和經驗的反復證明后所產生的一種基本的立場、態(tài)度,以及穩(wěn)定的價值評價、價值目標及價值追求的傾向。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包括崇尚科學、勤勞致富、奮斗人生、樸素為美、誠信第一等,教師可以結合一些特定的教學主題滲透正面價值觀。比如,在教學完Unit 8 Natural disasters這一課的內容后,教師除了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語言知識,也可以進行適當?shù)难由?,從這個教學主題出發(fā),讓學生懂得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并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鹽城市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