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勇
近期,發(fā)生了一件轟動書法圈乃至整個文化界的事。一位女文字學碩士、書法藝術博士、教授,在央視網的書畫頻道中,為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挑錯。她指著“刾史”的“刾”字說:“這個字,沒有寫成刺,寫成jiá字,這本身就是一個錯字,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唐代所有的官稱當中……沒有jiá史的,只有刺史……但是他寫成了jiá。”
唐·顏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事實上,出了錯并且“自己也不知道”的,并非顏真卿,而是這位女學者。《祭侄文稿》的“刾”,只不過是“刺”的異體字,并不讀 jiá,就讀作 cì。刾是刺的異體字,二者除了寫法不同,讀音意義完全相同。刾史,也就是刺史。
“刺”是一個形聲兼會意字:形旁為刂(刀),聲旁“朿”既表示讀音,又表示字義。文字學家通常認為:朿,其實就是刺最初的寫法,也即刺的本字或古字。朿字起源很早,在甲骨文中就已較多出現。寫作:
字形很像是一種帶有一個或多個尖利鋒刺的武器,有的字形周圍好像還帶有血滴。在甲骨文中,多有關于“朿?!薄皷c羊”“朿羊豕”的卜辭,朿多用作動詞,表示刺殺的意思。
而夾(簡化為夾)字,在甲骨文中也已經出現了。寫作:
夾字像大人兩臂之下各有一個小人的樣子。它的本義表示挾持、夾持、夾著。
僅僅因為形近,就把本不應該相混的刺寫成?(刾),這當然是不應該的。如果這么說,顏真卿不就真的寫錯了字嗎?然而,事情并非只是這么簡單。
把刺寫作?(刾)的現象,有著很長的歷史。
1975年12月,考古學家在湖北省云夢縣的睡虎地古墓中,發(fā)掘出大量竹簡。這些竹簡寫于戰(zhàn)國末期及秦始皇時期,其中的“刺”字就已寫作“?”,寫法甚至略有變化。
東漢隸書碑刻中,在?的寫法外,更是出現了刾這樣的簡化寫法。例如:
郭仲奇碑
池陽令張君碑
西狹頌
在文字學家臧克和主編的《漢魏六朝隋唐五代字形表》中,記錄了更加豐富的“刺”的字形。其中最多最常見的,就是“?”和“刾”這兩種寫法。
唐代早于顏真卿的書法家李邕,就經常把“刺”寫作“刾”,而且常常與顏真卿《祭侄文稿》中的寫法一樣,把“夾”中的兩點寫成了一橫。
比顏真卿略晚的大書法家懷素,也將“刺”寫作“刾”。
正如魯迅先生在小說《故鄉(xiāng)》末尾所說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北緫獙懗伞按獭钡淖?,因為被人們大量地寫成“?”和“刾”,而且這種錯誤的寫法十分普遍,時間一久,錯誤的寫法也就積非成是,變成對的了。照這樣說來,顏真卿和同時代的人們一樣,把“刺史”寫作“刾史”,是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事,也就算不得錯了。
這樣的情況,在古代的漢字使用中是十分常見的。這屬于漢字發(fā)展演變中的字形“訛變”現象。
訛,也就是錯誤。漢字字形在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個別部件(偏旁部首或筆畫)被錯寫成形體或讀音相近的部件,這種寫錯的字形被長期沿襲使用,并逐漸被人們接受,使得這種錯誤的寫法竟逐漸演變?yōu)橥ㄐ械淖煮w甚至是正體,這就是漢字字形的“訛變”現象。
有些字的寫法發(fā)生訛變之后,本字逐漸消失,不再使用,訛變產生的錯字,卻成了通行的正確寫法。
而有的字字形發(fā)生訛變后,本字和訛變產生的錯字,則會同時被使用。刺和?(刾)就是這樣。雖然?(刾)是一個錯字,但由于書寫起來更為簡便,有時反倒比刺使用得更廣泛。比如在北魏時期,“刾”的寫法就顯然比“刺”更受歡迎。這些訛變字,寫法逐漸固定,得到廣泛使用后,就成了與本字讀音、意義相同,只是字形寫法不同的異體字。
書法家為了追求字的姿態(tài)、形體、意境上的多變,避免在同一幅作品中過多地書寫相同的字,使?jié)h字在形態(tài)、結構、筆畫方面出現單調、乏味、雷同,往往會打破漢字使用規(guī)范的局限,適當地書寫一些異體字。許多古漢語字典、古文字字形表、文字編通常會收入這些訛變字、異體字。
當下,不少書法家只強調臨帖與書寫,卻忽視認字識字,寫錯字、讀錯字的現象屢見不鮮。所以,了解一點文字學的基礎理論,勤查工具書,就可以減少這樣的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