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漢時關②,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③龍城飛將④在,不教胡馬⑤度⑥陰山⑦。
【注釋】
①出塞:漢樂府里的曲調名,很多詩人以之為題創(chuàng)作反映邊關將士生活的詩歌。
②關:關隘。古時候人們在地勢險要處修筑城墻等防御性建筑,用來抵抗入侵者。
③但使:如果,只要。
④飛將:指漢代的飛將軍李廣。也有人認為是指漢代大將衛(wèi)青。
⑤胡馬:指侵擾中原的游牧民族。
⑥度:越過。
⑦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中部。
【譯文】
朗月千里,雄關巍巍。自秦漢時起,這月光、邊關便已經是現在的模樣了。可憐那些 為國出征的男兒,他們遠行萬里,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返回故鄉(xiāng)。要是飛將軍還在的話,那 些胡騎就不敢越過陰山襲擊我們了。
【賞析】
王昌齡在邊關地帶生活過,很擅長寫邊塞詩?!冻鋈饭灿袃墒祝@是第一首,有人認 為它是唐代“七絕之首”。
詩歌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是一種互文的修辭手法,并不是說只有秦時才有明月, 漢時才有邊關,而是秦漢至今,都有明月與邊關。這種修辭很適用于宏大的敘事,顯得氣? 勢磅礴。
第二句充滿了悲憫氣息。邊關,是將士們?yōu)榱吮<倚l(wèi)國拋頭顱、灑熱血的地方,他們的付出和犧牲既令人尊敬,又讓人同情。
因此,詩人發(fā)出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感慨,盼望有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來結束戰(zhàn)爭,使平民百姓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