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石明
事 件
“雞娃”成了當下社會的流行詞?!半u娃”現(xiàn)象是指一些家長為盡快培養(yǎng)孩子成才,像“打雞血”似的激勵孩子學習各種技能,參加各種培訓。
評析
激勵孩子有理想、求上進,從孩子實際出發(fā),適當培養(yǎng)一些興趣特長,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一旦過度,演變?yōu)椤半u娃”,就適得其反;如果“雞娃”成風,勢必對整個教育生態(tài)都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難免讓人憂心。
人在童年時應當快樂、放松,甚至是貪玩的,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而且也是好事,自由快樂的童年預示著人的可塑性,表明人生還沒有被限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潛能,這種潛能會在后天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而“雞娃”家長一天到晚給孩子報各種班,讓孩子過早投入學習競爭,把成人社會的較量過早引向孩子,既違背了孩子的天性,也使孩子失去了自主、幸福的童年體驗,即便學習成績暫時比別人強,但將來很難持續(xù)而主動發(fā)展。
“雞娃”家長其實是把兒童當成了被灌輸?shù)膶ο?,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了兒童身上,而沒有從兒童的視角看待孩子。著名詩人紀伯倫說:“你們的兒女,其實不是你們的兒女,他們是對生命自由的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借助你們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就在你身邊,卻并不屬于你。”“雞娃”家長其實是在親手導演自己孩子的童年悲劇而不自知。
和一般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期望不同,“雞娃”家長只是以自己一廂情愿的方式去愛孩子,他們看重的是孩子的成績,拼命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學霸”,為此給孩子設置了很多不合理的目標和規(guī)劃。往往,“雞娃”家長占領(lǐng)著“都是為了孩子好”的所謂制高點,控制著孩子的一切,有的家長甚至事無巨細都要干涉,剝奪了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即便懂事的孩子理解父母,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壓抑著情緒,被迫接受自己不想要的,成績一旦不好時就容易自責、自卑,甚至抑郁。
教育要適應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此促進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教育是讓人成為真實的自己,最終實現(xiàn)獨特的生命價值。這就要求家長尊重孩子的情感和精神世界,點燃孩子生命中的愛和智慧,不要讓孩子被“成績”綁架。孩子需要家長在精神和心靈層面的培養(yǎng),在情感上的認同和共鳴。
家長應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尊重理解兒童,正視兒童的特性和發(fā)展特征,把握兒童成長的關(guān)鍵期,為兒童成長提供良好、寬松的生活與成長環(huán)境。要給他們提供適宜的物質(zhì)和精神支持,呵護他們的幸福童年,致力于培養(yǎng)一個內(nèi)心豐盈、人格完整、陽光大氣的人,這才是父母給予孩子的最深厚、最無瑕的愛。這份愛,能讓孩子未來活得自信,活得有樣。
“雞娃”家長,該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