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方 段勝紅
摘要:以某含金銀銅復雜硫精礦為研究對象,進行了沸騰爐焙燒—酸浸—氰化浸出聯(lián)合流程研究,考察了焙燒、燒渣除雜及金、銀浸出等作業(yè)條件。結果表明:采用沸騰爐焙燒—酸浸—氰化浸出聯(lián)合流程,可綜合回收各有價元素;在最佳工藝條件下,焙燒硫回收率97.57%,酸浸銅浸出率66.45%、硫浸出率88.28%、砷浸出率50.70%,氰化浸出金浸出率89.61%、銀浸出率43.74%;酸浸渣金品位5.10g/t、銀品位20.53g/t、鐵品位65.58%,試驗指標較好;酸浸液可進一步回收有價元素。
關鍵詞:硫精礦;焙燒;酸浸;氰化;綜合回收
中圖分類號:TF831文獻標志碼:A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文章編號:1001-1277(2021)03-0068-04doi:10.11792/hj20210314
引言
目前,國內較多企業(yè)采用化學選礦方法處理細粒浸染型含金硫精礦,此方法具有工藝合理、技術成熟、成本較低、節(jié)能減排的優(yōu)點[1-3]。其通過焙燒改善礦石孔隙和次生節(jié)理,并采用酸、堿、鹽等浸出方法去除燒渣中銅、鉛、鋅、砷等有害雜質,然后再進行金、銀浸出回收[4-5]。該方法一般可獲得較好的金、銀浸出率、硫酸回收率及品質良好的鐵精礦,也可綜合回收酸浸液中有價元素。
本次試驗以某含金銀銅復雜硫精礦為研究對象,采用沸騰爐焙燒—酸浸—氰化浸出聯(lián)合流程,探索合理的焙燒溫度、燒渣除雜及金、銀浸出條件,達到綜合回收金、銀、鐵和硫等有價元素的目的,并獲得可進一步回收的酸浸液,為其工業(yè)設計和生產管理提供理論依據(jù)[6-7]。
1試樣性質
該含金銀銅復雜硫精礦(下稱“硫精礦”)中硫礦物主要為黃鐵礦,其次可見極少量磁黃鐵礦、白鐵礦及毒砂;雜質礦物主要為菱鐵礦及脈石礦物,其次為磁鐵礦、黃銅礦;還可見自然金及銀金礦,自然金主要呈微粒包裹于黃鐵礦中或與黃鐵礦連生。黃鐵礦主要以單體形式產出,粒度相對較粗,主要分布于0.02~0.15mm,部分小于0.01mm;黃銅礦與黃鐵礦呈貧連生體,部分呈細粒包裹于黃鐵礦中,個別呈微細粒單體,連生體中黃銅礦粒度普遍小于0.02mm;磁鐵礦、菱鐵礦及脈石礦物主要與黃鐵礦連生,連生關系大多為毗鄰連生,連生體中磁鐵礦粒度一般小于0.038mm,菱鐵礦及脈石礦物粒度相對較粗,一般小于0.074mm。硫精礦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銅物相分析結果見表2,金化學物相分析結果見表3,銀化學物相分析結果見表4。
由表2~4可知:硫精礦中銅主要為硫化銅,占72.25%;金主要為裸露金,占57.26%;銀主要為硫化銀、碲化銀,占95.39%。
2試驗結果與討論
硫精礦中金、銀主要以細粒包裹和毗鄰貧連生的形式存在,采用直接浸出法處理時,提金劑和氧化劑難以滲入顆粒內部與金礦物反應;同時,硫精礦中含有消耗浸出劑的雜質,造成生產成本偏高,且其反應產物也可能沉淀在金、銀顆粒表面,鈍化金、銀的表面,降低金、銀回收率。因此,試驗采用沸騰爐焙燒改善礦石孔隙和次生節(jié)理,再用硫酸處理,消除燒渣中有害雜質,然后進行金、銀回收。其工藝流程見圖1。
2.1硫精礦焙燒試驗
為了強化硫化鐵充分氧化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鐵,降低燒渣含硫量,提高硫資源利用率及燒渣鐵品位,降低對后續(xù)作業(yè)的影響,焙燒作業(yè)采用效果較好的沸騰爐焙燒法。試驗主要考察了焙燒溫度對硫、砷的影響,結果見表5。
由表5可知:焙燒溫度從750℃增加至930℃,燒渣中硫品位逐漸降低,而砷品位逐漸升高后趨于穩(wěn)定;當焙燒溫度增加到800℃時,燒渣中硫品位為1.55%、砷品位為0.24%;繼續(xù)增加焙燒溫度,燒渣硫品位繼續(xù)下降,但砷品位稍有升高。
焙燒主要是強化回收元素硫及降砷,由于其在燒渣中仍有殘留,且焙燒溫度對除銅及金、銀浸出也有影響,因此開展了進一步研究。在酸浸溫度80℃,終點pH=0.5(硫酸用量54kg/t)條件下進行試驗,結果見表6。
由表6可知:焙燒溫度控制在750℃、800℃時,酸浸渣中銅品位低而銅浸出率高,表明在此焙燒溫度下燒渣中銅的酸溶性鹽和氧化物比例最高;當焙燒溫度為750℃時,酸浸渣產率最低,進入酸浸液中的礦物量較多;當焙燒溫度超過850℃時,酸浸渣中銅品位逐漸升高而銅浸出率逐漸降低,其原因是燒渣主要為結構致密的Fe3O4,同時有大量難溶鐵酸鹽生成,造成銅浸出率下降。酸浸過程不僅能去除燒渣中的銅,而且可使殘留雜質硫、砷進入酸浸液,提升鐵精礦品質。
綜合考慮,焙燒溫度選擇800℃為宜,獲得的燒渣產率為68.74%,硫回收率為97.57%。燒渣主要元素分析結果見表7。
由表8可知:在最佳酸浸條件下,獲得了銅浸出率66.45%、硫浸出率88.28%、砷浸出率50.70%的較好指標,其酸浸液含銅1.15g/L、硫9.12g/L、砷0.80g/L;酸浸渣金品位5.10g/t、銀品位20.53g/t、鐵品位65.58%。
2.3酸浸渣提取金銀試驗
2.3.1磨礦細度
由于該硫精礦中金顆粒極細,大部分小于20μm,部分為0~10μm,且銀嵌布粒度更細,影響浸出效果,因此開展了磨礦細度試驗。在液固比2∶1,石灰調節(jié)pH=10~11,氰化鈉用量3kg/t,充氣量0.3m 3/(m 3·h),浸出時間30h的條件下,考察磨礦細度對金、銀浸出指標的影響,結果見表9。
由表9可知:當磨礦細度從-0.074mm占85%(未磨)增加到-0.025mm占70%時,金浸出率從84.90%提高至89.41%,增加幅度較大;而銀浸出率稍有提高,增加幅度較小。繼續(xù)增加磨礦細度,金、銀浸出率變化不大,趨于穩(wěn)定。綜合考慮,磨礦細度選擇-0.025mm占70%為宜。
2.3.2氰化鈉用量
氰化鈉浸金動力學規(guī)律表明,CN -初始濃度是影響金氰化浸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磨礦細度-0.025mm占70%,液固比2∶1,石灰調節(jié)pH=10~11,充氣量0.3m 3/(m 3·h),浸出時間30h的條件下,進行氰化鈉用量試驗,結果見表10。
由表10可知:隨著氰化鈉用量的增加,金、銀浸出率均增大;當氰化鈉用量從1kg/t增加至2kg/t時,金浸出率從84.71%提高到89.80%,銀浸出率增幅較小;繼續(xù)增加氰化鈉用量,金、銀浸出率增幅較小。綜合考慮,氰化鈉用量選擇2kg/t為宜。
2.3.3充氣量
有研究表明,在浸出過程中,氰化鈉和氧氣的理想濃度比為6∶1,氧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大約為8mg/L,因此CN -質量分數(shù)超過0.03%時,金、銀的浸出速率取決于礦漿含氧量。在生產中,適宜的含氧量才能獲得較好的浸出指標,且氰化鈉消耗量最低。一般情況下,采用外加壓縮空氣的方式增加礦漿含氧量。在磨礦細度-0.025mm占70%,液固比2∶1,石灰調節(jié)pH=10~11,氰化鈉用量2kg/t,浸出時間30h的條件下,進行充氣量試驗,結果見表11。
由表11可知:隨著充氣量的增加,金、銀浸出率逐漸增大;從不充氣到充氣量為0.2m 3/(m 3·h)時,金浸出率從63.73%提高到88.04%、銀浸出率從23.62%提高到42.13%,金、銀浸出率增幅較大。繼續(xù)增加充氣量,金、銀浸出率稍有提高后趨于穩(wěn)定。綜合考慮,充氣量選擇0.3m 3/(m 3·h)為宜,金浸出率89.61%、銀浸出率43.74%。
2.3.4浸出時間
合理的浸出時間既能保證金、銀浸出率,也能降低生產成本。在磨礦細度-0.025mm占70%,液固比2∶1,石灰調節(jié)pH=10~11,氰化鈉用量2kg/t,充氣量0.3m 3/(m 3·h)的條件下,進行浸出時間試驗,結果見表12。
由表12可知:隨著浸出時間的延長,金、銀浸出率逐漸升高;當浸出時間達到30h時,金浸出率89.61%、銀浸出率43.35%;繼續(xù)延長浸出時間,金、銀浸出率增幅不大,趨于穩(wěn)定。綜合考慮,金、銀氰化浸出時間選擇30h為宜。后續(xù)綜合試驗金浸出率89.61%、銀浸出率43.74%,金、銀浸出率較為穩(wěn)定,表明選擇的酸浸渣氰化浸出工藝條件較為可靠。
綜上所述,采用該方法可獲得較好的金、銀浸出率、硫酸回收率及品質良好的鐵精礦,也可再進一步回收酸浸液中的有價元素。在最佳工藝條件下,獲得了較好指標:焙燒段,硫回收率97.57%;燒渣除雜段,銅浸出率66.45%、硫浸出率88.28%、砷浸出率50.70%,酸浸液含銅1.15g/L、硫9.12g/L、砷0.80g/L,酸浸渣金品位5.10g/t、銀品位20.53g/t、鐵品位65.58%;浸出段,金浸出率89.61%、銀浸出率43.74%。
3結論
1)采用沸騰爐焙燒處理某含金銀銅復雜硫精礦,綜合回收效果較好。在適宜的焙燒溫度條件下,由于物料顆粒松散懸浮,顆粒之間接觸率低,同時焙燒時間短,體積迅速膨脹,顆粒直徑變大,燒渣顆粒內部孔隙多,除硫率高,提高了后續(xù)除雜及金、銀浸出的效果。
2)酸浸作業(yè)對提高燒渣品質及金、銀回收率極為重要,其可將燒渣鐵品位提高3%~4%,且大大降低了有害雜質的含量,為燒渣的利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同時,降低了金、銀浸出的藥劑消耗量,提高了金、銀浸出率。此外,酸浸液含銅1.15g/L、硫9.12g/L、砷0.80g/L,可進一步回收。
3)在最佳工藝條件下,焙燒段,硫回收率97.57%;燒渣除雜段,銅浸出率66.45%、硫浸出率88.28%、砷浸出率50.70%,酸浸渣金品位5.10g/t、銀品位20.53g/t、鐵品位65.58%;浸出段,金浸出率89.61%、銀浸出率43.74%,指標較好。
[參考文獻]
[1]王俐.含金硫精礦綜合回收實驗研究[J].材料研究與應用,2010,4(3):219-222.
[2]朱申.黃鐵礦燒渣綜合利用前景可觀[J].國外金屬礦選礦,1998(5):35-37.
[3]陳濱,唐嫻敏,唐庚年.焙燒-氰化工藝處理含金硫精礦提高銀回收率的研究[J].貴金屬,2010,31(2):1-5.
[4]彭志堅,吳衛(wèi)國.硫酸渣與冶金渣綜合利用[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5(2):114-116.
[5]黃禮煌.黃金提取技術[M].3版.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2:63.
[6]李俊萌.難處理金礦石預處理方法研究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趨勢[J].稀有金屬,2003,27(4):478-481.
[7]占壽祥,陳忠,劉自鳳.高品位硫精礦的沸騰焙燒[J].硫酸工業(yè),2001(2):46-50.
Abstract:Thepapertakesasulfurconcentratecontaininggold,silverandcopperastheresearchsubject,studiesthejointflowsheetofboilingfurnaceroasting-acidleaching-cyanidationleaching,investigatestheoperationssuchasroasting,impurityremovalfromcalcines,andgoldandsilverleaching.Theresultsshowthatthejointflowsheetofboilingfurnaceroasting-acidleaching-cyanidationleachingcancomprehensivelyrecovereachvaluableelement;underoptimalprocessparameters,sulfurrecoveryratebyroastingis97.57%,copperleachingratebyacidleachingis66.45%,sulfurleachingrateis88.28%,arsenicleachingrateis50.70%,goldleachingratebycyanidationleachingis89.61%,silverleachingrateis43.74%;goldgradeinacidleachingresidueis5.10g/t,silvergradeis20.53g/t,irongradeis65.58%,theindexisgood;acidleachingsolutioncanbeusedtofurtherrecovervaluableelements.
Keywords:sulfurconcentrate;roasting;acidleaching;cyanidation;comprehensiverecov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