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晚,中國選手馬龍在東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以4∶2戰(zhàn)勝隊友樊振東,成為該項目在奧運會上成功衛(wèi)冕的第一人。
2012年,馬龍獲得倫敦奧運會團體金牌;2016年,他包攬了男單和團體兩項冠軍;第三次出現在奧運會賽場,32歲的馬龍多了幾分淡定從容。
“這次來奧運會,自己并沒有想太多。其實這幾年都不太敢想拿奧運會冠軍,這個過程非常漫長?!瘪R龍在賽后說。
最近5年,馬龍遭遇競技狀態(tài)波動和傷病,這枚奧運金牌對他而言,顯得格外珍貴。2019年開始,馬龍受傷病困擾,1年多沒有登上冠軍領獎臺。從摘金成家常便飯到面對“冠軍荒”,馬龍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不僅如此,中國乒乓球強手如云,新人輩出,馬龍的危機感與日俱增。
“里約奧運周期,我走得比較順,贏了很多場球,拿了很多冠軍,特別是拿到了里約奧運會金牌。但在東京奧運周期,隨著技戰(zhàn)術更新和年輕選手不斷涌現、成長,我輸了很多球?!瘪R龍奪冠后回顧這些年走過的歷程,頗為感慨。
對這次力克隊友樊振東拿下金牌,馬龍?zhí)寡裕骸胺浅2灰?,得益于臨場發(fā)揮和備戰(zhàn)期間的堅持、拼搏。此外,還要歸功于教練團隊的幫助、指點和家人的鼎力支持?!?/p>
這場勝利讓馬龍收獲了第25個世界冠軍頭銜,也讓他超越王楠,成為國際乒壇史上世界冠軍頭銜最多的運動員。
半決賽上,德國選手奧恰洛夫輸給馬龍,他評價說:“馬龍充分展現了乒乓球運動的無窮魅力,為世界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p>