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瓊琳,黃 敏
(鄂鋼醫(yī)院婦產科,湖北 鄂州 436000)
子宮腺肌病(adenomyosis)為35 歲以上經產婦常見的子宮內膜占位和(或)浸潤性疾病,是在位內膜的腺體和(或)間質侵入到子宮肌層而引起的良性病變[1]。據報道[2],有30.0%~77.8%的患者伴發(fā)繼發(fā)性痛經。有研究表明[3,4],痛經程度與在位內膜及異位內膜中雌二醇(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呈正相關。超聲消融術聯(lián)合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節(jié)育系統(tǒng)(LNGI-US 環(huán))能有效緩解繼發(fā)性痛經的臨床癥狀,是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但復發(fā)率達20.6%~
32.0 %[5]。當歸芍藥散為張仲景《金匱要略》中治療“婦人妊娠諸疾痛、婦人雜病腹中諸疾痛”等以痛經癥狀為主的婦科疾病的經典驗方[6]。該方具有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松弛子宮平滑肌、降低痛經模型小鼠離體子宮平滑肌收縮力并減少出血量等作用[7]。本研究主要探討超聲消融聯(lián)合當歸芍藥散加減治療子宮腺肌病繼發(fā)性痛經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5 月-2019 年1 月鄂鋼醫(yī)院婦科收治的子宮腺肌病繼發(fā)性痛經患者124 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2 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3~48 歲,平均年齡(34.87±7.90)歲;病程1~7 年、平均病程(5.03±0.83)年。觀察組年齡23~47 歲,平均年齡(35.02±6.84)歲;病程1~6 年,平均病程(5.14±1.05)年。兩組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第7 版《婦產科學》中子宮腺肌病繼發(fā)性痛經的診斷標準[8];②患者主訴月經周期延長伴痛經、月經量大;③1 年內未經射頻、介入等其他特殊治療。排除標準:①近期有生育要求及超聲消融禁忌證者、孕婦、哺乳期及正常月經期婦女;②目前存在生殖系統(tǒng)炎癥或既往有結締組織疾病患者;③有麻醉禁忌證者;④合并盆腔炎、陰道炎、或既往宮腔鏡檢查有子宮內膜息肉或宮腔深度在9 cm 以上的肌瘤患者。
1.3 方法 兩組均采用超聲消融術治療,治療時先經超聲定位,設置治療參數,焦距:3.3 cm,頻率0.9 MHz,功率90~400 W,定位成功后行三維適形掃描,計算消融率并進行超聲造影,以點-線-面-塊方式使焦點逐層覆蓋掃描靶區(qū)進行消融治療。于消融治療后第1 次月經來潮的第7 天放置LNGI-US 環(huán)。觀察組在此治療基礎上加服當歸芍藥散(處方:白芍20 g、當歸10 g、白術10 g、川芎10 g、澤瀉20 g、茯苓30 g)。于術后第1 次月經來潮前7 天開始,每服方寸匕,酒和服,3 次/d,服至月經來潮后第2 天。1 個月經周期為1 個療程,連續(xù)服用3 個療程。
1.4 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后第3、6 和12 個月血清雌二醇(E2)、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子宮體積、病灶體積、月經量評分、痛經評分(VAS)、痊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1 年后復發(fā)率。痛覺評分: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估痛經程度,其中輕度: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無干擾;重度:疼痛劇烈,不能忍受,睡眠受嚴重干擾并有自主神經紊亂和被動體位等現象。臨床療效評價標準:治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且癥狀評分減分率≥90%;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臨床癥狀評分減分率為70%~90%;有效:患者臨床癥狀較治療前有所緩解,臨床癥狀評分減分率為30%~69%;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臨床癥狀評分減分率≤30%;痊愈率=治愈率+顯效率。復發(fā)情況:隨訪1 年,以隨訪患者超聲示子宮增大、經血過多或痛經加重為復發(f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數據以()表示,先經正態(tài)分布和方差齊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配對資料t檢驗,方差不齊的采用校正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E2和PGF2α 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3 個月E2和PGF2α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6、12 個月E2和PGF2α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E2 和PGF2α 水平比較()
表1 兩組E2 和PGF2α 水平比較()
2.2 兩組子宮體積、病灶體積及月經量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3 個月月經量評分、子宮體積和病灶體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6、12 個月月經量評分、子宮體積和病灶體積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子宮體積、病灶體積及月經量評分比較()
表2 兩組子宮體積、病灶體積及月經量評分比較()
2.3 兩組痛覺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VAS 評分、輕度和重度痛經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6、12 個月VAS 評分、輕度和重度痛經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后痛覺評分比較[,n(%)]
表3 兩組治療后痛覺評分比較[,n(%)]
2.4 兩組痊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復發(fā)率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痊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痊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復發(fā)率比較[n(%)]
子宮腺肌病導致的繼發(fā)性痛經與子宮解剖形態(tài)變化、神經血管再分布、激素調節(jié)有關,特別是激素交互作用參與子宮平滑肌血管收縮調節(jié)是繼發(fā)性痛經的重要節(jié)點[9]。超聲消融術是近年來治療子宮腺肌病的一種新的非侵入性技術,能有效改善月經過多、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及繼發(fā)性痛經等臨床癥狀[10]。
《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篇》記載“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狈街兄T藥合用則可“肝脾同調、氣血兩和”,使血水同行、氣血充足,這樣沖任之陰血滿溢,通暢條達,無瘀血阻滯,水液停留之象,諸藥共同作用,痛經得治[11]。在治療子宮腺肌病導致的繼發(fā)性痛經時不可拘泥,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辨癥施治。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6、12 個月E2和PGF2α 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當歸芍藥散可以通過調節(jié)機體激素水平達到治療目的[12]。觀察組治療后6、12 個月月經量評分、子宮體積和病灶體積、VAS 評分、輕度和重度痛經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此外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和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痊愈率高于對照組(P<0.05),這可能是在術后給予當歸芍藥散加減輔助治療,可有針對性地調節(jié)E2和PGF2α 等激素水平,影響和調節(jié)三者之間的交互作用,最終共同產生抑制Ca2+內流,進而調節(jié)子宮肌層血管和平滑肌收縮,解除子宮平滑肌痙攣性收縮,從而減輕痛經癥狀,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復發(fā)幾率。
綜上所述,當歸芍藥散可調節(jié)子宮腺肌病繼發(fā)性痛經患者E2和PGF2α 等激素水平,加減該方劑可改善超聲消融術術后子宮腺肌病致繼發(fā)性痛經的臨床癥狀并降低復發(f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