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創(chuàng)新是時代的主題,也是語文教學的核心思想。因此,首先闡述提升教學氛圍的情感性,然后論述提升教學過程的導引性,最后闡明提升教學評價的多元性,以此完成對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高中生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廣大教師紛紛探尋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以此為高中生的語文認知、合作探究、快樂交流、全面發(fā)展構建最優(yōu)化的成長環(huán)境。因此,教師探究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之路具有非常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提升教學氛圍的情感性
高中生在高考壓力和自覺意識的雙重驅(qū)使下多具有精神緊張、心理壓抑和情緒焦躁等狀態(tài),因此高中生在課堂認知過程中受到嚴重束縛,認知效果較差,甚至低效認知又加劇高中生的心理負擔,導致惡性循環(huán)。因此,以教學氛圍調(diào)控高中生的認知狀態(tài),為后續(xù)探究做好主體準備,成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切入點。
以魯迅先生的《紀念劉和珍君》為例:魯迅先生的文章被稱為“投向封建禮教和腐朽勢力的長矛”,因而具有非常突出的時代性、階級性特征,與我們現(xiàn)在和諧、安定、幸福的社會氛圍“格格不入”,因此學生難以進入魯迅先生寫作時的“悲憤、決然和剛毅”狀態(tài),在理解程度和認知效果方面存有較大缺憾。因此,教師要實施電化教學,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反復”播放“游行學生”的視頻片段,利用多媒體設備提供的聲、光、電三維元素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情感體驗和心理震撼,營造悲壯、慘烈的教學氛圍,讓學生面對軍閥暴行后逐漸產(chǎn)生激動不已、觸目驚心、滿腔怒火、義憤填膺的感官體驗和情感體驗。教師再因勢利導地讓學生大聲地自由誦讀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心中的怒火借助魯迅先生的文章噴涌而出、自由展現(xiàn),使高中生積壓在內(nèi)心深處的熾熱情感得以有效宣泄和合理表達,在課堂認知過程中釋放出強烈的個人情感和積極情緒。
二、提升教學過程的導引性
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接近成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都非常強。因此,教師可以重點開發(fā)學生的主體優(yōu)勢,為高中生創(chuàng)設寬松、自由、開放的合作探究平臺,讓高中生自由自在、快快樂樂、主動地積極認知、自愿交互、多維探究,充分展示高中生的生命律動和認知靈光,切實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
以荀子的《勸學》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問題為任務驅(qū)動,引導學生對《勸學》一文進行合作探究和深度學習。例如,第一,如何理解“善假于物”與個人努力的關系?第二,“善假于物”對我們的個人成長有什么樣的啟發(fā)?第三,本文中哪兒運用了對比論證?第四,本文中哪兒運用了比喻論證?第五,你對課文中的哪一句感悟最深?第六,四字句與長短句的交叉和交互對本段結構賞析有什么幫助等。在教師預設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就像一群沖鋒陷陣的“戰(zhàn)士”,一個個地“攻破”認知道路上的“堡壘”。這樣,學生就會在積極參與中斗志昂揚、歡欣鼓舞地去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交流問題和處理問題,在多次嘗試、頻繁思考、多方交流中逐漸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提升教學評價的多元性
高中生不但具有較高的認知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初步形成三觀標準,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歸還學生更多的參與空間和話語權,讓學生在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中自由交流個人的認知所得,在引導高中生張揚個性的過程中有效提高教學評價的多樣性。
以劉向的《荊軻刺秦王》為例:《荊軻刺秦王》塑造了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形象,荊軻身上承載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聰明睿智等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和英雄氣概歷來為世人所傳頌。教師可以借助評價問題有效引導學生開展積極思考和主動交流。例如,秦王統(tǒng)一六國有效促進了我國各民族的融合、發(fā)展和中華民族實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歷史作用,而荊軻刺秦王是否有悖于人類歷史的發(fā)展方向?那么,“荊軻”到底是“英雄”,還是“暴徒”呢?學生就會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和知識去審視、評價和交流這個問題,自然就會得出“荊軻是一個不識時務、頭腦簡單的魯莽之人”“荊軻是一個敢愛敢恨、敢做敢當?shù)男郧橹腥恕薄扒G軻是一個視死如歸、為國捐軀的真英雄”“荊軻是一個……”等個人觀點。這樣,學生在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中興奮認知、快樂交流和高效發(fā)展。
語文課堂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多元性、復雜性、思想性和教育性,教師也肩負著繁重的生命塑造任務和教書育人使命。因此,教師要積極構建創(chuàng)新型語文課堂,借助營造教學氛圍給學生更多認知信息、借助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給學生更多參與機會、借助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給學生更多交流機會,有效激發(fā)高中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生命發(fā)展?jié)撃?,推動高中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大膽表現(xiàn),切實提升高中生的認知積極性和發(fā)展主動性,加速高中生的知識學習和思想進步。
參考文獻:
[1]高建林.“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J].文理導航,2020(31):4-5.
[2]席俊義.“少教多學”:“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高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J].基礎教育論壇,2020(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