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茅/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其《道德經》充滿了杰出智慧和對世界、人生的深邃洞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經典之一。然而,老子思想也因其深奧而被視為“玄學”,這也導致不少人望“道”生畏,對《道德經》敬而遠之,不敢涉足。
《道德經》在開篇確實有言:“道可道,非常道”,并且認為道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1章),不論是“玄”不可言,還是“妙”不可言,總之,這會讓人們認為道不僅“玄”而且“不可言”。但另一方面,老子也并不想故作高深、故弄玄虛,相反,他告訴人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保ǖ?0章)之所以“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可能是因為“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第35章),因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81章),更重要的原因則可能是“正言若反”(第78章)“反者道之動”(第40章)。當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在概括老子各種思想觀點后總結道:“所有這些學說,都可以從‘反者道之動’這個總的學說演繹出來。”(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98頁)這就啟發(fā)我們,接受和認識“道”的突破口或許就在這“反”字上。筆者嘗試梳理了老子“反”的智慧,以期消除對《道德經》“玄之又玄”的疑慮,找到令人豁然開朗的“眾妙之門”。
老子之所以以“反”言道,絕不是為了聳人聽聞、嘩眾取寵,只是因為他確實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真正秘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保ǖ?5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第40章)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保ǖ?5章)
老子認為,有某種獨立運行的“東西”,它先于天地而存在,能“無中生有”,是萬物之母,卻又不屬于萬物,不依賴萬物。對這種始有而恒在的不可名、不可言的“東西”,只能勉強給它取一個名字叫“道”或“大”。盡管“道”難以言說,卻可以覺察,因為它有一個重要特征,即向著自己所生成的各種“物”相反的方向不斷運動變化,例如,它生出萬物,但又使萬物從出生開始就同時走向“死”;它生出“死”,又同時從死中不斷產生新的“生”。這種相反相成的永恒運動變化,就是世界走向“大順”的“玄德”或“大道”。
老子清楚地知道,這種“反”的特性和規(guī)律有違常人的常識,不易理解,所以才會感嘆:“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保ǖ?1章)也正因為不明“道”理的“中士”“下士”太多,他才會在《道德經》中不遺余力、不厭其煩地闡述這一“反”的基本道理。例如:
關于“相反相成”(即事物之間既相互對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相互促成的關系):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保ǖ?2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第36章)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第63章)
關于“物極必反”(即事物總是不斷發(fā)展變化,而發(fā)展到極端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保ǖ?1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保ǖ?5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58章)
由于深諳“反”的道理,老子也反復告誡人們,要柔弱謙下,而非剛強好勝:
“柔弱勝剛強?!保ǖ?6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保ǖ?3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保ǖ?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78章)
《道德經》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第42章),《易經》也有言,“一陰一陽之謂道”。萬物都有陰和陽兩種不同的屬性,就如國人熟知的太極圖由黑白二魚組成,黑中有白,白中有黑,黑白相互運動轉化、循環(huán)往復。這就是萬物構成和變化的規(guī)律。常人容易看到的是事物可見之“陽”,而易忽視其“陰”,更容易忽視陰陽的轉化。在人生發(fā)展和教育中,身與心、才與德、勞與逸、得與舍、學校教育與家庭涵養(yǎng)、他人教導與自我修養(yǎng)等都可謂是一陽一陰,如若不僅重視易見的前者,也充分重視其“反”的一面即不易見的后者,就能更好地做到“陰陽平衡”、和諧發(fā)展,也就“違道不遠”了。
《道德經》不斷揭示“天道”,其目的還是論述“人道”。天道與人道的關系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在不同人群之中,老子認為圣人屬于能完全體悟天道并“勤而行之”的“上士”。在《道德經》中,先論述天地之道,進而采用“是以圣人……”的句式就有19處之多,例如: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保ǖ?章)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保ǖ?章)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保ǖ?6章)
那么,何為天道?何為圣人之道?《道德經》五千言,第81章最后15個字可謂總結陳辭:“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p>
老子認為,天之道的特性是“利而不害”,由于純然無私無偏的“利”,才會“利萬物”,而且只利不害。在《道德經》第8章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彼亲罱咏诘赖摹⒖梢杂X察感知的自然之物,它具有三種特性或品質:善利萬物、不爭、處眾人之所惡。在《道德經》中,直接提及“萬物”的有19處,直接闡述 “不爭”的也有8處。關于道的善利萬物,在《中庸》中也有類似的表述,“道并行而不相悖,萬物并與而不相害”,《易經》也有言,“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可見,不論是道家還是儒家,都認為天地之大道大德體現為始終利益萬物,使之生生不息。
老子認為,由于效法天之道,圣人之道就體現為“為而不爭”。在《道德經》中,最為人津津樂道也常常充滿爭議的是“無為”。確實,《道德經》有多處章節(jié)在闡述“無為”,例如:
“愛國治民,能無為乎?”(第10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保ǖ?7章)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保ǖ?3章)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保ǖ?7章)
對于老子的“無為”,常人通常看到的是“無”字,以為圣人無所事事,只要拱手而治就可以“治大國若烹小鮮”,而沒有看到圣人的積極有“為”。實際上,《道德經》也在多處直接強調了“為”: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2章)
“為無為,則無不治。”(第3章)
“為無為,事無事?!保ǖ?3章)
“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保ǖ?7章)
可見,老子在強調“無為”時,實際上是指“不妄為”,即不以個人的私心巧智或功利之心而故意“作為”。他在強調“為無為”時,前一個“為”是動詞,即為了“無為”而積極有“為”,其目的是追求不妄為的“無為”狀態(tài)。常人之為是追求“有”,老子之為是追求“無”。中醫(yī)中有一種說法:上醫(yī)治未病,中醫(yī)治欲病,下醫(yī)治已病。上醫(yī)防患于未然,所作所為是讓人不生?。灰虮娙瞬簧?,所以上醫(yī)無病可治,也看似從未治好過病。治理天下國家,也有不同的修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第17章)。至為無為,至譽無譽,至樂無樂,這才是圣人的智慧和境界。
在教育實踐中,有一些廣為熟知的理念,如“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言教不如身教”等,所體現的就是這種“為無為”的智慧。好的教育并不需要老師晝夜監(jiān)管、事必親躬、反復說教,如果校長、教師能將工作重心從自己的“管”和“教”更多地轉向學生學習動力激發(fā)、良好習慣養(yǎng)成、自主能力培養(yǎng)、思維品質提升以及自己的身體力行、為人師表等方面,則定能事半功倍,甚至達到“天下希及之”的成效。
老子“為無為”的智慧還體現在對行為結果和利益的“不爭”上,但他也告訴人們:正因為不爭,反而所得會更多——“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22章)“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保ǖ?1章)如果學校教育中能摒棄一些“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殘酷競爭思維,多提倡小組合作、團隊學習,提倡真誠互助、砥礪切磋,則同學們不僅能在互幫互助、教學相長中提升成績,還能收獲持久的友誼、利他的品德以及人生的幸福。
《道德經》揭示了“反者道之動”的真理;圣人依道而行,因而“為無為,事無事”“利而不害”“為而不爭”。但大多數的常人則因不理解“正言若反”的道理,對天道持“若存若亡”甚至“大笑之”的懷疑態(tài)度,難以直接體悟天道,因而只能通過向圣人學習而間接體悟和踐行。對于這種學習和教育活動,老子給出的“道”同樣看似是一種“反常”思維:“為道日損。”
常人唯恐自己學識不淵博,所以常常不加辨析地廣泛雜取各種知識、觀點,并“據為己有”;在日常的教育實踐中,教師和家長也常常唯恐學生所學不多,所以課堂內外、線上線下、各個學科都不斷地向學生灌輸,這就是“為學日益”。此處的“益”并非“有益”,而只是簡單地“增加”書本知識。很多人可能看似學富五車、博聞多識,卻鮮有真知灼見,不能解決真實問題,甚至經常因頭腦中各種觀點矛盾沖突而糾結痛苦、難以取舍。老子所言“少則得,多則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學習體悟天地圣人之道,不僅要有“為學日益”的功夫,還要有“為道日損”的智慧,也即由“多”返回到“少”,不斷去除各種錯誤的、不合時宜的思想、觀點、品德、習慣?!吧佟钡绞裁闯潭??到“一”為止:“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保ǖ?2章),這里的“一”可以理解為與天道合一,與萬物一體,實際上就是一種無私、無我的至高境界。對常人而言,首先應該追求的是統(tǒng)一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所學所思能融會貫通,進而言行一致、知行合一。當前國家一再強調理想、信念和核心價值觀教育,學界也高度重視“深度學習”“融貫性知識”,也就是這個道理。
老子的“為道日損”不僅體現在思想觀念上,也表現在行動上:“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第42章),即不斷去除私心貪欲,使人的行為天然質樸、自然純粹。所以老子特別強調反樸歸真、真誠不偽:“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保ǖ?9章)“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保ǖ?8章)“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保ǖ?2章)質樸、真誠、直率、無私、無欲、無執(zhí)、無偽等優(yōu)良品質常常更充分地體現在嬰兒身上:“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保ǖ?5章),因而老子也主張保持或返回到嬰兒的狀態(tài):“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第10章)“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保ǖ?0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保ǖ?8章)
這也提醒我們,在教育實踐中應該少一些追求“高大上”和指標、業(yè)績的浮華、功利,多一些由愛而生、自然而然的樸素、真誠;少一些“想當然”的成人思維,多一些對兒童天性的尊重、保護和順應。只有這樣,才能逐漸遠離“偽教育”,走向“有道”“為道”的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