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風香
摘要:在某項活動過程中,個體有參與活動所激發(fā)的興趣比只當觀眾要強烈得多,有成功的體驗感更能激發(fā)個體參與的興趣。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師要提供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并且要創(chuàng)造時機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同時,鼓勵分享,建立自信,這樣課堂的教學氣氛就會充滿生機與活力,教學效果自然就更好。
關鍵詞:盤活教學形式;英語課堂;教學成效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課堂重要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币馑际钦f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追求的應該是學生的學習效果而不是教師講得多精彩。遍觀英語課堂,常見的情景是課堂沉悶、教師占用的時間偏多,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偏少;教師發(fā)問的問題還是教師預設,學生機械地思考回答,學生的思維永遠不能處于主動狀態(tài)?;蛘呤墙處熥詥栕源?、簡單問題復雜化、形式化,教師唱獨角戲,占據(jù)課堂大部分時間。在這樣狀態(tài)下,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探索,也沒有機會在課堂上參與、表達、合作,因此學生體驗不到英語課堂的學習樂趣和獲得感。把課堂還給學生,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某項活動過程中,個體有參與活動所激發(fā)的興趣比只當觀眾要強烈得多,有成功的體驗感更能激發(fā)個體參與的興趣。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師要提供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并且要創(chuàng)造時機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同時,鼓勵分享,建立自信,這樣課堂的教學氣氛就會充滿生氣與活力,教學效果自然就更好。
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參與課堂的討論、發(fā)言、交流、實踐、操作,把時間與空間留給學生,而不是教師包辦代替、滿堂灌,把課堂還給學生。只有讓學生覺得學習的知識對自己的生活、工作有幫助,才會激發(fā)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產(chǎn)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盤活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究知識的大舞臺
具體地說,就是通過英語的課堂提問、討論、口頭匯報、展示、表演等互動環(huán)節(jié)、以合作的形式,以個體完成任務與小組積分方式,以多鼓勵為原則,以培養(yǎng)能力為核心,以檢查為手段,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學習接觸和使用英語,營造濃厚和諧的英語學習氛圍。總結(jié)多年教學實踐,本人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落實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
一 、開展小組競賽,讓課堂互動成為習慣
以小組間比賽累積積分的方式,激勵學生踴躍發(fā)言。一次選出一個superstar,課后科代表負責積分,小組長負責統(tǒng)計個人superstar次數(shù)。半個學期統(tǒng)計一次比賽成績。對于優(yōu)勝組有物質(zhì)獎勵(哪怕是一把水筆)外,還有一次家校喜報的精神獎勵。這種方式通過一兩周時間的訓練,重新讓高中學生返回到小學生初中生一樣,不再害羞不再害怕回答問題。讓課堂互動成為好習慣。
二、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在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盡可能讓學生自己設題出題。在教必修4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s Warming Up 六個中外杰出女性時,給學生5分鐘設問時間。學生提出了問題有:1,What do Elizabeth Fry and Jody Williams in common?( They both were given the Nobel Peace Prize.) 2,Who pretended to be a man ?(Joan of Arc) 3,Who devoted all life to women and children?(Song Qingling and Lin Qiaozhi)。在教完必修3Unit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時候,學生出了3道作文題目,分別是:1,Draw a timeline of how life developed on the earth. 2, Saving the earth . 3,A summary of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在教完必修3Unit2 A Healthy Eating 之后,學生出了3個作文題目,分別是:1,Changing feelings of Wang Peng and Yong Hui (persons,feelings,sentences.) 2, Will cooperation lead to success? 3,Say no to hunting and eating wild animals. 4,What is balanced diet?
三、尋找教材的關鍵點,領會教材內(nèi)容
教材中每篇文章內(nèi)容都有自己的特色。讓學生學會觀察、理解、總結(jié)這些特點,更好把握作者寫作意圖、寫作方法,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目的。學生通過對必修4Unit2Working the Land主課文A Pioneer for all people的觀察,文章用了較多數(shù)據(jù)來論證袁隆平的偉大貢獻。他們劃出相關句子:1,This special strain of rice makes it possible to produce 20% more of the crop in the same fields.(這種特殊的稻種使得同樣的田地多收獲20% 的產(chǎn)量。) 2,Now more than 60% of the rice produced in China each year is from this hybrid strain.(如今中國每年出產(chǎn)的稻米有60% 以上出自這種高級雜交水稻。) 3,In1950,Chinese farmers could produce about fifty-six million tens of rice. Now,however,nearly two hundred million tens of rice was produced.(1950年,中國農(nóng)民生產(chǎn)約5600萬噸稻谷,而現(xiàn)在生產(chǎn)了將近2億噸稻谷。) 4,These increased harvests mean that 22% of the world’s people are fed from just 7% of the farmland in the world.(這一糧食產(chǎn)量的增加意味著僅占世界7% 的耕地養(yǎng)活了世界22% 的人口)。學生找到這些數(shù)據(jù),促進了對文本更好地理解,也給全班同學留下深刻印象。
學會了尋找教材關鍵內(nèi)容點之后,就會舉一反三。學生們對選修7 Unit 3 Old Tom the killer whale 進行角色表演。他們用到很多道具,無論是須鯨、捕鯨者還是老湯姆都表演得栩栩如生,老湯姆幫助人類捕鯨,驅(qū)趕附近的鯊魚保護船員,表演得淋漓盡致。最后演老湯姆的學生告訴大家:很高興見到大家,我是你們的朋友,我經(jīng)歷了7年的牙齦感染,最終才餓死,死的時候我70歲。這些材料文本里是沒有的,學生通過查資料,整理,收集得到的。這無疑能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從學生視角談語法學習
學生們認為,首先搭建基本框架主謂賓和主系表,然后在上面添加信息,他們稱之為基于需求的英語語法學習,他們認為主句就像一個火車頭,那些從句什么的就是多一節(jié)車箱,時間地點方式,非謂語動詞什么的只需要一個鉤子,掛在車箱上。比如,I had breakfast at 7 o’clock in the hotel with my friend. 這樣一句看似復雜的話,其實就是一個主謂賓結(jié)構,用介詞加上了一些時間地點等信息而已。這些比喻很簡單貼切,接地氣,學生學習語法也就沒那么可怕。
五、讓學生說實戰(zhàn)型的完形閱讀解題法
學生總結(jié)完形填空需要用到詞匯復現(xiàn)法,邏輯推理,褒貶暗示法,情感代入法。閱讀理解題除了大量閱讀外,技巧也很重要,題干定位解細節(jié),瞻前顧后解詞義,讀首段(句)抓大意,由已知推理未知。
六、讓學生學會講解試題,學會互相評價,學會評選優(yōu)秀作業(yè)
每次考試結(jié)束,有目的地選幾道題讓學生點評,學生總會正確分析講解到位,站在學生角度講解,問題在哪,出錯原因,其他同學更加認真聽講,對于需要老師講解的難點學生也更認真聽講。學生聽寫,作業(yè),書面表達等互評互改,也是他們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同時,學生也能根據(jù)老師給的標準評出優(yōu)秀筆記,優(yōu)秀作業(yè),這樣也許更公平,更令學生心服口服,更有榜樣作用,也更能達到我們評選的目的。
這樣的課堂給了學生很多展示時間和表現(xiàn)的機會,表面上看似乎老師沒有用了,事實是,每個學生更加認真聽講,比經(jīng)由老師之口的點評指導更有成效,因為他們要學會上臺當小老師時應該怎么做,如何更得心應手,更從容而不緊張??傊瑢W生通過大量的實踐和認識活動,獲得英語學科相關知識、技能、情感、觀念和品質(zhì),圍繞語言運用能力、思維品質(zhì)、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適應終身發(fā)展的具有國際視野、社會責任、交際策略、自主學習等綜合素質(zhì)人才。這樣的機會與平臺無論對他們的現(xiàn)在還是未來都是有莫大好處,也必定會讓他們終身受益。
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第一中學 3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