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涵 劉林德 魏建華 劉益宏 劉志浩 孔憲海
摘 要 為了解酸棗傳粉過程、明確酸棗有性生殖機理,以酸棗為材料,使用TM-1000觀測了柱頭與蜜腺的亞顯微形態(tài),測定了各個時期的柱頭可授性及花粉活力,計算其雜交指數,并定位觀測了訪花昆蟲的活動。結果表明:酸棗屬于花盤蜜腺,初開期的蜜腺孔已完全張開,這個時期的花盤會大量分泌蜜汁且都有接收花粉的能力;隨著開花進程的進行,柱頭可授性逐漸變強,而且柱頭在初開期與盛開期的可授性最強,同時期酸棗最高花粉活力可達70%左右,這大大增加了傳粉成功的可能;酸棗的繁育系統(tǒng)為部分自交親和,異交需要傳粉者;酸棗的訪花者主要有膜翅目、鱗翅目、雙翅目昆蟲,且在初開期與盛開期時訪花者種類最多。
關鍵詞 酸棗;蜜腺;訪花者;繁育系統(tǒng)
中圖分類號:Q94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18.001
酸棗[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 Hu ex H.F.Chow]為鼠李科棗屬植物,也稱棘、角針等,是棗的一個變種[1]。酸棗原產我國,分布廣泛,尤其是北方較多,其多野生,常為灌木,也有的為小喬木[2]。酸棗果實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大量維生素C,可食用,也可藥用,去果肉的酸棗仁可入藥,具有養(yǎng)肝、寧心、安神、斂汗功效,可治療失眠等病癥[3]。酸棗花芳香多蜜腺,花期較長,是華北地區(qū)的重要蜜源植物之一[3]。
有關酸棗柱頭、蜜腺的亞顯微形態(tài)及酸棗訪花者的研究,尤其是三者之間的相關性研究未見報道。為此,研究了酸棗柱頭與蜜腺的亞顯微形態(tài)及訪花者活動的相關性,旨在為進一步提高酸棗資源的利用提供基礎性參考資料。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材料采自生長于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qū)蓁山的野生酸棗植株。
1.2 方法
1.2.1 柱頭與蜜腺的亞顯微形態(tài)觀察
參照王永慧等對酸棗單花開放過程的分類[4],取不同時期的酸棗花朵,在體視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照,然后去掉花瓣和雄蕊,切下花柱,并沿花盤下方邊緣橫切花朵,直立粘在貼有導電雙面膠的載玻片上,放入JFC-1600離子濺射儀內噴鍍,日立TM-1000掃描電鏡觀察并拍照。
1.2.2 花粉活力與柱頭可授性檢測
柱頭可授性的檢測方法采用聯苯胺-過氧化氫法[5],若柱頭具可授性,則柱頭周圍的反應液呈現藍色并有大量氣泡出現。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法檢測花粉活力,若花粉具有活力呈現紅色。
1.2.3 雜交指數(Outcrossing Index,OCI)的估算與繁育系統(tǒng)檢測
按照Dafni建議的標準進行花序直徑及有關行為的測量[5]。利用自然著果率、去雄套袋來驗證酸棗的繁育系統(tǒng)。
1.2.4 訪花者活動的觀測
采用定位觀測的方式,選擇相隔一定距離的標記花序,觀察訪花者的種類、數量、訪花行為和活動規(guī)律,對訪花者進行拍照或捕捉,鑒定其種類。
2 結果與分析
2.1 柱頭與蜜腺的亞顯微形態(tài)
如圖1為對酸棗單花開放過程劃分的各時期的體視顯微鏡照片,各時期分別為:蕾裂期、初開期1(萼片展平)、初開期2(花瓣雄蕊分離)、盛開期(花瓣展平)1、盛開期2(雄蕊展平)、萎蔫期。
酸棗花的蜜腺圍繞于子房基部周圍,花盤表面分布有大量的蜜腺孔,屬于花盤蜜腺[5]。圖1A1—F1顯示了酸棗花蜜腺孔在單花開放各時期的變化。蕾裂期,酸棗花的蜜腺孔已微微張開(圖1A1);初開期1的蜜腺孔已經完全張開(圖1B1),通過觀察顯示,這個時期的花盤會大量分泌蜜汁;初開期2的蜜腺孔呈微微閉合的趨勢(圖1C1);圖D1—F1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蜜腺孔的閉合趨勢愈加明顯,至萎蔫期(圖1F1),蜜腺孔基本完全閉合,此時花盤上的蜜汁也隨之消失。
圖1A2—F2顯示,隨著單花開放過程的進行,柱頭持續(xù)分裂。圖1A3—F3則顯示了酸棗單花開放不同時期的柱頭發(fā)育狀況。蕾裂期柱頭上的乳突細胞呈現貓耳狀(圖1A3),隨著開花過程的進行,乳突細胞不斷發(fā)育;至萎蔫期,柱頭上的乳突細胞已經明顯皺縮??芍釛椈ㄔ诔蹰_期以后都有接收花粉的能力。
2.2 花粉活力與柱頭可授性檢測結果
酸棗的花粉活力總體呈現先微微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趨勢,在盛開期時達到最高。部分花朵在蕾裂期就具有微弱的可授性,隨著開花進程的進行逐漸變強。柱頭在初開期和盛開期的可授性最強,而萎蔫期的柱頭可授性強度低(見表1)。
2.3 雜交指數估算與繁育系統(tǒng)檢測結果
參照Dafni(1992)建議的標準,酸棗花朵直徑<6 mm,記為2;花藥在蕾期開裂[6],根據酸棗柱頭可授性檢測結果,柱頭在蕾裂期與初開期之間開始具有可授性,雄蕊先熟記為1;酸棗花的柱頭與花藥的空間位置分離,記為1,故雜交指數為4,因此酸棗的繁育系統(tǒng)為部分自交親和、異交,需要傳粉者。綜合套袋實驗(表2所示),去雄后套袋,均無坐果,說明不存在無融合生殖現象,去雄之后不套袋的結實率都要高于不去雄套袋的,說明有無傳粉者對酸棗的著果率起到了一定的影響,這與前人套袋試驗結果相同[4]。
2.4 訪花者活動觀測結果
2.4.1 訪花者種類及其行為
如圖2所示,酸棗的訪花者主要有膜翅目、雙翅目、鞘翅目的昆蟲,在調查期間,初開期與盛開期的訪花者種類最多,分別是7種和8種。盛開期的蜜腺孔已經張開,開始分泌花蜜以吸引訪花者,隨著開花進程的進行,蜜汁積累量逐漸增多,對訪花者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萎蔫期,蜜腺孔基本關閉,停止分泌蜜汁,依靠先前積累在花盤表面的花蜜,對訪花者的吸引力顯著降低。
2.4.2 訪花者活動規(guī)律
如圖1所示,訪花者一天之中訪花頻率的高峰出現在10:00—11:00與15:00—17:00期間,這2個時期的溫度在一天之中也相對適中;11:00之后,溫度逐漸升高,訪花頻率開始下降;13:00—14:00開始陰天,這個時段的訪花頻率下降得十分明顯;15:00以后天氣開始放晴,訪花者頻率也呈現上升趨勢;隨著黃昏將近,訪花頻率下降。
3 結論與討論
植物的有性生殖中,花的生物學特性與其傳粉機制相適應,有活力的花粉、有效的傳媒和有可授性的柱頭是有效傳粉的前提。研究結果表明,酸棗的蜜腺、柱頭與訪花者活動有很強的相關性,昆蟲的訪花頻率與花部特征有關,清晨是昆蟲訪花頻率最高的時期,原因是花朵一夜產蜜,吸引大量的訪花昆蟲[6]。初開期的花朵已經表現出較強的柱頭可授性,蜜腺掃描電鏡結果表明,這一時期的蜜腺孔也處于張開狀態(tài),而訪花昆蟲的種類在這一時期達到最大,均是為了保證酸棗有性生殖的高效表達。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委會.中國植物志第48(1)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135.
[2] 李桂蘭.野生植物:酸棗[J].北方園藝,1991(Z2):43.
[3] 周成明,張成文.80種常用中草藥栽培 提取 營銷[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5:105-120.
[4] 王永惠,周吉柱,劉孟軍,等.酸棗開花結果習性觀察[J].落葉果樹,1989(3):1-4.
[5] Dafni A.Pollination Ecolog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1-89.
[6] 王峰.酸棗繁殖生態(tài)學特性的初步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2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