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砭
(作者系“傳媒1號”專欄作家)
匆匆間,2021竟已行程多半。于傳媒行業(yè)而言,這是一個可以卸下熱切、冷靜思考的節(jié)點。對紀錄片而言,這是后疫情時代的第一年,無數記錄者們日夜兼程,一部又一部扣人心弦的紀錄片作品紛至沓來。所以,這個階段,它能夠提供充足的信息量,幫行業(yè)、幫觀眾、幫我們厘清當下格局,開展對未來的合理預期。
內容的主流導向與年輕化表達,制作的適度創(chuàng)新與觀眾的參與傳播,市場的重新向好與百家爭鳴,構成了當下的中國紀錄片。
在歷經新冠一年后,紀錄片完成了從記錄者、見證者,到參與者、行動者的完美轉身。
抗疫題材的《武漢,好久不見》《人世間》展現了紀錄片的責任與擔當;脫貧攻堅題材的《2020我們的脫貧故事》《出山記》《進城記》則擔當社會觀察員,還原人性維度;抗美援朝題材《為了和平》《英雄兒女》弘揚了民族的風骨和血性;人文題材的《掬水月在手》《西泠印社》《此畫怎講》則引起了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年度文化現象。
過去一年,新冠疫情改變了世界傳媒生態(tài),但中國紀錄片之發(fā)展在蟄伏后重現繁榮,繁榮中仍有感動。而在新的階段,主旋律作品開始占據C位,紀錄片作為視聽化的記錄者,一如既往擔當“國家史冊”的重任,記錄時代身影。
2021年電視端紀錄片排名(數據來源:1號數讀聯盟-酷云互動)
首先是作為重大題材的建黨百年,成為創(chuàng)作的重要來源。
作為紀錄片的龍頭,央視推出了眾多黨史主題紀錄片:《山河歲月》《敢教日月換新天》《紅色檔案——走進中央檔案館》……不僅讓觀眾重溫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更看到了紀錄片的歷史使命與擔當。
“1號數讀聯盟-酷云互動”2021年電視端紀錄片排名顯示,黨史主題紀錄片可謂占據大半江山。
地方衛(wèi)視與網絡端也緊隨其后:芒果TV《青春正當時》聚焦各行各業(yè)為祖國建設奮斗的年輕黨員群體;B站自制紀錄片《烈火,鮮血與旗幟》從文物入手,以現代的表達方式,讓年輕人了解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真理、舍生取義、百折不撓的偉大精神。
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大歷史節(jié)點、重要歷史材料,這一百年的崢嶸歲月,足以為黨史紀錄片提供充分養(yǎng)料。
將歷史的視角繼續(xù)往回拉,人類社會浩浩湯湯的千年歷史同樣也是紀錄片的選材來源。
紀念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的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將焦點置于古建修繕保護以及悉心呵護故宮的匠人們,熟悉的“故宮文物體”敘事讓這部紀錄片成功成為年初爆款。
文化旅行紀錄片《地中海的輝煌:羅馬帝國的興衰》通過現場觀摩、實景體驗、學術對話等方式,帶領觀眾感受羅馬帝國的榮耀和意大利的地中海浪漫風情。
《典籍里的中國》聚焦優(yōu)秀中華文化典籍,通過時空對話的創(chuàng)新形式,以“戲劇+影視化”的表現方法,講述典籍在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源起、流轉及書中的閃亮故事。
歷史雖不是生活的主旋律,但其天然的神秘和古樸與紀錄片的純粹和浪漫,無疑是對“成全”二字最好的注解。
在現實題材上,同樣有不少品相甚佳的紀錄片作品。
美食紀錄片繼續(xù)深耕。《奇食記》遍尋中國大江南北的“奇葩”美食,堪稱首部“反美食”的美食紀錄片;《煙火拾味》以小見大,立足上海本土老字號美食,以美食講述人文。
現實紀實類紀錄片表現亦為不俗?!娥B(yǎng)老院里的零零后》聚焦老年人群體;《一級響應》記錄武漢保衛(wèi)戰(zhàn)、湖北保衛(wèi)戰(zhàn)取得決定性成果的全過程;《東小口》記錄中國基層法官的真實生活;而8月5日播出的《荒野至上》,則走近中國六位資深生態(tài)攝影師的荒野體驗。
可以說,創(chuàng)作者們精益求精,不論是小眾題材的另辟蹊徑,還是既有題材的繼續(xù)破圈,跨類型的縫合與交融,是所有紀錄片創(chuàng)作者們始終在推進的嘗試。
但不得不承認,對比國外紀錄片作品,國內紀錄片事實上依舊存在較為濃厚的“教化”涵義。
國外紀錄片更擅長分解題材,更擅長從社會與民生等故事素材中反思現實問題,更擅長“思”,而中國紀錄片則尤為偏向呈現主體宏大的時代作品,更注重“傳”。
筆者并非要推崇西方邏輯,只是水滿,則溢;過猶,不及。
隨著視頻傳播成為主流樣態(tài),紀錄片進入“網生時代”。受眾需求與商業(yè)化趨勢使得紀錄片開始“低下其高貴的頭顱”,從小眾走向大眾。
創(chuàng)作者們不僅在內容上精益求精,在形式一端同樣推陳出新。
騰訊視頻上線的《排隊小吃》是一部城市小吃紀錄片,在這部單集時長約3分鐘的微紀錄片中,創(chuàng)作者適應用戶閱讀習慣,采用豎屏方式記錄河南洛陽一系列傳統(tǒng)特色小吃。
《敢教日月換新天》使用4K+8K的超高清拍攝手段,引入了人工智能(AI)影像修復技術,制作了長達126分鐘的4K超高清三維動畫。
為了更好貼近年輕化的受眾群體,紀錄片在敘事方式上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變革,一改過去單調的線性敘事法則,在紀錄片中融入舞臺劇、真人秀、短視頻等受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騰訊出品的博物類歷史紀錄片《新鮮博物館之進擊的大秦》創(chuàng)造性地用舞臺劇的方式還原歷史故事;《敦煌:生而傳奇》則是當下首部人物紀傳體+劇情式的傳奇紀錄片。
所謂“眾包”,就是創(chuàng)作者即為大眾,由其延伸的紀錄片即為全民參與創(chuàng)作,而視頻媒介時代的隱喻就在于全民都可以成為創(chuàng)作者。
新冠疫情期間,《溫暖的一餐》《余生一日》《戰(zhàn)“疫”24小時》等頗為新奇的紀錄片向大眾展示了民間奔涌的“紀錄”力量。
在技術與時機的雙重推動下,2021年開年,新華社與網易云音樂、快手聯合發(fā)起面向全平臺的“聲音”征集計劃,打造首部全民聲音紀錄片《溫暖的聲音》。
作為準入門檻較高的藝術門類,紀錄片漸漸開始放下嚴肅敘事,擁抱80、90和00后等年輕群體,在形式的表達上更加“網感”與“年輕化”。
據《2021中國紀錄片發(fā)展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票房總收入120億美元,同比下降71%。其中,北美票房22億美元,上映紀錄片53部,總票房400多萬美元,2002年以來最低,世界還處于疫后的漫長恢復期。
而生產生活基本恢復常態(tài)中國內地,影視創(chuàng)收雖歷經凜冬,但蟄伏之后,迅速投入了復產復工。去年,中國上映紀錄片15部,總票房8065萬,同比增長55%。
隨著視頻傳播成為主流樣態(tài),除了線下院線上映方式,各大網絡平臺紛紛推出新的產業(yè)模式增加紀錄片的商業(yè)附加值。
今年,紀錄片產業(yè)整體呈現三個趨勢:
其一,品牌運營立體化。
在品牌開發(fā)運營層面,臺網端紛紛發(fā)力,力圖打造IP化版圖,實現品牌破圈傳播。
以央視為例,作為孵化紀錄片的龍頭基地,央視分別在紀錄片頻道、中文國際頻道和科教頻道的不同欄目推出主題各有側重的紀錄片作品。
如紀錄片頻道《聽起來很好吃》《我在故宮六百年》,以小切口記錄大時代的人文作品;中文國際頻道則側重傳承黨史黨建作品,如《潮起海之南》《紅色堡壘》。
在網端,騰訊視頻組建“一日之食”IP矩陣:《早餐中國》《向著宵夜的方向》《開動吧!海鮮》《排隊小吃》等, 形成品牌化鮮明的“早餐”“宵夜”“海鮮”“火鍋”美食方陣。
其二,生產模式工業(yè)化。
2021紀錄片臺網播映指數(數據來源:1號數讀聯盟-藝恩數據)
以B站為例,近年來,從轉播到聯合出品再到投資自制,B站正在不斷深入紀錄片制作上游產業(yè)端,規(guī)?;?、精品化的生產制作為B站帶來了良好口碑效益。
2021一季度上線《奇食記》《去你家吃飯好嗎》《寵物醫(yī)院3》《小小少年》等多部流量與口碑雙豐收的作品。其中,人文紀錄片《小小少年》,豆瓣評分高達9.1分;《去你家吃飯好嗎》則成為了UP主與OGV內容相結合的代表作;聚焦寵物的醫(yī)療類真人秀《寵物醫(yī)院3》則引起了關于寵物的和諧討論。
其三,傳播媒介融合化。
目前,紀錄片傳播“三級傳播”的媒體格局。央視穩(wěn)坐紀錄片龍頭地位,B站、騰訊視頻、優(yōu)酷、愛奇藝成為中堅力量,各大衛(wèi)視則緊隨其后,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跨媒體合作格外活躍。
據“1號數據聯盟-藝恩數據”顯示,2021熱門播映紀錄片中,多數紀錄片都選擇臺網兩端播放,媒體間的融合互補使得紀錄片融合傳播已然成為一種主流傳播方式。
于中國紀錄片而言,2021年,是一個機遇,但行至8月,依然留有遺憾,海外市場的拓展依舊屬于紀錄片發(fā)展的重要掣肘之處。
跨文化傳播是當今中國的時代命題。中國紀錄片不僅講述中國故事,而且參與國際敘事,以彰顯大國文化自信與全球眼光,但目前為止,對比國內市場的百花爭鳴,紀錄片的“出海”作品卻是“稍遜風騷”。
正值全球媒介生態(tài)變遷,紀錄片更要穩(wěn)抓這一機遇,適時出海,才能將中國紀錄片推向新的發(fā)展階段。
正如著名的“電影眼睛派”理論家維爾托夫所持觀點,“電影是為了展示生活的原貌,而不是虛構的世界,因此,電影所有的影像材料都應該來自真實生活?!?/p>
紀錄片又何嘗不是呢?
在歷經新冠一年之后,雖然中國影視行業(yè)曾面臨凜冬,但慶幸的是,內容生產的土壤仍在,觀眾的審美需求與能力仍在。
無論如何,只有真正兼?zhèn)渌囆g價值與思考價值的紀錄片作品方能深入人心,對創(chuàng)作者來說,記錄、行動才是值得堅持的事情,祝愿中國紀錄片的下半年能夠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